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eb of Science的中国科学院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研究机构科研成果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盛春蕾 李晓明 刘峥 《现代情报》 CSSCI 2014年第12期113-117,125,共6页
利用Thomson Data Anlyzer(TDA)、Incites软件,对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1980-2014年2月25日间的中国科学院地球表层系统科学7个研究机构SCIE论文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通过年度发... 利用Thomson Data Anlyzer(TDA)、Incites软件,对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1980-2014年2月25日间的中国科学院地球表层系统科学7个研究机构SCIE论文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通过年度发文与引文、高产作者与核心作者群、合作国家、基金资助、发文期刊等文献计量指标,参照2年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h指数和ESI基准值,揭示和判定各个研究所的研究特色、优势、水平与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of SCIENCE 中国科学院 地球表层系统 科学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谈:关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大地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学科,并从速发展而建立“地球表层规划”的新学科的教学新体制的建议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筱祥 《风景园林》 2006年第2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规划设计学 风景园林 地球表层 大地 国际 体制 教学 永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 被引量:8
3
作者 孙筱祥 《风景园林》 2013年第6期34-40,共7页
在现代,由于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和人口迅猛增长,世界各国,都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爆炸,自然环境和自然与人工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人类必须与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谐相处,和明智地利用自然... 在现代,由于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和人口迅猛增长,世界各国,都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爆炸,自然环境和自然与人工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人类必须与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谐相处,和明智地利用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的未来,由于人口迅猛增长和对自然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严重威胁,在此严峻局面下,仍然要保持生存环境不受破坏,自然资源不致浪费。那就需要有一种与自然系统,自然演变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特殊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这种新的专业,我们现在已经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它就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L.A.)。这个专业在18世纪以前,是从欧洲13世纪的造园术发展而来的。到了19世纪,这种新的专业(L.A)的名称,是由美国Landscape Architects之父,F.L.Olmsted(奥尔姆斯特德)在1858年提出来的,专业的核心应是"城市环境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和"园林艺术"。当今,(21世纪)这个专业的领域,已经扩大到地球表层规划的范畴。中国(包括政府、学会、行业、大学的专业设置),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把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专业名称译成:"风景园林"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表层规划 风景园林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风景造园 造园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景观:地球表层尺度的城市美化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谭少华 倪莉莉 朱猛 《室内设计》 2011年第1期18-23,共6页
本文从历史演变与层次分析的角度审视了环境美化的发展历程,认为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研究对象具有多尺度特性,现代装饰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大地景观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最后对地球表层尺度的城... 本文从历史演变与层次分析的角度审视了环境美化的发展历程,认为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研究对象具有多尺度特性,现代装饰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大地景观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最后对地球表层尺度的城市美化设计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大地景观 地球表层尺度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地球表层的人造“瘴气” 被引量:1
5
作者 宁凯(文/图) 杨振京(文/图) +3 位作者 毕志伟(文/图) 王利康(文/图) 杨庆华(文/图) 许可可(文/图)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2年第4期24-27,共4页
据央视财经频道2022年9月26日消息:科研人员从南极洲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沿线的不同地点采集了19个雪样本,在每个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这可能意味着塑料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加速,即便是被科研人员称为地球上“最干净”的地方—... 据央视财经频道2022年9月26日消息:科研人员从南极洲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沿线的不同地点采集了19个雪样本,在每个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这可能意味着塑料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加速,即便是被科研人员称为地球上“最干净”的地方——南极洲也无法幸免。科学家曾在该地区的深海沉积物、海洋和地表水中发现过微塑料,但在雪样中发现微塑料尚属首次。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被泛称为“微塑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颗粒 科研人员 微塑料 深海沉积物 地球表层 生态环境 南极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信息产业建造地球表层“皮肤”
6
作者 何淑贞 王日远 《通信世界》 2000年第5期29-,共1页
关键词 地球表层 贝尔实验室 因特网 互联网络 皮肤 解剖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关键带研究评述: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7
作者 杨顺华 宋效东 +2 位作者 吴华勇 吴克宁 张甘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8,共11页
近20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地球关键带”研究,为重新审视地球表层系统内水、土、气、生、岩等各要素的功能及其内在关联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搜集2001—2021年间国内外地球关键带研究文献,应用引文空间(CiteSpace)技术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梳... 近20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地球关键带”研究,为重新审视地球表层系统内水、土、气、生、岩等各要素的功能及其内在关联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搜集2001—2021年间国内外地球关键带研究文献,应用引文空间(CiteSpace)技术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梳理地球关键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文献分析表明:地球关键带受到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学界的普遍关注;三个发展阶段(萌芽、初期和快速发展)的研究重点差异明显;土壤是联结地表和地下过程的纽带与核心;地球物理技术成为理解地球关键带结构与过程的重要工具;联网观测和模型模拟是下一阶段的重要方向;地球关键带功能和服务的量化、权衡与提升有望成为重要的决策支持工具。未来仍需在五个方面深化研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地球关键带观测站网络;加强学科交叉和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一代地球关键带科学家;服务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在实践中应用和发展地球关键带科学;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完善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揭示地球关键带过程的耦合机制及其环境效应,加强人类活动对水土过程、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关键带 土壤圈 地球表层系统 结构 过程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关键带:探究人地互动的“窗口”
8
作者 朱竑 杨蓉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地球关键带是近二十年全球地学研究的热点。在空间上,地球关键带是指地球表层各个圈层构成的复杂相互作用系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关键资源基础。2001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地球科学基础研究委员会提出了这一概念。经过20多年的发... 地球关键带是近二十年全球地学研究的热点。在空间上,地球关键带是指地球表层各个圈层构成的复杂相互作用系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关键资源基础。2001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地球科学基础研究委员会提出了这一概念。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地球关键带已经成为一个始于地球科学、落于多学科交叉的新兴领域。相关研究聚焦全球或特定区域关键带内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要素相互耦合过程,通过分析水、碳和能量等的相互作用循环,解释关键带内部多要素、多尺度及多过程的耦合机制。这些已有研究从地理要素循环与物质交换的视角为揭示地球关安建带的功能结构和动态演化提供了分析工具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关键带 相互作用系统 国家研究委员会 地理要素 地球表层 科学基础研究 地球科学 多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地球科学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樊笑英 王民 《地理教学》 2010年第23期4-8,共5页
科学的发展是以“综合一分化一综合”的形式不断发展。产业革命以前,科学以综合的形式存在。之后出现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分趋势。地球科学是从自然科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地球科学以学科分化研究为主,主要分为... 科学的发展是以“综合一分化一综合”的形式不断发展。产业革命以前,科学以综合的形式存在。之后出现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分趋势。地球科学是从自然科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地球科学以学科分化研究为主,主要分为两大主干学科,即地理学与地质学。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层空间系统,包括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两大部分,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质学主要是以固体地球为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教育 发展趋势 地球表层空间系统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国外 学科分化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建立地球系统科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秉维 《科学与社会》 1996年第1期15-21,共7页
1 引言 1.1 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地球系统科学是将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视作一个互相作用的大系统,研究其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借以了解现状和过去,预见将来。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以及所应采取的对策是全... 1 引言 1.1 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地球系统科学是将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视作一个互相作用的大系统,研究其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借以了解现状和过去,预见将来。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以及所应采取的对策是全部工作的重心,温室气体增暖及平流层臭氧空洞更是当前重心中的焦点。1992年《联合国21世纪议程》(以下简称《联合国议程》)第35章《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指出“在制订长期的发展战略时……作为改进这些战略的科学基础的第一步,必须更好地了解形成地球系统的一部分陆地、海洋、大气及其相互联结的水、养料和生物地球化学系统循环和能量流”。可以认为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性乃由于可持续发展在人类前途上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科学 区域可持续发展 发展战略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科学基础 地球表层 地理科学 全球环境变化 自然地带 联合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和地球仪”(人教版)教学解读
11
作者 郭全其 卞学昌 《地理教学》 2012年第13期32-33,21,共3页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球环境各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各要素间相互作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球环境各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机制,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的运动有关,因此要认识地理环境就必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 人教版 地理环境 解读 教学 人类活动 自然现象 地球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文明发展的主线和历史地理学的使命
12
作者 葛剑雄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文明是指一个较大的人类群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文明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五千多年间在世界上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处于地球表层极其复杂多样的环境中,人类文明和人类历史... 文明是指一个较大的人类群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文明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五千多年间在世界上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处于地球表层极其复杂多样的环境中,人类文明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从人类产生至今,一直到可以预见的未来,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和协调,即人类不自觉的或自觉的适应地理环境。一是人类不断克服自身的生物性、兽性,形成人性,并逐步确立人类共同的精神标准和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地球表层 人类群体 人类文明 地理环境 精神财富 生物性 人类与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理论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祚继 程雅淇 +1 位作者 孟海燕 王赛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研究目的:从规划理论构成入手,讨论国土空间的系统科学理论、动态平衡原理、演化组织机制等基础性理论问题,为规划实践提供指导。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构成远远超出传统的建筑学范畴,大量融入地理学、... 研究目的:从规划理论构成入手,讨论国土空间的系统科学理论、动态平衡原理、演化组织机制等基础性理论问题,为规划实践提供指导。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构成远远超出传统的建筑学范畴,大量融入地理学、生态学、海洋学、信息学、经济学、管理学、民法学、景观学等学科知识。(2)国土空间规划的对象是“地理综合体”,规划理论主要来源于不同尺度“地理综合体”的系统科学原理,包括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土地系统科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等。(3)国土空间规划本质上是通过对国土空间系统要素的调控,保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畅通即动态平衡,包括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国土空间系统的综合动态平衡。(4)国土空间系统的演化发展是自组织机制与他组织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组织机制包括规模演化机制、结构演化机制和格局演化机制,他组织机制主要包括空间规划、用途管制、民主监督和信息监管等。研究结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产物和新时代国家空间治理的重要工具,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亟待推进理论创新及其基础上的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理论 地球表层系统科学 动态平衡 自组织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体系修改与教学 被引量:5
14
作者 束炯 乐群 +1 位作者 王远飞 廉丽姝 《地理教学》 2008年第2期18-19,共2页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正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与现代科学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地理学在长期分化,强调部门地理的发展之后,重新又开始重视整体性的综合研究。这一期间,一些学者坚持...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正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与现代科学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地理学在长期分化,强调部门地理的发展之后,重新又开始重视整体性的综合研究。这一期间,一些学者坚持不渝地倡导建立以地球表层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体系——地理科学,引起了广大地理学界的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教学体系 气候学 气象学 修改 高师 地球表层系统 地理学 现代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实现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宪明 刘就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3-244,共2页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以及进行可视化表达的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GIS在商业、农业、水利和...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以及进行可视化表达的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GIS在商业、农业、水利和交通等行业具有非常广泛而实际的应用。在Internet引入到GIS,即WebGIS出现后,使GIS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此,简要地探讨了WebGIS的应用和实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应用 Internet WEBGIS 软硬件系统 可视化表达 分布数据 地球表层 管理系统 信息处理 实现技术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区域系统的视角看区域开发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青山 丛东来 《地理教学》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区域系统的思想萌芽由来已久,但是它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则是现代系统科学理论诞生之后的产物。按大多数地理学者愿意接受的概念,区域系统是指在地球表层具有一定的分类意义并可以表征的地域范围内,由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组成要素... 区域系统的思想萌芽由来已久,但是它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则是现代系统科学理论诞生之后的产物。按大多数地理学者愿意接受的概念,区域系统是指在地球表层具有一定的分类意义并可以表征的地域范围内,由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系统 区域人地关系 区际关系 区域空间结构 地理学 地球表层 区域开发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模块内容分析和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海 高自强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6期41-44,61,共5页
可持续发展是地理课程标准设计和实施的重要指导思想。环境保护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环境保护不仅依赖于环境治理技术的不断改进,更重要的是对公民开展长期有效的环境保护教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所生存的地球... 可持续发展是地理课程标准设计和实施的重要指导思想。环境保护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环境保护不仅依赖于环境治理技术的不断改进,更重要的是对公民开展长期有效的环境保护教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所生存的地球表层的学科,其与生态环境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设计 可持续发展 模块 环境治理技术 标准设计 地理课程 地球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中国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嬗变
18
作者 杜莹 陈锡才 +1 位作者 高庆彦 徐超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64-68,92,共6页
20世纪以来中国地理学的研究始终着眼于地球表层,无论是地理环境或是地球表层的人地关系都曾被看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可是随着分支学科的不断产生和发展,使作为"科学之母"的地理学的学术地位不断受到二级、三级,甚至四级学... 20世纪以来中国地理学的研究始终着眼于地球表层,无论是地理环境或是地球表层的人地关系都曾被看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可是随着分支学科的不断产生和发展,使作为"科学之母"的地理学的学术地位不断受到二级、三级,甚至四级学科的分化而模糊,同时不同学者对于地理学研究对象定义的不同也使得地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也使地理学的科学性受到质疑。本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对20世纪以来中国地理学研究对象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地理学研究对象从模糊不清到将其确定为地球表层陆地空间系统的嬗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理学 研究对象 地球表层 20世纪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5
19
作者 史前进 魏智勇 《地理教学》 2013年第3期4-7,共4页
“地理”是一种教养、“地理”是一种气质。高质量的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地理课程最终要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观念,其背后的“灵魂”是学科思想与方法。地理思想方法是人们在科学认识地球表层各种... “地理”是一种教养、“地理”是一种气质。高质量的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地理课程最终要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观念,其背后的“灵魂”是学科思想与方法。地理思想方法是人们在科学认识地球表层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具有发现和解释其他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念和规则,是分析处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地理规律的理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 中学 地理事物 地理教育 地理课程 地球表层 科学认识 思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空间分布”知识结构和认知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荟蕾 《地理教学》 2009年第4期7-9,共3页
“地理空间分布”就是指地理事物在地球表层展开的空间范围和位置排列状态。当我们考察一个地理系统或一个区域中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时,其实就是在考察其子系统或构成它的更低一级的各个区域的相对位置和空间排列状态,并探讨它们的空... “地理空间分布”就是指地理事物在地球表层展开的空间范围和位置排列状态。当我们考察一个地理系统或一个区域中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时,其实就是在考察其子系统或构成它的更低一级的各个区域的相对位置和空间排列状态,并探讨它们的空间关系。地理空间分布的知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分布 知识结构 认知方法 空间排列 相对位置 空间范围 地球表层 地理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