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传粉网络非对称特化的地理模式 |
肖宜安
李晓红
张斯斯
胡文海
曹裕松
董鸣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2
|
马尾松天然林木材化学组分和浆纸性能的地理模式 |
周志春
秦国峰
李光荣
黄光霖
陈炳星
程传演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21
|
|
3
|
谈谈现代地理学中的数量方法与理论模式(上) |
杨吾扬
张超
徐建华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7
|
|
4
|
基于GIS的中学地理教学模式研究 |
徐劲林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5
|
智慧城市建设促使测绘与地理信息服务模式转变浅探 |
杨英
花存宏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0
|
|
6
|
都市水源区村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的地理影响模式——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 |
任国平
刘黎明
李洪庆
季翔
赵旭
|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7
|
认知冲突下地理学科高阶思维模式的构建——以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地理第36题为例 |
孙智慧
|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8
|
基于网络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
黄辉
|
《地理教学》
|
2002 |
1
|
|
9
|
江西毛竹表型特征地理变异研究 |
施建敏
杨光耀
郭起荣
范国荣
钟阿勇
张维
吴隆生
何高峰
夏菲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0
|
中学地理网络教学模式探析 |
张念东
|
《地理教学》
|
2005 |
0 |
|
11
|
清中期东川矿业及森林消耗的地理模型分析(1700-1850) |
金兰中
周琼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2
|
木荷苗期生长性状的地理种源变异 |
范辉华
陈柳英
吴兴德
周志春
张萍
|
《福建林业科技》
|
2003 |
11
|
|
13
|
英国《国家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 |
毕超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14
|
苦楝种源果核和种子性状地理变异的趋势面分析 |
廖柏勇
陈丽君
王芳
何霞
刘明骞
陈涵斌
任颖
陈晓阳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15
|
后疫情时代在线地理教学多元评价方式的操作路径 |
董国海
王玉婷
|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6
|
重组性迁移在主题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 |
梁梅青
乐淮辉
|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7
|
高中地理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途径 |
田小明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8
|
鼎湖山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纤毛虫群落比较研究 |
王超
徐润林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19
|
鼎湖山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肉足虫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 |
王超
李亚芳
徐润林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20
|
前寒武纪生物起源时间的化石和分子钟研究 |
柯叶艳
齐文同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