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石曼丽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共16页
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力资本是实现国家技术创新的关键载体,而高等教育集聚能够增强人力资本的知识要素与技术要素,进而赋能区域创新。在对高等教育集聚推动区域创新效率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基于我国31... 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力资本是实现国家技术创新的关键载体,而高等教育集聚能够增强人力资本的知识要素与技术要素,进而赋能区域创新。在对高等教育集聚推动区域创新效率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3—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高等教育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衰减边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各省份高等教育集聚和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空间分布态势。第二,高等教育集聚不仅对本地区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而且对相邻省域的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具体而言,高等教育集聚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促进本地区以及相邻地区的创新效率提升。此外,本省份创新效率的提升也会对相邻省份的创新产生促进作用,各省份当期创新效率越高则下一期的创新效率越有可能提高。第三,高等教育集聚的溢出效应存在空间衰减特征。具体表现为:700千米以内高等教育集聚存在正向溢出效应,700~1 400千米存在负向空间抑制效应,1 400千米后不再存在空间外溢效应,溢出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第四,在控制变量中,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干预程度对区域创新效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对区域创新效率有负向抑制作用。因此,应多以高水平院校为中心进行聚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聚产生的溢出效应,通过社会网络的外部性优势,努力突破高等教育集聚的地理距离限制,进而实现省域协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集聚 区域创新效率 溢出效应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地理衰减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溢出视角 被引量:23
2
作者 常哲仁 郑梦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3-67,共15页
本文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时空双重固定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地考察了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和绿色创新效率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产业协同集聚不仅显著地提升了本地区城... 本文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时空双重固定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地考察了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和绿色创新效率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产业协同集聚不仅显著地提升了本地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还对邻近地区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但空间溢出效应具有地理衰减特征,在312.2千米以内为空间溢出区域,687.2千米为空间溢出的地理阈值。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影响存在时间异质性、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前,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无影响;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后,产业协同集聚不仅提升了本地区绿色创新效率,而且也产生了空间溢出效应;东部地区存在虹吸效应,中部地区存在涓滴效应,西部地区既不存在虹吸效应也不存在涓滴效应;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均能辐射邻近地区,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并不能直接影响本地区绿色创新效率,但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可以显著提升本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本文为进一步优化中国产业区域布局、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集聚 绿色创新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地理衰减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