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触发闪电产生的地网地电位抬升及暂态效应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颜旭
张义军
杜赛
陈绍东
吕伟涛
-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7YFC1501506)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8LASW-B1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8Z003)。
-
文摘
对2019年夏季广州市从化区3个雷暴过程中7次触发闪电过程的39次继后回击和10次M分量及其对应的地电位抬升(ground potential rise,GPR)电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发现:39次继后回击对应的地电位抬升电压峰值几何平均值能达到-138.97 kV,且波形具有明显的次峰,次峰几何平均值为-90.09 kV,约为最大峰值的64.86%;继后回击引起的地电位抬升电压主要由雷电流泄放引起(相关系数为0.94),感应耦合作用相对较弱(相关系数为0.55),而M分量过程对应的地电位抬升电压则均由雷电流泄放引起(相关系数为0.99).在雷电流瞬间冲击下,继后回击和M分量过程时的冲击接地电阻均小于工频接地电阻,M分量过程的冲击接地电阻平均值为12.02Ω,继后回击过程为10.87Ω.M分量半峰宽度可达毫秒量级,会使浪涌保护器长时间处于动作状态,极易引起浪涌保护器热崩溃损坏.
-
关键词
触发闪电
地电位抬升电压
继后回击
M分量
冲击接地电阻
-
Keywords
triggered lightning
ground potential rise
return stroke
M-component
impulse grounding re-sistance
-
分类号
P427.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