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三复习中学生地理迁移能力的培养
1
作者 程良安 刘导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5-36,7,共3页
本文结合高三地理复习课堂的实际,从同类同理、同类旁理、旁类同理、旁类旁理四个方面提出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关键词 高三复习 地理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区域迁移与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浙江民营企业的数据分析
2
作者 陈伟鸿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44,共6页
理论界普遍认为企业迁移是影响企业取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部分学者对企业迁移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但对企业迁移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却极少给出理论框架与实证结果。本文以社会网络为中介变量,并给出相... 理论界普遍认为企业迁移是影响企业取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部分学者对企业迁移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但对企业迁移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却极少给出理论框架与实证结果。本文以社会网络为中介变量,并给出相应模型,探讨企业迁移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理邻近型迁移与创新绩效正相关,而组织邻近型迁移同时与企业整体绩效和创新绩效正相关,社会网络在其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迁移 地理邻近型迁移 组织邻近型迁移 社会网络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BBO算法的智慧云仓UAV盘库作业优化
3
作者 张富强 温博强 惠记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1-929,共9页
针对智慧云仓货物信息量大、易出现账物不符等库存管理问题,迫切需要将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和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IIoT)集成起来,为仓储精细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首先,分析盘库作业数据采集与... 针对智慧云仓货物信息量大、易出现账物不符等库存管理问题,迫切需要将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和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IIoT)集成起来,为仓储精细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首先,分析盘库作业数据采集与信息交互运行机制,以危险避障和数据采集为约束函数,考虑了UAV在加速、减速、匀速、转角等飞行条件下的能耗差异,并以能耗最低和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构造UAV盘库作业数学模型;然后,设计了差分迁移-分段变异生物地理学优化(differential migration-piecewise mutation-biogeography-based optimization, DPBBO)算法对上述模型进行优化解算;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DPBBO算法对解决该盘库作业问题的效果较优,可以提升库存抽检任务的时效性和库存管理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云仓 盘库作业 无人机 差分迁移-分段变异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 射频识别技术 工业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气候变化的植物信号和生态证据 被引量:42
4
作者 袁婧薇 倪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473,共9页
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降水格局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大等气候变化现象已经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响应于气候变化而发生的改变,可以作为气候变化的间接生物学和生态学证据,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降水格局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大等气候变化现象已经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响应于气候变化而发生的改变,可以作为气候变化的间接生物学和生态学证据,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对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以及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与发展对策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际气候变化的生物学证据研究的大背景下,总结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响应过去气候变化的植物学信号和生态学证据:(1)物种水平:气候变暖导致中国33°N以北大部分地区植物春季物候期包括萌芽、展叶、开花期等显著提前,植被生长季延长;(2)群落水平:群落物种组成和分布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长白山等高山群落交错带物种组成和林线位置的变化以及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退化;(3)生态系统水平:全国总体植被盖度增加,植被活动加强,生产力增加;北方和西部地区农业植被的耕作制度、种植结构、耕种面积和产量发生变化,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但全国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产量和温度呈负相关,这将威胁到未来的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物候期提前 生长季延长 物种替代 地理分布迁移 林线上移 净第一性生产力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发展视角的农村家庭非农化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刘静蓉 韩艺 陈江生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31-35,共5页
引导农村简单劳动力非农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生产,进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选取农村家庭为基本研究单位,基于农户随机问卷调查,运用binary logit回归模型深入探索农村家庭非农化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年轻的较高学历... 引导农村简单劳动力非农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生产,进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选取农村家庭为基本研究单位,基于农户随机问卷调查,运用binary logit回归模型深入探索农村家庭非农化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年轻的较高学历劳动力是非农化的主力军,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2)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程是在相对比较优势选择下的一个渐进的过程;(3)地区环境和交通因素的影响力逐渐弱化。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非农化引导政策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化 现代农业 粮食安全 地理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技术贸易格局演化规律研究——基于知识产权使用费数据分析视角 被引量:12
6
作者 冯志刚 张志强 刘昊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9,共12页
从全球视角出发,探究长时间尺度下国际技术贸易活动格局的演化规律。本研究选取1970—2019年50个主要国家/地区的知识产权使用费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利用重心模型、科学中心转移理论和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从进口和出口两个角度分析国际... 从全球视角出发,探究长时间尺度下国际技术贸易活动格局的演化规律。本研究选取1970—2019年50个主要国家/地区的知识产权使用费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利用重心模型、科学中心转移理论和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从进口和出口两个角度分析国际技术贸易的地理重心迁移、中心国家转移以及网络结构演化等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970—2019年:①国际技术贸易进出口地理重心均稳定于北半球,并分别以0.56°(45.19 km)/年、1.52°(120.68 km)/年的速度向东迁移;进口重心一直位于出口重心东侧,但两者间距离在逐步缩小。②国际技术贸易进口中心的转移次序为德国→日本→美国→荷兰→爱尔兰;国际技术贸易出口中心一直是美国,未发生转移,但其占比在持续下降。③国际技术贸易活动愈加广泛和深化;国际技术贸易网络具有明显的“小世界”和“核心-边缘”结构特征;美国优势地位明显,具有最强的国际技术贸易获利能力;中国的网络地位近期快速提升,但国际技术贸易出口能力亟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技术贸易 知识产权使用费 地理重心迁移 中心国家转移 网络结构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