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广东干旱逐日动态模拟与评估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春林 董永春 +2 位作者 李春梅 黄珍珠 何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4,共5页
参考帕默尔(Palm er)旱度模式中土壤水分平衡概念,提出以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逐日滚动模拟土壤有效水分,并以下层土壤有效含水量构建干旱强度动态指数(DD I).借助G IS技术和包括经度、纬度、海拔、坡度、坡向5个环境因子的地理订正模型... 参考帕默尔(Palm er)旱度模式中土壤水分平衡概念,提出以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逐日滚动模拟土壤有效水分,并以下层土壤有效含水量构建干旱强度动态指数(DD I).借助G IS技术和包括经度、纬度、海拔、坡度、坡向5个环境因子的地理订正模型,对离散DD I资料进行1 km空间分辨率的精细化反演,能够清晰刻画地形、地貌对干旱程度空间分布的影响.结合土地利用信息,开发业务系统,实现对广东干旱发生、发展及其强度、范围的实时动态监测和评估,为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供指挥决策依据,并对作业效果进行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旱 干旱指数 地理订正 GIS技术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早稻夏季冷害监测预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燕 徐世宏 +3 位作者 李政 欧钊荣 谭宗琨 夏小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337-6338,6466,共3页
基于GIS技术和气候学模型,融合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地理信息,对平均气温资料进行较高空间分辨率1km×1km的地理订正,结合广西水稻生长发育状况和受害指标,对广西水稻冷害发生发展及其强度、范围的进行实时动态监测、预警,结果表... 基于GIS技术和气候学模型,融合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地理信息,对平均气温资料进行较高空间分辨率1km×1km的地理订正,结合广西水稻生长发育状况和受害指标,对广西水稻冷害发生发展及其强度、范围的进行实时动态监测、预警,结果表明,2009年5月中下旬冷害过程的监测效果与冷害实际情况比较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水稻 低温冷害 地理订正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