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南岩溶地区不同含水介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被引量:23
- 1
-
-
作者
武毅
孙银行
李凤哲
-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78-284,共7页
-
基金
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贵州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查(编号:1212010913040)
-
文摘
针对西南岩溶地区表层带岩溶水、管道型岩溶水(溶洞、暗河、管道等)、构造裂隙岩溶水等不同类型地下水赋存介质特点,通过适宜的地球物理方法使用条件以及找水特点的分析,提出不同含水介质中寻找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要解决的地质问题、拟采用的综合物探方法,分别总结出了它们的电性参数(或曲线)的响应特征,形成了不同含水介质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组合方案。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其实用性,并对在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工作中积累的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
-
关键词
西南岩溶地区
表层岩溶
暗河管道
断层储水构造
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
Keywords
Southwest China karst area
epikarst
underground rives and pipelines
water storage structur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technique for groundwater
-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岩溶含水介质充填水和泥识别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探讨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孙银行
连捷
武毅
-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59-464,共6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查"项目(1212011121158)
-
文摘
岩溶含水介质中充填物性质(水或泥)的正确识别是目前制约岩溶水有效勘查与开发利用的主要"瓶颈"之一。充填物为泥或水时,均反映为低电阻率特性,无法区分充填物到底是水还是泥,从而往往造成打井的失败。作者在近几年岩溶区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工作初步发现,利用水和泥的极化差异识别含水介质充填物性质具有较大的可行性。本文分别讨论了具有与水和泥极化特性相关的核磁共振找水法、激发极化法、频谱激电法三种物探方法识别含水介质充填水或泥的基本原理、野外试验效果。当岩溶含水介质充填水时,核磁共振找水法就会有核磁共振(NMR)信号反映,激发极化法中的极化率参数、频谱激电法中的时间常数均具有高值特征;当岩溶含水介质充填泥时,NMR信号无反应,激发极化法中的极化率参数、频谱激电法中的时间常数均具有低值特征。上述结论经几个不同类型的含水介质实例得到验证,效果明显。
-
关键词
含水介质
充填物性质
极化特性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
Keywords
water-bearing media
properties of the infillings
polarization features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techniques
-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浅谈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几个问题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武毅
朱庆俊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
文摘
在笔者多年从事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地下水勘查工作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地层岩性与物性关系、深层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球物理方法评价地下水水质、地下水立体勘查模式建立、地球物理技术求取水文地质参数方法及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资料综合解释信息系统化建设研究等几个问题,并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
关键词
地下水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综合解译
-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41.7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地球物理勘查地下水的新进展
被引量:3
- 4
-
-
作者
余秋生
武毅
尹秉喜
于艳青
高茂生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
-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3期79-83,共5页
-
文摘
本文主要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地下水勘查工作中的几种地球物理勘查新技术、新方法及使用效果,同时指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下水勘查工作中新的应用领域,最后说明了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下水勘查工作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地下水勘查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核磁共振法
瞬变电磁法
研究方向
矿化度判别
-
分类号
P641.7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2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科技创新与应用
被引量:42
- 5
-
-
作者
熊盛青
-
机构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自然资源部航空地球物理与遥感地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5期791-818,共2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602200)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3AA063905)。
-
文摘
简要回顾了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国内航空物探的主要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为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十一五"以来,中国的航空物探技术,尤其是航磁多参量、矢量测量、航空重力测量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航空物探技术创新过程中,航空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加强,在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能源勘查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地下水资源调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调查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满足国家资源勘查和环境评价对航空探测技术的需求,未来中国航空物探测量系统的分辨率、稳定性和实用性将进一步提高,航空物探在加强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能源勘查等传统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将拓展及加强在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部地热调查、水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军事及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
关键词
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航空物探
创新
应用
-
Keywords
airborn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irborn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pplication
-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