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改进的时空地理加权模型分析城市住宅价格变化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金牡 刘彪 +1 位作者 吴波 詹锡兰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53-59,共7页
以深圳市为例对城市住宅价格进行时空地理加权统计回归分析,揭示城市住宅价格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不仅能够分析相关因素在空间的差异性上对住宅价格具有重要影响,还能够揭示其在时间上的差异... 以深圳市为例对城市住宅价格进行时空地理加权统计回归分析,揭示城市住宅价格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不仅能够分析相关因素在空间的差异性上对住宅价格具有重要影响,还能够揭示其在时间上的差异性,得出相关因素对住宅价格影响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点。依据模型的拟合度标准,GTWR能够从OLS的0.617,GWR的0.736提高到0.895。AIC标准的统计信息则表明,GTWR模型明显优于OLS与GW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价格 时空地理加权模型 非平稳性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数平均的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及其系数类型辨识
2
作者 梅长林 成佳媛 续秋霞 《工程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19,共21页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假定部分回归系数是常数,其余回归系数随空间位置变化,是综合探索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空间变化特征的有力工具。以回归系数的局部线性地理加权估计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系数平均的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及...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假定部分回归系数是常数,其余回归系数随空间位置变化,是综合探索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空间变化特征的有力工具。以回归系数的局部线性地理加权估计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系数平均的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及其常值系数的Bootstrap检验方法。进一步将估计和检验方法推广到多类型系数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及其系数类型的辨识。模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估计方法与现有的二步估计相比对空间变系数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有关检验方法对辨识特殊类型系数具有满意的检验功效。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所提估计和检验方法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假设检验 BOOTSTRAP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数据的变系数地理加权空间滞后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婷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56-2264,共9页
针对已有模型无法刻画面类型空间依赖下成分数据的空间异质性,提出模型参数可变的成分数据空间自回归模型。通过假定空间滞后参数、成分型系数、数值型系数为位置坐标的函数,允许空间效应和变量关系在全局空间上非均匀分布。基于等距对... 针对已有模型无法刻画面类型空间依赖下成分数据的空间异质性,提出模型参数可变的成分数据空间自回归模型。通过假定空间滞后参数、成分型系数、数值型系数为位置坐标的函数,允许空间效应和变量关系在全局空间上非均匀分布。基于等距对数比(ilr)变换、工具变量法和局部线性地理加权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数值模拟实验表明:所提出模型的表现优于已有的成分数据空间自回归模型,并且参数估计量是有效的。基于一组实际数据,说明所提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数据 面数据 空间异质性 等距对数比变换 地理加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克里格插值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土壤属性空间预测比较 被引量:50
4
作者 郭龙 张海涛 +2 位作者 陈家赢 李锐娟 秦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7-1042,共6页
选取宜昌市红花套镇作为研究区域,研究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与土壤属性指标变量之间的关系,选择与预测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的变量作为辅助变量用以提高预测精度,本文试图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应用于土壤属性空间模拟... 选取宜昌市红花套镇作为研究区域,研究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与土壤属性指标变量之间的关系,选择与预测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的变量作为辅助变量用以提高预测精度,本文试图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应用于土壤属性空间模拟中,以此与协同克里格插值的预测结果进行对照,从而比较它们的预测精度以提出更适合土壤属性预测的模型。结果表明:协同克里格插值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土壤属性的空间模拟均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辅助变量较多的情况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具有比协同克里格插值更为简单的算法,并且比较预测值相对误差的范围跨度和标准差以及均方根误差等方面,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土壤属性指标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也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克里格插值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权函数 土壤属性 空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我国人均GDP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续秋霞 薛红 +1 位作者 冯文娟 刘宣会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445-454,共10页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是在解释变量中同时包含了全局变量和局域变量,应用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2006年人均GDP空间特征,揭示了空间的非平稳关系.结果表明,(1)人口密度、就业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正相关;(2)工业化程度、人均...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是在解释变量中同时包含了全局变量和局域变量,应用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2006年人均GDP空间特征,揭示了空间的非平稳关系.结果表明,(1)人口密度、就业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正相关;(2)工业化程度、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第一产业生产额、城市化水平和人均电力消耗量具有空间非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人均GDP 空间非平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大兴安岭中部天然次生林更新分布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凌宇 刘兆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5-116,共12页
【目的】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天然次生林不同位置间森林更新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布模式,探索尺度效应对空间自相关性的影响,对森林更新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从更深层次了解更新动态中潜在的规律性,为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决策提供理论依... 【目的】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天然次生林不同位置间森林更新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布模式,探索尺度效应对空间自相关性的影响,对森林更新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从更深层次了解更新动态中潜在的规律性,为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翠岗林场为研究区,基于2018年7—8月在研究区建立的45块固定样地数据,以林分因子、地形因子、林分空间结构、土壤厚度和物种多样性5方面的9个因子为自变量,建立全局泊松模型和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为基础的4种尺度(5、10、15和20 km)地理加权泊松模型(GWPR)对该地区天然次生林更新状况进行模拟,利用全局Moran I和局域Moran I分别对模型残差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分布状况进行描述,评价全局模型和各尺度局域模型的拟合效果,对尺度效应下各局域模型之间的差异进行说明,采用5 km尺度局域模型绘制研究区森林更新的空间分布,对研究区森林更新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5 km尺度局域模型具有最好的模型残差局域化空间分布效果,可形成不同模型残差聚集分布的理想状态,模型变量的参数估计值产生跨度最大的变化范围,模型稳定性最好,随着空间尺度逐渐增大模型稳定性不断下降,但总体上要好于全局模型;同时,处于该尺度下的局域模型,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最低。局域模型的拟合效果好于全局模型,其中5 km尺度局域模型的MSE和AIC在所有模型中最小。研究区内更新株数呈南高北低、东西差异不明显的分布趋势。【结论】在构建局域模型时,应考虑空间尺度的影响,5 km尺度局域模型可以很好模拟研究区天然次生林更新的空间分布状况,有效降低甚至去除空间自相关性。研究区的林分更新株数主要集中在1000~2000株·hm^-2之间,更新等级处于不良水平,森林天然更新能力整体较弱,可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进行森林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更新 空间自相关性 地理加权泊松模型 空间尺度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吉林省微波土壤水分降尺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每慧 辛景峰 +1 位作者 黄诗峰 陈鑫雨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5,4,共4页
微波遥感是土壤水分监测的重要手段,但微波遥感土壤水分产品的空间分辨率较低,难以满足区域尺度的应用需求。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1 km MODIS产品的遥感地表温度(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辅助数据,将空间分辨率为9 km的SMAP... 微波遥感是土壤水分监测的重要手段,但微波遥感土壤水分产品的空间分辨率较低,难以满足区域尺度的应用需求。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1 km MODIS产品的遥感地表温度(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辅助数据,将空间分辨率为9 km的SMAP被动微波土壤水分数据降尺度为1 km,利用吉林省地面实测土壤水分数据,对降尺度后的SMAP数据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降尺度方法在吉林省适用性较好,降尺度结果与SMAP数据在空间分布上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小幅度提高了SMAP数据的精度,显著提高了SMAP数据的空间细节和纹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尺度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土壤水分 S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博斯腾湖湖滨绿洲土壤盐分离子含量高光谱估算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慧 李新国 +2 位作者 靳万贵 牛芳鹏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6-673,共8页
以博斯腾湖湖滨绿洲为研究区,分析HCO_(3)^(–)、Cl^(-)、SO_(4)^(2–)、Ca^(2+)、Mg^(2+)、Na^(+)+K^(+)等主要土壤盐分离子含量与土壤高光谱反射率的分数阶微分光谱变换与RSI、DSI、NDSI等二维土壤指数的相关性优选特征波段,构建基于... 以博斯腾湖湖滨绿洲为研究区,分析HCO_(3)^(–)、Cl^(-)、SO_(4)^(2–)、Ca^(2+)、Mg^(2+)、Na^(+)+K^(+)等主要土壤盐分离子含量与土壤高光谱反射率的分数阶微分光谱变换与RSI、DSI、NDSI等二维土壤指数的相关性优选特征波段,构建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土壤盐分离子含量估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Na++K+的微分变换特征波段集中在468~724 nm与1 182~1 539 nm,二维土壤指数的特征波段集中在1 742~2 395 nm,基于RSI的特征波段优选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Na++K+含量的估算效果较好,建模集R^(2)=0.94,RMSE=0.22,验证集R^(2)=0.74,RMSE=0.19;SO_(4)^(2–)含量在1.2阶优选的位于469~636 nm波段估算效果较佳,建模集R^(2)=0.91,RMSE=0.02,验证集R^(2)=0.75,RMSE=0.33;Ca^(2+)、Mg^(2+)优选的特征波段主要集中在912~2 340 nm的近红外波段;Cl^(-)含量在1阶的近红外波段建模效果较好,建模集R^(2)=0.74,RMSE=0.03,验证集R^(2)=0.93,RMSE=0.11;含量相对较高的Na^(+)+K^(+)、SO_(4)^(2–)、Cl^(-)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精度高于含量较低的Ca^(2+)、M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离子 分数阶微分 光谱矩阵系数图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湖滨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中西太平洋围网鲣渔获率环境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好好 杨晓明 朱江峰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鲣(Katsuwonus pelamis)是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捕捞的重要资源,其资源分布受环境影响明显。为探索环境对鲣渔获率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利用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WCPFC)所公布的200... 鲣(Katsuwonus pelamis)是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捕捞的重要资源,其资源分布受环境影响明显。为探索环境对鲣渔获率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利用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WCPFC)所公布的2005—2019年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综合的1°×1°渔业及海洋环境数据,对标准化后的环境因子及渔获率选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ulti-scal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GWR)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与传统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相比,考虑环境影响空间异质性问题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和MGWR拟合优度(R^(2))有明显提升,校正后拟合优度(Adjusted R^(2))分别为0.273、0.846和0.871,且拟合结果的空间分布形态更符合真实情况。2)各环境因子对鲣资源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平稳性影响。各海洋环境因子对鲣渔获率分布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程度(各环境变量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水下55 m东西向海流速度(Sea water X velocity at 55 m depth,U55)>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100 m盐度(Sea water salinity at 100 m depth,S100)>55 m南北向海流速度(Sea water Y velocity at 55 m depth,V55)。3)各环境因子的影响存在明显尺度效应差异,NPP的作用尺度为44,其次为S100和U55(均为48),SST的为54,V55为全局尺度。4)总体上,S100、NPP、SST、V55和U55对鲣渔获率正向影响比例依次为73.5%、64.8%、66.8%、80.8%和32.3%;其中S100、NPP和SST对鲣渔获率空间分布的影响相似,具体表现为东西向差异,170°E以西主要为正向影响,170°E以东为负向影响;U55为负向影响为主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异质性 中西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模型和多源遥感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方法——以日照市莒县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闫振国 王锦辉 张海建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随着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林草生态系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分析林草生态监测现状可确定目前林草生态监测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过程,由于遥感图像分析能力不足,造成监测结果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地理模... 随着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林草生态系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分析林草生态监测现状可确定目前林草生态监测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过程,由于遥感图像分析能力不足,造成监测结果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地理模型和多源遥感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方法。采集遥感图像,完成3D标定及预处理工作。通过纹理特征提取与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林草生态环境遥感影像进行判读。应用多源遥感技术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现林草地图斑监测。将图斑带入马尔科夫矩阵模型中,获取林草生态综合变化监测结果。至此,基于地理模型和多源遥感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方法设计完成。通过实验证实,此方法的遥感图像分类精度以及监测精度均优于当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模型 多源遥感技术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林业调查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卫星数据处理 日照市莒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福建传统村落可达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婕妤 柳书常 +2 位作者 郑舒琼 赖宁静 吴小刚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1期144-148,共5页
为探究传统村落在市域范围的可达性水平差异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以1027个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GIS核密度分析法探究其空间分布格局,运用高德地图实时获取各个地级市驾车至传统村落的最短出行时间,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 为探究传统村落在市域范围的可达性水平差异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以1027个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GIS核密度分析法探究其空间分布格局,运用高德地图实时获取各个地级市驾车至传统村落的最短出行时间,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测算出行时间与高程、坡度、路网密度等级、人口密度的相关程度及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呈东北向西南的多核中心轴线分布;(2)可达性空间分布呈多核心散布的特征;(3)可达性水平影响因子在空间上存在异质性,即高程值对可达性的影响主要呈中部向北部与南部减弱的特点,坡度对可达性的影响主要呈四周低、中部偏北地区高的特点,人口密度对可达性的影响主要呈中部向西部阶梯式升高的特点,路网密度等级对可达性的影响由中部向四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可达性 影响因素 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绿洲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算 被引量:2
12
作者 艾孜提艾力·克依木 李新国 +1 位作者 赵慧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3-230,共8页
【目的】研究利用高光谱数据估算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为绿洲区大范围,快速,低成本,监测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疆博斯腾湖湖滨绿洲为研究区,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优选高光谱数据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特征波段,构... 【目的】研究利用高光谱数据估算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为绿洲区大范围,快速,低成本,监测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疆博斯腾湖湖滨绿洲为研究区,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优选高光谱数据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特征波段,构建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光谱估算模型。【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不大,变化系数为55%,最小值为2.37 g/kg,最大值为51.47 g/kg,平均值为21.20 g/kg。土壤有机质特征波段主要集中在645~1958 nm,其中1/R二阶的相关系数值最大为0.73,且在P=0.05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波段数为83。构建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中,二维土壤指数1/R RSI建模效果最优,建模集R^(2)=0.91,RMSE=2.56,验证集R^(2)=0.95,RMSE=1.10。【结论】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估算土壤有机质估算,建模效果可以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光谱矩阵系数图 光谱变换 湖滨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GWR模型的济南市地下水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地下水资源评价
13
作者 田斌 杨婷 +3 位作者 徐珊 王蔚 窦冰 谭秀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67,72,共9页
地下水是济南市重要的供水水源,为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必要开展济南市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及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以GRACE重力卫星和GLDAS全球陆面同化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奇异谱分析法重构陆地水储量变化(ΔTWS)数据... 地下水是济南市重要的供水水源,为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必要开展济南市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及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以GRACE重力卫星和GLDAS全球陆面同化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奇异谱分析法重构陆地水储量变化(ΔTWS)数据,构建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以蒸散发ET、降水量PRE、地表温度LST、植被指数NDVI作为回归变量,对济南市地下水储量变化(ΔGWS)数据进行降尺度,并开展ΔGWS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及地下水资源评价。2002年4月-2023年12月,济南市ΔTWS、ΔGWS呈下降趋势,在年内,6月份ΔGWS最小,12月份最大,ΔGWS对降水变化的滞后效应明显。MGWR模型将济南市ΔGWS数据分辨率由0.25°提高到1 km,降尺度前后ΔGWS变化趋势、空间分布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表明MGWR模型对ΔGWS数据降尺度适用性较好。采用BEAST算法解构济南市ΔGWS时间序列,ΔGWS主要受趋势项控制,存在2个概率大于50%的突变点。济南市ΔGWS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莱芜区、钢城区地下水储量相对较多,平阴县、长清区较低,ΔGWS重心主要位于历城区。采用ΔGWS上升段水量表征济南市地下水资源量,2003-2019年,济南市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2.90亿m^(3),特枯年、枯水年、平水年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16.57、27.22、29.55亿m^(3)。研究结果对济南市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地下水储量变化 降尺度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地下水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地理加权Fay-Herriot模型的小域估计
14
作者 李腾 魏传华 于力超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9-348,共10页
作为一类区域层次模型, Fay-Herriot模型在小域估计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类模型假定各区域的直接估计是空间不相关的.很多情况下这个假定是不成立的,因此一些考虑空间效应的Fay-Herriot模型被提出.本文基于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提出... 作为一类区域层次模型, Fay-Herriot模型在小域估计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类模型假定各区域的直接估计是空间不相关的.很多情况下这个假定是不成立的,因此一些考虑空间效应的Fay-Herriot模型被提出.本文基于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提出一类新的Fay-Herriot模型用以刻画空间非平稳性,基于提出的模型,给出小域目标参数的经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估计量,并研究了该估计量的均方误差.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y-Herriot模型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小域估计 经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交通韧性的基于MGWR模型的建成环境对公交客流影响分析
15
作者 孙煦 马天行 +1 位作者 林坤 郭子艾 《交通工程》 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
以北京市公交客流数据为分析样本,结合兴趣点及用地等多源数据,选取北京市6个城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究公交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对公交客流的影响,并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相较于全局模型(OLS)... 以北京市公交客流数据为分析样本,结合兴趣点及用地等多源数据,选取北京市6个城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究公交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对公交客流的影响,并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相较于全局模型(OLS),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局部模型(MGWR和GWR)在探究公交客流与建成环境的关系上表现出更优的评价结果,MGWR的拟合效果最佳;(2)公交客流受多因素影响,并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聚集性;(3)各变量的影响程度体现出空间异质性规律,商业服务设施和交通服务设施与公交客流存在正相关,增强相关设施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公共交通的发展,还能提升城市交通系统在面对突发事件或变化时的适应性和恢复能力,从而提高城市交通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建成环境 公交客流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地理加权回归的砂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空间预测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幼奇 张兴 +2 位作者 赵云鹏 包维斌 白一茹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1-426,共6页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反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研究CEC空间分布可为土壤改良和田间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宁夏香山地区砂田淡灰钙土为研究对象,在土壤CEC和理化性质相关分析基础上以普通克里格(OK)为对照,探索回归克里格(RK)和地理加...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反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研究CEC空间分布可为土壤改良和田间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宁夏香山地区砂田淡灰钙土为研究对象,在土壤CEC和理化性质相关分析基础上以普通克里格(OK)为对照,探索回归克里格(RK)和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GWRK)在CEC空间插值上的应用,并对三者的插值精度及制图效果进行评价。描述统计表明研究区土壤CEC含量均值为10.145cmol/kg,CEC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地统计分析表明CEC实测值、OLS残差和GWR残差块金系数分别为8.50%、6.36%和7.02%,比值均小于25%,具有强烈空间自相关;对验证点进行插值精度分析,RK和GWRK的相对模型改进值(RI)分别为40.49%、41.50%,插值精度GWRK>RK>OK;从成图效果看,GWRK中辅助变量参与了局部回归,成图效果更加精细,揭示了更多空间变化细节。本研究结论可为土壤CEC空间预测研究提供可靠的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CEC 克里格插值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差分时空地理加权回归在HFRS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葛亮 《城市勘测》 2017年第5期34-38,共5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模型对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发病率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拟合和预测,本文基于传统的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G... 为了更好地利用模型对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发病率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拟合和预测,本文基于传统的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GTWR),引入时间序列中的季节性差分方法,同时采用空间自相关法优化模型中的带宽参数,构建了季节性差分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Seasonal Difference-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SDGTWR)。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季节性差分优化的GTWR模型拟合精度要优于传统的GTWR模型及最小二乘法模型(OLS)和地理加权模型(GW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季节性差分 空间分析 季节性差分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效果空间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巫振富 赵彦锋 +1 位作者 程道全 陈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0-872,共13页
测土配方施肥增产、增收效果的空间分异状况,是因地制宜校正配方施肥技术参数、优化肥料配方的科学依据。收集整理南阳市296个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三区示范"田间试验点数据,在施肥量空间化估算和小麦产量—施肥量地理加权回归(G... 测土配方施肥增产、增收效果的空间分异状况,是因地制宜校正配方施肥技术参数、优化肥料配方的科学依据。收集整理南阳市296个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三区示范"田间试验点数据,在施肥量空间化估算和小麦产量—施肥量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不同空间位置测土配方施肥相较于传统施肥模式的增产、增收效果。结果显示,两种施肥模式下研究区小麦产量空间分布格局相似,测土配方施肥将小麦产量由传统施肥模式的5970kg·hm^-2提升至6672kg·hm^-2,平均增产率为11.76%(各县区市增产率幅度为7.04~17.91%),平均增收1 232 Yuan·hm^-2(各县区市增收幅度为713~1 672 Yuan·hm^-2)。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效果空间分异明显,增产、增收较高的区域分布在南召县、西峡县、镇平县、新野县和社旗县,内乡县、唐河县和桐柏县的某些区域存在减产、减收现象;测土配方施肥虽然可以在总体上提高研究区小麦产量,但本区小麦产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立地条件、土壤条件和管理水平等区域性耕地基础地力要素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小麦产量 耕地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回归模型的森林生物量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士欣 贾炜玮 +3 位作者 孙毓蔓 张小勇 吴思敏 肖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56,共9页
基于丰林县地区4期Landsat影像和对应气象站点数据,结合该地区248块固定样地数据,利用全局回归模型(多元线性模型)和2种局部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建立研究区乔木地上生物量和遥感因子之间的关系,选出最优... 基于丰林县地区4期Landsat影像和对应气象站点数据,结合该地区248块固定样地数据,利用全局回归模型(多元线性模型)和2种局部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建立研究区乔木地上生物量和遥感因子之间的关系,选出最优模型来研究丰林县乔木地上生物量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根据3种模型的模拟结果数据与实测值的分析对比可以发现,局部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要优于全局模型,加入时间特征的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模型评价指标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相比更为理想。统计得到研究区4个时期内总的乔木地上生物量分别为1.63×10^(7)、2.05×10^(7)、2.32×10^(7)、3.37×10^(7)t,4个时期的平均乔木地上生物量分别为54.82、68.98、77.87、113.46 t/hm2,乔木地上生物量呈现出逐期增加的趋势。利用遥感因子估测丰林地区的地上生物量,为未来该地区生物量分布的估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地上生物量 时空动态变化 遥感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萍乡市路网形态对住宅用地价格空间的多尺度影响——基于sDNA与MGWR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文波 陈端怡 +1 位作者 党迎春 盛珍妍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8,共10页
为了探究萍乡市路网形态对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以2011-2020年萍乡市中心城区出让住宅地价样点为例,基于空间设计网络分析(sDNA)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探究路网形态对住宅用地价格的多尺度关系。结果表明,2011年以来,萍乡... 为了探究萍乡市路网形态对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以2011-2020年萍乡市中心城区出让住宅地价样点为例,基于空间设计网络分析(sDNA)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探究路网形态对住宅用地价格的多尺度关系。结果表明,2011年以来,萍乡市住宅空间分布呈现轴向发展、向内填充与向外扩散并进、多中心圈层结构相融合的演化趋势;路网形态总体呈现块状聚集,轴向延伸的空间格局;路网接近度对住宅用地价格呈现出正向的城区边缘高,中心区低的空间格局,密度、穿行度与之相反,同时出现跨尺度相似性。研究成果可为市政完善土地市场价格管理体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为城市交通规划以及房地产选址布局提供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用地价格 路网形态 空间设计网络分析模型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萍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