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北地区30地级市城市区位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莉
石培基
焦贝贝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1-857,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西走廊经济带绿洲型城镇簇群空间成长过程
肌理及管制研究(编号:41271133)"
-
文摘
以西北地区30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时间距离计算,运用区位偏远度衡量地理区位;采用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分析其经济区位条件;基于改进的区位优势潜力模型对各市综合区位予以定量化测度。结果表明:(1)对于最邻近省会城市,30地市偏远度都〈1,均处于不偏远区位;对北京而言,偏远程度介于0.263-2.446之间,其中12地市处于偏远区域;综合偏远度表明,处于偏远(δ〉1)、不偏远(0.5δ≤1)、很不偏远(0〈δ≤0.5)区位的城市比重分别为13.33%、53.33%、33.33%。(2)经济联系量表现出如下特点:30地市内部联系远远高于与北京的联系,其联系总量所占比重为99.47%和0.53%;除青海省,其他4省内部联系程度强于外部;以省为单位,经济总量大体沿着自东向西的方向递减。(3)陕西省经济区位明显表现出以西安、咸阳为中心的环形圈层结构,自内而外经济联系强度渐弱。(4)综合地理偏远度、经济区位和综合区位,30地市可大致分为"双优型"、"(偏)地理区位滞后型"、"(偏)经济区位滞后型"和"双滞后型"4种类型。
-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城市区位
地理偏远度
经济联系强度
-
Keywords
Northwest Region
urban location
geographical remote degree
economic link force
-
分类号
F299.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