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球排气作用——建立整体地球科学的一条统纲
被引量:
38
1
作者
杜乐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81-390,共10页
通过研究发现 ,现在可以用地球排气作用作为一条统纲 ,把原来分散的地球科学各个分支学科和谐地串联成为一个整体地球科学巨系统。地球排气的实质是幔汁 (HACONS超临界态流体 )从深部自发向上、向外的辐射排放 ,结果形成了地球内外的 5...
通过研究发现 ,现在可以用地球排气作用作为一条统纲 ,把原来分散的地球科学各个分支学科和谐地串联成为一个整体地球科学巨系统。地球排气的实质是幔汁 (HACONS超临界态流体 )从深部自发向上、向外的辐射排放 ,结果形成了地球内外的 5个气圈和气体地球动力学 ,幔汁上涌后通过碱交代作用产生蚀变和岩浆并促使原来为固体的上地幔、地壳发生溃变 ,在地球的 3个基本动力 ,即重力、地球自转变速、圈层旋转差速和天体 (主要是月球 )潮汐力联合作用的大前提下诱发出大地构造运动、地球演化和自然灾害。没有幔汁活动就没有壳幔运动。笔者初步认为 ,对现有流行的众多理论和结论都需要重新加以怀疑和再审鉴。否则 ,地球科学难以向前发展。我们今后不仅需要单科的或局域的岩石学家、地球化学家、大地构造学家、气象学家、海洋学家等 ,另外还需要有一大批整体地球科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汁
地球排气作用
气体
地球
动力学
地球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球排气作用的重大意义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
66
2
作者
杜乐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地球排气作用已成为当代地球科学最重要的前沿问题之一。它牵涉到地球演化、大地构造、岩浆作用、热液作用、金属矿产和油气形成、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众多自然灾害成因等地球科学基本理论和国计民生实践问题。本文是近期这一研究领域国...
地球排气作用已成为当代地球科学最重要的前沿问题之一。它牵涉到地球演化、大地构造、岩浆作用、热液作用、金属矿产和油气形成、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众多自然灾害成因等地球科学基本理论和国计民生实践问题。本文是近期这一研究领域国际动态的一个综述。我们应对地球深部气体给予注意 ,特别是其中的氢流。固体地球动力学研究应向流体地球动力学进行概念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排气作用
研究进展
地球
科学
地球
动力学
动力学研究
前沿问题
地球
演化
大地构造
岩浆
作用
热液
作用
油气形成
金属矿产
找矿方法
地球
化学
灾害成因
国际动态
研究领域
地球
深部
固体
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球排气作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杜乐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07-210,共4页
地球排气作用杜乐天(核工业总公司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3)关键词地球排气作用,气体地球动力学地球排气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就由В.И·维尔纳茨基提出,后经V·M·戈尔德施密特、罗比、维诺格拉多夫等人发展...
地球排气作用杜乐天(核工业总公司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3)关键词地球排气作用,气体地球动力学地球排气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就由В.И·维尔纳茨基提出,后经V·M·戈尔德施密特、罗比、维诺格拉多夫等人发展。在前苏联曾召开过几次全国性“地球排气作用与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排气作用
气体
地球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新世纪独联体有关地球排气和油气成因理论进展所得到的启示
被引量:
8
4
作者
杜乐天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4期1-9,共9页
近20年来,令人惊讶的是,独联体油气地质界很多知名学者的油气成因观点发生了重大变化,提出很多新理论和新思路。这是我们现在很不了解的,其认识水平超过美欧油气地质学界,很有必要向国内同行加以介绍。
关键词
地球排气作用
地球
深部流体
地球
动力学
石油天然气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汶川大地震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的成因关系初探
被引量:
14
5
作者
张景廉
杜乐天
+1 位作者
张虎权
石兰亭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12,共8页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留下诸多困惑:大地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大地震能否避免?本文根据松潘—甘孜褶皱带的深部地壳构造特征表明:松潘—甘孜褶皱带的茂县(1933年)、松潘—平武(1976年)、汶川(2008年)大地震震源深度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留下诸多困惑:大地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大地震能否避免?本文根据松潘—甘孜褶皱带的深部地壳构造特征表明:松潘—甘孜褶皱带的茂县(1933年)、松潘—平武(1976年)、汶川(2008年)大地震震源深度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深度大体一致,可能成因上相关。历史上一些大地震如银川地震、海原地震、渭南地震、海城地震、唐山地震等也均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有关,这一切均可能与地球排气作用有关。而通过地震、森林大火、油气资源的一体化勘查,可查明地震可能发生的区域。通过油气的勘查、开发、排放,可有效减少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成因
震源
中地壳低速高导层
壳幔韧性剪切带
地球排气作用
汶川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气是可以再生的
被引量:
16
6
作者
方乐华
张景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8-511,共4页
分析世界一些地区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实际探明的地质储量超过计算的油气资源量、累计产油量超过可采储量、在开发过程中油气有新组分增加等现象,认为一些油气田有新生油气源补给,石油和天然气是可以再生的。根据加利福尼亚Guaymas盆地...
分析世界一些地区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实际探明的地质储量超过计算的油气资源量、累计产油量超过可采储量、在开发过程中油气有新组分增加等现象,认为一些油气田有新生油气源补给,石油和天然气是可以再生的。根据加利福尼亚Guaymas盆地南海槽热液石油的14C同位素年龄以及1δ3C值,认为该类热液石油是近代生成的,其可能的生成模式是高温热液流体对沉积有机质的作用加速了石油的生成,深部地幔流体上升到中地壳,通过费-托反应合成石油。煤矿瓦斯爆炸事件、森林大火事件以及温室气体CO2的排放可能无不与深部地壳无机气体物质源及不断供给有关。石油、天然气的再生表明它们可以通过无机反应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可再生
热液石油
煤层气
森林大火
C02温室气体
地球排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汝箕沟煤矿的热液活动与煤炭成因
被引量:
3
7
作者
张虎权
张景廉
+2 位作者
卫平生
陈启林
吴五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汝箕沟煤矿的热液活动:石英脉(硅化)、白云石化、绿泥石化、伊利石化、黄铁矿化,特别是煤矿中广泛分布的玄武岩,均表明了裂谷的拉张构造环境;认为盆地中存在着地幔流体活动。地学断面揭示了盆地的深部地壳有一低速高导...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汝箕沟煤矿的热液活动:石英脉(硅化)、白云石化、绿泥石化、伊利石化、黄铁矿化,特别是煤矿中广泛分布的玄武岩,均表明了裂谷的拉张构造环境;认为盆地中存在着地幔流体活动。地学断面揭示了盆地的深部地壳有一低速高导层,富含大量的Na+、K+、Mg2+等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还有大量的烃。这些流体不仅提供了一些金属离子与金属矿物,而且提供了大量的碳元素,这些碳元素构成了煤的主要组成并形成了高变质的无烟煤。结论指出,煤不仅可以由植物而形成,也可以通过深部流体而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煤
成因
碳堆积
地球排气作用
中地壳
低速-高导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寻找新油气藏的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之一
董会
王亚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石油深部起源理论认为,石油、天然气与金属矿床一样都是地球排气作用的产物。含油气盆地的演化与地球外核的排气及表面的升降变化相呼应,表明了含油气盆地的深部构造本质。石油及天然气形成于地球排气作用出现冷分支的新生代,明显表现...
石油深部起源理论认为,石油、天然气与金属矿床一样都是地球排气作用的产物。含油气盆地的演化与地球外核的排气及表面的升降变化相呼应,表明了含油气盆地的深部构造本质。石油及天然气形成于地球排气作用出现冷分支的新生代,明显表现为热液期后的特征。油气以垂直运移为主聚集在流体动力学构造圈闭以及与此有关的地层、岩性圈闭中,与新构造运动关系密切,这些理论为寻找新油气藏指明了方向。中国含油气盆地的特点是盆地基底深,沉积地层厚度大,故在已发现油气藏以下地层直至基底内部都有望发现新的油气藏。在新构造运动活跃、深部脆性岩石发育、具有良好盖层形成圈闭的地区,应首先采用深部地震对以构造裂隙油气藏为目标进行勘探。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地震勘探方法对于查明深部断裂、高孔隙带和裂隙带是无能为力的,亟需开发非传统的地震勘探方法,此外,还可结合遥感、地球化学、张量分析、放射性、形态构造模拟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排气作用
流体动力学构造
热液期后
构造裂隙油气藏
深部地震勘探
高孔隙带
高裂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油深部起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9
作者
张之一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1期134-138,共5页
宇宙动力因素及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引起地球排气作用即深部流体上升的外部原因。从太古代至新生代,深部流体的势能不断下降,石油、天然气是晚近期深部流体上升的产物。深部流体上升产生的流体动力学形成流体动力学构造。其中值得关注的...
宇宙动力因素及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引起地球排气作用即深部流体上升的外部原因。从太古代至新生代,深部流体的势能不断下降,石油、天然气是晚近期深部流体上升的产物。深部流体上升产生的流体动力学形成流体动力学构造。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低密带、环状构造及地貌构造结等,几乎所有的油气田均与此有关。基于这样的认识,涌现出了寻找油气藏的新方法,其中有张量分析法、遥感的光学景观模型、岩石放射性法、形态构造模拟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排气作用
深部流体
流体动力学构造
低密带
环状构造
地貌构造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西5起小煤矿瓦斯爆炸与青海8.1级地震有关吗?
被引量:
6
10
作者
梁汉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2期197-200,共4页
地球深部活动会导致地壳变形和断裂,从而诱发地震;地球深部活动还会加剧幔源气体释放并向地表及大气圈扩散,其中包括氢气释放;自然中的煤不仅自身产生氢气,还可能捕集来自深部的氢气,并在开采过程中释放,从而可能出现氢气诱发的煤矿瓦...
地球深部活动会导致地壳变形和断裂,从而诱发地震;地球深部活动还会加剧幔源气体释放并向地表及大气圈扩散,其中包括氢气释放;自然中的煤不仅自身产生氢气,还可能捕集来自深部的氢气,并在开采过程中释放,从而可能出现氢气诱发的煤矿瓦斯爆炸。2001年11月13日至22日,山西阳泉等地点相继发生了5起煤矿瓦斯爆炸及多次余爆事件;11月14日17时26分,在昆仑山区域发生了里氏8.1级强地震,直至11月23日相继发生多起5级以上的余震。这样巧合的看似独立的事件是否通过氢气释放活动而存在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应成为科学家共同关心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煤矿瓦斯爆炸
相关事件
氢气
地球排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球排气作用——建立整体地球科学的一条统纲
被引量:
38
1
作者
杜乐天
机构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81-39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1330 90 )资助项目
文摘
通过研究发现 ,现在可以用地球排气作用作为一条统纲 ,把原来分散的地球科学各个分支学科和谐地串联成为一个整体地球科学巨系统。地球排气的实质是幔汁 (HACONS超临界态流体 )从深部自发向上、向外的辐射排放 ,结果形成了地球内外的 5个气圈和气体地球动力学 ,幔汁上涌后通过碱交代作用产生蚀变和岩浆并促使原来为固体的上地幔、地壳发生溃变 ,在地球的 3个基本动力 ,即重力、地球自转变速、圈层旋转差速和天体 (主要是月球 )潮汐力联合作用的大前提下诱发出大地构造运动、地球演化和自然灾害。没有幔汁活动就没有壳幔运动。笔者初步认为 ,对现有流行的众多理论和结论都需要重新加以怀疑和再审鉴。否则 ,地球科学难以向前发展。我们今后不仅需要单科的或局域的岩石学家、地球化学家、大地构造学家、气象学家、海洋学家等 ,另外还需要有一大批整体地球科学家。
关键词
幔汁
地球排气作用
气体
地球
动力学
地球
科学
Keywords
mantle ichor(HANCONS)
outgassing of the Earth
ulcerating of solid mantle and crust
gas geodynamics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1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球排气作用的重大意义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
66
2
作者
杜乐天
机构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文摘
地球排气作用已成为当代地球科学最重要的前沿问题之一。它牵涉到地球演化、大地构造、岩浆作用、热液作用、金属矿产和油气形成、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众多自然灾害成因等地球科学基本理论和国计民生实践问题。本文是近期这一研究领域国际动态的一个综述。我们应对地球深部气体给予注意 ,特别是其中的氢流。固体地球动力学研究应向流体地球动力学进行概念转变。
关键词
地球排气作用
研究进展
地球
科学
地球
动力学
动力学研究
前沿问题
地球
演化
大地构造
岩浆
作用
热液
作用
油气形成
金属矿产
找矿方法
地球
化学
灾害成因
国际动态
研究领域
地球
深部
固体
地球
Keywords
mantle ichor (HACONS) radiating
hydrogen flow from core
Earth degassing
分类号
P3 [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球排气作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杜乐天
机构
核工业总公司北京地质研究院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07-210,共4页
文摘
地球排气作用杜乐天(核工业总公司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3)关键词地球排气作用,气体地球动力学地球排气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就由В.И·维尔纳茨基提出,后经V·M·戈尔德施密特、罗比、维诺格拉多夫等人发展。在前苏联曾召开过几次全国性“地球排气作用与大...
关键词
地球排气作用
气体
地球
动力学
分类号
P59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新世纪独联体有关地球排气和油气成因理论进展所得到的启示
被引量:
8
4
作者
杜乐天
机构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4期1-9,共9页
文摘
近20年来,令人惊讶的是,独联体油气地质界很多知名学者的油气成因观点发生了重大变化,提出很多新理论和新思路。这是我们现在很不了解的,其认识水平超过美欧油气地质学界,很有必要向国内同行加以介绍。
关键词
地球排气作用
地球
深部流体
地球
动力学
石油天然气成因
Keywords
earth outgassing
deep geofluids
geodynamics
oil-gas origin
分类号
TE13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大地震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的成因关系初探
被引量:
14
5
作者
张景廉
杜乐天
张虎权
石兰亭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出处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12,共8页
文摘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留下诸多困惑:大地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大地震能否避免?本文根据松潘—甘孜褶皱带的深部地壳构造特征表明:松潘—甘孜褶皱带的茂县(1933年)、松潘—平武(1976年)、汶川(2008年)大地震震源深度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深度大体一致,可能成因上相关。历史上一些大地震如银川地震、海原地震、渭南地震、海城地震、唐山地震等也均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有关,这一切均可能与地球排气作用有关。而通过地震、森林大火、油气资源的一体化勘查,可查明地震可能发生的区域。通过油气的勘查、开发、排放,可有效减少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
地震
成因
震源
中地壳低速高导层
壳幔韧性剪切带
地球排气作用
汶川大地震
Keywords
Earthquake
Origin
Earthquake focus
Low velocity and high conductive layer of mid-crust
Crust-mantle ductile shear zone
Earth outgassing
Wenehuan great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1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气是可以再生的
被引量:
16
6
作者
方乐华
张景廉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8-511,共4页
文摘
分析世界一些地区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实际探明的地质储量超过计算的油气资源量、累计产油量超过可采储量、在开发过程中油气有新组分增加等现象,认为一些油气田有新生油气源补给,石油和天然气是可以再生的。根据加利福尼亚Guaymas盆地南海槽热液石油的14C同位素年龄以及1δ3C值,认为该类热液石油是近代生成的,其可能的生成模式是高温热液流体对沉积有机质的作用加速了石油的生成,深部地幔流体上升到中地壳,通过费-托反应合成石油。煤矿瓦斯爆炸事件、森林大火事件以及温室气体CO2的排放可能无不与深部地壳无机气体物质源及不断供给有关。石油、天然气的再生表明它们可以通过无机反应生成。
关键词
油气
可再生
热液石油
煤层气
森林大火
C02温室气体
地球排气作用
Keywords
oil-gas
regeneration
hydrothermal petroleum
coal-bed gas
forest fire
CO2
earth outgassing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汝箕沟煤矿的热液活动与煤炭成因
被引量:
3
7
作者
张虎权
张景廉
卫平生
陈启林
吴五同
机构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甘肃煤炭地质研究所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5-158,共4页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汝箕沟煤矿的热液活动:石英脉(硅化)、白云石化、绿泥石化、伊利石化、黄铁矿化,特别是煤矿中广泛分布的玄武岩,均表明了裂谷的拉张构造环境;认为盆地中存在着地幔流体活动。地学断面揭示了盆地的深部地壳有一低速高导层,富含大量的Na+、K+、Mg2+等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还有大量的烃。这些流体不仅提供了一些金属离子与金属矿物,而且提供了大量的碳元素,这些碳元素构成了煤的主要组成并形成了高变质的无烟煤。结论指出,煤不仅可以由植物而形成,也可以通过深部流体而生成。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煤
成因
碳堆积
地球排气作用
中地壳
低速-高导层
Keywords
Ordos basin
coal
origin
carbon accumulation
mid-crust
low-velocity and high-conduction layer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寻找新油气藏的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之一
董会
王亚兰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文摘
石油深部起源理论认为,石油、天然气与金属矿床一样都是地球排气作用的产物。含油气盆地的演化与地球外核的排气及表面的升降变化相呼应,表明了含油气盆地的深部构造本质。石油及天然气形成于地球排气作用出现冷分支的新生代,明显表现为热液期后的特征。油气以垂直运移为主聚集在流体动力学构造圈闭以及与此有关的地层、岩性圈闭中,与新构造运动关系密切,这些理论为寻找新油气藏指明了方向。中国含油气盆地的特点是盆地基底深,沉积地层厚度大,故在已发现油气藏以下地层直至基底内部都有望发现新的油气藏。在新构造运动活跃、深部脆性岩石发育、具有良好盖层形成圈闭的地区,应首先采用深部地震对以构造裂隙油气藏为目标进行勘探。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地震勘探方法对于查明深部断裂、高孔隙带和裂隙带是无能为力的,亟需开发非传统的地震勘探方法,此外,还可结合遥感、地球化学、张量分析、放射性、形态构造模拟等方法。
关键词
地球排气作用
流体动力学构造
热液期后
构造裂隙油气藏
深部地震勘探
高孔隙带
高裂隙带
Keywords
the earth's degasification
fluid dynamic structure
post-hydrothermalism,structural fractured reservoir
deep seismic survey
high porosity zone
highly fractured belt
分类号
TE12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油深部起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9
作者
张之一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1期134-138,共5页
文摘
宇宙动力因素及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引起地球排气作用即深部流体上升的外部原因。从太古代至新生代,深部流体的势能不断下降,石油、天然气是晚近期深部流体上升的产物。深部流体上升产生的流体动力学形成流体动力学构造。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低密带、环状构造及地貌构造结等,几乎所有的油气田均与此有关。基于这样的认识,涌现出了寻找油气藏的新方法,其中有张量分析法、遥感的光学景观模型、岩石放射性法、形态构造模拟技术等。
关键词
地球排气作用
深部流体
流体动力学构造
低密带
环状构造
地貌构造结
Keywords
earth outgassing
deep fluid
fluid dynamics structure
low density zone
circular structure
reliefstructure knot
分类号
TE13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5起小煤矿瓦斯爆炸与青海8.1级地震有关吗?
被引量:
6
10
作者
梁汉东
机构
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2期197-20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4070
40072055)
文摘
地球深部活动会导致地壳变形和断裂,从而诱发地震;地球深部活动还会加剧幔源气体释放并向地表及大气圈扩散,其中包括氢气释放;自然中的煤不仅自身产生氢气,还可能捕集来自深部的氢气,并在开采过程中释放,从而可能出现氢气诱发的煤矿瓦斯爆炸。2001年11月13日至22日,山西阳泉等地点相继发生了5起煤矿瓦斯爆炸及多次余爆事件;11月14日17时26分,在昆仑山区域发生了里氏8.1级强地震,直至11月23日相继发生多起5级以上的余震。这样巧合的看似独立的事件是否通过氢气释放活动而存在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应成为科学家共同关心的课题。
关键词
地震
煤矿瓦斯爆炸
相关事件
氢气
地球排气作用
Keywords
earthquake
mining-gas explosion
resonating events
hydrogen gas
earth degassing
分类号
TD7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球排气作用——建立整体地球科学的一条统纲
杜乐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球排气作用的重大意义及研究进展
杜乐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球排气作用
杜乐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新世纪独联体有关地球排气和油气成因理论进展所得到的启示
杜乐天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汶川大地震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的成因关系初探
张景廉
杜乐天
张虎权
石兰亭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油气是可以再生的
方乐华
张景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汝箕沟煤矿的热液活动与煤炭成因
张虎权
张景廉
卫平生
陈启林
吴五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寻找新油气藏的理论和方法
张之一
董会
王亚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石油深部起源的研究进展
张之一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山西5起小煤矿瓦斯爆炸与青海8.1级地震有关吗?
梁汉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