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神经网络与GIS的巢湖水华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君 金菊良 +2 位作者 黄诗峰 许浒 罗慧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6,151,共4页
选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叶绿素浓度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巢湖水华危险性评价分级标准。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指标进行了评价,得出巢湖12个水质监测站点的水华危险性等级,并借助GIS的空间信息展布功能,获得了巢湖2000-2... 选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叶绿素浓度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巢湖水华危险性评价分级标准。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指标进行了评价,得出巢湖12个水质监测站点的水华危险性等级,并借助GIS的空间信息展布功能,获得了巢湖2000-2007年的水华危险性区域分布及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巢湖西部湖区的水华危险性程度最高,暴发水华的可能性最大,中部湖区的水华危险性程度较高,东部湖区的水华危险性程度一般;BP神经网络模型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直观、简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富营养化 水华 危险性评价 BP神经网络 GIS 地统计方法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氮素产量的时空变异研究
2
作者 许红卫 王珂 +1 位作者 王人潮 J S Bailey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以英国Hillsborough农业研究所附近的一块7 9hm2的牧草田为研究区,采用地统计方法研究分析连续3年的牧草氮素产量在3个收割季节的空间变异,并研究了第一、二季其空间分布的变异在时间上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试验区牧草氮素产量在单个田... 以英国Hillsborough农业研究所附近的一块7 9hm2的牧草田为研究区,采用地统计方法研究分析连续3年的牧草氮素产量在3个收割季节的空间变异,并研究了第一、二季其空间分布的变异在时间上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试验区牧草氮素产量在单个田块间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而且这种变异在不同的生长季呈现有规律变化,变量施肥是必要的;牧草氮素产量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有很大的关系,可以根据地形将试验区分片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氮素产量 空间变异 时间变异 变量施肥 精确农业 地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沟河小流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鞠铁男 吴啸 +5 位作者 师华定 高凤杰 李欣哲 王钰尭 栾天 樊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56-562,共7页
为了解海沟河小流域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采集海沟河小流域耕地表层土壤样品,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结合遥感影像解译和Arc GIS地统计方法,分析海沟河小流域耕地重金属Cd、Pb、Hg、Cu、As浓度分布。结果表明:Cd、Pb、Hg、Cu、As平均浓... 为了解海沟河小流域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采集海沟河小流域耕地表层土壤样品,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结合遥感影像解译和Arc GIS地统计方法,分析海沟河小流域耕地重金属Cd、Pb、Hg、Cu、As浓度分布。结果表明:Cd、Pb、Hg、Cu、As平均浓度分别为0.307、23.422、0.041、21.544和12.235 mg/kg,均高于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Cd浓度超过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其余重金属浓度均满足一级标准。重金属空间分布为As浓度自东向西逐渐减小;Cd浓度与As相反,为自东向西逐渐增大。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耕地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d、Hg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分别为高度和中等,Pb、Cu和As为轻度,海沟河小流域耕地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重金属污染 AcrGIS地统计方法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南部平原区地下水位及开采强度时空演变趋势分析
4
作者 顾雪业 李晨 +2 位作者 马永浩 张宁 尹世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2,共5页
为了解南水北调水入京后对北京市南部平原区地下水位埋深的影响,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通过收集该区域2010~2020年的地下水位埋深监测数据及用水量数据,采用地统计方法对2010~2020年的地下水位埋深进行了时空变异性分析,并进一步采用主成... 为了解南水北调水入京后对北京市南部平原区地下水位埋深的影响,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通过收集该区域2010~2020年的地下水位埋深监测数据及用水量数据,采用地统计方法对2010~2020年的地下水位埋深进行了时空变异性分析,并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该时段的地下水开采强度。结果表明,南水北调入京后,区域地下水位埋深呈减小趋势,2015~2020年相比2010~2014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由19.13 m减至17.67 m,说明南水北调入京后,对区域地下水位的恢复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基于地统计半变异函数模型计算南水北调入京前后地下水位埋深的块金效应值,发现2015~2020年与2010~2014年相比,地下水位埋深的块金效应值由55.92%减至39.05%,说明人为因素对地下水位埋深的影响处于减弱的状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2010~2020年对地下水开采强度的影响变化,表明区域用水对地下水开采强度的影响总体呈减小趋势,其中工业用水量、第三产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量对地下水开采强度的影响处于减小趋势,生活用水量对地下水开采强度的影响处于增大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南水北调沿线区域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地下水位埋深 时空变异 地统计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干物质量和氮素产量的空间变异研究
5
作者 许红卫 王人潮 《中国草地》 CSCD 2003年第6期6-11,共6页
以英国Hillsborough农业研究所附近的一块牧草田为研究区,采用地统计方法分析了1999年三季牧草干物质量和氮素产量的空间变异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牧草干物质量与氮素产量的空间格局在不同生长季有很大区别;在本试验田中,第一季... 以英国Hillsborough农业研究所附近的一块牧草田为研究区,采用地统计方法分析了1999年三季牧草干物质量和氮素产量的空间变异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牧草干物质量与氮素产量的空间格局在不同生长季有很大区别;在本试验田中,第一季的产量高且变异小,这主要与牧草本身的生长规律和较高的肥料投入有关;对于牧草氮素产量,还与土壤中N的矿化有关;牧草氮素产量与干物质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其空间结构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干物质量 氮素产量 空间变异 精确农业 地统计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