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富集系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研究济宁南部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84
1
作者 赵庆令 李清彩 +4 位作者 谢江坤 李元仲 姬永红 庞成宝 万淼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9-137,共9页
评价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有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但迄今尚没有成熟的、统一的标准。本文以济宁城区南部农田为研究区域,采集77件土壤样品进行调查,光谱、质谱等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土... 评价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有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但迄今尚没有成熟的、统一的标准。本文以济宁城区南部农田为研究区域,采集77件土壤样品进行调查,光谱、质谱等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环境中8种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平均含量分别为16.7、0.270、88.4、33.0、0.050、40.4、29.3、89.1 mg/kg,与黄淮海平原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相比,Hg、Cd分别高于基准值的1.50倍、1.39倍,其他重金属高于基准值的0.26~0.52倍。Hg与As、Cr、F、p H、Cu、Ni、TFe2O3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土壤受到了Hg的不同程度人为污染。用富集系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分析区内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富集)程度,均表明土壤环境中Hg、Cd为轻微污染(富集)程度,其他6种元素均为无污染。将该区域重金属含量与其生物毒性系数、生态效应、环境效应相结合,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8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Hg〉Cd〉As〉Cu〉Pb〉Ni〉Cr〉Zn,与污染(富集)程度排序差异明显;尽管Hg、Cd在研究区内仅仅为轻微(富集)程度,但都具有较高的毒性响应系数,两元素对土壤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的贡献率之和达到了81.26%。借助Map GIS绘制研究区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评价图,表明区内土壤环境总体上处于"中度"潜在生态风险,约6.83%的面积呈"强"和"很强"潜在生态风险,其中复兴河、姚楼河、京杭运河3条河流交汇处的局部区域(占研究区面积的0.50%)达到了"很强"潜在生态风险。通过调查可疑人为污染源发现,"强"和"很强"潜在生态风险区域的布局恰好与区内煤矿生产开采活动相关。本文提出,应当注重对煤矿开采矿井周边区域土地复垦及污染防治工作,尤其是加强土壤中Cd、Hg的物理化学改良及生物治理修复工作,防止Hg、Cd进一步污染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特征 富集系数 地累积指数 生态风险评价 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潮间带底质重金属污染地累积指数评价 被引量:47
2
作者 周秀艳 王恩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24,共3页
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对辽东湾潮间带采集的底质样品的 Cd、Pb、Cu和 Zn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辽东湾潮间带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 Cd,其次是 Zn、Pb和 Cu。各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分布在河口区 ,污染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葫芦岛... 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对辽东湾潮间带采集的底质样品的 Cd、Pb、Cu和 Zn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辽东湾潮间带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 Cd,其次是 Zn、Pb和 Cu。各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分布在河口区 ,污染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葫芦岛五里河桥下、大凌河口处、辽河口处、双台子河口处、永宁河口、熊岳河口、六股河口、石河口及芷锚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地累积指数 重金属污染 辽东湾 底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地累积指数法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34
3
作者 刘子赫 孟瑞红 +5 位作者 代辉祥 洪庆洋 闫秋鹤 刘彦廷 王洪涛 陈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57-2164,共8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常用方法——地累积指数法,可定量分析确定点位特定重金属污染程度,但在流域重金属污染评价或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评价中难以适用。针对特定重金属污染评价情景,本文将最大浓度与浓度平均值以内梅罗指数法引入...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常用方法——地累积指数法,可定量分析确定点位特定重金属污染程度,但在流域重金属污染评价或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评价中难以适用。针对特定重金属污染评价情景,本文将最大浓度与浓度平均值以内梅罗指数法引入地累积指数法中;针对复合污染评价情景,综合考虑重金属浓度及其生态毒性,提出“等当量生态毒性指数”的概念,以此为依据筛选出生态危害贡献最大的重金属,将其浓度变化指数及多种重金属浓度变化指数的平均值以内梅罗指数法引入地累积指数法中。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既考虑了重金属浓度的最大值,又兼顾各重金属的毒性特征。本文以丹江口水库支流朝北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为例,验证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在评价流域特定重金属污染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避免了地累积指数取平均值忽视重污染点位的问题,能够有效识别出流域内Hg元素在个别点位存在的严重污染,各重金属污染等级排序结果更有利于全面反映流域内重金属污染情况。在评价重金属复合污染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总体一致,且有效避免了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直接利用未修正重金属毒性系数造成的评价结果不合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改进的地累积指数 等当量生态毒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在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倩倩 王祖伟 +1 位作者 侯迎迎 王子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1,共5页
地累积指数法是土壤或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的常用方法,只能够对样点中的单一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不能综合分析区域内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了扩大地累积指数法的应用范围,尝试利用最大污染量和平均污染量这2个指标对该评价模型进... 地累积指数法是土壤或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的常用方法,只能够对样点中的单一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不能综合分析区域内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了扩大地累积指数法的应用范围,尝试利用最大污染量和平均污染量这2个指标对该评价模型进行改进.为了验证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以天津于桥水库流域河流沉积物的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评价为例,比较分析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在评价单一样点的重金属生态风险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一致,均为较轻污染水平,而污染负荷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为中等污染水平;在评价区域的综合重金属生态风险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的结果相同,均为中等污染水平.利用中等污染距对单一样点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中等污染距相近,略低于污染负荷指数法的数值;在对区域综合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与污染负荷指数法的中等污染距接近,即区域整体属于中等污染水平.由此可见,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可以用于综合评价区域的重金属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地累积指数 改进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污染负荷指数 中等污染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累积指数法的连平县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冬晓 曲仡 +1 位作者 邹祖有 张中瑞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2期147-152,共6页
应用地累积指数及聚类分析法对连平县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从广东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计算的地累计指数结果来看,连平县林地土壤中存在一定的As、Cd与Hg元素污染,污染等级均为轻度—中等,其余5种元素未造成污染。C... 应用地累积指数及聚类分析法对连平县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从广东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计算的地累计指数结果来看,连平县林地土壤中存在一定的As、Cd与Hg元素污染,污染等级均为轻度—中等,其余5种元素未造成污染。Cd的污染频率最大,达到100%;其次为As与Hg,污染频率分别为98.71%与50.32%,其余元素按污染频率由大到小排序为Zn、Pb、Cu、Ni、Cr。连平县各乡镇(林场)地累积指数聚类结果显示,绣缎镇和大湖镇均单独为一类,连平县与其余地区聚为一类。绣缎镇除Pb外各重金属元素地累积指数为各地区最低,大湖镇8项重金属元素地累积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土壤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聚类分析 污染评价 连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累积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索尔奇湿地公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被引量:4
6
作者 缐东红 缐春媚 《北方农业学报》 2017年第4期68-72,共5页
监测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是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对索尔奇湿地公园20个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地累积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了该公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状况,为该公园生态保护的决策提供了科学... 监测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是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对索尔奇湿地公园20个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地累积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了该公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状况,为该公园生态保护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索尔奇湿地公园土壤p H值及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显示:该研究地区土壤p H值为4.85~6.12,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范围分别是Pb0.41~5.05 mg/kg,Zn0.53~2.66 mg/kg,Cu0.83~3.46 mg/kg,Cd0.127~0.221 mg/kg,As1.60~8.70 mg/kg,Hg0.029~0.130 mg/kg,Cr60.00~284.50 mg/kg;重金属元素Pb、Zn、Cu、Cd、As、Hg、Cr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80 mg/kg、1.52 mg/kg、1.72 mg/kg、0.177 mg/kg、5.30 mg/kg、0.087 mg/kg、170.70 mg/kg;单项重金属Pb、Zn、Cu、Cd、As、Hg和Cr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40为低度污染,综合7种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150,为低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土壤 地累积指数 生态风险指数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威地区土壤重金属潜在污染风险评价及影响因素解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韩伟 宋云涛 +6 位作者 郭志娟 曾道明 贺灵 成晓梦 孙彬彬 张富贵 张利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43-2653,共11页
我国西南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存在土壤重金属高含量区,为探究其潜在污染风险及影响因素,选择云南省宣威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地质、人类活动等相关资料,对区内表层组合土壤样品1487份、深层组合土壤样品374份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含... 我国西南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存在土壤重金属高含量区,为探究其潜在污染风险及影响因素,选择云南省宣威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地质、人类活动等相关资料,对区内表层组合土壤样品1487份、深层组合土壤样品374份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进行了分析,分别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表层组合土壤的潜在污染风险,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相对于中国土壤A层、C层背景值研究区表、深层土壤中重金属均显示富集;相对于云南省A层、C层土壤背景值大部分重金属亦显示富集;Cd、Hg、Pb存在较高的潜在污染风险,Cu、Cr、Ni、Zn、As则潜在污染风险较低;地质背景、黏土矿物、有机质、矿业活动、地形地貌是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可能会使重金属富集加剧,pH值、CaO、Light(灯光指数)、WIG对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威地区 土壤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地累积指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典型碳酸盐岩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好 董春雨 +3 位作者 孙思静 黄祖志 张乃明 包立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6,共13页
为探究云南典型碳酸盐岩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本研究以曲靖市罗平县为研究区,共采集157个土壤样品,测试分析As、Pb、Cu、Zn和Cd元素含量,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采用正定因子矩阵分析模型(PMF)和... 为探究云南典型碳酸盐岩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本研究以曲靖市罗平县为研究区,共采集157个土壤样品,测试分析As、Pb、Cu、Zn和Cd元素含量,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采用正定因子矩阵分析模型(PMF)和UNMIX模型,探讨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来源及其贡献率,结果表明,罗平县耕地土壤重金属中Cd含量最高,Cu、Zn和Cd分别有1.91%、2.55%和21.02%的样点超过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地累积指数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Cd污染最为严重,有21.02%的样本存在污染,7.01%的样本为极强生态风险;源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d以自然源为主,在PMF和UNMIX模型的贡献率分别为87.68%和92.00%;Cu和Zn以矿业活动为主,PMF模型的贡献率分别为52.17%和44.67%,UNMIX模型的贡献率分别为34.00%和81.00%;As以农业源为主,Pb以工业交通源为主,PMF模型的贡献率为分别为79.46%和71.16%,UNMIX模型的贡献率为92.00%和87.00%.PMF与UNMIX模型分析结果相互补充与印证,能够获得更加可靠的源解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PMF UNM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对铜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安全评价 被引量:76
9
作者 李娟娟 马金涛 +3 位作者 楚秀娟 王少博 吴珩 王兆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35-139,共5页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对炼铜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对人为污染行为做出较为科学的评价,且两种方法可得到相似的评价结果。评价中采用地球化学背景值和浙江省土壤背景值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对...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对炼铜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对人为污染行为做出较为科学的评价,且两种方法可得到相似的评价结果。评价中采用地球化学背景值和浙江省土壤背景值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背景值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在分级上没有明显差异。土壤中Cd,Cu,Pb,Zn重金属元素显著富集,人类活动的影响比较明显,而Cr,Ni元素均处于零级别污染。厂区周围土壤受冶炼活动的影响,一些易于富集的重金属长期累积,其污染程度比远离厂区的未污染区域高出几十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地累积指数 富集系数 相关分析 环境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典型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累积特征及其环境风险 被引量:59
10
作者 唐阵武 程家丽 +1 位作者 岳勇 陈玉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8,共8页
采集武汉市8个典型湖泊的表层沉积物,分析11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不同形态组成,研究了不同湖泊金属元素的富集与污染程度,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Cd累积最严重,Zn和Hg也发生明显累积,龙... 采集武汉市8个典型湖泊的表层沉积物,分析11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不同形态组成,研究了不同湖泊金属元素的富集与污染程度,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Cd累积最严重,Zn和Hg也发生明显累积,龙阳湖污染较重,南太子湖和墨水湖污染中等,其它湖泊污染总体较轻.沉积物性质对重金属累积的影响不显著,城市工业活动强烈影响着重金属的分布.不同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差异较大,Cd生物可利用态含量最高,其次为Mn、Zn、Co、Cu和Pb;而Sb和Hg以残留态占绝对优势,生态风险较小.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化石燃料燃烧、金属冶炼等是武汉市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的主要贡献者,同时岩石风化等地球化学过程也影响着重金属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重金属地累积指数 形态 主成分分析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市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累积与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特征 被引量:16
11
作者 韦炳干 虞江萍 +4 位作者 曹志强 孟敏 李海蓉 杨林生 李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49-2657,共9页
设施菜地重金属累积日益突出,本文评估了唐山市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累积并分析其有效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Cd、Cu、Ni、Pb和Zn总量均值分别为0.20、51.98、20.85、20.93、120.15 mg·kg^(-1),有效态含量均值分别为0.065、7.92、0... 设施菜地重金属累积日益突出,本文评估了唐山市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累积并分析其有效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Cd、Cu、Ni、Pb和Zn总量均值分别为0.20、51.98、20.85、20.93、120.15 mg·kg^(-1),有效态含量均值分别为0.065、7.92、0.62、0.57、11.29 mg·kg^(-1).地累积指数表明Cd、Cu和Zn污染的土壤样点比例分别为92.5%、68.7%和50.8%,且Cd、Cu和Zn的主要来源为粪肥和化肥输入,而Ni和Pb则为自然源.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累积量与肥料输入和种植年限呈正比,而p H越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会增加、化肥施用增加可提高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土壤总磷与Cu和Zn的地累积指数关系表明,Cu和Zn的来源可能受磷肥施用的影响更大.另外,化肥和粪肥施用量差异可能是导致重金属累积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地 土壤 重金属 有效态 地累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累积特征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17
12
作者 戴纪翠 高晓薇 +1 位作者 倪晋仁 尹魁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0-175,共6页
为了解深圳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程度,对1996~2007年深圳河、布吉河、龙岗河和茅洲河4条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u、As、Cd、Cr、Hg、Pb和Zn)的含量和年际变化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利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的生态危害指数... 为了解深圳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程度,对1996~2007年深圳河、布吉河、龙岗河和茅洲河4条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u、As、Cd、Cr、Hg、Pb和Zn)的含量和年际变化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利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的生态危害指数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条河流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的生态危害指数的研究显示,4条河流的污染程度大致为:龙岗河>布吉河>深圳河>茅洲河,其中尤以Cu、Cd、Cr和Zn的污染程度最重。龙岗河和布吉河的污染和潜在的生态危害基本上达到了严重的程度,龙岗河多年平均地累积指数高达6.36,潜在的生态危害指数多年平均值为2333.2;而深圳河则大致为中度或者重度污染;茅洲河的污染程度最轻,其潜在的生态危害指数多年均值为274.1,除Cd和Hg处于中度和强度潜在的生态危害外,其余元素大都是轻度污染和轻度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河流 沉积物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潜在的生态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以青海省玉树县为例 被引量:33
13
作者 何林华 高小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1-1080,共10页
为了解三江源代表性区域玉树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以玉树县采集的121个土壤样本中的重金属含量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和潜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玉树县... 为了解三江源代表性区域玉树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以玉树县采集的121个土壤样本中的重金属含量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和潜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玉树县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超过青海省1990年背景值,其中As、Cd和Hg出现了较强的的富集现象,同时As、Cd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表明三江源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元素出现了过度富集;来源分析表明,玉树县土壤重金属As、Pb、Zn和Cd主要与成土因素有关,Hg、Cu和Cr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Mn来源于气候的影响;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土壤中Cd和Hg的危害最大,尤其是Hg已出现了很强风险和极强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分布在国道214沿线人口聚集的城镇和地段,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各子流域中,江曲流域土壤重金属属于强风险,其他区域均属于中等风险。总体而言,玉树县土壤重金属环境已发生了改变,今后应加强人口聚集区Hg源的控制,以保护其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生态风险评价 玉树县 三江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稻鱼综合种养基地土壤-水体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来源
14
作者 贺佳佳 彭渤 +4 位作者 邬思成 吴能球 马思玲 王欣 戴亚南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42,共11页
[目的]探讨湖南省武冈YP、双峰HY、望城JG共3个稻鱼综合种养基地土壤和水体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以期为种养基地环境质量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等离子质谱(ICP-MS)分析等方法对三地土壤、水体中14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运用BCR逐级提... [目的]探讨湖南省武冈YP、双峰HY、望城JG共3个稻鱼综合种养基地土壤和水体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以期为种养基地环境质量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等离子质谱(ICP-MS)分析等方法对三地土壤、水体中14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运用BCR逐级提取法分析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并分别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及来源分析。[结果](1) YP基地土壤重金属均无明显富集(EF<2),HY基地土壤中Pb,Tl,Th,U等重金属及JG基地土壤中Mn,Ni等重金属富集明显(EF>2);且YP,HY基地水体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2)地累积指数显示,除Mn,Ni元素在JG基地的I_(geo)值大于0外,其余重金属(V,Cr,Co,Cu,Zn,Mo)在三地土壤中的I_(geo)值均接近0,为清洁至轻度污染水平。三地土壤中Pb,Cd,Tl,Ba,Th,U等重金属污染程度均低于轻度污染水平(I_(geo)<1)。(3) BCR逐级提取结果显示:三地土壤重金属除Cd具备一定活性外(以可交换态F1为主,占比为46%),其余重金属均以残渣态F4为主(占比大于65%),活性较低,难以从土壤迁移至水体而形成生态危害。(4)多元统计分析得到,三地土壤重金属中,Mn,Ni元素的含量主要来自于成土母质风化,但JG基地土壤中的Ni也受到湘江中游工业活动的影响;Pb,Tl,Ba元素来源较为复杂,以自然源为主,混杂周边农业活动等人为输入。[结论]湖南省稻鱼综合种养基地适宜开展稻鱼养殖活动,但需严格控制重金属外源输入,时刻监测基地土壤、水体重金属含量,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鱼尾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综合种养基地 重金属污染 地累积指数 赋存形态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评价324国道塘头段两侧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被引量:46
15
作者 胡恭任 于瑞莲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1,共5页
本文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对324国道塘头段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对人为污染行为做出较为科学的评价,且两种方法可得到相似的评价结果。评价中,采用地球化学背景值和福建省沿海土壤背景值,对土壤... 本文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对324国道塘头段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对人为污染行为做出较为科学的评价,且两种方法可得到相似的评价结果。评价中,采用地球化学背景值和福建省沿海土壤背景值,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背景值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在分级上没有明显差异(重金属Cd除外)。土壤中Cd金属元素显著富集,人类活动的影响比较明显,而Cr、Zn元素均处于零级别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地累积指数 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某工业区周边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和来源分析
16
作者 薛佳豪 陈晓明 +1 位作者 唐运来 周君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3期37-43,共7页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某工业区周边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分析其来源。[方法]采集了38个土壤样品和34份农作物样品,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土壤主要重金属(Cr、Mn、Cu、Zn、Cd、Pb、Hg、As)的来源,结合单因子污染指...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某工业区周边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分析其来源。[方法]采集了38个土壤样品和34份农作物样品,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土壤主要重金属(Cr、Mn、Cu、Zn、Cd、Pb、Hg、As)的来源,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稻田土壤中重金属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和风险评价,并分析农作物的富集特征。[结果]研究区域土壤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复合污染,整体处于重度污染水平。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活动、农业活动和废气排放。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属于重度污染,Pb为中度污染,Mn、Cr、Zn为轻度污染,As、Cu和Hg为无污染。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Cd均值处于重污染—极重污染,Pb均值处于中污染—重污染级别,Hg和Cr均值处于中污染级别,Zn、Cu、Mn处于无污染—轻微污染级别,As处于无污染级别。重金属潜在生态单项指数表明最主要生态风险因子为Cd,其生态风险危害程度为极强;Hg处于很强生态风险,Pb处于中等生态风险,其他元素的风险处于轻微污染;研究区农作物中重金属Cd含量有超标风险。[结论]调查区域的农业土壤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需要进行管控和治理修复;不同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稍有不同,在对不同质地土壤进行评价时,应选择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 土壤重金属 单因子污染指数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重金属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17
作者 裴晏 王克林 武淑文 《绿色科技》 2025年第8期146-149,155,共5页
作为我国典型重金属高背景区,在云南省开展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分析对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云南省农用土壤现状,通过筛选公开发表的云南省农用土壤文献数据,结合内梅罗评价法和地累积指数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作为我国典型重金属高背景区,在云南省开展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分析对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云南省农用土壤现状,通过筛选公开发表的云南省农用土壤文献数据,结合内梅罗评价法和地累积指数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土壤中砷、镉、铬、铜、汞、镍、铅、锌平均含量超过了云南省土壤背景值,内梅罗综合评价法表明农用土壤达到了重度污染级别;地累积指数法结果显示镉的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38.47%的点位处于极严重污染状态。研究表明,云南省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应重点持续监测农用土壤,关注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土壤 重金属污染 内梅罗综合评价法 地累积指数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累积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31
18
作者 贾旭威 王晨 +3 位作者 曾祥英 于志强 盛国英 傅家谟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74-179,共6页
分析了三峡库区主要支流表层沉积物样品中15种重金属元素(Cd、Cu、Pb、Zn、Cr、Tl、V、Mn、C、Ni、Sr、Ag、Sb、Sn和Mo)的含量水平和分布规律,并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初步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 分析了三峡库区主要支流表层沉积物样品中15种重金属元素(Cd、Cu、Pb、Zn、Cr、Tl、V、Mn、C、Ni、Sr、Ag、Sb、Sn和Mo)的含量水平和分布规律,并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初步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Zn和Cu等呈现污染加剧态势,其含量范围分别为0.36-1.22 mg/kg、55.8-182 mg/kg、24.0-93.1 mg/kg;(2)内梅罗单因子污染指数(Ii)和地累积指数(Igeo)指示研究区域中Ag、Sb和Sn等多种重金属污染累积效应显著;(3)研究区域中多种重金属内梅罗多因子污染指数(Pn)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分别为3.41-11.1和204-568,表明研究区域为重度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较高;(4)三峡库区主要支流表层沉积物呈现出以Cd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三峡库区 内梅罗指数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典型城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与来源 被引量:30
19
作者 王信凯 张艳霞 +5 位作者 黄标 谢恩泽 樊亚男 胡文友 赵永存 邱一格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91,共10页
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和来源对科学管理、安全利用土壤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典型城市农田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含量、累积状况,识别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1)六... 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和来源对科学管理、安全利用土壤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典型城市农田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含量、累积状况,识别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1)六种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程度按照由重到轻的顺序为:Hg>Cd>Cu>As>Pb>Cr;(2)以《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为参考,土壤中Cu、Cd和Hg超过风险筛选值的比例分别为2.13%、1.06%和0.53%,As、Pb和Cr未超过风险筛选值;利用地累积指数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发现,Cd和Hg的污染较其他四种元素严重,其污染比例分别为12.83%和21.28%;(3)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以及工业总产值均能解释六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异,其他环境因子能解释某些特定重金属的空间分异;(4)研究区土壤中As和Cr的主要来源为农业源和工业源;Cd和Hg的来源除了农业源与工业源外,还有土壤母质;Cu来源与研究区农业活动、畜禽养殖活动以及工业活动有关,Pb主要来源于农业源、工业源和交通源。总之,研究的六种重金属存在不同的累积趋势,农业和工业活动是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累积的主要原因。研究区交通、社会活动等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源 地理探测器 地累积指数 张家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凉市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程度及同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志前 张军钱 +1 位作者 田耿智 张艳丽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21-24,共4页
以平凉市蔬菜产地为研究区域,于2004—2011年抽取土壤样品147点(次),测定重金属As、Hg、Pb、Cr、Cd的含量。以甘肃省主要农业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背景值为参考标准,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划分出不同土类样点土壤重金属累积程度,结果只有1个样点... 以平凉市蔬菜产地为研究区域,于2004—2011年抽取土壤样品147点(次),测定重金属As、Hg、Pb、Cr、Cd的含量。以甘肃省主要农业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背景值为参考标准,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划分出不同土类样点土壤重金属累积程度,结果只有1个样点的综合地累积指数达到1级,属轻度累积,其余146个样点综合地累积指数均小于零,属无累积状态,说明平凉市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总体上处于安全水平。对147个样点(次)土壤的5种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表明Hg与其它元素之间无相关关系,与其它重金属不同源,累积过程和来源途径是单独和独立的;Cd与Cr也没有相关性,累积过程和来源途径不同源;其余重金属之间累积过程和来源途径存在高度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地 土壤 地累积指数 重金属累积 同源相关性 平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