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地区地磁加卸载响应比短临异常特征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树华
陈燕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33-139,共7页
以太阳风为加卸载 ,将磁暴过程作为地磁场对太阳风的加卸载响应 ,取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 (ΔZ)数据 ,计算、分析和研究磁暴场暴时扰日变化的响应比值。本文分析研究了云南 6个地磁台在 1995年 1月~2 0 0 1年 12月间垂直分量日变幅响应比...
以太阳风为加卸载 ,将磁暴过程作为地磁场对太阳风的加卸载响应 ,取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 (ΔZ)数据 ,计算、分析和研究磁暴场暴时扰日变化的响应比值。本文分析研究了云南 6个地磁台在 1995年 1月~2 0 0 1年 12月间垂直分量日变幅响应比值P (Z)的变化 ,发现在云南及邻区M≥ 5级地震前 ,响应比值出现P≥P (Z)高值异常 ,对预报未来 1~ 3个月内地震的发生有短临显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磁响应比
太阳风
短临异常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流电场、场向电流和极光区电集流变化的地磁响应
被引量:
9
2
作者
沈长寿
资民筠
+2 位作者
高玉芬
索玉成
吴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25-731,共7页
对流电场、场向电流和极光区电集流是磁层一电离层耦合的主要物理过程.它们的演化发展时间分别为几分钟至半小时的量级.本文用100°E和300°E的两个地磁经度链附近各11个台站的1min均值地磁H和Z分量资料,分...
对流电场、场向电流和极光区电集流是磁层一电离层耦合的主要物理过程.它们的演化发展时间分别为几分钟至半小时的量级.本文用100°E和300°E的两个地磁经度链附近各11个台站的1min均值地磁H和Z分量资料,分析了1994年4月16—17日磁暴期间磁层耦合过程对极光区和中低纬区电离层扰动的地磁特征.强磁暴开始时,台站所处的地方时位置不同,则观测到的电离层和地磁响应也完全不同.这是磁层对流和一、二区场向电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说,扰时极光区的西向电集流变化更为强烈.随着耦合的发展,极光区范围会向南北扩展,电集流中心带则向低纬侧移动.在中低纬区,二区场向电流的建立能屏蔽一区场向电流所产生的扰动,并引起反向的电流及地磁变化.由此,中低纬区夜间有可能出现短时间的东向电场,又可通过EXB的垂直向上漂移作用抬升F层等离子体,并发生同一经度链附近的多站电离层h'F同时突增现象.另一方面,磁赤道附近的台站则更多地受内磁层赤道环电流和电离层赤道电集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响应
对流电场
场向电流
极光区电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北地震带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应用研究
被引量:
24
3
作者
戴苗
冯志生
+3 位作者
刘坚
李德前
魏贵春
申学林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2-227,249,共7页
强震前孕震体环境由于应力变化引起介质电导率等电磁性质的改变,区域地磁场垂直分量日变曲线会出现相位和幅度变化,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是识别幅度异常的有效方法。计算了南北地震带及邻区18个显著地震事件前震中周边地磁台站垂直分量加卸...
强震前孕震体环境由于应力变化引起介质电导率等电磁性质的改变,区域地磁场垂直分量日变曲线会出现相位和幅度变化,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是识别幅度异常的有效方法。计算了南北地震带及邻区18个显著地震事件前震中周边地磁台站垂直分量加卸载响应比,分析了地震前后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时空分布特征及产生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在排除空间天气、台站周边观测环境、仪器及监测系统等因素的前提条件下,部分中强地震前,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出现异常,占比44.4%。(2)地磁加卸载响应比阈值受纬度影响,同经度条件下,纬度越大、阈值越小;经过反复调试与对比,计算结果显示南北地震带北段响应比阈值为3.0、南段及西南地区为3.1。(3)一般情况下,异常出现后6个月内,发生中强以上地震,异常台站数量越多,对应的地震震级越大;中强地震震中位于阈值线附近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加卸载
响应比
日变幅
异常指标
地震预报
南北地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地区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贾立峰
张国苓
+2 位作者
乔子云
梁红杰
张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8-597,605,共11页
运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LURR)对华北地区23个地磁台站2008—2014年的数字化地磁相对记录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华北地区7年内发生了38次共计10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其中7组有震例对应,在选定的24次震例中16次有震前异常。经统计...
运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LURR)对华北地区23个地磁台站2008—2014年的数字化地磁相对记录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华北地区7年内发生了38次共计10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其中7组有震例对应,在选定的24次震例中16次有震前异常。经统计发现各次异常发生时其异常面积与最大异常强度成正比关系,各组异常内累计异常台站数量与组内地震辐射能量有一定相关性。对有震例的7组异常分析后认为多数情况下组内各次异常之间有一定联系,主要表现为位置的连续性及继承性,并且发现震中位置和异常位置分布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地磁
加卸载
响应比
前兆异常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球坐标系下有限差分的地磁测深三维正演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建平
翁爱华
+5 位作者
李世文
李大俊
李斯睿
杨悦
唐裕
张艳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1-419,共9页
为了计算全球尺度电磁感应的响应,本文介绍地磁测深频率域三维正演。正演算法采用球坐标系下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从Maxwell方程的积分形式出发,采用PARDISO对离散后的方程组求解,避免了迭代求解的散度校正。为了验证本文结果的正确...
为了计算全球尺度电磁感应的响应,本文介绍地磁测深频率域三维正演。正演算法采用球坐标系下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从Maxwell方程的积分形式出发,采用PARDISO对离散后的方程组求解,避免了迭代求解的散度校正。为了验证本文结果的正确性和精度,与前人的有限元和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了对比,一维层状模型的三维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结果和解析解相对误差小于5%,双半球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前人的计算结果完全吻合。三维"棋盘模型"计算表明磁场分量对异常体的大小和位置具有很好的分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测深
球坐标
三维正演
有限差分
地磁
响应
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及邻区地磁日变化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何畅
芮雪莲
+1 位作者
廖晓峰
邱桂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1-437,共7页
以四川省及其邻区31个地磁台2015年以来的垂直分量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分析震前地磁日变化异常特征,结果显示:6组有效的地磁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异常中有5组异常对应了M5.0以上地震,异常多出现在震前6个月内;震中位于...
以四川省及其邻区31个地磁台2015年以来的垂直分量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分析震前地磁日变化异常特征,结果显示:6组有效的地磁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异常中有5组异常对应了M5.0以上地震,异常多出现在震前6个月内;震中位于异常区边界线附近。分析认为地磁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异常是孕震区内局部地下电导率变化导致感应磁场发生改变的一种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日变化
感应磁场
地磁
加卸载
响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地区地磁加卸载响应比短临异常特征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树华
陈燕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33-139,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 2 0 0 1BAA60 1B0 1-0 2 -0 3 ) .
文摘
以太阳风为加卸载 ,将磁暴过程作为地磁场对太阳风的加卸载响应 ,取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 (ΔZ)数据 ,计算、分析和研究磁暴场暴时扰日变化的响应比值。本文分析研究了云南 6个地磁台在 1995年 1月~2 0 0 1年 12月间垂直分量日变幅响应比值P (Z)的变化 ,发现在云南及邻区M≥ 5级地震前 ,响应比值出现P≥P (Z)高值异常 ,对预报未来 1~ 3个月内地震的发生有短临显示意义。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磁响应比
太阳风
短临异常
云南地区
Keywords
earthquake prediction, geomagnetic response ra tio, solar wind, short-term and impending anomaly, Yunnan region
分类号
P315.8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流电场、场向电流和极光区电集流变化的地磁响应
被引量:
9
2
作者
沈长寿
资民筠
高玉芬
索玉成
吴健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25-73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674245
文摘
对流电场、场向电流和极光区电集流是磁层一电离层耦合的主要物理过程.它们的演化发展时间分别为几分钟至半小时的量级.本文用100°E和300°E的两个地磁经度链附近各11个台站的1min均值地磁H和Z分量资料,分析了1994年4月16—17日磁暴期间磁层耦合过程对极光区和中低纬区电离层扰动的地磁特征.强磁暴开始时,台站所处的地方时位置不同,则观测到的电离层和地磁响应也完全不同.这是磁层对流和一、二区场向电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说,扰时极光区的西向电集流变化更为强烈.随着耦合的发展,极光区范围会向南北扩展,电集流中心带则向低纬侧移动.在中低纬区,二区场向电流的建立能屏蔽一区场向电流所产生的扰动,并引起反向的电流及地磁变化.由此,中低纬区夜间有可能出现短时间的东向电场,又可通过EXB的垂直向上漂移作用抬升F层等离子体,并发生同一经度链附近的多站电离层h'F同时突增现象.另一方面,磁赤道附近的台站则更多地受内磁层赤道环电流和电离层赤道电集流的影响.
关键词
地磁
响应
对流电场
场向电流
极光区电集流
Keywords
Geomagnetic response, Convection field, Field-aligned currentAuroral electrojet.
分类号
P318.2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P318.22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北地震带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应用研究
被引量:
24
3
作者
戴苗
冯志生
刘坚
李德前
魏贵春
申学林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地震局
江苏省地震局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2-227,249,共7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
预测
+1 种基金
科研三结合课题(161704)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专项工作任务(2016010411)
文摘
强震前孕震体环境由于应力变化引起介质电导率等电磁性质的改变,区域地磁场垂直分量日变曲线会出现相位和幅度变化,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是识别幅度异常的有效方法。计算了南北地震带及邻区18个显著地震事件前震中周边地磁台站垂直分量加卸载响应比,分析了地震前后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时空分布特征及产生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在排除空间天气、台站周边观测环境、仪器及监测系统等因素的前提条件下,部分中强地震前,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出现异常,占比44.4%。(2)地磁加卸载响应比阈值受纬度影响,同经度条件下,纬度越大、阈值越小;经过反复调试与对比,计算结果显示南北地震带北段响应比阈值为3.0、南段及西南地区为3.1。(3)一般情况下,异常出现后6个月内,发生中强以上地震,异常台站数量越多,对应的地震震级越大;中强地震震中位于阈值线附近可能性较大。
关键词
地磁
加卸载
响应比
日变幅
异常指标
地震预报
南北地震带
Keywords
geomagnetic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daily variation amplitude
abnormity index
earthquake prediction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分类号
P318.5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地区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贾立峰
张国苓
乔子云
梁红杰
张波
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
河北省地震局柏舍地震台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8-597,60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4079)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8013)
文摘
运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LURR)对华北地区23个地磁台站2008—2014年的数字化地磁相对记录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华北地区7年内发生了38次共计10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其中7组有震例对应,在选定的24次震例中16次有震前异常。经统计发现各次异常发生时其异常面积与最大异常强度成正比关系,各组异常内累计异常台站数量与组内地震辐射能量有一定相关性。对有震例的7组异常分析后认为多数情况下组内各次异常之间有一定联系,主要表现为位置的连续性及继承性,并且发现震中位置和异常位置分布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地磁
加卸载
响应比
前兆异常
地震预报
Keywords
North China
geomagnetic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precursory anomaly
earthquake prediction
分类号
P315.7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球坐标系下有限差分的地磁测深三维正演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建平
翁爱华
李世文
李大俊
李斯睿
杨悦
唐裕
张艳辉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1-41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专项(2011YQ05006010)~~
文摘
为了计算全球尺度电磁感应的响应,本文介绍地磁测深频率域三维正演。正演算法采用球坐标系下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从Maxwell方程的积分形式出发,采用PARDISO对离散后的方程组求解,避免了迭代求解的散度校正。为了验证本文结果的正确性和精度,与前人的有限元和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了对比,一维层状模型的三维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结果和解析解相对误差小于5%,双半球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前人的计算结果完全吻合。三维"棋盘模型"计算表明磁场分量对异常体的大小和位置具有很好的分辨能力。
关键词
地磁
测深
球坐标
三维正演
有限差分
地磁
响应
函数
Keywords
geomagnetic depth sounding
spherical coordinate
3-D forward modeling
finite difference
geomagnetic response function
分类号
P63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及邻区地磁日变化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何畅
芮雪莲
廖晓峰
邱桂兰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1-43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2018YFC150330501)
中国地震局专项:全国地球物理台网数据跟踪分析与产出
+1 种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JY0428)
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19010402)。
文摘
以四川省及其邻区31个地磁台2015年以来的垂直分量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分析震前地磁日变化异常特征,结果显示:6组有效的地磁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异常中有5组异常对应了M5.0以上地震,异常多出现在震前6个月内;震中位于异常区边界线附近。分析认为地磁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异常是孕震区内局部地下电导率变化导致感应磁场发生改变的一种反映。
关键词
地磁
日变化
感应磁场
地磁
加卸载
响应比
Keywords
geomagnetic diurnal variation
induced magnetic field
geomagnetic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地区地磁加卸载响应比短临异常特征
李树华
陈燕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流电场、场向电流和极光区电集流变化的地磁响应
沈长寿
资民筠
高玉芬
索玉成
吴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北地震带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应用研究
戴苗
冯志生
刘坚
李德前
魏贵春
申学林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华北地区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应用研究
贾立峰
张国苓
乔子云
梁红杰
张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球坐标系下有限差分的地磁测深三维正演
李建平
翁爱华
李世文
李大俊
李斯睿
杨悦
唐裕
张艳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四川及邻区地磁日变化异常特征研究
何畅
芮雪莲
廖晓峰
邱桂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