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年中国地区地磁场长期变化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36
1
作者 徐文耀 魏自刚 夏国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1-560,共10页
本文用中国地磁场复测点和地磁台站资料,建立了2 0 0 0年代中国参考地磁场长期变化模型CGRF -SV2 0 0 0 .模型显示,中国地区地磁场变化比较平缓,X、Y、Z、H、D、I、F七个地磁要素的“无符号平均年变率”分别为12 . 2nT a、8 2nT a、4 3.... 本文用中国地磁场复测点和地磁台站资料,建立了2 0 0 0年代中国参考地磁场长期变化模型CGRF -SV2 0 0 0 .模型显示,中国地区地磁场变化比较平缓,X、Y、Z、H、D、I、F七个地磁要素的“无符号平均年变率”分别为12 . 2nT a、8 2nT a、4 3. 8nT a、11. 8nT a、0 . 96 (′) a、2 99(′) a、2 2 4nT a ,比国际参考地磁场IGRF给出的全球年变率约小1 3到1 2 .各地磁要素的变化显示,地磁北极正在向中国移近,或者说,中国正在向高地磁纬度方向移动,平均移动速度约为3(′) a .磁偏角变化还显示,中国地区东西部偏角差异继续扩大.作为检验和对比研究,本文利用第8代国际参考地磁场(IGRF)模型,分析了全球地磁场长期变化的时空特征,讨论了全球长期变模型IGRF_SV与中国长期变模型CGRF_SV的异同点.对比分析表明,中国地区地磁场的长期变化与全球长期变化总趋势基本符合,但是,CGRF_SV也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局部异常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磁场 地磁场长期变化 国际参考地磁场IGRF 中国参考地磁场CG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半岛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沉积物的地磁场长期变化与定年 被引量:2
2
作者 葛淑兰 陈志华 +3 位作者 刘建兴 黄元辉 王汝建 闫仕娟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8-110,共13页
对南极半岛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东北部的沉积物岩芯D1-7进行了初步环境磁学和古地磁研究,获得了连续的相对地磁场强度和方向。沉积物岩性总体为灰色软塑性黏土,中下部出现一层黑色火山灰层。结合废孔沉积物和有孔虫AMS14C测年结果(王... 对南极半岛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东北部的沉积物岩芯D1-7进行了初步环境磁学和古地磁研究,获得了连续的相对地磁场强度和方向。沉积物岩性总体为灰色软塑性黏土,中下部出现一层黑色火山灰层。结合废孔沉积物和有孔虫AMS14C测年结果(王汝建等,未发表),相对地磁场强度及其方向提供了8ka以来连续的定年标尺,其中相对地磁场强度与具有相似沉积速率的南美玛珥湖记录对比提供了5个对比点;同时特征剩磁倾角提供了另外4个对比点。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揭示了全新世中晚期岩芯所在位置底流(南极深层水,~1100m)发生了阶段性显著变化,同时磁性矿物含量、粒度、沉积物湿密度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环境磁学和沉积学的变化主要受控于南极相应纬度处的太阳辐射量以及与辐射量相关的夏季季风降水量的变化,降水量增加导致磁性矿物粒度变细。D1-7也记录了一些千年尺度旋回变化,但是南极布兰斯菲尔德地区目前缺乏与之相似分辨率的气候参数记录,本孔其他古海洋学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这些气候事件的缘起和分布范围有待后续的研究。对比发现,地磁场长期变化产生的年龄与沉积物全样有机碳AMS14C测年结果之间存在系统的差异,在8ka以来比有机碳年龄年轻,可能反映老碳的输入在8ka以来逐步增加。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各种不同水体的混合以及在全新世全球升温背景下冰川的动态变化和由此引起的中、深层水变化,都是造成水体性质复杂的原因。而地磁场强度和方向变化则不受水体性质影响,因此可以提供更合理的年龄信息。自8ka至今,38cm·ka-1的平均沉积速率表明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地区全新世中晚期稳定和丰富的沉积物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布兰斯菲尔德海峡 相对地磁场强度 磁倾角 地磁场长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曲面Spline方法表示1900~1936年中国(部分地区)地磁场及其长期变化的分布 被引量:34
3
作者 高金田 安振昌 +3 位作者 顾左文 韩炜 詹志佳 姚同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8-407,共10页
根据1936.0年426个地磁测点和28个IGRF计算的地磁数据,计算地磁场和地磁异常场各个分量的曲面Spline模型,并绘制相应的地磁图和地磁异常图.依据我国部分地区的1909~1915,1915~1920,1920~1930,1930~1936年间地磁偏角长期变化图,1908... 根据1936.0年426个地磁测点和28个IGRF计算的地磁数据,计算地磁场和地磁异常场各个分量的曲面Spline模型,并绘制相应的地磁图和地磁异常图.依据我国部分地区的1909~1915,1915~1920,1920~1930,1930~1936年间地磁偏角长期变化图,1908~1917,1917~1922,1922~1936年间水平强度长期变化图和1908~1922,1922~1936年间垂直强度长期变化图,使用曲面Spline方法,分别计算上述9个时间段的磁偏角(D)、水平强度(H)和垂直强度(Z)长期变化的曲面Spline模型,并绘制相应的长期变化图.根据这些长期变化模型,将1936.0年426个点的三分量绝对值数据归算至1940,1930,1920,1910年和1900年,从而为计算这5个年代的地磁场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数据 地磁场 地磁场长期变化 曲面Spline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年纹层研究的古地磁学意义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强 游海涛 刘嘉麒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40,共6页
年纹层发育的湖泊沉积物可以提供独立的、绝对定年的时间标尺,为重建高分辨率的区域古地磁场长期变化主曲线提供了难得的条件;基于长而连续的湖泊沉积物年纹层时间标尺建立的区域磁偏角和磁倾角长期变化参考曲线大大增强了岩芯对比和古... 年纹层发育的湖泊沉积物可以提供独立的、绝对定年的时间标尺,为重建高分辨率的区域古地磁场长期变化主曲线提供了难得的条件;基于长而连续的湖泊沉积物年纹层时间标尺建立的区域磁偏角和磁倾角长期变化参考曲线大大增强了岩芯对比和古地磁定年结果的精确性。此外,满足特定条件的湖泊沉积物还可以提供古地磁场强度长期变化的记录并有助于反映宇宙成因核素(如14C、10Be等)产生速率的变化、太阳活动等信息;目前,湖泊沉积物纹层年代学时间标尺及古地磁研究程度较高的主要是瑞典、芬兰和北美一些地区,区域古地磁场长期变化主曲线的地理分布并不均匀,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长序列的、连续的年纹层发育的湖泊进行古地磁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仪器观测记录以前的地磁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年纹层 地磁场长期变化 地磁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物理与地球动力灾害的成因类型及其防御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德孚 《灾害学》 CSCD 1989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从灾害成因的角度出发,将地球物理灾害分为:宇宙影响、大气物理、地形和自然火灾等灾害;将地球动力学灾害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对各类灾害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灾害防御战略。
关键词 灾害学 地球物理 动力灾害 防御对策 洪水灾害 气象灾害 太阳活动 低温冷害 碎屑物 地磁场长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