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面物理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耦合反馈机理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季劲钧 余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9-448,共10页
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 A V I M) 研究地表面物理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耦合的机理和实现方法,其基础是植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等物理过程影响植物的生理生长过程,使得植被宏观形态和相应的地表的动力学参... 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 A V I M) 研究地表面物理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耦合的机理和实现方法,其基础是植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等物理过程影响植物的生理生长过程,使得植被宏观形态和相应的地表的动力学参数上发生显著变化,又反过来作用于植被与大气、土壤之间的物理交换过程。这种气候与生物圈双向反馈过程是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的主要相互作用机理。应用 A V I M 于内蒙古半干旱草原,模拟了在大气状况强迫下,草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植被与大气之间 C O2 、潜热和感热的交换,揭示了地表物理和生物学过程耦合反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面物理 生物地球化学 过程 大气-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北缘古生代构造-地层岩片沉积物源区及构造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启东 欧阳建平 张本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2-413,共12页
取自大别造山带北缘(北淮阳地区)古生代主要构造-地层岩片中变碎屑岩和碎屑岩的一组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与相关资料显示,从早古生代到泥盆纪,再到石炭纪,龟山组、南湾组—佛子岭群和石炭系三个岩片中的碎屑岩类,存在稳定的沉积... 取自大别造山带北缘(北淮阳地区)古生代主要构造-地层岩片中变碎屑岩和碎屑岩的一组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与相关资料显示,从早古生代到泥盆纪,再到石炭纪,龟山组、南湾组—佛子岭群和石炭系三个岩片中的碎屑岩类,存在稳定的沉积物源区,源区组成可能相当于北秦岭构造单元中古元古代的秦岭群及秦岭群组分沉积再循环的部分。沉积组分成熟度由高到低和源区剥蚀性质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指示三个岩片代表了华北、扬子两陆块在古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中,主动大陆边缘一侧一系列构造事件中“俯冲后期-对接-碰撞前奏”的三个片断。这些论证显示,大别造山带北缘不同岩片沉积构造环境和演化的进程完全可以与北秦岭构造单元南部对比,大别造山带北缘应是北秦岭构造单元的东延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造山带 地球化学研究 物源区 构造-地层 岩片 北缘 构造演化 地球化学数据 构造单元 地球化学记录 主动大陆边缘 沉积构造环境 ND同位素 北淮阳地区 北秦岭 早古生代 佛子岭群 古元古代 性质变化 演化过程 构造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研究及靶区圈定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晓勇 王奎仁 +4 位作者 孙立广 杨学明 黄德志 李英贤 石昆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270,共8页
沙溪和菖蒲山地区位于扬子金属成矿带中部,前者是一个已经探明并圈定地质储量的中型斑岩型铜(金)矿床.本文通过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在沙溪矿床的邻区———菖蒲山地区预测并应用高精度地球物理方法圈定了一个与已知矿床规... 沙溪和菖蒲山地区位于扬子金属成矿带中部,前者是一个已经探明并圈定地质储量的中型斑岩型铜(金)矿床.本文通过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在沙溪矿床的邻区———菖蒲山地区预测并应用高精度地球物理方法圈定了一个与已知矿床规模相近的斑岩铜矿成矿异常区,该异常区由硫化物矿化所引起,呈北北东展布,长1500m,宽500m,总面积接近0.8km2。本文提出了一个斑岩型铜矿的控矿模型,结合区域资料和前人关于我国铜矿成矿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得出,本区为形成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有利成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研究 成矿靶区 斑岩铜金矿床 安徽 地质储量 成矿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地球化学和构造物理化学的研究发展
4
作者 吕古贤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40-540,共1页
关键词 构造物理化学 构造地球化学 动力成岩成矿 研究思路 构造动力 物理作用 研究发展 地球化学过程 构造作用力 地球化学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姚志刚 谢淑云 鲍征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研究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过程与湿地功能的关系。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湿地生态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它的概念,并评述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元素... 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研究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过程与湿地功能的关系。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湿地生态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它的概念,并评述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元素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湿地模型和3S技术等新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中国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的优先领域,应加强湿地基础理论研究及在湿地的演化、生态过程、界面过程、预测与评价、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地球化学 物质循环 地球化学研究 湿地生态 元素地球化学 生物地球化学 湿地研究 3S技术 物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铁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6
作者 王续文 李宇轩 安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4-1228,共15页
铁元素是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参与成矿的重要金属元素之一,岩浆-热液矿床中富铁矿物(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斑铜矿、毒砂、菱铁矿)的δ^(56)Fe值变化较大(-2.07‰~+1.58‰),指示铁同位素在岩浆演化、流体出溶和热液演化过... 铁元素是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参与成矿的重要金属元素之一,岩浆-热液矿床中富铁矿物(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斑铜矿、毒砂、菱铁矿)的δ^(56)Fe值变化较大(-2.07‰~+1.58‰),指示铁同位素在岩浆演化、流体出溶和热液演化过程中均存在明显的分馏,因此,在约束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成矿金属的迁移-富集-沉淀过程和示踪成矿物质来源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整理和分析前人研究资料,文章总结了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岩浆演化、流体出溶和热液演化过程中铁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现状。岩浆演化过程中铁同位素会发生显著分馏,如部分熔融过程中,熔体相比残余固相富集重铁同位素;矿物分离结晶会引起残余熔体铁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主要受含Fe2+或Fe3+矿物结晶的影响,如磁铁矿分离结晶会导致残余熔体铁同位素组成变轻,总体反映岩浆氧化还原状态对铁同位素分馏的主要控制作用,因此,含矿岩体铁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可用于确定岩浆的氧化还原状态。流体出溶是含矿岩浆演化成为岩浆热液矿床的关键过程,出溶流体相对于母岩富集轻铁同位素,但实验研究表明出溶流体铁同位素组成可能受其中铁的迁移形式、与流体平衡的含Fe2+或Fe3+矿物的比例、相分离和流体混合等多种因素影响。热液演化过程中,含铁热液矿物沉淀会引起流体铁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磁铁矿沉淀会导致流体富集轻铁同位素,而含铁硫化物(如磁黄铁矿)沉淀则会使得流体逐渐富集重铁同位素,显示热液流体氧化还原状态对铁同位素分馏的控制作用。由于黄铜矿被认为可以有效记录流体的铁同位素组成,其铁同位素值被用于区分热液流体氧化还原状态。铁元素作为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直接参与成矿的元素,为直接示踪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岩浆演化、流体出溶和热液演化过程中铁同位素的明显分馏,导致利用铁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特殊性。进一步明确流体出溶、热液演化等地质过程中的分馏规律,是利用铁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同位素 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地球化学行为 应用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地球化学在广西岩桃金矿区的找矿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黎译阳 罗先熔 +1 位作者 李世铸 唐志祥 《黄金科学技术》 2012年第6期15-20,共6页
广西岩桃金矿区位于桂西北地区羌圩背斜核部的南东方向上,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强烈,褶皱、断裂、节理和劈理十分发育,这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本次工作通过在岩桃矿区进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并且结合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圈出综... 广西岩桃金矿区位于桂西北地区羌圩背斜核部的南东方向上,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强烈,褶皱、断裂、节理和劈理十分发育,这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本次工作通过在岩桃矿区进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并且结合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圈出综合异常区,通过对成矿条件好的综合异常区进行地表工程揭露,确定矿体在地表的赋存位置。本次工作在矿区内共圈出5个Au异常带,划分出3个综合异常区,通过地质解释、探槽揭露和岩石化学分析,圈定了7个金矿(化)体,并且发现矿体赋存在辉绿岩中的断裂破碎带上。研究表明,通过地质解释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寻找地表金矿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地球化学 找矿研究 岩桃金矿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高温超导弱磁测量传感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3-623,共1页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高温超导弱磁测量传感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关键词 中国地质科学院 实用新型专利 地球化学勘查 测量传感器 高温超导 地球物理 研究 弱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制的钼镍矿石地球化学标准物质获批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
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8-378,共1页
近日,经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组织的40余名各领域专家审核,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制的钼镍矿石系列标准物质通过审核,获批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该系列钼镍矿石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包括钼矿石3个、钼精矿1个、镍... 近日,经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组织的40余名各领域专家审核,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制的钼镍矿石系列标准物质通过审核,获批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该系列钼镍矿石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包括钼矿石3个、钼精矿1个、镍矿石3个、镍精矿2个,共计9种,定值元素23~27种,矿石主成分含量范围较广,从边界品位、工业品位、富矿品位至精矿品位,形成了良好的梯度变化,代表性好、适用性强、量值准确、不确定度合理、具可溯源性,可供地质矿产勘查、选冶以及贸易等相关部门用作化学成分分析的量值和质量监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标准物质 地球化学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球物理 镍矿石 钼矿石 研究 地质矿产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获4项国家专利
1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2-692,共1页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在仪器研制领域又获得四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分别是应用于双通道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上的电子脉冲式原子荧光光谱仪氢火焰低温点燃装置、气体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氢火焰保护装置和应用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在仪器研制领域又获得四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分别是应用于双通道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上的电子脉冲式原子荧光光谱仪氢火焰低温点燃装置、气体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氢火焰保护装置和应用于碳分析仪上的多样位可编程全自动研磨装置、多点采控恒温式电热板。“一种电子脉冲式原子荧光光谱仪氢火焰低温点燃装置”专利技术能使通过石英炉管的混合气在常温或较低的预热温度下自动定时地点燃而形成氩氢火焰,并且不需使用屏蔽气,氩气消耗仅为400~800mL/min,可以延长点火装置的使用寿命,最终提高原子荧光光谱仪的长期稳定性和分析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球化学勘查 地球物理 研究 国家专利 原子荧光光谱仪 实用新型专利 点燃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依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正式成立
1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5-625,共1页
2016年5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协定签署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成功举行,标志着该国际研究中心的正式成立及投入运行.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 2016年5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协定签署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成功举行,标志着该国际研究中心的正式成立及投入运行.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出席会议并讲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弗莱维娅·施莱格尔,河北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省委常委袁桐利,国际地科联主席罗兰德·奥博汉斯利,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出席会议并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球化学勘查 地球物理 全球尺度 研究 国际 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铜镍-钒钛复合(或过渡)型矿化镁铁-超镁铁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12
作者 李德东 王玉往 +3 位作者 龙灵利 王京彬 王莉娟 邹滔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05-706,共2页
新疆东天山地区发育一系列铜镍硫化物-钒钛磁铁矿过渡型矿化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初步统计这些岩体有香山西岩体、牛毛泉岩体、土墩南(二红洼)岩体和红梁子岩体。香山西岩体前人已做过详细研究(秦克章等,2002;肖庆华等,2010;王玉往等,201... 新疆东天山地区发育一系列铜镍硫化物-钒钛磁铁矿过渡型矿化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初步统计这些岩体有香山西岩体、牛毛泉岩体、土墩南(二红洼)岩体和红梁子岩体。香山西岩体前人已做过详细研究(秦克章等,2002;肖庆华等,2010;王玉往等,2010),并且也注意到了香山西岩体是铜镍硫化物-钒钛磁铁矿复合(或过渡)类型的杂岩体。经过详细的区域野外及室内工作,初步确定东天山地区的牛毛泉、二红洼、红梁子岩体也具有铜镍-钒钛复合(或过渡)类型的特征,本文主要对牛毛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铜镍硫化物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 牛毛泉 年代学 矿化 无机化 锆石 风信子石 岛状硅酸盐矿物 角闪石 链状硅酸盐矿物 岩石地球化学 东天山地区 钒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会新组建的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委员会成立 同时召开第一次学术交流会
13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7-49,共3页
中国东部上地幔特征与地球动力学讨论会于1989年10月10—14日在合肥举行,这次会议是由我会新组建的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委员会与“1989年地球物理综合学术讨论会第六专题——岩石圈物质组成”和岩石圈委员会第二工作组“大陆岩石圈的... 中国东部上地幔特征与地球动力学讨论会于1989年10月10—14日在合肥举行,这次会议是由我会新组建的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委员会与“1989年地球物理综合学术讨论会第六专题——岩石圈物质组成”和岩石圈委员会第二工作组“大陆岩石圈的热、力学、化学和岩浆演化”分组联合召开的,这一形式提供了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不同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岩石 学术交流 岩石地球化学 学术讨论会 岩石圈 地球科学研究 地球动力学 地球化学研究 包体 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量重点实验室
1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i001-i001,共1页
关键词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 南海海洋研究 中国科学院 海洋地质 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落户中国地质科学院
1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66,共1页
2013年11月1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表决通过,同意在中国河北廊坊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建立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这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继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后成功申报的第二家联合国教科文组... 2013年11月1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表决通过,同意在中国河北廊坊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建立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这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继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后成功申报的第二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研究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球化学勘查 全球尺度 国际 地球物理 中国河北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地球化学填图会议综述
16
作者 姚文生 程志中 谢学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9-172,共4页
2009年10月10~12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承办的国际地球化学填图会议在河北廊坊召开。物化探研究所名誉所长、
关键词 地球化学填图 国际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 综述 地球化学勘查 地球物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的微生物学与地球化学分析及其指示意义
17
作者 宫俊丽 孙晓明 +2 位作者 李如操 阙洪华 李欣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47-648,共2页
用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方法来进行天然气水合物找矿与成矿机制的研究是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物学以及生物有机地球化学等以来的又一新的研究手段。目前,世界上许多已知水合物区的微生物群落已得到调查,如墨西哥湾(Mills et al.,2... 用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方法来进行天然气水合物找矿与成矿机制的研究是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物学以及生物有机地球化学等以来的又一新的研究手段。目前,世界上许多已知水合物区的微生物群落已得到调查,如墨西哥湾(Mills et al.,2003)、Cascadia margin(Bidle et al.,1999;Marchesi,2001)、Eel River(Hinrichs et al.,1999)、Andaman Sea(Brandon et al.,2012)等,并在其中获得的微生物的16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地球化学分析 远景区 水合物研究 有机地球化学 成矿机制 微生物群落 烃类气体 地球物理 生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东北塔前-赋春成矿带画子山地区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建勇 罗凡 陈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画子山地区隶属于赣东北塔前-赋春成矿带,其具有地质条件复杂,深部成矿条件优越等特点。在复杂的地质条件情况下,对多种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可较为客观的反映地下深部信息。而物性差异是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研究前提,首先对画子... 画子山地区隶属于赣东北塔前-赋春成矿带,其具有地质条件复杂,深部成矿条件优越等特点。在复杂的地质条件情况下,对多种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可较为客观的反映地下深部信息。而物性差异是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研究前提,首先对画子山地区的岩石标本进行物性分析。基于物性分析结果,在画子山地区针对性的布设两条(8线和11线)重力、磁法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综合地球物理剖面,然后结合地质、物性、钻孔等资料对综合剖面进行解译,解译得到重力高值和低阻异常区是由矿化引起,磁异常带由蚀变所引起。最后通过分析综合剖面反映出地下的高密度体、高磁性体和低阻高极化体的分布规律,圈定出找矿的重点区域为万年群牛头岭组上段地层的西南方向,为画子山地区的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前-赋春成矿带 画子山地区 地球物理特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届专业委员会组建公告
19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9-179,共1页
经过近一年的协商 ,我会所属 2 2个专业委员会和两个工作委员会相继开展了换届组建工作。目前除微束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宝石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外 (名单另行公布 ) ,其余已完成换届组建工作 ,经秘书长审核 ,现将名单公告如下。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 地球化学专业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 地质矿产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 委员会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公告
20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4-625,共2页
2008年5月10日,第5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第12届评审会。会议由评选委员会主任刘丛强主持。本次共评选出9名获奖人,经网上公示(公示时间:2008-05-22至2008-06-02)后,无异议,评选结果生效。现将评... 2008年5月10日,第5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第12届评审会。会议由评选委员会主任刘丛强主持。本次共评选出9名获奖人,经网上公示(公示时间:2008-05-22至2008-06-02)后,无异议,评选结果生效。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以姓氏拼音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定年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埃达克质岩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大别-苏鲁造山带 学术成就 榴辉岩 区域变质岩 地壳混染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地球化学特征 新元古代 晚元古代 评选委员会 层状岩体 地幔 地球内部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 金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