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财品 张洪太 谭小敏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21期1-4,共4页
常规的低轨合成孔径雷达具有重访周期长,覆盖范围小等缺点,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将低轨合成孔径雷达轨道提高到地球同步轨道上。然而,由于受地球自转的影响比较大,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有着其本身的特殊性。对地球同步轨道上合成孔... 常规的低轨合成孔径雷达具有重访周期长,覆盖范围小等缺点,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将低轨合成孔径雷达轨道提高到地球同步轨道上。然而,由于受地球自转的影响比较大,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有着其本身的特殊性。对地球同步轨道上合成孔径雷达的星下点轨迹、波束所能覆盖的范围以及多普勒频率进行了分析,并且相应地做了一些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星下点 覆盖范围 多普勒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桃丽 索志勇 +2 位作者 李真芳 楚江 保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89,101,共6页
针对现有文献采用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AR)测量地形高度和地貌形变时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GEOSAR干涉测量模型。在考虑地球曲面、斜距、基线、平台高度、干涉相位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等因素的情况下,推导了干涉GEOSA... 针对现有文献采用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AR)测量地形高度和地貌形变时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GEOSAR干涉测量模型。在考虑地球曲面、斜距、基线、平台高度、干涉相位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等因素的情况下,推导了干涉GEOSAR的绝对测高精度、相对测高精度与形变测量精度的数学模型,建立了一种既适用于高轨干涉SAR系统,也适用于低轨干涉SAR系统的干涉测量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了GEOSAR测高误差和形变测量误差,并与实验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GEOSAR干涉测量模型与Bruno所提模型相比,适用范围更广,且误差精度提高至米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 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成像系统研究
3
作者 宋芳 余涛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4-35,共2页
本文研究了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原理,通过程序模拟了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成像系统,给出了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涉图、展开图.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球部署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实时测控方案研究
4
作者 尚夏 黄明 +2 位作者 李冰 张峰 兰宝君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1,共9页
全球部署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时面临的全实时测控问题,设计综合利用星地链路和星间链路的测控方案.该方案将测控任务划分为视线内和视线外两个阶段,视线内以星地链路为主,星间链路为辅,完成测控/数传信息的实时传输;视线外通过构建数据数... 全球部署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时面临的全实时测控问题,设计综合利用星地链路和星间链路的测控方案.该方案将测控任务划分为视线内和视线外两个阶段,视线内以星地链路为主,星间链路为辅,完成测控/数传信息的实时传输;视线外通过构建数据数传接力星形成体系内星间链路,结合北斗导航星座星间链路/中继卫星星间链路构成体系外星间链路,实现测控/数传信息的实时传输.分析测控/数传链路在任务周期内的链路余量、传输时延等指标,评估了方案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方案测控任务的可靠度在0.99以上,数传任务的可靠度可达0.9,能够有效支持地球同步带卫星全球部署,满足测控任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星间链路 实时控制链路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星载降雨测量雷达设计
5
作者 艾加秋 汪洋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8-183,共6页
分析了雨的空间分布特性,对现阶段降雨测量雷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一种地球同步轨道星载降雨测量雷达设计方法。该雷达采用Ka频段工作频率,采用螺旋扫描实现5 000km直径的圆区域覆盖,可实现0.3mm/h以上强度降雨的探测。同时,地球... 分析了雨的空间分布特性,对现阶段降雨测量雷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一种地球同步轨道星载降雨测量雷达设计方法。该雷达采用Ka频段工作频率,采用螺旋扫描实现5 000km直径的圆区域覆盖,可实现0.3mm/h以上强度降雨的探测。同时,地球同步轨道降雨测量雷达可实现定点观测,通过3~4颗卫星组网即可实现全球覆盖。该雷达是实现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监测,军事战场作战环境综合探测的必要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气象雷达 地球同步轨道 定点降雨测量 0.3mm/h强度探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对低轨卫星的目标引导方法
6
作者 陶新龙 金阳辉 陆小科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4年第3期153-160,共8页
在实际作战中,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通常是最先发现弹道导弹发射的预警装备,然而,其提供的缺维探测信息,使得传统的引导交接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其对低轨卫星的目标引导上。针对此问题,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对低轨卫星的目标引导方法进行研究... 在实际作战中,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通常是最先发现弹道导弹发射的预警装备,然而,其提供的缺维探测信息,使得传统的引导交接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其对低轨卫星的目标引导上。针对此问题,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对低轨卫星的目标引导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弹道导弹在发射及主动段飞行过程中产生红外辐射特性时的飞行高度约束,计算在单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引导下,低轨卫星红外传感器的方位和俯仰探测范围。其次,对低轨卫星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距离进行建模和计算,实现低轨卫星对目标的成功探测。最后,通过模拟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低轨卫星 目标引导 弹道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层效应对地球同步轨道SAR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程 董锡超 李元昊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2-424,共13页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合成孔径时间长、观测范围大,易受到大气层效应时空变化的影响,使成像的聚焦质量和差分干涉处理精度严重下降。该文针对常规对流层和背景电离层等大气层缓变的干扰部分,建立了高精度时频混合GEO SAR...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合成孔径时间长、观测范围大,易受到大气层效应时空变化的影响,使成像的聚焦质量和差分干涉处理精度严重下降。该文针对常规对流层和背景电离层等大气层缓变的干扰部分,建立了高精度时频混合GEO SAR信号模型,分析了不同大气层参数的时间变化率对成像质量和差分干涉处理精度的影响。针对大气层干扰中对流层湍流和电离层闪烁等随机扰动造成的影响,基于幂律功率谱模型,建立了大气扰动参数和成像质量的定量化分析模型,获得了大气层随机干扰的强度与成像评估指标间的关系。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长孔径时间内缓变和随机扰动的大气层误差对成像和差分干涉处理质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L波段GEO SAR成像和差分干涉处理受时空变电离层干扰的影响十分严重,必须予以补偿;对流层干扰对其影响较小,仅当积累时间达到数百秒时才需要考虑它对成像性能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对流层干扰影响 电离层干扰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irp_z变换与方位变标地球同步轨道SAR成像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财品 何明一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36-1742,共7页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成像距离向处理复杂,方位向空变性强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Chirp_z变换与方位变标的成像算法。首先在回波模型中考虑"停-走-停"假设带来的相位误差,然后给出目标点的斜距表达式,并利用...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成像距离向处理复杂,方位向空变性强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Chirp_z变换与方位变标的成像算法。首先在回波模型中考虑"停-走-停"假设带来的相位误差,然后给出目标点的斜距表达式,并利用泰勒级数对斜距进行了高阶展开,通过级数反演法得到信号频谱表达式,利用高效的Chirp_z变换校正距离走动,简化距离向处理,利用改进的变标因子校正方位向信号一次,二次,三次展开项系数线性时变性,并在方位频域内补偿变标操作引入的相位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地球同步轨道SAR聚集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算法 Chirp_z变换 方位变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星载毫米波降雨雷达数据模拟及地表杂波抑制
9
作者 唐顺仙 吕达仁 +3 位作者 何建新 李睿 李学华 王皓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1-489,共9页
首先对地球同步轨道星载降雨雷达进行了介绍;其次基于其技术参数,利用美国第二代机载降雨雷达(APR-2)的实测数据模拟了地球同步轨道星载毫米降雨雷达的数据并对模拟的强度和速度场数据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时域信号(I、Q)和功率谱数据的... 首先对地球同步轨道星载降雨雷达进行了介绍;其次基于其技术参数,利用美国第二代机载降雨雷达(APR-2)的实测数据模拟了地球同步轨道星载毫米降雨雷达的数据并对模拟的强度和速度场数据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时域信号(I、Q)和功率谱数据的特征,采用时域无限脉冲响应(IIR)椭圆滤波器和频域高斯模型自适应处理(GMAP)两种方法对地表杂波进行了抑制,并对抑制前后的廓线数据和回波图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IIR和GMAP方法能够对受弱风条件下海面杂波影响的近地面气象回波进行较好的恢复,对地表杂波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雷达 星载毫米波 数据模拟 地表杂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SAR精确斜距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雨润 禹卫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60-1965,共6页
由于地球同步轨道SAR(Geo-SAR)较高的轨道高度和较长的合成孔径时间,"走-停"("Stop-Go")假设所带来的误差必须予以考虑。该文推导并模拟了正圆轨道下地球同步轨道SAR(Geo-SAR)的精确回波延时方程,分析并仿真了其与&... 由于地球同步轨道SAR(Geo-SAR)较高的轨道高度和较长的合成孔径时间,"走-停"("Stop-Go")假设所带来的误差必须予以考虑。该文推导并模拟了正圆轨道下地球同步轨道SAR(Geo-SAR)的精确回波延时方程,分析并仿真了其与"走-停"模型误差。提出了一种"等效中点"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精确距离历程。采用基于高阶多普勒参数的多项式拟合对"等效中点模型"和"走-停"模型的斜距历程进行展开,借助Legendre正交级数展开定量分析了"走-停"模型所带来的各个幂次的斜距误差,进而分析了各幂次斜距误差对于聚焦效果的影响。通过点目标仿真证明了"走-停"模型应用于Geo-SAR的局限性与"等效中点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走-停”模型误差 正交级数展开 “等效中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 SAR长合成孔径时间弯曲轨迹成像试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财品 何明一 +2 位作者 朱雅琳 李光廷 刘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22,29,共7页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具有重访周期短,观测范围广等优点,在军事及民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GEO SAR长合成孔径时间弯曲轨迹复杂成像特性,首次提出一种地面演示验证方法,对长合成孔径时间弯曲轨迹下成像可行性进行...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具有重访周期短,观测范围广等优点,在军事及民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GEO SAR长合成孔径时间弯曲轨迹复杂成像特性,首次提出一种地面演示验证方法,对长合成孔径时间弯曲轨迹下成像可行性进行验证。给出长合成孔径时间弯曲轨迹定量分析过程,提出具体试验方案,最后角反射器成像品质评估结果表明可实现长合成孔径时间弯曲轨迹下目标点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时间 弯曲轨迹 成像试验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洪文 林赟 +2 位作者 谭维贤 王彦平 向茂生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5年第3期241-253,共13页
该文介绍了地球同步轨道圆迹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Circular SAR,Geo-CSAR)的概念,通过设计同步轨道的轨道参数,可以形成近圆的卫星相对地球轨迹,使SAR载荷的凝视成像模式成为可能,实现对地的大面积定点连续观测以及真3维信息获... 该文介绍了地球同步轨道圆迹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Circular SAR,Geo-CSAR)的概念,通过设计同步轨道的轨道参数,可以形成近圆的卫星相对地球轨迹,使SAR载荷的凝视成像模式成为可能,实现对地的大面积定点连续观测以及真3维信息获取;研究分析了Geo-CSAR的成像能力,指出其在瞬时覆盖度、连续观测范围及3维精确定位方面,具有现有低轨星载SAR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实现全球不间断覆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军事侦察、灾害监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观测 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圆迹SAR 大面积定点连续观测 3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SAR方位空变校正方法
13
作者 陈溅来 张锐 +2 位作者 孙光才 景国彬 邢孟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23,62,共7页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超长合成孔径时间和超大场景存在的严重方位空变问题,提出了一种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方位空变校正方法.首先通过级数反演法得到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精确的二维频谱表达式,但该二维频谱中的多普...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超长合成孔径时间和超大场景存在的严重方位空变问题,提出了一种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方位空变校正方法.首先通过级数反演法得到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精确的二维频谱表达式,但该二维频谱中的多普勒和点目标的方位位置存在严重耦合,再通过奇异值分解将二维频谱中的多普勒与点目标的方位位置分离开来;然后通过两次插值操作将高次相位补偿掉,完成整个场景的聚焦;最后,场景点目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整个场景的点目标聚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方位空变 奇异值分解 方位非线性变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SAR曲线轨迹模型下的改进CS成像算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包敏 周鹏 +3 位作者 保铮 李亚超 邢孟道 王万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86-2693,共8页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轨道高度高,合成孔径时间长,直线轨迹模型不再适用,导致常规的基于直线轨迹模型的成像算法性能下降。该文根据GEO SAR平台的运动特性,使用高阶逼近建立了曲线轨迹模型下的斜距方程,并结合级数反演法,...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轨道高度高,合成孔径时间长,直线轨迹模型不再适用,导致常规的基于直线轨迹模型的成像算法性能下降。该文根据GEO SAR平台的运动特性,使用高阶逼近建立了曲线轨迹模型下的斜距方程,并结合级数反演法,推导了GEO SAR回波信号2维频谱高阶近似表达式。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GEO SAR曲线轨迹模型的改进Chirp Scaling(CS)成像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斜距方程精度较高,能够精确校正距离徙动,实现全孔径高分辨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同步轨道 CHIRP Scaling(CS) 级数反演 2维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星载SAR多普勒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经波 宋红军 +1 位作者 尚秀芹 吴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0-815,共6页
该文推导了适用于任意轨道高度的星载SAR多普勒中心频率和调频率的精确公式,为中高轨SAR多普勒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基于上述公式,分析了地球同步轨道SAR多普勒中心频率与低轨SAR的联系;研究了星载SAR多普勒调频率随轨道高度的... 该文推导了适用于任意轨道高度的星载SAR多普勒中心频率和调频率的精确公式,为中高轨SAR多普勒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基于上述公式,分析了地球同步轨道SAR多普勒中心频率与低轨SAR的联系;研究了星载SAR多普勒调频率随轨道高度的变化和地球自转对同步轨道SAR和低轨SAR调频率的影响;探讨了同步轨道SAR多普勒中心频率和调频率的特征。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推导公式和多普勒特性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地球同步轨道 多普勒中心频率 多普勒调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立方体目标的视星等测算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淼 徐国蕊 +4 位作者 张慧 黄前锋 张飞 邓晶 刘晨曦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0,共5页
根据卫星视星等值的定义,针对立方体型地球同步轨道目标,建立有效视星等的计算模型。利用矢量法分析太阳、观察者和目标卫星三者的时空关系,获得了模型中各参数的取值。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相对于某地面观测站的视星... 根据卫星视星等值的定义,针对立方体型地球同步轨道目标,建立有效视星等的计算模型。利用矢量法分析太阳、观察者和目标卫星三者的时空关系,获得了模型中各参数的取值。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相对于某地面观测站的视星等,并绘制视星等和时间的关系变化曲线。最后,采用卫星跟踪系统和天文望远镜在特定时间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视星等 有效反射面积 矢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发展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郭玲华 邓峥 +5 位作者 陶家生 孙晓峰 王碧茹 裴胜伟 梁巍 顾伟琪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0年第6期23-30,共8页
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因具备高时效性及持续探测能力等优势,已成为当前国际遥感卫星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文章围绕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重点针对光学、微波、电子侦察等国际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及卫星平台发展动态、发展趋势开展... 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因具备高时效性及持续探测能力等优势,已成为当前国际遥感卫星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文章围绕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重点针对光学、微波、电子侦察等国际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及卫星平台发展动态、发展趋势开展了调研与分析,梳理出国际发展情况对中国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领域发展的启示。文章从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领域发展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出支撑该领域发展需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微波 电子侦察 空间目标监视 卫星平台 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SAR曲线轨迹模型和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包敏 徐刚 +3 位作者 李亚超 邢孟道 保铮 王万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69-1777,共9页
由于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轨道高度高,地球自转对其影响较为严重,其相对地球的运动变得更为复杂,低轨SAR中的直线轨迹模型已不能精确逼近其真实成像几何,基于该模型推导的成像算法也不再适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根据GE... 由于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轨道高度高,地球自转对其影响较为严重,其相对地球的运动变得更为复杂,低轨SAR中的直线轨迹模型已不能精确逼近其真实成像几何,基于该模型推导的成像算法也不再适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根据GEO SAR平台的运动特点,使用高阶逼近模型建立了适用于GEO SAR长合成孔径时间的斜距方程,并结合级数反演法,推导出该斜距方程下的二维频谱高阶近似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二维频域成像算法并分析了其运算量。该算法所有操作都由快速傅里叶变换和相位点乘完成,具有较高的效率。点目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斜距方程精度较高,该算法能实现GEO SAR全孔径高精度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SAR) 合成孔径时间 级数反演 二维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带动态监视光学系统样机及试验观测结果 被引量:7
19
作者 罗浩 毛银盾 +2 位作者 于涌 张会彦 唐正宏 《空间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0-360,共11页
地球同步轨道上目标数量多,运动形式多样.为了保障航天活动的安全,有必要开展地球同步轨道目标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发生在中国专属地球同步轨道带的空间事件.2015年12月地球同步轨道带动态监视光学系统样机正式安装在中国丽江高美古观测... 地球同步轨道上目标数量多,运动形式多样.为了保障航天活动的安全,有必要开展地球同步轨道目标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发生在中国专属地球同步轨道带的空间事件.2015年12月地球同步轨道带动态监视光学系统样机正式安装在中国丽江高美古观测站.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利用该样机对台站上空地球同步轨道带的样本天区开展了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样机能够对27颗地球同步轨道目标进行连续监测,其中两颗为北美航空航天司令部未编目的目标;目标天文定位的内符精度在方位上约为4″,在俯仰上约为1″.利用多圈次观测结果对轨道进行改进,在无轨控发生时,24 h和48 h点位预报精度在方位和俯仰上分别优于9″和2″.以3颗GEO目标为例,通过实测资料对轨道变化事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动态监视 天体测量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地球同步轨道SAR的改进CS算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财品 张洪太 谭小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9-186,共8页
地球同步轨道SAR具有一般低轨SAR所不具备的优势。然而其"8"字形的运动轨迹也给成像带来了困难,基于直线运动的成像算法将失效。针对这个问题,利用了聚焦性能比较好的CS算法并结合偏航牵引控制和弯曲补偿的方法把弯曲的孔径... 地球同步轨道SAR具有一般低轨SAR所不具备的优势。然而其"8"字形的运动轨迹也给成像带来了困难,基于直线运动的成像算法将失效。针对这个问题,利用了聚焦性能比较好的CS算法并结合偏航牵引控制和弯曲补偿的方法把弯曲的孔径拟合成直线再进行成像。本文分别对地球同步轨道SAR偏航牵引问题,等效斜视角进行了研究,详细推导了斜视工作模型下基于弯曲补偿改进的CS算法,根据分辨率的需求对地球同步轨道SAR大合成孔径进行子孔径处理,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成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SAR 偏航牵引 弯曲补偿 改进C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