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改进地累积指数法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
32
1
作者
刘子赫
孟瑞红
+5 位作者
代辉祥
洪庆洋
闫秋鹤
刘彦廷
王洪涛
陈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57-2164,共8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常用方法——地累积指数法,可定量分析确定点位特定重金属污染程度,但在流域重金属污染评价或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评价中难以适用。针对特定重金属污染评价情景,本文将最大浓度与浓度平均值以内梅罗指数法引入...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常用方法——地累积指数法,可定量分析确定点位特定重金属污染程度,但在流域重金属污染评价或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评价中难以适用。针对特定重金属污染评价情景,本文将最大浓度与浓度平均值以内梅罗指数法引入地累积指数法中;针对复合污染评价情景,综合考虑重金属浓度及其生态毒性,提出“等当量生态毒性指数”的概念,以此为依据筛选出生态危害贡献最大的重金属,将其浓度变化指数及多种重金属浓度变化指数的平均值以内梅罗指数法引入地累积指数法中。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既考虑了重金属浓度的最大值,又兼顾各重金属的毒性特征。本文以丹江口水库支流朝北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为例,验证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在评价流域特定重金属污染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避免了地累积指数取平均值忽视重污染点位的问题,能够有效识别出流域内Hg元素在个别点位存在的严重污染,各重金属污染等级排序结果更有利于全面反映流域内重金属污染情况。在评价重金属复合污染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总体一致,且有效避免了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直接利用未修正重金属毒性系数造成的评价结果不合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改进的
地累积指数法
等当量生态毒性
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京玄武湖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现状
被引量:
19
2
作者
赵大勇
马婷
+3 位作者
曾巾
燕文明
徐于楠
姜翠玲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7,共5页
针对南京玄武湖清淤后营养盐及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问题,在其3个湖区中设置6个采样点,采集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分析pH、总氮、总磷和有机质等理化参数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Cr,Pb,Cu,Zn,Ni 5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并结合地...
针对南京玄武湖清淤后营养盐及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问题,在其3个湖区中设置6个采样点,采集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分析pH、总氮、总磷和有机质等理化参数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Cr,Pb,Cu,Zn,Ni 5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并结合地累积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玄武湖北湖湖区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到严重富营养化状态,东南湖区则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而西南湖区水质相对较好,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只是总氮质量浓度稍微偏高;重金属污染方面,东南湖水体中的Cr质量浓度存在超标现象;清淤之后,玄武湖沉积物中Cr和Pb的质量分数有所降低,污染状况有所缓解;2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的Zn处于轻度污染程度,其余金属污染程度均为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湖
富营养化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中下游泥沙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夏修杰
郑军
万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21,26,共4页
为明晰黄河中下游河道淤积泥沙重金属污染状况,沿河道采集15个深层淤积泥沙样本,对样本中的Pb、Cu、Cd、Hg、Zn、Ni、Cr共7种重金属和As的含量进行了检测,选择单因子质量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开展了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河道整体...
为明晰黄河中下游河道淤积泥沙重金属污染状况,沿河道采集15个深层淤积泥沙样本,对样本中的Pb、Cu、Cd、Hg、Zn、Ni、Cr共7种重金属和As的含量进行了检测,选择单因子质量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开展了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河道整体上属于重金属无污染区,在禹门口附近的HY68断面存在明显的Cr污染和Ni污染,在花园口断面存在Hg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累积指数法
单因子质量
指数
法
污染
重金属
淤积泥沙
黄河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伊犁矿区风险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6
4
作者
胡锋
王兴磊
+1 位作者
刘世辉
刘功斌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研究伊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4个矿区中Cd、Ni、Pb、Cr、Cu和Zn等6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伊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有差...
为研究伊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4个矿区中Cd、Ni、Pb、Cr、Cu和Zn等6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伊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有差异,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依据,4个矿区(13、14、17、87区)土壤重金属总体含量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接近。运用地累积指数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87区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最高的是Cu,4个矿区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最高的是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壤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评价
地累积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省东南部江淮平原区农业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特征
被引量:
2
5
作者
蒋金柱
吴媛媛
蒋艳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49-51,59,共4页
为了解安徽省东南部长江北岸的江淮平原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污染程度及来源,采集研究区44个土壤样品,测定Cr、Co、Ni、Cu、Zn、Cd、Pb、As、Hg、Se含量,应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土壤的污染状况,结合地累积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初步判断重...
为了解安徽省东南部长江北岸的江淮平原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污染程度及来源,采集研究区44个土壤样品,测定Cr、Co、Ni、Cu、Zn、Cd、Pb、As、Hg、Se含量,应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土壤的污染状况,结合地累积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初步判断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Cr、Co、Ni、Cu、Zn、Cd、Pb在土壤中有一定的积累,而As、Hg、Se 3种元素含量低于背景值,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r、Co、Ni、Cu、Cd属于轻微污染,Zn、Pb、As、Hg、Se属于清洁无污染;由地累积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可知,Ni、Cr、Cu 3种元素以人为污染源为主,Cr与Co、Ni、Cu、Zn之间,Co与Ni、Cu、Zn之间,Ni与Cu、Zn之间,Cu与Zn之间,Zn与Cd之间,Cd与Hg、Se之间,Pb与Se之间,Hg与Se之间同源性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单因子
指数
法
地累积指数法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河口湿地在不同年份土壤中汞、砷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
3
6
作者
郑冬梅
马欢驰
+3 位作者
辛愿
张仕伟
毛莹
施柳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206-212,共7页
以辽河口湿地部分区域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了2017—2019年期间笔架岭不同类型湿地、三道沟不同类型湿地、新生街道稻田、曙光大桥稻田和盘山县东郭镇稻田湿地的土壤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Hg和As的质量分数,并利用地...
以辽河口湿地部分区域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了2017—2019年期间笔架岭不同类型湿地、三道沟不同类型湿地、新生街道稻田、曙光大桥稻田和盘山县东郭镇稻田湿地的土壤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Hg和As的质量分数,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进行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17年Hg和As的平均质量分数都低于辽宁省Hg和As的背景值,而2018年和2019年Hg和As的平均质量分数都高于辽宁省Hg和As的背景值,辽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Hg和As的质量分数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且表层土中Hg和As的质量分数多数高于底层土.通过地累积指数法评价法可知,辽河口湿地研究区域土壤中,重金属Hg基本处于轻微污染和轻度污染状态,重金属As基本为无污染和轻微污染状态,Hg和As的污染程度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口
湿地
重金属
风险评价
地累积指数法
汞
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冶炼厂附近土壤中Hg的时空变化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
1
7
作者
郑冬梅
李新宇
+2 位作者
许笑笑
王玉琪
郑美洁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192-198,共7页
测定了2005年、2011年和2021年某冶炼厂土壤中Hg的质量分数,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非致癌风险评估法对冶炼厂附近土壤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厂各采样点土壤中Hg的质量分数时空分布差异性较大,整体呈现出以冶炼...
测定了2005年、2011年和2021年某冶炼厂土壤中Hg的质量分数,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非致癌风险评估法对冶炼厂附近土壤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厂各采样点土壤中Hg的质量分数时空分布差异性较大,整体呈现出以冶炼厂为中心的扩散现象,距离冶炼厂最近的S4和S5采样点的Hg污染最为严重;冶炼厂附近的S2、S4、S5、S6、S7采样点Hg的污染,处于极重程度,具有极强的潜在生态风险;距离冶金厂最近的S4和S5采样点土壤中Hg的非致癌健康危害指数相对较高;儿童接触Hg的非致癌健康危害指数高于成人,对于Hg的暴露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厂
HG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非致癌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汀江某河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8
作者
王荔娟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13-116,共4页
测定了汀江某河段9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As、Cr、Cd、Cu、Pb、Zn)的含量,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表层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
测定了汀江某河段9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As、Cr、Cd、Cu、Pb、Zn)的含量,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表层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其中以Cd污染最为严重,Cu、As次之,Cr、Pb、Zn污染较轻。总体上属于生态危害性很强的重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汀江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富集系数
法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
指数
法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省马边老河坝磷矿重金属污染分析
被引量:
6
9
作者
卢君勇
吴浪
+3 位作者
阳开龙
唐茂林
邓杰
谭洪旗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7-193,共7页
马边老河坝磷矿资源丰富,矿业活动频繁,对矿区内水土环境影响不明。为查明老河坝磷矿区内矿山环境及水体、土壤内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以老河坝磷矿区水土环境为研究对象,对地表水及表层土壤的重金属元素(Cd、As、Cu、Cr、Pb、Zn)含量及其...
马边老河坝磷矿资源丰富,矿业活动频繁,对矿区内水土环境影响不明。为查明老河坝磷矿区内矿山环境及水体、土壤内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以老河坝磷矿区水土环境为研究对象,对地表水及表层土壤的重金属元素(Cd、As、Cu、Cr、Pb、Zn)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开展了生态污染程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质较好,重金属及磷元素污染程度较低,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的相关指标。土壤中金属元素平均值与四川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Cd元素超标8.75倍,Pb元素超标3.36倍,Zn元素超标1.94倍,As元素超标1.48倍,Cu元素超标1.36倍,P元素超标7.47倍。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Cd元素超标10倍,Pb元素超标4.40倍,Zn元素超标2.48倍,As元素超标1.88倍,Cu元素超标2.12倍,Cr元素超标1.42倍。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显示,马边老河坝磷矿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As>Pb>Cu>Zn>Cr,Cd元素危害最大,其次是As、Pb和Zn,为中度生态污染风险。累积指数法显示,马边老河坝磷矿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Pb>As>Zn>Cu>Cr,Cd、Pb污染程度为中度。综上所述,马边老河坝磷矿重金属污染对水体影响小,而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河坝磷矿
重金属污染
潜在生态危害
指数
法
地累积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阜阳市东部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
6
10
作者
胡琪
刘少玉
+1 位作者
刘鹏飞
张文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68-73,共6页
在研究区布设24个垂向剖面,共采集0~200 cm深度范围内农田土壤样品120件,选择其中As、Pb、Cr、Ni和Cd共5种重金属进行研究,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样品中5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安徽省土壤重...
在研究区布设24个垂向剖面,共采集0~200 cm深度范围内农田土壤样品120件,选择其中As、Pb、Cr、Ni和Cd共5种重金属进行研究,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样品中5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安徽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其中Cd已超过土壤质量二级标准值。剖面上元素含量由浅到深总体呈先减后增的趋势,浅部受干扰显著,深部较稳定。地累积指数法评价显示,土壤中Cd、As、Cr和Ni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显示,该区Cd处于强风险等级,其余4种均属于轻微等级;研究区整体属轻微风险等级,Cd是该区土壤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影响因子。重金属最主要来源途径是农田施用的化肥、农药、采煤及交通运输的污染物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阳市
土壤重金属
分布特征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
指数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江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8
11
作者
散剑娣
蔡德所
+3 位作者
靖志浩
杨佳星
李书恒
陈声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41,共8页
为了解广西龙江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于2018年3月采集12个样点的沉积物样品,测定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Pb、Cd、Cr、As的含量和赋存形态,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评...
为了解广西龙江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于2018年3月采集12个样点的沉积物样品,测定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Pb、Cd、Cr、As的含量和赋存形态,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分析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①除Cr的平均含量近似于背景值外,Cd、Pb、As、Zn、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57.88,7.12,6.30,4.19,2.17倍。②Cr和As以残渣态为主;Zn在中上游碳酸盐结合态含量较高,在下游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较高;Cu和Pb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含量较高;Cd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为主,与2013年相比,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大幅度减少,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大幅度增加。③地累积指数表明,Cr为未污染,Cu为轻度污染,Zn和As为偏中度污染,Pb为中度污染,Cd为严重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Cu、Zn、Pb和Cr 4种元素均为低生态风险,As和Cd元素生态风险指数较大。④沉积物重金属相关性表明,Cu、Zn、Pb、Cr、As 5种元素存在明显同源性。通过沉积物重金属主成分分析,发现第一主成分(Cu、Zn、Pb、Cr)的来源为工业源,第二主成分(Cd)的来源为农业活动及采矿活动,第三主成分(As)的来源为矿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
指数
法
污染程度
生态风险评价
龙江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被引量:
27
12
作者
王利军
卢新卫
+2 位作者
雷凯
翟雨翔
黄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4-340,共7页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在对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赋存形态及迁移特征,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Zn、Co、Cd和Hg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世界、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在对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赋存形态及迁移特征,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Zn、Co、Cd和Hg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世界、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Cd(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4倍)和Hg(中国和世界土壤元素背景值的7~8倍、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6倍)尤为突出。Cr、Ni、Zn、Cu和Co在沉积物中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50%以上),Pb主要以可还原态形式存在(近55%),Mn和Cd主要以乙酸可提取态形式存在(近50%)。重金属迁移顺序为Mn(56.70%)≈Pb(56.65%)〉Cd(53.66%)〉Co(48.82%)〉Cu(43.99%)〉Zn(21.93%)〉N(i15.49%)〉C(r11.43%),其中Mn、Pb、Cd、Co和Cu的危害较大,有近45%~60%可以发生迁移转化。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主要受到Cd和Hg污染,具有高的潜在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形态
地累积
污染
指数
法
潜在生态风险
指数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洞庭湖区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14
13
作者
冷阳
汪金成
+3 位作者
李炜钦
杨朝云
钱宝
邹振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3-19,共7页
为研究和评价洞庭湖重金属污染现状,选取洞庭湖区及不同入湖水系共24个采样点分别研究表层水及底泥中重金属的浓度水平,采样点的布设覆盖了整个湖区及湖区的入水、出水水系,在空间上保证了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完整性。采用地累积指数法...
为研究和评价洞庭湖重金属污染现状,选取洞庭湖区及不同入湖水系共24个采样点分别研究表层水及底泥中重金属的浓度水平,采样点的布设覆盖了整个湖区及湖区的入水、出水水系,在空间上保证了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完整性。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同时对湖区重金属进行了Pearson相关关系分析,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洞庭湖区的重金属污染现状。结果表明:湖区内监测点位Cr,Cd,Pb,Cu,As,Hg的平均值分别为地球化学背景值的2. 0,10,2. 2,2. 3,6. 6倍;洞庭湖底泥中不同种类的重金属Igeo表现为Cd> Hg> Pb> Cu> Cr> As,湖区内Itot(综合地累积指数)值表现为东洞庭(君山)>南洞庭(万子湖)>西洞庭(目平湖);各重金属潜在风险程度表现为Cd> Hg> As> Cu> Pb> Cr,Cd和Hg的生态风险贡献率之和为87. 78%;湖区内的RI值在25. 32~222. 40之间,平均值128. 49,与2013年相比RI值显著降低,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易家湾表层土壤污染状况及污染源分析
14
作者
刘高杰
李云霞
+1 位作者
张二喜
白林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286-289,共4页
根据湖南省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资料,研究了易家湾地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Hg,Pb,Zn的污染状况并寻找污染源.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各元素污染程度做出评价,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对元素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了解元素在各采样点属性值...
根据湖南省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资料,研究了易家湾地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Hg,Pb,Zn的污染状况并寻找污染源.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各元素污染程度做出评价,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对元素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了解元素在各采样点属性值,最后由基于神经网络的K-means聚类分析确定元素的污染源.结果表明Cd在采样区存在强度以上的污染,Hg存在中-强度污染的采样点达20%,而As,Pb和Zn均存在中度以下污染,并且基于神经网络的K-means聚类分析不仅达到去噪的目的,在易家湾污染源分析中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反距离加权插值
空间分布
地累积指数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K-means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岛区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6
15
作者
李晓萱
高琦琦
+3 位作者
何超
王乾润
杨昊明
王恒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2-148,156,共8页
底泥是水库生态内源污染重要释放源。为全面了解山东省黄岛区主要水库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采集了黄岛区狄家河水库在内的10个水库的水样,测试了底泥中Hg、Cd、Pb、Cr、Cu、Zn、Ni、Fe、Mn和As等10种重金属含量,分析...
底泥是水库生态内源污染重要释放源。为全面了解山东省黄岛区主要水库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采集了黄岛区狄家河水库在内的10个水库的水样,测试了底泥中Hg、Cd、Pb、Cr、Cu、Zn、Ni、Fe、Mn和As等10种重金属含量,分析了各元素的含量,利用多方法综合对水库底泥污染程度及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结合周边生活、生产环境分析了重金属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西寨水库Hg含量超过标准要求,花沟水库Cd含量超过标准要求,其余水库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标准要求;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Hg>Cd>Zn>Pb≥Cu≥As>Ni≥Cr,Hg、Cd为最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由强到弱依次为:Hg>Cd>As>Pb>Cu>Cr>Ni>Zn,Hg、Cd是潜在的生态危害元素。花沟水库、吉利河河道、西寨水库、狄家河水库,尤其是西寨水库,污染程度较为严重,水库污染的因素主要为人为因素,主要来源为工业污水和生活用水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学
底泥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危害
指数
法
污染负荷
指数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涓水下游某地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评价
16
作者
徐良
陈新跃
魏薇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54-56,共3页
采集湘江支流涓水下游涓水二桥附近0-80 cm深的河流沉积物为样品,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样品中Cr、Cu、Cd、Pb、Hg、As这6种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运用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各重金属造成的危害由强至弱为Pb>As&...
采集湘江支流涓水下游涓水二桥附近0-80 cm深的河流沉积物为样品,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样品中Cr、Cu、Cd、Pb、Hg、As这6种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运用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各重金属造成的危害由强至弱为Pb>As>Cd>Cr>Cu>Hg;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各重金属造成的危害由强至弱为Cd>Hg>As>Pb>Cu>Cr;总体上,2种评价方法都呈现出随着深度的下降,重金属对土壤的危害程度降低的趋势。这对以后涓水流域重金属污染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涓水
重金属污染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危害
指数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地累积指数法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
32
1
作者
刘子赫
孟瑞红
代辉祥
洪庆洋
闫秋鹤
刘彦廷
王洪涛
陈坦
机构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57-2164,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7205-003,2017ZX07205-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5157812)~~
文摘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常用方法——地累积指数法,可定量分析确定点位特定重金属污染程度,但在流域重金属污染评价或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评价中难以适用。针对特定重金属污染评价情景,本文将最大浓度与浓度平均值以内梅罗指数法引入地累积指数法中;针对复合污染评价情景,综合考虑重金属浓度及其生态毒性,提出“等当量生态毒性指数”的概念,以此为依据筛选出生态危害贡献最大的重金属,将其浓度变化指数及多种重金属浓度变化指数的平均值以内梅罗指数法引入地累积指数法中。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既考虑了重金属浓度的最大值,又兼顾各重金属的毒性特征。本文以丹江口水库支流朝北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为例,验证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在评价流域特定重金属污染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避免了地累积指数取平均值忽视重污染点位的问题,能够有效识别出流域内Hg元素在个别点位存在的严重污染,各重金属污染等级排序结果更有利于全面反映流域内重金属污染情况。在评价重金属复合污染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总体一致,且有效避免了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直接利用未修正重金属毒性系数造成的评价结果不合理的问题。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改进的
地累积指数法
等当量生态毒性
指数
Keywords
sediment
heavy metal
pollution evaluation
improved geo-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
equivalent ecotoxicity index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玄武湖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现状
被引量:
19
2
作者
赵大勇
马婷
曾巾
燕文明
徐于楠
姜翠玲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104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9B01714)
+2 种基金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049031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引进人才启动项目(NIGLAS2010QD10)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0522)
文摘
针对南京玄武湖清淤后营养盐及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问题,在其3个湖区中设置6个采样点,采集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分析pH、总氮、总磷和有机质等理化参数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Cr,Pb,Cu,Zn,Ni 5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并结合地累积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玄武湖北湖湖区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到严重富营养化状态,东南湖区则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而西南湖区水质相对较好,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只是总氮质量浓度稍微偏高;重金属污染方面,东南湖水体中的Cr质量浓度存在超标现象;清淤之后,玄武湖沉积物中Cr和Pb的质量分数有所降低,污染状况有所缓解;2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的Zn处于轻度污染程度,其余金属污染程度均为清洁.
关键词
玄武湖
富营养化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法
Keywords
Xuanwu Lake
eutrophication
heavy metal
geo-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中下游泥沙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夏修杰
郑军
万强
机构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21,2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9080
51539004)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1003)
文摘
为明晰黄河中下游河道淤积泥沙重金属污染状况,沿河道采集15个深层淤积泥沙样本,对样本中的Pb、Cu、Cd、Hg、Zn、Ni、Cr共7种重金属和As的含量进行了检测,选择单因子质量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开展了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河道整体上属于重金属无污染区,在禹门口附近的HY68断面存在明显的Cr污染和Ni污染,在花园口断面存在Hg污染。
关键词
地累积指数法
单因子质量
指数
法
污染
重金属
淤积泥沙
黄河中下游
Keywords
geo-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
single tactor index method
pollution
heavy metal
sediment
Middle and Lower Yellow River
分类号
X1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犁矿区风险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6
4
作者
胡锋
王兴磊
刘世辉
刘功斌
机构
伊犁师范学院污染物化学与环境治理重点实验室
伊犁州环境监测站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3,共5页
基金
伊犁师范学院/污染物化学与环境治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7HJYB08)
文摘
为研究伊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4个矿区中Cd、Ni、Pb、Cr、Cu和Zn等6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伊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有差异,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依据,4个矿区(13、14、17、87区)土壤重金属总体含量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接近。运用地累积指数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87区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最高的是Cu,4个矿区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最高的是Cu。
关键词
矿区
土壤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评价
地累积指数法
Keywords
mining area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geo accumulation index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省东南部江淮平原区农业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特征
被引量:
2
5
作者
蒋金柱
吴媛媛
蒋艳娇
机构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49-51,59,共4页
文摘
为了解安徽省东南部长江北岸的江淮平原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污染程度及来源,采集研究区44个土壤样品,测定Cr、Co、Ni、Cu、Zn、Cd、Pb、As、Hg、Se含量,应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土壤的污染状况,结合地累积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初步判断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Cr、Co、Ni、Cu、Zn、Cd、Pb在土壤中有一定的积累,而As、Hg、Se 3种元素含量低于背景值,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r、Co、Ni、Cu、Cd属于轻微污染,Zn、Pb、As、Hg、Se属于清洁无污染;由地累积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可知,Ni、Cr、Cu 3种元素以人为污染源为主,Cr与Co、Ni、Cu、Zn之间,Co与Ni、Cu、Zn之间,Ni与Cu、Zn之间,Cu与Zn之间,Zn与Cd之间,Cd与Hg、Se之间,Pb与Se之间,Hg与Se之间同源性很强。
关键词
重金属
单因子
指数
法
地累积指数法
相关性分析
Keywords
Heavy metal
Single-factor exponential method
Geo-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GAI)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河口湿地在不同年份土壤中汞、砷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
3
6
作者
郑冬梅
马欢驰
辛愿
张仕伟
毛莹
施柳
机构
沈阳大学区域环境污染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206-21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1085)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LR2016078).
文摘
以辽河口湿地部分区域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了2017—2019年期间笔架岭不同类型湿地、三道沟不同类型湿地、新生街道稻田、曙光大桥稻田和盘山县东郭镇稻田湿地的土壤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Hg和As的质量分数,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进行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17年Hg和As的平均质量分数都低于辽宁省Hg和As的背景值,而2018年和2019年Hg和As的平均质量分数都高于辽宁省Hg和As的背景值,辽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Hg和As的质量分数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且表层土中Hg和As的质量分数多数高于底层土.通过地累积指数法评价法可知,辽河口湿地研究区域土壤中,重金属Hg基本处于轻微污染和轻度污染状态,重金属As基本为无污染和轻微污染状态,Hg和As的污染程度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关键词
辽河口
湿地
重金属
风险评价
地累积指数法
汞
砷
Keywords
Liaohe estuary
wetland
heavy metals
risk assessment
index of geoaccumulation
Hg
As
分类号
X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冶炼厂附近土壤中Hg的时空变化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
1
7
作者
郑冬梅
李新宇
许笑笑
王玉琪
郑美洁
机构
沈阳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192-19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1346)。
文摘
测定了2005年、2011年和2021年某冶炼厂土壤中Hg的质量分数,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非致癌风险评估法对冶炼厂附近土壤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厂各采样点土壤中Hg的质量分数时空分布差异性较大,整体呈现出以冶炼厂为中心的扩散现象,距离冶炼厂最近的S4和S5采样点的Hg污染最为严重;冶炼厂附近的S2、S4、S5、S6、S7采样点Hg的污染,处于极重程度,具有极强的潜在生态风险;距离冶金厂最近的S4和S5采样点土壤中Hg的非致癌健康危害指数相对较高;儿童接触Hg的非致癌健康危害指数高于成人,对于Hg的暴露更为敏感。
关键词
冶炼厂
HG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非致癌风险评估
Keywords
smelter
mercury
ground 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evaluation
health risk evaluation
分类号
X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汀江某河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8
作者
王荔娟
机构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出处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13-116,共4页
基金
2013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课题编号:JA13399)
文摘
测定了汀江某河段9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As、Cr、Cd、Cu、Pb、Zn)的含量,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表层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其中以Cd污染最为严重,Cu、As次之,Cr、Pb、Zn污染较轻。总体上属于生态危害性很强的重污染水平。
关键词
汀江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富集系数
法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
指数
法
污染评价
Keywords
Tingjiang River
surface sediments
heavy metals
accumulation coefficients
index of geo-accumulation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ices
pollution assessment
分类号
X522.082.57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省马边老河坝磷矿重金属污染分析
被引量:
6
9
作者
卢君勇
吴浪
阳开龙
唐茂林
邓杰
谭洪旗
机构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零七地质队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出处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7-193,共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四川马边-金阳地区磷等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调查评价》(DD20190626)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项目(510201202101631-5)。
文摘
马边老河坝磷矿资源丰富,矿业活动频繁,对矿区内水土环境影响不明。为查明老河坝磷矿区内矿山环境及水体、土壤内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以老河坝磷矿区水土环境为研究对象,对地表水及表层土壤的重金属元素(Cd、As、Cu、Cr、Pb、Zn)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开展了生态污染程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质较好,重金属及磷元素污染程度较低,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的相关指标。土壤中金属元素平均值与四川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Cd元素超标8.75倍,Pb元素超标3.36倍,Zn元素超标1.94倍,As元素超标1.48倍,Cu元素超标1.36倍,P元素超标7.47倍。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Cd元素超标10倍,Pb元素超标4.40倍,Zn元素超标2.48倍,As元素超标1.88倍,Cu元素超标2.12倍,Cr元素超标1.42倍。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显示,马边老河坝磷矿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As>Pb>Cu>Zn>Cr,Cd元素危害最大,其次是As、Pb和Zn,为中度生态污染风险。累积指数法显示,马边老河坝磷矿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Pb>As>Zn>Cu>Cr,Cd、Pb污染程度为中度。综上所述,马边老河坝磷矿重金属污染对水体影响小,而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可忽视。
关键词
老河坝磷矿
重金属污染
潜在生态危害
指数
法
地累积指数法
Keywords
Laoheba phosphate mine
Heavy metal pollution
Potential ecological hazard index method
Geo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
分类号
TD952 [矿业工程—选矿]
P611.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阜阳市东部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
6
10
作者
胡琪
刘少玉
刘鹏飞
张文强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68-73,共6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532)。
文摘
在研究区布设24个垂向剖面,共采集0~200 cm深度范围内农田土壤样品120件,选择其中As、Pb、Cr、Ni和Cd共5种重金属进行研究,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样品中5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安徽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其中Cd已超过土壤质量二级标准值。剖面上元素含量由浅到深总体呈先减后增的趋势,浅部受干扰显著,深部较稳定。地累积指数法评价显示,土壤中Cd、As、Cr和Ni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显示,该区Cd处于强风险等级,其余4种均属于轻微等级;研究区整体属轻微风险等级,Cd是该区土壤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影响因子。重金属最主要来源途径是农田施用的化肥、农药、采煤及交通运输的污染物释放。
关键词
阜阳市
土壤重金属
分布特征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
指数
法
Keywords
Fuyang City
Soil heavy metal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Geo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method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9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江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8
11
作者
散剑娣
蔡德所
靖志浩
杨佳星
李书恒
陈声震
机构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中化学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4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280)。
文摘
为了解广西龙江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于2018年3月采集12个样点的沉积物样品,测定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Pb、Cd、Cr、As的含量和赋存形态,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分析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①除Cr的平均含量近似于背景值外,Cd、Pb、As、Zn、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57.88,7.12,6.30,4.19,2.17倍。②Cr和As以残渣态为主;Zn在中上游碳酸盐结合态含量较高,在下游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较高;Cu和Pb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含量较高;Cd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为主,与2013年相比,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大幅度减少,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大幅度增加。③地累积指数表明,Cr为未污染,Cu为轻度污染,Zn和As为偏中度污染,Pb为中度污染,Cd为严重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Cu、Zn、Pb和Cr 4种元素均为低生态风险,As和Cd元素生态风险指数较大。④沉积物重金属相关性表明,Cu、Zn、Pb、Cr、As 5种元素存在明显同源性。通过沉积物重金属主成分分析,发现第一主成分(Cu、Zn、Pb、Cr)的来源为工业源,第二主成分(Cd)的来源为农业活动及采矿活动,第三主成分(As)的来源为矿业活动。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
指数
法
污染程度
生态风险评价
龙江河
Keywords
heavy metal
sediment
geo-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method
pollution leve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Longjiang River
分类号
X8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被引量:
27
12
作者
王利军
卢新卫
雷凯
翟雨翔
黄静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4-340,共7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861)
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在对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赋存形态及迁移特征,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Zn、Co、Cd和Hg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世界、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Cd(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4倍)和Hg(中国和世界土壤元素背景值的7~8倍、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6倍)尤为突出。Cr、Ni、Zn、Cu和Co在沉积物中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50%以上),Pb主要以可还原态形式存在(近55%),Mn和Cd主要以乙酸可提取态形式存在(近50%)。重金属迁移顺序为Mn(56.70%)≈Pb(56.65%)〉Cd(53.66%)〉Co(48.82%)〉Cu(43.99%)〉Zn(21.93%)〉N(i15.49%)〉C(r11.43%),其中Mn、Pb、Cd、Co和Cu的危害较大,有近45%~60%可以发生迁移转化。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主要受到Cd和Hg污染,具有高的潜在生态危害。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形态
地累积
污染
指数
法
潜在生态风险
指数
法
Keywords
sediment
heavy metal
speciation
geo-accumulation pollution index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洞庭湖区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14
13
作者
冷阳
汪金成
李炜钦
杨朝云
钱宝
邹振华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3-1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0901)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CFB312)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2016490811)。
文摘
为研究和评价洞庭湖重金属污染现状,选取洞庭湖区及不同入湖水系共24个采样点分别研究表层水及底泥中重金属的浓度水平,采样点的布设覆盖了整个湖区及湖区的入水、出水水系,在空间上保证了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完整性。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同时对湖区重金属进行了Pearson相关关系分析,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洞庭湖区的重金属污染现状。结果表明:湖区内监测点位Cr,Cd,Pb,Cu,As,Hg的平均值分别为地球化学背景值的2. 0,10,2. 2,2. 3,6. 6倍;洞庭湖底泥中不同种类的重金属Igeo表现为Cd> Hg> Pb> Cu> Cr> As,湖区内Itot(综合地累积指数)值表现为东洞庭(君山)>南洞庭(万子湖)>西洞庭(目平湖);各重金属潜在风险程度表现为Cd> Hg> As> Cu> Pb> Cr,Cd和Hg的生态风险贡献率之和为87. 78%;湖区内的RI值在25. 32~222. 40之间,平均值128. 49,与2013年相比RI值显著降低,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
洞庭湖
Keywords
heavy metal pollution
geo-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Dongting Lake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易家湾表层土壤污染状况及污染源分析
14
作者
刘高杰
李云霞
张二喜
白林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省数学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286-289,共4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14051601)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3JY0061)
+1 种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大培育项目(14CZ0007)
成都理工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文摘
根据湖南省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资料,研究了易家湾地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Hg,Pb,Zn的污染状况并寻找污染源.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各元素污染程度做出评价,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对元素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了解元素在各采样点属性值,最后由基于神经网络的K-means聚类分析确定元素的污染源.结果表明Cd在采样区存在强度以上的污染,Hg存在中-强度污染的采样点达20%,而As,Pb和Zn均存在中度以下污染,并且基于神经网络的K-means聚类分析不仅达到去噪的目的,在易家湾污染源分析中是合理的.
关键词
重金属
反距离加权插值
空间分布
地累积指数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K-means聚类分析
Keywords
heavy metal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interpolation method
spatial distribution
geoaccumclation index
K-means clustering analysis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分类号
TM344.1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岛区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
6
15
作者
李晓萱
高琦琦
何超
王乾润
杨昊明
王恒毅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2-148,156,共8页
文摘
底泥是水库生态内源污染重要释放源。为全面了解山东省黄岛区主要水库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采集了黄岛区狄家河水库在内的10个水库的水样,测试了底泥中Hg、Cd、Pb、Cr、Cu、Zn、Ni、Fe、Mn和As等10种重金属含量,分析了各元素的含量,利用多方法综合对水库底泥污染程度及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结合周边生活、生产环境分析了重金属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西寨水库Hg含量超过标准要求,花沟水库Cd含量超过标准要求,其余水库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标准要求;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Hg>Cd>Zn>Pb≥Cu≥As>Ni≥Cr,Hg、Cd为最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由强到弱依次为:Hg>Cd>As>Pb>Cu>Cr>Ni>Zn,Hg、Cd是潜在的生态危害元素。花沟水库、吉利河河道、西寨水库、狄家河水库,尤其是西寨水库,污染程度较为严重,水库污染的因素主要为人为因素,主要来源为工业污水和生活用水排放。
关键词
水文地质学
底泥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危害
指数
法
污染负荷
指数
法
Keywords
hydrogeology
bottom mud
heavy metal
ground 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
potential ecological hazard index method
Pollution Load Index
分类号
TV697.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涓水下游某地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评价
16
作者
徐良
陈新跃
魏薇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54-56,共3页
文摘
采集湘江支流涓水下游涓水二桥附近0-80 cm深的河流沉积物为样品,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样品中Cr、Cu、Cd、Pb、Hg、As这6种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运用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各重金属造成的危害由强至弱为Pb>As>Cd>Cr>Cu>Hg;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各重金属造成的危害由强至弱为Cd>Hg>As>Pb>Cu>Cr;总体上,2种评价方法都呈现出随着深度的下降,重金属对土壤的危害程度降低的趋势。这对以后涓水流域重金属污染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涓水
重金属污染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危害
指数
法
Keywords
Juanshui River
heavy metal pollution
geoaccumulation index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改进地累积指数法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刘子赫
孟瑞红
代辉祥
洪庆洋
闫秋鹤
刘彦廷
王洪涛
陈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京玄武湖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现状
赵大勇
马婷
曾巾
燕文明
徐于楠
姜翠玲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河中下游泥沙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夏修杰
郑军
万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伊犁矿区风险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胡锋
王兴磊
刘世辉
刘功斌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安徽省东南部江淮平原区农业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特征
蒋金柱
吴媛媛
蒋艳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辽河口湿地在不同年份土壤中汞、砷污染风险评价
郑冬梅
马欢驰
辛愿
张仕伟
毛莹
施柳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某冶炼厂附近土壤中Hg的时空变化及风险评价
郑冬梅
李新宇
许笑笑
王玉琪
郑美洁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汀江某河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王荔娟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四川省马边老河坝磷矿重金属污染分析
卢君勇
吴浪
阳开龙
唐茂林
邓杰
谭洪旗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阜阳市东部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胡琪
刘少玉
刘鹏飞
张文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龙江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散剑娣
蔡德所
靖志浩
杨佳星
李书恒
陈声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王利军
卢新卫
雷凯
翟雨翔
黄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洞庭湖区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冷阳
汪金成
李炜钦
杨朝云
钱宝
邹振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易家湾表层土壤污染状况及污染源分析
刘高杰
李云霞
张二喜
白林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黄岛区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李晓萱
高琦琦
何超
王乾润
杨昊明
王恒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涓水下游某地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评价
徐良
陈新跃
魏薇
《湖南农业科学》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