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2016至2019年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韩笑荷 赵明扬 +4 位作者 王宗熹 吴柯檬 王晓文 甄子怡 孙长青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目的: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探讨流行性感冒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2016至2019年全国分地区流行性感冒分月统计数据,分析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的时空分布。将流行性感冒发病率作为因变量,气象和空气质量因素(风速、湿度、PM_(... 目的: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探讨流行性感冒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2016至2019年全国分地区流行性感冒分月统计数据,分析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的时空分布。将流行性感冒发病率作为因变量,气象和空气质量因素(风速、湿度、PM_(10)、SO_(2)、NO_(2)、CO、O_(3)、PM_(2.5))作为自变量,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后,构建GTWR模型,计算各自变量的平均回归系数,根据平均回归系数分析各自变量对不同地区流行性感冒发病的影响。结果:2016至2019年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北京均处于全国最高水平。各自变量对不同地区流行性感冒发病的影响:风速对云南、重庆等地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湿度对上海、天津、浙江等地区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北京、河北、安徽等地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M_(10)对北京、河北、天津等地区,SO_(2)对福建、广东等地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NO_(2)对甘肃、宁夏、贵州、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CO对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区,O_(3)对北京、河北、安徽等地区,PM_(2.5)对广东、海南、浙江等地区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气象、空气质量因素对流行性感冒发病存在明显影响,具有时空特异性,各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区域个性化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影响因素 气象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可达性视角下公共服务设施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夕倩 胡璟萱 邱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2,共7页
城市住宅价格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住宅的建筑特性能够决定其基本价值,但不同的区位条件也会使住宅价格产生差异。区位差异带来的交通、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服务的不同,会影响居住便利性,从而影响住宅价格。因此,研究到达公共服... 城市住宅价格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住宅的建筑特性能够决定其基本价值,但不同的区位条件也会使住宅价格产生差异。区位差异带来的交通、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服务的不同,会影响居住便利性,从而影响住宅价格。因此,研究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程度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能够揭示住宅价格波动的内在规律,为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文章研究了南京市6个老城区和2个新城区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收集2024年1月各小区的平均住宅价格,运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住宅价格的空间特征,再用网络分析法计算住宅到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最短时间,将住宅属性和通行时间成本纳入MGWR模型来探究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对房价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市住宅价格由市中心向郊区递减,呈现圈层状分布,峰值出现在鼓楼区、玄武区和建邺区;(2)住宅容积率、小区绿化率、到达最近公园、公交车站、购物中心、火车站和三级甲等医院的时间对住宅价格有显著影响;(3)相同因素在不同城市空间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价格 时空可达性 空间分异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住宅价格时空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分析
3
作者 李桂华 王俊松 齐洁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1,共8页
城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异和演化是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视角。基于2015—2022年上海住宅交易数据分析住宅价格的空间结构及演化,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教育、交通、区位等因素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上海住宅价格总... 城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异和演化是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视角。基于2015—2022年上海住宅交易数据分析住宅价格的空间结构及演化,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教育、交通、区位等因素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上海住宅价格总体呈现多中心圈层递减结构,并出现中心城区高度集聚和住宅郊区化并存的趋势;住宅价格空间格局呈现“圈层+扇形+飞地”的模式。住宅价格受到与市中心距离、教育资源、交通便利程度的显著影响,从时间上看,优质教育资源和公园绿地对邻近住宅价格的影响增强,交通便利度对房价的影响下降;从空间上看,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教育资源、公园绿地和商业配套资源对郊区住宅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价格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时空演变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时空加权回归分析长江经济带区域氨气排放量变化与主要影响因素
4
作者 孔望 吴静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8-145,共8页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基于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构建了氨气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指标,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了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与氨气排放量变化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地区的氨气排放量变化特征总体呈...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基于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构建了氨气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指标,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了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与氨气排放量变化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地区的氨气排放量变化特征总体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尤其以经济发达地区的氨气排放量变化最为显著。(2)长江流域带来的常年湿润以及温和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氨气从土壤中挥发,使得自然环境带来的氨气排放量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而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温度对氨气排放量的影响也在缓慢增强。(3)我国氨气排放依然以农业氨源为主要排放源,在农业大省如四川、湖南、江西等省份农业灌溉的氮肥施用对氨气排放量的影响依然明显,但是城镇化的扩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由于城市生活、生产对氨气排放的影响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气排放 地理时空加权回归 影响因素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中国碳排放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肖宏伟 易丹辉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2期83-89,共7页
基于2006-2011年中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应用时空加权回归模型(GTWR)实证考察了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影响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解释变量的时空系数估计值显著,波动性较为稳定,符号与预期一致,各驱动因素及其外... 基于2006-2011年中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应用时空加权回归模型(GTWR)实证考察了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影响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解释变量的时空系数估计值显著,波动性较为稳定,符号与预期一致,各驱动因素及其外溢效应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且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梯度分布。若实现区域差异化碳减排,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异质性和外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外溢性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 可拓展的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时空地理加权回归及参数的两步估计 被引量:5
6
作者 赵阳阳 刘纪平 +2 位作者 杨毅 张福浩 仇阿根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4-277,312,共5页
针对全局平稳特征和时空非平稳特征同时存在的现象,提出了混合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方法(Mixed 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GTWR),给出了MGTWR的数学定义和回归参数的两步估计。同时,介绍了调整型带宽选择机制下... 针对全局平稳特征和时空非平稳特征同时存在的现象,提出了混合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方法(Mixed 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GTWR),给出了MGTWR的数学定义和回归参数的两步估计。同时,介绍了调整型带宽选择机制下的权重计算方法和基于Akaike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的参数优化方法。采用复杂程度不同的模拟数据来测试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MGTWR和GTWR的R2大于0.8,能模拟全局平稳特征和时空非平稳特征的现象,但MGTWR显著优于GTWR。MGWR因无法探测时间平稳特征,模拟效果最差。此外,数据复杂程度影响MGTWR,GTWR和MGWR的性能,数据越简单模拟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两步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地理加权模型回归关系的非平稳性Bootstrap检验 被引量:5
7
作者 肖燕婷 田铮 郭文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2,共5页
文章针对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通过时空加权距离构造权重矩阵,采用地理加权拟合技术得到回归系数的逐点估计。对整个回归关系进行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全局非平稳性检验,基于估计残差,构造广义似然比统计量,利用Bootstrap方法计算检验的p... 文章针对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通过时空加权距离构造权重矩阵,采用地理加权拟合技术得到回归系数的逐点估计。对整个回归关系进行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全局非平稳性检验,基于估计残差,构造广义似然比统计量,利用Bootstrap方法计算检验的p值。模拟算例和实际例子均说明该检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回归关系 非平稳性检验 BOOTSTRAP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中国肺结核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赵明扬 周乾宇 +8 位作者 王荣荣 王宗熹 何雯倩 张文森 张恒榛 田卓旸 吴柯 王碧瑶 孙长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3-590,共8页
背景现有针对肺结核发病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是独立的时间或空间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存在局限性。目的探索中国肺结核分布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并分析肺结核发病情况与气象和空气质量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关关系,为制订相应结核病防控措... 背景现有针对肺结核发病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是独立的时间或空间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存在局限性。目的探索中国肺结核分布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并分析肺结核发病情况与气象和空气质量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关关系,为制订相应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使用2016—2018年全国分地区肺结核分月统计数据,将肺结核发病率作为因变量,将气象和空气质量因素作为自变量,在预先进行多重共线性和空间自相关检验后,分别构建普通最小二乘(OLS)模型、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评估并比较模型优度,选取最优模型以描述肺结核发病情况。分别绘制各变量拟合系数的核密度分布图和时空分布图,以描述拟合系数的时空特异性。结果我国肺结核总发病率在逐年下降,且空间分布较为集中。GTWR模型的R2值均比OLS和GWR模型要高,同时GTWR模型的修正后的赤池信息量(AICc)值均比OLS和GWR模型要小,表明GTWR模型能更好地解释自变量对肺结核发病情况的影响。各变量核密度图结果显示,风速的增加对大多数城市的肺结核发病呈现显著的保护作用;湿度及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将显著增加肺结核发病率,且在不同城市的影响程度不同。结论气象和空气质量因素对肺结核发病情况具有显著影响,且该影响存在时空特异性,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影响因素,应制订针对性的疾病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发病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气象因素 气象学 医学 空气污染物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的服务区驶入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田晓梅 崔洪军 +1 位作者 朱敏清 马新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828-8838,共11页
为掌握河北省服务区驶入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了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模型,揭示了服务区规模、服务区地理区位、关联地区土地利用、高速公路类型等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服务区不... 为掌握河北省服务区驶入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了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模型,揭示了服务区规模、服务区地理区位、关联地区土地利用、高速公路类型等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服务区不同车型驶入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显著优于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断面交通量对3种车型均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地区服务区对于小型车驶入量促进作用显著;2~4 h车程范围内,风景名胜密度对小型车驶入量具有促进作用,且在旅游旺季及位于旅游业发达城市的服务区影响最显著;2~4 h车程范围内工商业型信息点(point of information,POI)密度对大中型车驶入量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在货运高峰期及位于商贸发达城市的服务区促进作用显著;所属高速公路沿途资源型城市数量对服务区大型车驶入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供暖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系统运输工程 服务区 时空差异 土地利用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物流发展时空差异及收敛性研究——基于地理加权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文新 刘冬 孙善祥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147,共6页
本文在对我国各省区2010~2014年的物流发展状况进行统计描述的基础上,先后构建线性回归方程和地理加权空间计量模型,最终选用模型显著性较高的地理加权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省区物流发展水平的收敛性。发现我国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虽然整... 本文在对我国各省区2010~2014年的物流发展状况进行统计描述的基础上,先后构建线性回归方程和地理加权空间计量模型,最终选用模型显著性较高的地理加权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省区物流发展水平的收敛性。发现我国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虽然整体上呈现出收敛的趋势,但是空间差异较突出;另外,我国物流发展水平平均收敛速度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平均收敛速度呈现出明显的由西向东梯度递减的趋势。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物流 时空差异 收敛性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窗口改进的时空加权回归分析——以湖北省黄石市住房价格为例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新刚 孔云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5-621,共7页
针对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不能有效处理样本数据空间自相关性这一问题,构造局部时空窗口统计量,尝试改进时空加权回归(GTWR)模型。定义多时空窗口的概念,给出其选取、计算和验证方法;计算时空窗口包含的各样本点的被解释变量平均值,与... 针对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不能有效处理样本数据空间自相关性这一问题,构造局部时空窗口统计量,尝试改进时空加权回归(GTWR)模型。定义多时空窗口的概念,给出其选取、计算和验证方法;计算时空窗口包含的各样本点的被解释变量平均值,与样本拟合点的被解释变量值的比值,作为新的解释变量,构建改进的时空加权回归(IGTWR)模型。以土地稀缺、多中心、资源型城市——湖北省黄石市为例,收集2007~2012年商品住宅成交价格1.93万个数据和398个楼栋样本点,选取小区等级、绿化率、楼栋总层数、容积率、距区域中心距离和销售年份6个解释变量,分别利用常规线性回归(OLS)、GWR、GTWR和IGTWR方法进行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计算Moran’s I指数和分析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能确定时空窗口的大小和数量的选取;IGTWR模型和各变量的回归统计均通过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有关解释变量的系数估计值在空间分布上能合理解释;GWR拟合结果优于OLS,GTWR优于GWR,而IGTWR拟合精度最好。与GTWR模型分析相比,IGTWR模型R2从0.877提升到0.919,而AICc、残差方(RSS)和均方差(MSE)分别从6 226、49 996 201和354.427下降到6 206、32 327 472和284.969。案例研究表明:IGTWR能够表达一定时空范围的时空自相关特征,减小了估计误差,提高了回归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窗口 时空加权回归(gtwr) 住房价格 黄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异质性建成环境对出租车出行需求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健霄 印杰祥 +1 位作者 邵春福 尹超英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7,共9页
为研究城市建成环境对出租车出行需求的时空差异性影响,基于南京市出租车订单数据,结合多源数据从密度、多样性、设计、目的地可达性和公共交通临近度共5个维度刻画建成环境特征.在考虑工作日与双休日的时间基础上,构建考虑特征变量尺... 为研究城市建成环境对出租车出行需求的时空差异性影响,基于南京市出租车订单数据,结合多源数据从密度、多样性、设计、目的地可达性和公共交通临近度共5个维度刻画建成环境特征.在考虑工作日与双休日的时间基础上,构建考虑特征变量尺度差异的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ulti‐scale 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MGWR)模型,探讨建成环境与出租车出行需求之间互动关系,并且将研究数据通过ArcGIS进行可视化处理,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模型结果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相比,MGWR模型在工作日的调整后决定系数R^(2)_(adj)分别提高52.42%与4.62%,改进的赤池信息量准则值AICc分别下降19.66%和10.93%,在双休日,R^(2)_(adj)分别提高51.98%与0.97%,AICc分别下降21.37%和8.35%,表明MGWR模型拟合效果更优;模型回归系数显示,不同建成环境特征变量的影响具有时空异质性;依据具有显著性空间单元变量的平均回归系数,在工作日与双休日,人口密度、道路密度、慢性道路密度、地铁可达性与公交站点密度对出租车出行需求影响为正,公交可达性的影响为负,在双休日,土地利用混合度与到市中心的距离对出租车出行需求影响为负,且在双休日空间单元显著性占比更多.研究成果可为优化城市功能结构与完善出租车运营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建成环境 出租车出行需求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时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WR模型的济南都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城市扩张时空响应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一凡 李翅 冯君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8,共15页
【目的】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以中心城市引领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阶段,如何促进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高质量城镇发展的重要议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城市扩张的时空响应研究有助于把脉城市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时... 【目的】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以中心城市引领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阶段,如何促进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高质量城镇发展的重要议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城市扩张的时空响应研究有助于把脉城市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进特征,推动城市与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助力可持续规划以及建设策略的拟定与实施。【方法】本文以济南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城镇扩展指数的计算,定量描述各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因子法,从多个角度刻画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分析生态系统权衡与协同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探究城市扩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驱动方向与驱动强度。【结果】(1)1980—2020年间济南都市圈内城市扩张显著,具有时序阶段性与区域分异性两方面特征,城市空间扩展速率与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中等城市。(2)都市圈内整体生态服务价值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黄河干流、东平湖及周边区域与鲁中山区等地区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值聚集区,都市圈内协同关系占比略低于权衡关系,其中特大城市协同关系占比最高。(3)济南都市圈内城市扩张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具有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推进,影响强度有所下降。城市扩张对各亚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作用具有显著差异,对供给服务与支持服务价值量变化具有负面影响,其中对供给服务变化的驱动强度不断增强,对调节服务价值量变化具有正向作用且影响力整体变化不大,对文化服务价值量变化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在不同地区的驱动方向与强度差异性较大。【结论】本研究明确了研究期限内济南都市圈中不同等级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分异规律以及生态系统服务逐渐劣化的发展状态,所构建的GTWR模型在空间层面上量化了城市扩张对生态系统服务总量及各亚类变化量的不同驱动特征与驱动强度,研究成果可为都市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权衡协同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 济南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江上游水源涵养供需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
14
作者 何刚 齐林 +1 位作者 王理想 杨霞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84-3294,共11页
水源涵养服务供需安全是保障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支撑。基于土壤和水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测算新安江上游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 水源涵养服务供需安全是保障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支撑。基于土壤和水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测算新安江上游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耦合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新安江上游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存在时空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1)在2002—2020年,新安江上游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呈螺旋上升趋势,其中极显著上升区域约占1.36%。(2)新安江上游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的标准差椭圆分布主要走向为“东北—西南”,全局呈逐渐加强的正相关性。(3)人口密度、坡向、土壤含水量分别是人类活动、下垫面、水文气象维度中对新安江上游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驱动力最强的因子。(4)人口密度对新安江上游各子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的驱动作用始终为负,坡向的驱动作用主要为负,土壤含水量的驱动作用始终为正。研究可为制定流域尺度的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水源涵养服务供需 新安江上游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PM_(2.5)时空异质性及驱动因素分析
15
作者 陈优良 李芊芊 +1 位作者 范琴 王兆茹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52-3264,共13页
长三角地区是继京津冀地区之后雾霾最严重的地区,PM_(2.5)作为雾霾的主要成分,探究其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对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2017—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监测站点和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和时空地理加权... 长三角地区是继京津冀地区之后雾霾最严重的地区,PM_(2.5)作为雾霾的主要成分,探究其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对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2017—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监测站点和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和时空地理加权等方法深入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PM_(2.5)时空异质性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6 a间长三角城市群PM_(2.5)年均质量浓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优良空气质量天数逐渐增加。(2)PM_(2.5)空间变化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空间上大致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污染格局,西部地区PM_(2.5)质量浓度大多超过30μg/m^(3),且呈现连片污染态势。PM_(2.5)质量浓度的季均值和年均值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相似特征,质量浓度通常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而春秋季节则呈现过渡状态,月变化出现明显的“U”形曲线。(3)在2017—2020年,空间聚集性逐渐增强,在2021—2022年,聚集性减弱,PM_(2.5)质量浓度区域间差异降低。(4)社会因子中对PM_(2.5)影响最大的是公共交通载客量,自然因子中影响最大的是风速。疫情期间各社会因子出现明显省际差异,且人均GDP和工业用电量呈现“U”形变化趋势,二产占比、公共交通载客量、工业二氧化硫则呈现倒“U”形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PM_(2.5) 时空异质性 驱动因素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16
作者 武振国 张耘恺 +2 位作者 李雪敏 王菲菲 潘越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152,共11页
全面揭示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变化规律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可为“双碳”目标下制定区域碳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在核算2000-2020年内蒙古103个县(市、旗、区)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相关性分析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识别... 全面揭示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变化规律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可为“双碳”目标下制定区域碳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在核算2000-2020年内蒙古103个县(市、旗、区)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相关性分析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识别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内蒙古县域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呈显著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9463.02万t上升至2020年的71792.21万t;平均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年均增长率呈先下降又回升的态势;建设用地为首要碳排放源,林地与草地具有重要的固碳功能;(2)空间上,碳排放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邻性,呈现以HH集聚和LL集聚为主的布局特征,碳排放增长的中心地带主要位于工业主导型县域,而其边缘地区则主要位于牧业旗县、半农半牧旗县区和农业主导型县域,部分处于产业转型的县域也逐渐成为碳排放的低集聚区;(3)64%以上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量呈正向关系,物质水平、建设用地规模和能源消费的作用均表现为正向效应,年降水量和人口集聚程度的系数较高值区集中于内蒙古东部的牧业旗县和半农半牧旗县区。最后,文章提出根据各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分区减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内蒙古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WR模型的安徽省气候对水稻生产力影响的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浩然 孟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2-21,共10页
以气温和降水量作为气候变化的2个因素,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基于2001—2020年气温、降水量及水稻产量数据,使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分析气温与降水量2个因素对水稻产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1—2020年,安徽省各市水稻年平均... 以气温和降水量作为气候变化的2个因素,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基于2001—2020年气温、降水量及水稻产量数据,使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分析气温与降水量2个因素对水稻产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1—2020年,安徽省各市水稻年平均产量在时间上出现持续波动的现象,在空间上也存在特定的集聚现象;安徽省西北部地区气温、降水量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其中蚌埠市正相关关系最为显著;在安徽省所有城市中,淮南市和六安市的水稻产量受气温和降水量影响最为明显,而淮北市水稻产量受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说明该地区其他因素对水稻产量具有更深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降水量 水稻产量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WR模型的黄河流域城乡融合发展时空分异与驱动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付友 李睿 +1 位作者 尹鹏 孙永胜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66-2175,共10页
本文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内涵,以黄河流域78个地级市为案例研究区域,从5个维度科学构建了黄河流域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综合研究了2011―2021年黄河流域城乡融合发... 本文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内涵,以黄河流域78个地级市为案例研究区域,从5个维度科学构建了黄河流域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综合研究了2011―2021年黄河流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与驱动机制。结果如下:(1)黄河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低水平区域不断减少,高水平区域持续增加。城乡融合水平下游地区整体高于中、上游地区,且大致呈现由西向东递增的格局;(2)黄河流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集聚特征显著,整体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依存关系,高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东部、北部地区;(3)黄河流域城乡融合发展是众多因素的多尺度与多时空交互融合发展的结果,且各驱动因素均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在空间异质性方面呈现出空间带状或片状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加权泊松回归模型的全国布鲁氏菌病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毕圣贤 别思羽 +1 位作者 张辉国 胡锡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5-408,412,共5页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年日照时长、平均气温与牛、猪、羊年底头数对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发病数影响的时空变化特征,为今后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时空加权泊松回归模型,对系数函数进行...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年日照时长、平均气温与牛、猪、羊年底头数对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发病数影响的时空变化特征,为今后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时空加权泊松回归模型,对系数函数进行置信区间检验与可视化分析,揭示变量间相互影响的时空非平稳性,并与地理加权泊松回归模型拟合结果相比较。结果 全国布病发病数时空分布特征明显,且与五个宏观因素密切相关;时空加权泊松回归模型能有效吸收时间信息与地理信息,回归关系与系数函数具有时空非平稳性,拟合优度检验(R^(2),AICc, RSS)结果优于地理加权泊松回归模型。结论 全国布病防治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今后仍需重点关注北方疫情热点区域,并做好南方疫情冷点区域的监测工作,避免疫情向南方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时空加权泊松回归 地理加权泊松回归 时空非平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WR的站域建成环境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时空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敏清 高洁 +1 位作者 崔洪军 马新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4-732,共9页
轨道交通客流量影响因素是轨道交通方面研究的一个关注点,不同站点客流量的时空非平稳性被认为与站域建成环境有关。通过构建时空地理加权(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模型,揭示了土地多样性、密度、站点... 轨道交通客流量影响因素是轨道交通方面研究的一个关注点,不同站点客流量的时空非平稳性被认为与站域建成环境有关。通过构建时空地理加权(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模型,揭示了土地多样性、密度、站点属性3个方面因素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对天津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地理加权(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和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模型,GTWR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公交站点密度对轨道交通客流产生促进作用,尤其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时段和中心城区位置;市中心的商业设施在工作日晚高峰吸引更多的地铁乘客,而在近郊区它们在早高峰吸引更多的地铁乘客;人口密度促进轨道交通的客流量;充足的停车场设施数量可以吸引更多的轨道交通乘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地理加权模型(gtwr) 建成环境 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数据 时空异质性 天津市 城市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