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地电阻率交流观测方法及观测实验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兰炜 张宇 +3 位作者 张兴国 胡哲 王子影 马小溪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38-742,共5页
介绍地震地电阻率交流观测的原理及方法、观测系统的要求及主要技术指标,并在受地铁干扰严重的江宁台进行实验观测。初步观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观测结果与直流观测结果相当,能满足台站实际观测需求,同时达到抗干扰目的。证明采用交流供电... 介绍地震地电阻率交流观测的原理及方法、观测系统的要求及主要技术指标,并在受地铁干扰严重的江宁台进行实验观测。初步观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观测结果与直流观测结果相当,能满足台站实际观测需求,同时达到抗干扰目的。证明采用交流供电方法进行地电阻率观测,能够在较强干扰背景下获取较高的信噪比,很好地抑制城市地铁、轻轨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电磁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交流观测 地铁电磁干扰 台站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电阻率交流观测中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小溪 张宇 +1 位作者 王兰炜 张兴国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3-864,886,共12页
目前我国地电阻率观测台站受地铁、轻轨等干扰的情况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质量.地电阻率交流观测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可以解决此类干扰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介绍该观测方法的理论基础;然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实际观测过程... 目前我国地电阻率观测台站受地铁、轻轨等干扰的情况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质量.地电阻率交流观测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可以解决此类干扰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介绍该观测方法的理论基础;然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实际观测过程进行模拟,给出在不同参数条件下,分别采用数字滤波器法、频谱分析法和相关检测法进行信号检测所得到的相对误差和相对均方差结果;最后,通过对3种信号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给出频谱分析法在地电阻率交流观测中可以作为最佳信号检测方法的建议,为地电阻率交流观测系统的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观测 地电阻率交流观测方法 选频接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地电阻率交流观测系统研究及江宁台观测试验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宇 张兴国 +4 位作者 王兰炜 马小溪 赵庆福 袁慎杰 王子影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7-810,共4页
地电阻率前兆观测是我国地震前兆观测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城市地铁和轻轨等对其造成了严重影响.利用低频交流电场与直流电场具有相似特性的特点(桂燮泰等,1988;马希融,1989),采用交流方法进行地电阻率观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 地电阻率前兆观测是我国地震前兆观测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城市地铁和轻轨等对其造成了严重影响.利用低频交流电场与直流电场具有相似特性的特点(桂燮泰等,1988;马希融,1989),采用交流方法进行地电阻率观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铁和轻轨的干扰影响(张宇等,2014;马小溪等,2015).目前,地电阻率台站所受到的突出干扰是地铁、轻轨等运行引起的近直流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地铁干扰 交流观测 信号检测 台站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地电阻率观测中布极参数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毛先进 段炜 +2 位作者 庄儒新 杨玲英 赵晋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为压制地电阻率浅层干扰、突出深部以地震预报为目的的有用信息,选取了小江断裂中段一个场点作为实例,研究了井下地电阻率前兆观测中确定电极埋深、电极间距等布极参数的方法。结果表明:选择井下电阻率观测布极参数时要考虑影响系数和... 为压制地电阻率浅层干扰、突出深部以地震预报为目的的有用信息,选取了小江断裂中段一个场点作为实例,研究了井下地电阻率前兆观测中确定电极埋深、电极间距等布极参数的方法。结果表明:选择井下电阻率观测布极参数时要考虑影响系数和探测深度2个主要因素,即地下潜水位面以上各地层的影响系数应远小于深部各层,探测深度范围内最底层(受孕震影响最大的层)的影响系数应远大于其它各层,观测系统的探测深度最好不小于已有震例指示的地电阻率观测系统的探测深度。按照该方法选择了所给场点的井下电阻率观测布极参数,即电极埋深200 m、供电极距1 050 m、测量极距350 m,按对称四极布置,可获得最佳观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观测 布极参数确定方法 影响系数 探测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地电阻率交流电法观测的低频稳流电源研发
5
作者 刘大鹏 夏忠 王兰炜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6-767,共12页
为了解决地电阻率观测中台站受环境干扰而影响观测等问题,我国地震工作者正在研究和尝试基于交流电法的新型地电阻率观测系统,这种新型观测系统主要由低频稳流电源系统和接收系统组成。本文对低频稳流电源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 为了解决地电阻率观测中台站受环境干扰而影响观测等问题,我国地震工作者正在研究和尝试基于交流电法的新型地电阻率观测系统,这种新型观测系统主要由低频稳流电源系统和接收系统组成。本文对低频稳流电源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电源系统的功率变换电路和逆变输出电路等关键环节设计,最后对研发的具有大功率可变频稳流输出性能的低频电源样机的输出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型电源样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其输出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观测 交流电法 SPWM低频稳流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电阻率交流观测中的电感性耦合效应特征模拟和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小溪 王兰炜 +2 位作者 朱涛 张宇 张兴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9-300,共12页
地电阻率交流观测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测区杂散电流的干扰,包括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干扰,但是由供电线路与测量线路间磁场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电感性耦合效应会对观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研究电感性耦合效应的特征,本文建立了地电... 地电阻率交流观测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测区杂散电流的干扰,包括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干扰,但是由供电线路与测量线路间磁场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电感性耦合效应会对观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研究电感性耦合效应的特征,本文建立了地电阻率交流观测的电感性耦合模型,同时计算了供电线路与测量线路间的互感系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正演模拟分析供电信号频率、地电阻率值、供电线和测量线间距离以及平行长度等参数对电感性耦合效应的影响,并将电感性耦合模型应用于台站实际观测数据的分析中,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电感性耦合效应随供电信号频率、供电线与测量线平行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供电线与测量线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地电阻率的变化存在峰值;且模型预测的地电阻率值与台站实际观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消除地电阻率交流观测值中的电感性耦合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本模型,为地电阻率交流观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交流观测系统 电感性耦合 台站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性耦合对地电阻率交流观测的影响
7
作者 马小溪 张宇 +3 位作者 王兰炜 朱涛 张兴国 胡哲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2-1438,共7页
地电阻率交流观测方法中存在电感性耦合效应,会影响观测值的准确性。理论研究表明电感性耦合效应与供电信号频率、供电线与测量线间距离以及线路间平行走线的长度等条件相关。为了探讨理论研究与实际观测的一致性,在江苏省高邮地电台进... 地电阻率交流观测方法中存在电感性耦合效应,会影响观测值的准确性。理论研究表明电感性耦合效应与供电信号频率、供电线与测量线间距离以及线路间平行走线的长度等条件相关。为了探讨理论研究与实际观测的一致性,在江苏省高邮地电台进行电感性耦合效应对地电阻率交流观测影响研究的实验,实验通过改变观测电极间的布线,分析上述条件对地电阻率交流观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减小平行长度、增大线间距离、减小供电信号频率均能够减小电感性耦合效应,此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当供电信号频率低于0.5 Hz时,平行长度与线间距离的变化对电感性耦合效应的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当供电信号频率大于1 Hz时,为降低电感性耦合效应的影响,需要随供电信号频率增加,减小线间平行长度或增大线间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交流观测系统 电感性耦合 台站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精度干扰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福才 赵卫红 +2 位作者 蒋延林 张骞 吴荣兴 《地震学刊》 CSCD 2002年第4期36-39,共4页
 对高邮台地电NS向ρs的观测精度在2002 07 24雷雨后出现降低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排查,发现是一交流接触器在遭雷击时烧坏,导致交流电三相中的一相对地漏电,与变压器中的零线形成回路所致。从而排除了配电房漏电的干扰,保证了观测资料的...  对高邮台地电NS向ρs的观测精度在2002 07 24雷雨后出现降低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排查,发现是一交流接触器在遭雷击时烧坏,导致交流电三相中的一相对地漏电,与变压器中的零线形成回路所致。从而排除了配电房漏电的干扰,保证了观测资料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地震台 观测精度 排除方法 地电阻率 干扰 地震前兆 变压器 漏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输电线路距地震观测台站的最小距离 被引量:6
9
作者 齐磊 崔翔 吴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9-654,共6页
GB/T 19531.2-2004中明确规定了地电场和地电阻率观测时允许的工频骚扰电场强度指标,并给出了500 kV及以下交流输电线路距地电场和地电阻率测量极的最小允许距离。然而,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提高,标准中规定的最小距离已不适用750 kV... GB/T 19531.2-2004中明确规定了地电场和地电阻率观测时允许的工频骚扰电场强度指标,并给出了500 kV及以下交流输电线路距地电场和地电阻率测量极的最小允许距离。然而,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提高,标准中规定的最小距离已不适用750 kV和1000 kV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为此,利用拟蒙特卡罗数值积分方法计算了在输电线路两侧由线路工作电流激发的工频电场,将计算结果分别与地电场和地电阻率观测时允许的工频骚扰电场强度进行比较,得到了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塔型的交流输电线路不同土壤电阻率、典型工作电流下距地电场和地电阻率测量极的最小允许距离。计算结果表明:500 kV及以下交流输电线路距地电场和地电阻率测量极的最小允许距离与GB/T 19531.2-2004中的推荐值基本一致,而750、1000 kV交流输电线路距地电场和地电阻率测量极的最小允许距离要求更为严格,且受土壤电阻率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输电线路 地震台站 电磁观测 地电场 地磁场 地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率和极化率测深法的正演修正法反演 被引量:14
10
作者 苏朱刘 胡文宝 严良俊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提出了电阻率和极化率测深法。该方法采用同一野外装置(直流电测深)同时进行直流效应和激发极化效 应观测,测深点沿一条测线呈密集分布。对单一测深点的观测结果进行一维层状介质反演,得到地下电性介质 层界面的深度、每层的电阻率和极... 提出了电阻率和极化率测深法。该方法采用同一野外装置(直流电测深)同时进行直流效应和激发极化效 应观测,测深点沿一条测线呈密集分布。对单一测深点的观测结果进行一维层状介质反演,得到地下电性介质 层界面的深度、每层的电阻率和极化率参数。一维反演采用正演修正法,即通过比较电阻率转换函数的实测值 和一维正演计算的理论(拟合)值,依次修正每一个电性层的电阻率、极化率和厚度。该方法将地下介质划分成 与积分变量点数一样多的介质层,在纵向上能最大限度地反映观测资料分辨介质层的能力。在电法固有的等值 性范围内,正演修正法能恢复各电性层的电阻率、极化率和厚度。模型试验表明,正演修正方法是一种稳定收敛 和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极化率 测深法 正法反演 直流电测深 介质层 极化效应 介质反演 观测结果 一维反演 正演计算 转换函数 积分变量 地下介质 观测资料 模型试验 修正方法 修正法 电性 实测值 等值性 厚度 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矢量控制负载转矩智能观测器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平 王金玲 +1 位作者 穆道明 朱程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6-510,共5页
从专家系统与观测器设计理论方法相结合的思想出发,研讨了一种交流矢量控制负载转矩智能观测器的设计方法,论述了设计方法的基本要求。并以重构交流矢量控制系统负载力矩为例,给出了设计过程和步骤。并用重构的负载扰动作为前馈补偿控... 从专家系统与观测器设计理论方法相结合的思想出发,研讨了一种交流矢量控制负载转矩智能观测器的设计方法,论述了设计方法的基本要求。并以重构交流矢量控制系统负载力矩为例,给出了设计过程和步骤。并用重构的负载扰动作为前馈补偿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给出的方法不仅能很好地处理观测对象的非线性,而且对参数变化有很强的自校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观测 负载转矩 交流 矢量控制系统 前馈补偿控制 设计方法 理论方法 专家系统 负载力矩 设计过程 负载扰动 参数变化 非线性 自校正 重构 仿真 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电阻率直流和交流观测对成都中心站地磁记录的干扰分析
12
作者 李雪浩 李国超 +2 位作者 李贵元 龚康 何思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5年第9期944-949,共6页
设置不同的供电参数对成都地震监测中心站并行运行的地电阻率直流和交流观测系统开展实验,分析总结不同地电阻率观测系统在测量时对同台地磁记录产生的干扰特征。结果表明,地电阻率直流观测对地磁记录造成的干扰呈正、反向大幅度方波形... 设置不同的供电参数对成都地震监测中心站并行运行的地电阻率直流和交流观测系统开展实验,分析总结不同地电阻率观测系统在测量时对同台地磁记录产生的干扰特征。结果表明,地电阻率直流观测对地磁记录造成的干扰呈正、反向大幅度方波形态,其输出电流幅值与干扰幅度呈正相关;地电阻率交流观测对地磁记录造成的干扰呈大幅度正弦波形态,在输出电流频率为1~10 Hz、输出电流幅值为0.1~0.5 A时不会对地磁记录产生干扰。此外,结合地电阻率交流观测实验结果模拟FGM-01磁通门磁力仪的幅频特性曲线,该曲线符合低通滤波器的频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直流和交流观测 地磁观测 干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息
13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6年第1期62-63,共2页
△煤炭部矿压情报中心站单体支柱分站1985年度例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在烟台召开。会议总结了分站1985年工作,讨论交流了《单体支柱工作面矿压观测细则》以及19861年度分站工作计划,向评选出的50位优秀联络员发了奖。会议共收到论... △煤炭部矿压情报中心站单体支柱分站1985年度例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在烟台召开。会议总结了分站1985年工作,讨论交流了《单体支柱工作面矿压观测细则》以及19861年度分站工作计划,向评选出的50位优秀联络员发了奖。会议共收到论文58篇,有17位代表作了学术报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总结了把矿压观测研究用于改善顶板管理、改革采煤方法、预报工作面来压,治理水害、火灾、瓦斯等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中心站 矿压观测 学术讨论会 顶板管理 单体支柱 讨论交流 采煤方法 预报工作 中国煤炭学会 爆破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