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位置报告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陆文 缪志敏 +1 位作者 徐荣 戴卫恒 《导航定位学报》 2014年第1期72-76,共5页
针对目前位置报告系统存在覆盖范围有限以及"城市峡谷"和"南山效应"等不足,提出了基于"北斗二号"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位置报告系统。通过广义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充分利用现有各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资... 针对目前位置报告系统存在覆盖范围有限以及"城市峡谷"和"南山效应"等不足,提出了基于"北斗二号"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位置报告系统。通过广义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充分利用现有各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资源,来构建位置报告系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位置报告系统相比,该系统拓展了覆盖范围、改善了星座构型、提高了安全保密性能并克服了高仰角情况下的"城市峡谷"和"南山效应",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前军民用户对位置报告的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位置报告 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 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几何精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S估计的卫星移动通信定时同步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俊飞 崔维嘉 王大鸣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45-950,共6页
针对采用长期演进(LTE)通信标准的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行定时误差会影响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正交性的问题,在LMS线性估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时延环境下单载波频分多址定时同步优化方法。该方法对用户与卫星... 针对采用长期演进(LTE)通信标准的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行定时误差会影响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正交性的问题,在LMS线性估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时延环境下单载波频分多址定时同步优化方法。该方法对用户与卫星之间传输时延的变化进行估计,通过闭环控制补偿减小上行定时误差。仿真表明:该方法在使用LTE标准帧结构时,能保护用户上行信号正交性,避免符号间干扰,且传输速率损失约为9%,远低于传统拓展帧结构方法带来的损失,验证了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地球静止轨道 长期演进 上行干扰 定时误差 定时同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移动通信系统中MF-TDMA突发分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显华 陈建州 刘立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708-3711,共4页
针对GEO移动无线分组业务GMPRS协议中MF-TDMA突发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衡树结构的分配算法BTP。该算法依次分割分配空间,每次分配具有最小代价值的突发块,并且为了加快分配空间的搜索,对表示布局空间的二叉树进行平衡优化,保证了... 针对GEO移动无线分组业务GMPRS协议中MF-TDMA突发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衡树结构的分配算法BTP。该算法依次分割分配空间,每次分配具有最小代价值的突发块,并且为了加快分配空间的搜索,对表示布局空间的二叉树进行平衡优化,保证了突发分配的实时性及系统资源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突发分配任务,并且在高负载下的时隙带宽利用率达到95%以上,满足了GMPRS标准对信道分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无线分组业务协议 多频时分多址 突发分配 平衡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卫星移动通信RLC层重传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洋 刘立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5,共5页
为解决卫星链路上的大延迟环境对GEO移动通信协议RLC层应用现有选择重传机制(SR-ARQ)造成吞吐量低下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GEO卫星移动通信协议RLC层的HARQ重传机制(G-HARQ),并在QualNet平台上对GEO卫星移动通信协议RLC层G-HARQ和SR-ARQ... 为解决卫星链路上的大延迟环境对GEO移动通信协议RLC层应用现有选择重传机制(SR-ARQ)造成吞吐量低下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GEO卫星移动通信协议RLC层的HARQ重传机制(G-HARQ),并在QualNet平台上对GEO卫星移动通信协议RLC层G-HARQ和SR-ARQ吞吐量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G-HARQ重传机制可以减少RLC确认模式下为恢复错误数据包而传送的ACK/NACK消息数量,从而降低在GEO卫星移动通信协议RLC层端到端的总延迟,提高RLC层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卫星移动通信 无线链路控制 GEO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QualNet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振颤对GMR-1系统波束选择的影响分析及抑制
5
作者 林晓旭 刘乃金 +1 位作者 钱晋希 赵旦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6-350,共5页
针对卫星天线振颤的现象,分析了天线振颤对地球同步轨道移动无线接口(GMR-1)系统波束选择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抑制这种影响的改进型波束选择算法。改进算法根据移动地面站(MES)与其所在波束中的网关(GS)的距离动态设置滞后余量。利... 针对卫星天线振颤的现象,分析了天线振颤对地球同步轨道移动无线接口(GMR-1)系统波束选择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抑制这种影响的改进型波束选择算法。改进算法根据移动地面站(MES)与其所在波束中的网关(GS)的距离动态设置滞后余量。利用OPNET软件搭建系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天线振颤对不同地理位置的MES的波束选择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波束选择过程中,波束选择错误次数随滞后余量和天线最大振颤幅度的增加而增加;改进算法能够显著减少波束选择错误次数,有效抑制天线振颤对波束选择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地球同步轨道移动无线接口 波束选择 滞后余量 OP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波束GEO卫星的大容量互联网接入系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怡 易克初 +1 位作者 于全 孙德春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87-1394,共8页
针对大容量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系统目的关口站距用户远、同步耗时长、下行传输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多波束GEO卫星的大容量互联网接入系统。所提方案星上进行非再生式信号处理、基带程控交换、闭环同步控制、信令信息处理和信道调... 针对大容量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系统目的关口站距用户远、同步耗时长、下行传输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多波束GEO卫星的大容量互联网接入系统。所提方案星上进行非再生式信号处理、基带程控交换、闭环同步控制、信令信息处理和信道调度管理以及下行链路采用时分复用传输方式。对于支持大量分散或移动用户接入互联网的应用,业务质量显著改善,且因信道利用率大大提高,实际运行时的用户容量、数据吞吐率也可能更大。仿真结果表明多频-准正交时分复用传输方式的性能更好,且根据我们已进行过的有关单元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计实现经验,所提系统现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地球同步轨道移动卫星 多频-时分多址 程控交换 准正交时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