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粉网络非对称特化的地理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宜安 李晓红 +3 位作者 张斯斯 胡文海 曹裕松 董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44-2551,共8页
植物与传粉者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传粉网络。非对称特化是共生互作网络中的有趣现象和基本特点,也被认为是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结构特征之一。根据文献总结分析了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非对称特化的重要名词术语,并采用线性回归法... 植物与传粉者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传粉网络。非对称特化是共生互作网络中的有趣现象和基本特点,也被认为是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结构特征之一。根据文献总结分析了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非对称特化的重要名词术语,并采用线性回归法深入分析了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地理变异模式,以及植物生活型和网络大小等传粉网络特征对非对称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粉网络大小与网络的交互作用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并随总物种丰度呈指数增长。25个传粉网络的线性回归斜率(Lβ)变异范围在0.002至0.031间,且斜率值随植物丰度(P)、传粉者丰度(A)、总物种丰度(R)、交互作用(I)及网络大小(M)上升而降低。海拔高度对传粉网络非对称性有一定影响效果,而纬度的变化并不显著影响传粉网络非对称性。草本植物、灌木及乔木植物与其传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7,-0.026和0.200,表明草本物种比乔木物种非对称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模式 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 非对称特化 非对称性程度 植物生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天然林木材化学组分和浆纸性能的地理模式 被引量:21
2
作者 周志春 秦国峰 +3 位作者 李光荣 黄光霖 陈炳星 程传演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对马尾松自然分布区内14个天然群体木材化学组分的分析和浆纸性能的测试,发现木材戊糖、灰分含量、纸张抗张、耐破和撕裂强度呈现随纬度变化的地理模式,与经度无关。和北部天然林相比,南部林分的木材戊糖和灰分含量较低,在相... 通过对马尾松自然分布区内14个天然群体木材化学组分的分析和浆纸性能的测试,发现木材戊糖、灰分含量、纸张抗张、耐破和撕裂强度呈现随纬度变化的地理模式,与经度无关。和北部天然林相比,南部林分的木材戊糖和灰分含量较低,在相同的蒸煮条件下,浆的Kappa值较高,纸张抗张和耐破指数较低而撕裂指数较高。木材α-纤维素、木素、苯醇抽出物含量以及制浆得率与经纬度无关。研究还发现木材灰分含量和纸张撕裂指数与树木年龄有关,其它性状的年龄效应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木材化学组分 浆纸性能 地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现代地理学中的数量方法与理论模式(上)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吾扬 张超 徐建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共4页
文章在对国内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对现代地理学中的数量方法与理论模式──它的形成、发展、评价及应用等问题作了探索,供地理学界讨论。
关键词 现代地理 地理模式 数量地理 理论模式 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学地理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劲林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7-69,共3页
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向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总结各种GIS应用案例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程度和GIS应用程度的差异,分别构建了情境化、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型学习四种基于GIS的中学地理... 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向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总结各种GIS应用案例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程度和GIS应用程度的差异,分别构建了情境化、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型学习四种基于GIS的中学地理教学模式,阐明了各模式的实施程序,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实例作为参考,并指出各种模式所适用的范围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模式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促使测绘与地理信息服务模式转变浅探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英 花存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120,共4页
智慧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对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探讨了现有地理信息服务模式与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的差距,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转变方案。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数字城市 物联网 地理信息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水源区村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的地理影响模式——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任国平 刘黎明 +2 位作者 李洪庆 季翔 赵旭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69-1478,共10页
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采用数据包络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地理探测器和层次聚类模型分析该区184个行政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空间差异及地理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基于熵权集结交叉的"投入-产出"效... 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采用数据包络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地理探测器和层次聚类模型分析该区184个行政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空间差异及地理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基于熵权集结交叉的"投入-产出"效率模型对村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更具可信度和精确性,2018年行政村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上呈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脆弱性均值为0.583;(2)地理因素对经济发达村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仍旧具有重要影响。距上海市中心距离、距淀山湖距离、距青浦区中心距离和水域面积成为影响该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4种主导地理因素,其地理影响力呈现系统结构空间差异和种类属性替代及程度转化;(3)依据地理因素影响力聚类分析将该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地理因素空间耦合模式分为10种,多地理因素耦合模式是主要决定类型,呈现中部多因素主导和两侧单因素主导并存的多元环状地域决定格局;针对不同类型提出调控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可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评价 "投入−产出"效率模型 地理因素 地理影响模式 上海青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冲突下地理学科高阶思维模式的构建——以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地理第36题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智慧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7-40,共4页
地理高阶思维模式的建构能促进地理深度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促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价值的形成。本文以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地理第36题为例来解析认知冲突下地理高阶思维模式的建构过程。在认知冲突下创设复杂地理问题情境,并... 地理高阶思维模式的建构能促进地理深度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促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价值的形成。本文以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地理第36题为例来解析认知冲突下地理高阶思维模式的建构过程。在认知冲突下创设复杂地理问题情境,并在情境中激发思维升阶动力,构建以分析、综合、评价、批判和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地理高阶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冲突 地理高阶思维模式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辉 《地理教学》 2002年第7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网络 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 探究性学习 学习兴趣 中学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毛竹表型特征地理变异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施建敏 杨光耀 +6 位作者 郭起荣 范国荣 钟阿勇 张维 吴隆生 何高峰 夏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4-828,共5页
调查研究江西省17个天然毛竹林种群(Ⅲ度竹)的胸径、全株杆鲜重、全株枝叶鲜重、杆长、全杆节数、枝下节数、枝盘数、枝下高、叶长和叶宽、叶片长宽比、胸径处竹壁厚度、竹腔径、壁腔比、竹材含水率等表型特征。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 调查研究江西省17个天然毛竹林种群(Ⅲ度竹)的胸径、全株杆鲜重、全株枝叶鲜重、杆长、全杆节数、枝下节数、枝盘数、枝下高、叶长和叶宽、叶片长宽比、胸径处竹壁厚度、竹腔径、壁腔比、竹材含水率等表型特征。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全株秆鲜重、秆长、枝下节数、枝下高、胸径处壁厚、竹腔径呈现随经度而变化的地理模式,与纬度、海拔无关;胸径受经度和纬度的双重影响;枝盘数呈现随海拔而变化的地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表型特征 地理模式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地理网络教学模式探析
10
作者 张念东 《地理教学》 2005年第4期14-17,共4页
协同讨论地理网络教学模式,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由多个学习者组成若干个协作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与个别化教学相比较,协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情... 协同讨论地理网络教学模式,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由多个学习者组成若干个协作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与个别化教学相比较,协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式,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流程图如下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地理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技术 地理教育 中国 中等教育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中期东川矿业及森林消耗的地理模型分析(1700-1850)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兰中 周琼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4-97,共14页
古代矿冶业往往对矿区及周围森林造成极大破坏,清代滇东北东川铜矿产量居全国之首,消耗了大量木炭,森林的急剧减少引发了严重的灾害,东川至今仍是泥石流重灾区。这是传统史学研究中关于东川铜矿开发的负面影响的一致观点。但在现代地理... 古代矿冶业往往对矿区及周围森林造成极大破坏,清代滇东北东川铜矿产量居全国之首,消耗了大量木炭,森林的急剧减少引发了严重的灾害,东川至今仍是泥石流重灾区。这是传统史学研究中关于东川铜矿开发的负面影响的一致观点。但在现代地理学研究视野下,基于滇东北区域历史地理数据估算木炭需求量以及植物学相应数据假设植被情况,结论则大相径庭。在本文的研究中,首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植被变迁模型,计算不同矿区森林破坏的面积,分析当地森林植被破坏的原因后发现,矿业确实严重地破坏了森林面积,但却不是森林消失的唯一原因,滇东北森林消失的原因是多元的,与农业垦殖及商业、柴薪需求等也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中期 东川 矿业 森林消耗 地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苗期生长性状的地理种源变异 被引量:11
12
作者 范辉华 陈柳英 +2 位作者 吴兴德 周志春 张萍 《福建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11-14,共4页
利用来自安徽、浙江等6个省34个木荷种源种子在福建建瓯开展苗期测定试验,研究其种子性状和苗木生长的种源差异及其地理变异模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种源效应都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种源苗木生长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 利用来自安徽、浙江等6个省34个木荷种源种子在福建建瓯开展苗期测定试验,研究其种子性状和苗木生长的种源差异及其地理变异模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种源效应都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种源苗木生长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苗高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产地温度则是造成这种纬向变异模式的主要环境作用因子。与北部种源比较,南部种源生长快。以苗高为标准,初选出苗期表现好的优良种源10个,这些初选种源多来自木荷自然分布的中心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苗期 种子性状 生长性状 地理模式 种源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国家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 被引量:4
13
作者 毕超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4-57,共4页
英国《国家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北京教育学院毕超英国地理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因此,各地区甚至各学校之间在教学内容、课时及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其结果是缺乏统一的衡量地理... 英国《国家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北京教育学院毕超英国地理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因此,各地区甚至各学校之间在教学内容、课时及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其结果是缺乏统一的衡量地理教学质量的标准,使地理教学质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理课程》 地理教育发展 教学目标 地理教学 教学要求 地理技能 关键阶段 地理模式 教学内容 区域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楝种源果核和种子性状地理变异的趋势面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廖柏勇 陈丽君 +5 位作者 王芳 何霞 刘明骞 陈涵斌 任颖 陈晓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4-792,共9页
苦楝(MeliaazedarachL.)为楝科(Meliaceae)楝属(MeliaL.)植物,俗称楝树、紫花树等,是速生、优质的多用途用材树种。我国苦楝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从北方的河北保定、山西运城和甘肃陇南到南方的海南崖县,从东部的台湾、福建... 苦楝(MeliaazedarachL.)为楝科(Meliaceae)楝属(MeliaL.)植物,俗称楝树、紫花树等,是速生、优质的多用途用材树种。我国苦楝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从北方的河北保定、山西运城和甘肃陇南到南方的海南崖县,从东部的台湾、福建沿海到西部的四川和云南,分布范围覆盖中国陆地的三分之一,集中于我国18~38°N,100~122°E。在海拔21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落叶林及溪谷、田地的边缘和道路两旁都能见到苦楝。苦楝也广泛分布于斯里兰卡、泰国、越南、土耳其、菲律宾、不丹、尼泊尔、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澳大利亚和太平洋群岛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种源 地理变异模式 趋势面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在线地理教学多元评价方式的操作路径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国海 王玉婷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1-34,共4页
2020年2月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全国爆发,教育部及时倡导“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方针,于是在线教学在全国范围内被实施,但经实践发现存在较多现实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如教学评价的缺失。作为一线地理教师,笔者经过在... 2020年2月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全国爆发,教育部及时倡导“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方针,于是在线教学在全国范围内被实施,但经实践发现存在较多现实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如教学评价的缺失。作为一线地理教师,笔者经过在线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并结合近千名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现状调查,提出针对不同水平学生,应采用不同的在线教学评价方式,并呈现不同评价方式的实践案例,目标是探索一种可行的操作路径,以期对今后在线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现状 多元评价方式 在线地理教学模式 评价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性迁移在主题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梅青 乐淮辉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20,共4页
地理主题式教学以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地理学科知识、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情境设置四个关键维度来架构。利用重组性迁移可以提高学生在新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地理问题的水平。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应着力整合地理知识的联系,促进地理知识运... 地理主题式教学以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地理学科知识、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情境设置四个关键维度来架构。利用重组性迁移可以提高学生在新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地理问题的水平。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应着力整合地理知识的联系,促进地理知识运演结构化的重组性迁移;构建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与区域之间有效的思维主题结构,实现区域性的地理思维模式的重组性迁移;厘清地理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逻辑关系,凸显地理综合思维的重组性迁移;建立生活经验与地理专业知识的联系,实现知识能力活性化的重组性迁移;建立跨学科知识的联系,形成整合性的逻辑思维的重组性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主题式教学 重组性迁移 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思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地理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途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小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57,60,共3页
高中地理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途径四川省邻水县邻水中学田小明一、高中地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取决于社会对人才规格的总体要求下,还必须根据学科研究的对象、知识构成、结合学生心理特征以及人才选就的心理... 高中地理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途径四川省邻水县邻水中学田小明一、高中地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取决于社会对人才规格的总体要求下,还必须根据学科研究的对象、知识构成、结合学生心理特征以及人才选就的心理过程来确定。因此,高中地理素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实施素质教育 地理素质教育 区域可持续发展 “开放式” 地理教学模式 地理思维能力 审美情趣 素质教育内容 发展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鼎湖山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纤毛虫群落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超 徐润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5-732,共8页
为了丰富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了解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特征,本文对采自鼎湖山自然保护区7种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土壤纤毛虫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全部土壤样品中,共检出44属70种土壤纤毛虫... 为了丰富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了解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特征,本文对采自鼎湖山自然保护区7种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样品进行了土壤纤毛虫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全部土壤样品中,共检出44属70种土壤纤毛虫。在全部纤毛虫种类中,仅有4种出现在全部土壤样中,它们分别是Bresslaua vorax、Colpoda cucullus、Cyclidium elogatum和Cyrtolophosis elongata。依据物种出现频率高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纤毛虫中,广布种和特有种较少,而常见种较多。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纤毛虫群落丰度介于1 730~29 200 ind./g,表现为针叶林-马尾松林<山顶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河岸常绿阔叶林<沟谷常绿阔叶林<温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特点。纤毛虫群落相似性分析显示:各样点土壤纤毛虫群落间处于中等不相似(0.25~0.5)到中等相似(0.5~0.75)的水平。从本研究结果看,土壤纤毛虫的分布更符合Foissner的"生物地理模型"。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纤毛虫丰度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而土壤NO–3-N含量与纤毛虫丰度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多元相关分析表明鼎湖山土壤纤毛虫丰度变化与多个土壤理化因子组合共同作用间存在相关性,其中土壤含水量均作为一个重要组合元素出现。CCA分析显示不同的土壤理化因子对一具体纤毛虫种类的作用存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纤毛虫 群落结构 动物地理模式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鼎湖山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肉足虫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超 李亚芳 徐润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0-587,共8页
为了解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特征,采用定性和定量培养法,对采自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沟谷常绿阔叶林(A点)、河岸常绿阔叶林(B点)、温带季风常绿阔叶林(C点)、针阔叶混交林(D点)、针叶林-马尾松林(E点)、山地常绿阔叶林(... 为了解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特征,采用定性和定量培养法,对采自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沟谷常绿阔叶林(A点)、河岸常绿阔叶林(B点)、温带季风常绿阔叶林(C点)、针阔叶混交林(D点)、针叶林-马尾松林(E点)、山地常绿阔叶林(F点)和山顶灌草丛(G点)7种植被下土壤样品中肉足虫的群落组成和数量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并借助"普遍分布模型(ubiquity model)"和"生物地理模型(biogeography model)"理论,探讨了土壤原生动物在较小范围内的分布模式。结果显示:在所有土壤样品中,共检出20属31种土壤肉足虫,其中Centropyxis和Nebela属出现的物种数最多(各有3种);在全部肉足虫种类中,有8种出现在4个土壤样点中,它们分别是Amoeba sp.、Centropyxis compressa、Difflugia globulosa、D.gramen、Lamtopyxis sp.、Nebela dentistoma、Trinema enchelys和T.lineare。对比分析显示:不同植被下的土壤肉足虫群落组成呈一定差异,F点土壤中肉足虫最多(15种),G点土壤中最少(9种);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肉足虫群落的丰度差别很大,最高出现在F点中(29 200 ind./g),最低出现在G点中(3 510 ind./g)。群落相似性比较显示:各样点的土壤肉足虫群落处于中等不相似(0.25~0.5)到中等相似(0.5~0.75)的水平。聚类分析表明,A点与F点的土壤肉足虫群落相似性最高;B点与G点的土壤肉足虫群落相似性也较高;D点与其他5个样点的相似性相对较低。单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含水量与肉足虫丰度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而土壤中NO_3~–-N与肉足虫丰度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多元相关分析表明,鼎湖山土壤肉足虫丰度变化与多个土壤理化因子组合间存在相关性,以(pH+含水量)组合与土壤肉足虫丰度的相关性最大。CCA分析显示不同的土壤理化因子对肉足虫某具体种的作用存有差异。因此,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土壤肉足虫的分布更符合"生物地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肉足虫 群落结构 动物地理模式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寒武纪生物起源时间的化石和分子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柯叶艳 齐文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7-462,共6页
时间尺度的确定,对于估计生物有机体的分子和形态改变的速率,以及建立大进化和生物古地理学模式都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化石记录和新兴的分子钟研究,是可以提供生物谱系起源和分支时间的两种手段。占整个地球生命历史七分之六的前寒武纪... 时间尺度的确定,对于估计生物有机体的分子和形态改变的速率,以及建立大进化和生物古地理学模式都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化石记录和新兴的分子钟研究,是可以提供生物谱系起源和分支时间的两种手段。占整个地球生命历史七分之六的前寒武纪,是地球及地球上生命演化的重要时期。对前寒武纪相当繁荣的微生物的起源时间和后生动物各门类的分支演化时间的研究,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本文在总结化石记录和分子钟研究结果时发现:由分子钟研究得出的早期微生物的起源时间明显晚于化石记录,而在后生动物分支演化时间的估算上却早于化石资料。本文试图从两种方法自身的特点来探讨这种分支演化时间的重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起源时间 前寒武纪 化石 分子钟 有机体 形态 生物古地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