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空间大地技术确定的ERP参数时变特征分析
1
作者 魏二虎 朱颜 +3 位作者 张云龙 罗一乐 田晓静 刘经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1-554,579,共5页
以各单独测量手段得到的地球自转参数(ERP)为基础,分别输出时域和频域的处理结果,再将每次分析得到的指标参数与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联合解算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横向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测量手段得到的ERP的时变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地球自转参数 时变特征 频谱分析 快速傅里叶变换 功率谱密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基并置轨道配置对地球自转参数解算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子超 李星星 +3 位作者 张柯柯 张伟 黄适 袁勇强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2,共10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卫星激光测距(SLR)低轨卫星(LEO)星基并置对于地球自转参数(ERP)解算的贡献,综合评估星基并置轨道配置和空间连接误差对地球自转参数解算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联合地面全球定位系统(GPS)、低轨... 为了进一步研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卫星激光测距(SLR)低轨卫星(LEO)星基并置对于地球自转参数(ERP)解算的贡献,综合评估星基并置轨道配置和空间连接误差对地球自转参数解算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联合地面全球定位系统(GPS)、低轨卫星星载GPS,以及低轨卫星激光测距观测数据,分析低轨卫星轨道配置、空间连接误差对地球自转参数解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ERP的估计精度受低轨星基并置站的轨道高度和倾角影响较为明显;相比于低轨道、低倾角卫星,高轨道、高倾角卫星对于极移参数的解算精度提升效果更为显著,这主要是得益于该轨道配置可提供更多的SLR观测数据;此外,空间连接误差分析结果表明,ERP对于低轨卫星SLR棱镜质心改正的误差更加敏感,特别是在Z向,2 cm的Z向SLR棱镜质心改正误差可使得极移X分量和Y分量的估计精度分别下降24%和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LEO) 星基并置站 地球自转参数(erp) 轨道配置 空间连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SHA)87L01地球自转参数序列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文耀 冯初刚 +1 位作者 张华 滕展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94-309,共16页
作为新成立的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的全球卫星激光测距SLR资料的分析处理中心,我们用新建立的SHORDEl卫星定轨和卫星测地程序系统处理了MERIT联测后1984年11月—1988年1月的LAGEOS卫星的全球SLR资料,归算了ERP(sHA)87L01地球自转参数序... 作为新成立的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的全球卫星激光测距SLR资料的分析处理中心,我们用新建立的SHORDEl卫星定轨和卫星测地程序系统处理了MERIT联测后1984年11月—1988年1月的LAGEOS卫星的全球SLR资料,归算了ERP(sHA)87L01地球自转参数序列.该序列的内符精度为:x_p——1.3mas,y_p——1.2mas,D_R——0.07ms/day,十天内轨道拟合全球观测资料的整体中误差约为10厘米.将该序列与美国Texas大学空间研究中心(CSR)归算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其外符精度为:x_p——1.6mas,y_p——1.7mas,D_R——0.14ms/day.本文还介绍了为提高解算精度,SHORDE1程序在厘米级参考系的实现和力学因素模制方面的特点;以及为了提高解的稳定性,节省计算机的机时和内存,我们设计应用了命名为"多级复弧法"的估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 自转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合模型的地球自转参数预报对比
4
作者 王帅民 赵亿奇 +3 位作者 王振华 赵玉玲 徐玉静 章剑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7-381,共5页
以最小二乘法、小波去噪、小波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9种地球自转参数预报模型,并进行30 d短周期预报。结果表明,对于极移预报,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球自转参数预报模型效果不佳,RMSE均大于1.5 mas;最小二乘与小波神经网络组合... 以最小二乘法、小波去噪、小波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9种地球自转参数预报模型,并进行30 d短周期预报。结果表明,对于极移预报,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球自转参数预报模型效果不佳,RMSE均大于1.5 mas;最小二乘与小波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预报效果最好,RMSE小于1.3 mas。对于日长变化预报,最小二乘与小波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预报效果不佳,RMSE均大于0.18 ms;小波神经网络预报模型预报效果最好,RMSE为0.07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参数 小波神经网络 小波去噪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对地球自转参数(ERP)的高频激发 被引量:7
5
作者 谢伯全 郑大伟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本文采用1983—1992年期间由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观测和归算的地球自转参数(ERP)序列,以及由全球气象资料归算的大气角动量(AAM)序列,分析和研究了大气对地球自转参数的日长变化(LOD)和极移(x和y)在一个月时... 本文采用1983—1992年期间由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观测和归算的地球自转参数(ERP)序列,以及由全球气象资料归算的大气角动量(AAM)序列,分析和研究了大气对地球自转参数的日长变化(LOD)和极移(x和y)在一个月时间尺度以内的高频激发作用,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大气对LOD分量高频潮汐的估计值存在着影响,但是,潮汐形变参数k/c随时间和频率的变化却是受非大气因素的扰动引起的.2.大气可以解释30天以下LOD非潮汐的大部分变化.3.极移分量30天以内的高频变化也主要由大气激发.x分量与大气的相关性要强于y分量,而且更为稳定,主要表现为平均时间尺度约为27天的波动,大气对这个波动的贡献可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地球自转参数 大气角动量 高频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GPS观测资料解算地球自转参数的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新静 袁运斌 +2 位作者 潭冰峰 宋敏 刘腾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02-906,共5页
研究利用GPS观测资料解算ERP参数的方法。首先,利用全球近100个均匀分布、站址稳定的IGS测站的GPS观测数据解算地球自转参数,并将其与IGS相应产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解算方案可靠。其次,从实验数据和数理表示方面分析ERP参数解算过程... 研究利用GPS观测资料解算ERP参数的方法。首先,利用全球近100个均匀分布、站址稳定的IGS测站的GPS观测数据解算地球自转参数,并将其与IGS相应产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解算方案可靠。其次,从实验数据和数理表示方面分析ERP参数解算过程中的轨道约束方案、先验ERP信息、站坐标数量对解算精度的影响,给出一些提高ERP参数解算精度的建议:对ECOM光压模型9参数中径、法向(D、Y)4个周期项采取相对宽松约束、随机脉冲参数采取紧约束,解算效果更佳;降低ERP先验信息对解算精度的影响,重点在于提高UT1-UTC的预报值精度;利用100个跟踪站数据解算,可达到解算效率和解算质量均最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参数(erp) 极移 日长变化 影响因素 解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站数目和观测弧段对GPS解算地球自转参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魏二虎 刘学习 +1 位作者 孙浪浪 万丽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191,共5页
应用GPS技术解算ERP参数时,其精度受到测站的选取、网形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该问题,利用全球IGS站的GPS数据并采用控制变量法,依次分析了不同测站数目、不同观测弧段长度等因素对解算ERP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两种因素对解算ERP参... 应用GPS技术解算ERP参数时,其精度受到测站的选取、网形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该问题,利用全球IGS站的GPS数据并采用控制变量法,依次分析了不同测站数目、不同观测弧段长度等因素对解算ERP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两种因素对解算ERP参数有较大影响,应当根据不同的测站数目选取相应的观测弧段长度,才能达到最佳的解算效率和解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参数 GPS 测站数目 观测弧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区域网GPS/BDS数据确定地球自转参数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天河 王潜心 +1 位作者 于素梅 李佳净 《导航定位学报》 2015年第3期13-17,共5页
地球自转参数是卫星轨道确定、深空探测器导航等的重要基础数据,是联系天球坐标系和地固坐标系不可缺少的物理参数。本文针对我国自主确定地球自转参数时,需要回答其精度和可靠性问题,提出利用区域网GPS/BDS数据确定极移、日长变化等地... 地球自转参数是卫星轨道确定、深空探测器导航等的重要基础数据,是联系天球坐标系和地固坐标系不可缺少的物理参数。本文针对我国自主确定地球自转参数时,需要回答其精度和可靠性问题,提出利用区域网GPS/BDS数据确定极移、日长变化等地球自转参数估计方法,详细推导了地球自转参数偏导数的计算公式。利用2013年6月我国陆态网27个分布均匀的GPS基准站数据获得了地球自转参数的估计结果,并利用MGEX网BDS数据进行了地球自转参数确定的初步试验。计算表明:由我国陆态网数据可获得极移X、Y分量的精度约0.294mas和0.398 mas,日长变化精度约0.112 ms/d。由MGEX网BDS数据自主确定的极移X、Y分量精度约0.923 mas和1.017 mas,低于陆态网GPS数据的解算结果,日长变化精度约0.055 ms,优于陆态网GPS数据的解算结果。利用区域网GPS/BDS确定的极移参数存在明显的系统性偏差,而日长变化的系统性偏差较小。研究成果为我国自主确定地球自转参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参数 IGS 极移 日长 MG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自转参数短期预报方法及其实现 被引量:14
9
作者 严凤 姚宜斌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5,共5页
根据极移及日长变化的特性,采用LS与A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适合地球自转参数(ERP)的预报模型。为减少相邻残差存在的强相关性,先对残差序列进行差分预处理,然后利用AR模型进行ERP的预报。对ERP进行了1—10天的短期预报,其预报精度... 根据极移及日长变化的特性,采用LS与A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适合地球自转参数(ERP)的预报模型。为减少相邻残差存在的强相关性,先对残差序列进行差分预处理,然后利用AR模型进行ERP的预报。对ERP进行了1—10天的短期预报,其预报精度接近国际最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参数 三角多项式模型 自回归模型 预报精度 平稳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地球自转参数短期预报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修松 何雨帆 +1 位作者 曾光 郭海 《导航定位学报》 2014年第3期6-9,共4页
根据地球自转参数时间序列的特性,给出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识别方法,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参数估算中采用了长自回归白噪化方法,试验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时具有简便较为有效的特点,同时,该方法的另一个特点是全部求解过... 根据地球自转参数时间序列的特性,给出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识别方法,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参数估算中采用了长自回归白噪化方法,试验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时具有简便较为有效的特点,同时,该方法的另一个特点是全部求解过程都是解线性方程组,避免了非线性运算。为减少地球自转参数时间序列相邻数据的强相关性,先扣除地球自转参数时间序列的趋势项和周期项,再对残差序列进行差分处理,最后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对地球自转参数进行短期预报,有效验证了上述算法的可行性及正确性,地球自转参数短期预报结果与地球自转服务产品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地球自转参数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全球经典技术资料确定地球自转参数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德春 金文敬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10-220,共11页
经国际天文协会(IAU)认可,上海天文台从1988年起作为经典技术分析中心(ACOT)继续从事全球经典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工作. 本文对1988年各参加台站的观测情况和地球自转参数(ERP)的确定方法作了介绍,并将所确定的ERP与国际地... 经国际天文协会(IAU)认可,上海天文台从1988年起作为经典技术分析中心(ACOT)继续从事全球经典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工作. 本文对1988年各参加台站的观测情况和地球自转参数(ERP)的确定方法作了介绍,并将所确定的ERP与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的结果作了比较. 本文还对1978—1988年经典技术求解的每0.05年ERP与综合解作了系统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 自转 参数 全球经典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在测定地球自转参数等方面的应用
12
作者 王解先 何妙福 +1 位作者 朱文耀 黄珹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3-308,共6页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地球动力学和地求自转服务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并给出了两次GPS联测GIG'91和IGS'92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球自转参数、高精度的全球尺度基线长度和地心坐标的测定中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地球动力学和地求自转服务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并给出了两次GPS联测GIG'91和IGS'92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球自转参数、高精度的全球尺度基线长度和地心坐标的测定中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还简要地叙述了GPS高精度测量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地球自转参数 地球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自转参数的LS+AR超短期预报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恒星 党亚民 +3 位作者 许长辉 王虎 谷守周 张龙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共4页
地球自转参数(ERP)是卫星精密定轨中联系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的必要参数,是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和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 GMAS)分析中心的重要产品。为了提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分析中心(CGS)的线性模型预报精度,本文研究了最小二... 地球自转参数(ERP)是卫星精密定轨中联系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的必要参数,是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和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 GMAS)分析中心的重要产品。为了提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分析中心(CGS)的线性模型预报精度,本文研究了最小二乘(LS)和自回归模型(AR)组合的超短期预报最优方法;通过不同周期数据确定最佳预报时长,利用LS+AR模型进行超短期预报,并通过IGS和i GMAS与线性模型产品对比。结果表明:利用8 d(时段)数据进行超短期预报最优;LS+AR模型预报精度明显优于LS模型;LS+AR的超短期预报方法优于分析中心的线性预报方法;EOP的PMX和PMY分量利用时段数据预报、LOD利用天数据预报精度更高。本文超短期预报方法能够提高ERP预报精度,为IGS或i GMAS分析中心的ERP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参数 预报 最小二乘 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天顶摄影仪的地球自转参数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磊 常俊琴 +2 位作者 尹东山 李娜 雷鸣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3-348,354,共7页
为研究利用数字天顶摄影定位方法测定地球自转参数的可行性,结合数字天顶摄影定位原理及时空基准转换差异,详细分析多台站地球自转参数测定及单台站UT1-UTC测定原理,并推导给出相关数学模型。模拟仿真及实测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目前高精... 为研究利用数字天顶摄影定位方法测定地球自转参数的可行性,结合数字天顶摄影定位原理及时空基准转换差异,详细分析多台站地球自转参数测定及单台站UT1-UTC测定原理,并推导给出相关数学模型。模拟仿真及实测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目前高精度天顶摄影定位系统(精度0.05″),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合理布站,可实现UT1-UTC参数±5 ms、极移参数±0.06″的测量精度。单台站UT1-UTC实测精度为5~8 ms,可满足特定军事工程需求,同时可为多台站联合解算ERP参数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开展地球自转参数测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天顶摄影定位 地球自转参数 天文经纬度 erp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自转参数的RFFLS短期预报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恒星 党亚民 许长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18,共4页
地球自转参数(ERP)是实现地心天球坐标系(geocentric celestial reference system,GCRS)与国际地球坐标系(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ITRS)相互转换的必要参数,是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和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 地球自转参数(ERP)是实现地心天球坐标系(geocentric celestial reference system,GCRS)与国际地球坐标系(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ITRS)相互转换的必要参数,是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和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分析中心的重要产品。本文针对最小二乘地球自转参数预测算法会造成数据饱和以及新旧数据在数据处理及预报中被同等对待等问题,将遗忘因子引入最小二乘预测算法,进而提高ERP预报精度。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能防止数据饱和,降低旧数据的影响,加强新数据的作用,降低在求解拟合参数时出现秩亏矩阵求逆的几率,提高预报精度。本文详细推导了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表达式,探究了最佳遗忘因子,并通过ERP试验将该方法和原最小二乘的试验结果及LS-AR模型的预报结果作对比,发现仅用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模型预测就可以达到与LS-AR组合模型预测相当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参数 预报 遗忘因子 递推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模型的地球自转参数预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杰 叶修松 +1 位作者 曾光 朱俊 《导航定位学报》 2016年第1期68-74,87,共8页
为了提高基于ARIMA模型的地球自转参数预报精度,着重分析了ERP数据序列预处理中周期项成分的精确获取技术、ARMA模型阶次的优化选择问题,以及ERP数据序列不同差分次数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利用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统服务组织公布的ERP最... 为了提高基于ARIMA模型的地球自转参数预报精度,着重分析了ERP数据序列预处理中周期项成分的精确获取技术、ARMA模型阶次的优化选择问题,以及ERP数据序列不同差分次数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利用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统服务组织公布的ERP最终产品,365组预报结果表明,UT1-UTC预报30d精度可达3.398 6ms,10d以内预报应选取2次差分模型,10d以上选取1次差分模型;日长预报30d精度可达0.337 5ms,应选取零次差分预报模型;Xp预报30d精度为11.189 1mas,Yp预报30d精度为7.932 1mas,两者均选择1次差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地球自转参数预报 差分 模型阶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BI观测资料解算地球自转参数精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炜 岳建平 +1 位作者 单丽杰 韩宸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45-1248,共4页
为分析VLBI观测资料解算地球自转参数的精度,根据VLBI观测原理及其误差方程,分别利用2020年VLBI观测数据及CONT17连续加密观测的XA、XB两种频率通道数据解算地球自转参数,并以EOP14 C04序列作为计算外符合精度的参考序列。结果表明,VLB... 为分析VLBI观测资料解算地球自转参数的精度,根据VLBI观测原理及其误差方程,分别利用2020年VLBI观测数据及CONT17连续加密观测的XA、XB两种频率通道数据解算地球自转参数,并以EOP14 C04序列作为计算外符合精度的参考序列。结果表明,VLBI观测数据解算地球自转参数各分量的外符合精度均能满足高精度要求,比较解算结果与同时段GPS连续数据的解算结果发现,两者精度总体处于同一水平;CONT17观测的XA、XB两种频率通道数据解算极移时精度相当,但前者在稳定性及解算UT1-UTC序列精度上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参数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极移 频率通道 外符合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T观测资料解算地球自转参数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俞克豪 沈彤晖 +2 位作者 李丽华 宋旭 史浩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6-990,共5页
为比较不同时段和不同技术解算地球自转参数的差异,基于CONT08、CONT11、CONT14、CONT17和IVS-R1/R4定期观测的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数据进行地球自转参数解算。同时,利用与CONT观测同时段的GPS数据参与解算,并以IERS提供的EO... 为比较不同时段和不同技术解算地球自转参数的差异,基于CONT08、CONT11、CONT14、CONT17和IVS-R1/R4定期观测的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数据进行地球自转参数解算。同时,利用与CONT观测同时段的GPS数据参与解算,并以IERS提供的EOP14 C04序列作为参考值进行精度评定。结果表明,CONT17与其他3组CONT观测值相比具有更高的极移解算精度,精度提升约40%,但UT1-UTC精度基本处于同一水平;CONT观测比其他类型VLBI观测数据具有更突出的优势,如极移精度提升约30%,UT1-UTC精度提升约45%;VLBI和GPS观测技术比较显示,前者在解算UT1-UTC上更占优势,而后者在解算极移上更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地球自转参数 连续加密观测 日长变化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自转参数预报误差对天文测量影响的分析
19
作者 魏飞 高玉平 尹东山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107,125,共7页
由于地球自转参数(ERP)的滞后性,目前主要使用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服务IERS发布的Bulletin A(简称A公报)预报值进行解算,ERP预报误差对于天文测量的影响目前缺少系统的研究。为此,本文选取IERS 2015—2021近7年A公报的ERP参数对其长期预... 由于地球自转参数(ERP)的滞后性,目前主要使用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服务IERS发布的Bulletin A(简称A公报)预报值进行解算,ERP预报误差对于天文测量的影响目前缺少系统的研究。为此,本文选取IERS 2015—2021近7年A公报的ERP参数对其长期预报及不同时间跨度预报误差分析,并以某站数字天顶望远镜观测结果为例,分析了ERP预报误差对于天文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预报精度越来越差,对于极移参数,1年跨度的预报误差值达到了0.021 as,预报误差对天文经、纬度及方位角的影响分别为0.045 as、0.041 as和0.042 as,完全满足一等天文测量的精度要求;而UT1-UTC预报精度是限制A公报精度的主要因素,60天UT1-UTC的预报误差值已达到了0.007 s,对天文经度的影响达到了0.379 as,已超出一等天文测量的精度要求。为了满足一等天文测量的要求,选取UT1-UTC预报值时,其时间跨度最大为4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测量 地球自转参数 预报误差 极移 UT1-U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S+AR模型和激发函数预报地球自转参数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军 赵德军 陈永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7-459,共3页
分别采用LS+AR组合模型和包含大气角动量、海洋角动量的流体激发函数对地球自转参数进行长期预报。数值实验表明,激发函数预报精度优于LS+AR组合模型,其中大气角动量激发函数预报精度优于海洋角动量激发函数。
关键词 地球自转参数 LS+AR 大气角动量 海洋角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