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前地磁垂直强度极化异常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樊文杰 冯丽丽 +3 位作者 李霞 何畅 廖晓峰 姚休义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4-750,共7页
基于甘青川地区的14个地磁台站秒采样资料,对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前地磁垂直强度极化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计算结果显示,在2021年10月底出现了地磁极化超阈值高值异常变化,异常台站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和四... 基于甘青川地区的14个地磁台站秒采样资料,对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前地磁垂直强度极化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计算结果显示,在2021年10月底出现了地磁极化超阈值高值异常变化,异常台站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和四川地区,异常出现后73天发生了门源地震,震中位于极化高值异常阈值线附近。研究还发现,此次地磁极化异常具有一定的时空变化特征,时间上,不同台站极化异常具有较好的时间同步性;空间上,极化异常高值区呈现出沿震中附近出现后不断扩展最终再向震中收缩的特点。此外,各地磁极化异常台站的归一置零极化值、异常持续时间与震中距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性,异常台站距离地震震中越近,其归一置零极化值越高,异常持续时间也越长,这一特征符合地震电磁扰动信号的衰减特征。根据极化异常和地震的时空关系分析认为,此次地磁极化高值异常对应了之后在异常高值区边缘发生的门源M_(S)6.9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地磁垂直强度极化 高值异常 时空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_(S)6.0地震前地磁扰动异常特征分析
2
作者 王玮铭 冯志生 +3 位作者 朱培育 廖晓峰 何畅 张致伟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9-239,共11页
选取四川地区3个地磁扰动台站的观测数据,利用基于脉冲幅度法的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对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_(S)6.0地震前的地磁扰动异常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强地震前,台站的垂直强度极化值和超阈值极化值频次... 选取四川地区3个地磁扰动台站的观测数据,利用基于脉冲幅度法的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对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_(S)6.0地震前的地磁扰动异常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强地震前,台站的垂直强度极化值和超阈值极化值频次逐日变化均会出现高值异常,其中频次异常呈现先增强后降低,再增强-降低的形态;(2)发生异常变化的多个台站距离震中300 km范围内,时间上属准同步变化;(3)地震多发生在异常出现的一个月后,频次异常值往往是研究时段的最高值;(4)机理上,这些异常演化形态和特征是由岩石的破裂特性决定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震的孕育过程;(5)这种震前的地磁扰动异常与外源场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扰动 地磁垂直强度极化 泸县M_(S)6.0地震 异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西藏米林M_(S)6.9地震前地磁垂直强度极化异常特征
3
作者 李霞 冯丽丽 +6 位作者 赵玉红 刘磊 苟智栋 樊文杰 贺曼秋 廖晓峰 艾萨·伊斯马伊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4-594,I0001,共12页
基于中国大陆65个地磁台站秒采样观测资料,利用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提取了2017年西藏米林M_(S)6.9地震震中及附近区域超低频电磁异常信号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米林M_(S)6.9地震前在青藏高原出现了大范围的地磁垂直强度极化... 基于中国大陆65个地磁台站秒采样观测资料,利用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提取了2017年西藏米林M_(S)6.9地震震中及附近区域超低频电磁异常信号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米林M_(S)6.9地震前在青藏高原出现了大范围的地磁垂直强度极化高值异常,异常过程共持续9天;高值异常开始于2017年10月30日,高值持续3天之后出现短时间下降,随即转折上升,再次出现高值异常并持续了4天,在此过程中各高值台站的时序曲线呈现出单峰或双峰的形态。空间分布图显示高值异常在中国大陆西部区域反复出现,尤其是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地块与羌塘地块的交界处。异常呈“出现-扩大-收缩-消失-扩大-消失”的演化过程,10月31日异常面积达到最大值。异常过程结束后10天发生了西藏米林M_(S)6.9地震,震中距离10月31日异常阈值线5 km。综合分析认为,此次异常与米林地震具有较强的时空相关性,是可靠的地震电磁前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磁扰动异常 西藏米林M_(S)6.9地震 电磁辐射信号 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地震磁扰动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霞 冯丽丽 +2 位作者 赵玉红 刘磊 苟智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04,112,共7页
以青海地区8个测点磁通门秒采样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法结合该区域中强地震背景进行分析。基于极化背景场变化特征提取震磁异常在研究区实际应用中取得以下认识:多台站同步极化高值异常对于2个月以内青海地区5级左... 以青海地区8个测点磁通门秒采样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法结合该区域中强地震背景进行分析。基于极化背景场变化特征提取震磁异常在研究区实际应用中取得以下认识:多台站同步极化高值异常对于2个月以内青海地区5级左右及以上地震有一定映震能力,且异常具有一定信度;测点密度均匀分布情况下,震中位置基本位于极化高值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磁扰动 地磁垂直强度极化 青海地区 震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短临异常跟踪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冯丽丽 李霞 +1 位作者 赵玉红 张朋涛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0,共9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此次地震前青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地球物理观测异常。2021年10月下旬青海地区出现地磁垂直强度极化高值异常,10月27日异常台站最多,并在门源祁连至兴海地区形成一个面积约为6.6×10^(4) km^(2)...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此次地震前青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地球物理观测异常。2021年10月下旬青海地区出现地磁垂直强度极化高值异常,10月27日异常台站最多,并在门源祁连至兴海地区形成一个面积约为6.6×10^(4) km^(2)的高值异常区;此外,2021年7—11月青海地区8项地下流体观测数据出现准同步异常变化。结合青海及周边地区历史震例的分析结果,认为2021年11月23日至2022年1月23日,青海西北部地磁垂直强度极化高值区内可能发生5.6~6.4级地震。门源6.9级地震发生在地磁垂直强度极化异常出现后的73天,震中位于预测区的边缘,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地点与预测意见一致,但震级超出预测意见上限值0.5级。此次地震前基于地球物理观测地震预测指标体系开展的短临异常跟踪分析过程,对中国大陆西部地震预报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6.9级地震 短临异常 地磁垂直强度极化 地下流体异常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