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化学资料定量识别层序地层单元技术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红涛 庄文娟 +1 位作者 黄众 刘强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3,共7页
应用地球化学资料识别层序地层单元的方法包括:碳氧同位素法、黏土矿物法、胶结物含量法、微量元素法、稀土元素法、TOC识别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等。上述方法识别层序地层单元具有识别准确和分辨率高等优点,缺点是容易受到样品采样不连... 应用地球化学资料识别层序地层单元的方法包括:碳氧同位素法、黏土矿物法、胶结物含量法、微量元素法、稀土元素法、TOC识别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等。上述方法识别层序地层单元具有识别准确和分辨率高等优点,缺点是容易受到样品采样不连续的限制和受成岩作用、岩浆作用、构造作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多地球化学指标结合识别层序地层单元的基础上,还应结合测井、地震、古生物等资料开展层序地层单元综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单元 地球化学资料 微量元素法 黏土矿物法 综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球化学图的编图新方法——加密网格单元色块图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善仁 沈镛立 +1 位作者 吴悦斌 赵伦山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9-82,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前人区域地球化学编图方法优缺点的分析以及笔者的编图实验,制定了一套采用加密网格单元色块图技术的直观、合理、高效的区域地球化学图的编制方案。
关键词 区域地球化学 加密网格单元技术 色块图 地球化学勘探资料 色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川硫化铜镍矿床成因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合群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17-135,共19页
本文在以往调查、勘探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我国金川硫化铜镍矿床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论证了该矿床的成因。认为:1)该矿床的形成与多相熔体多次侵入,复合有关,第一、二次侵入是携带硫化物液滴和橄榄石晶粒的硅酸盐岩浆;第... 本文在以往调查、勘探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我国金川硫化铜镍矿床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论证了该矿床的成因。认为:1)该矿床的形成与多相熔体多次侵入,复合有关,第一、二次侵入是携带硫化物液滴和橄榄石晶粒的硅酸盐岩浆;第三次侵入的是运载大量榄榄石晶粒的硫化物矿浆;第四次侵入的是杂质很少的硫化物矿浆。2)各次所侵入的多相熔浆流之间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它们是同一股含矿岩浆在过渡岩浆房中熔离—结晶—重力分异的产物。3)成矿母体为源自大陆地幔的含矿拉斑玄武质苦橄岩浆。4)成矿构造环境属克拉通区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矿床 岩浆房 重力分异 次侵入 地球化学资料 硫化铜 矿石类型 超基性岩 综合研究 橄榄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采集篇(1)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良士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4-207,共4页
本刊于2014年开辟了“叙谈矿产地质工作”栏目,特邀吴良士研究员以地质填图、样品采集和综合评价3个方面为主题,将以往地质勘查工作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写成系列短文,希望对正在从事矿产地质工作的同行们有所启迪,能够从中吸取经验... 本刊于2014年开辟了“叙谈矿产地质工作”栏目,特邀吴良士研究员以地质填图、样品采集和综合评价3个方面为主题,将以往地质勘查工作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写成系列短文,希望对正在从事矿产地质工作的同行们有所启迪,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地质填图篇的全部内容已经在2014年刊登完,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刊登样品采集篇中的各个章节,望感兴趣的读者们继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采集 矿产地质 采样工作 地球化学资料 矿石品位 样品代表性 矿产资源储量 系统采样 矿床类型 矿化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达茂旗胡吉尔特蛇绿岩的时代
5
作者 李尚林 段俊梅 +2 位作者 马伯永 杨文瑞 罗彦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329-329,共1页
内蒙古胡吉尔特一带发育晚泥盆世超基性岩、堆积杂泥质岩组合,呈现典型的蛇绿岩特征,其地球化学资料岩、辉绿岩墙群及基性枕状熔岩夹大洋放射虫硅显示为大洋中脊环境(李尚林等,2003,2012)。
关键词 蛇绿岩 内蒙古 达茂旗 地球化学资料 超基性岩 大洋中脊 晚泥盆世 枕状熔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西北部深浅构造耦合成矿效应
6
作者 杨立强 邓军 +1 位作者 王庆飞 周应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3-923,共1页
根据区域成矿物理化学与地球化学资料,利用地球物理多学科资料反演计算的现今岩石圈结构图象,我们初步恢复了胶东西北部地区金矿成矿期的岩石圈结构形态与物理状态,探讨了其可能的深浅构造耦合成矿效应。虽然受成矿后构造运动的叠加... 根据区域成矿物理化学与地球化学资料,利用地球物理多学科资料反演计算的现今岩石圈结构图象,我们初步恢复了胶东西北部地区金矿成矿期的岩石圈结构形态与物理状态,探讨了其可能的深浅构造耦合成矿效应。虽然受成矿后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但现今地壳仍保留了成矿期古地壳结构的总体面貌。深度域内,花岗岩与变质杂岩接触带的局部隆起及梯级带由陡变缓部位、居里面平缓梯度带的相对隆起地段、Moho面凹陷区及等深线梯度带与等温线近垂直相交部位有利于金矿床与Au异常的产出。成岩成矿以高温、低压和大热流强度为特征。成矿深度0.8~4.5km,成矿期花岗质杂岩体顶界面深3km±,壳内低速层顶界面深19.5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部地区 成矿效应 构造耦合 胶东 岩石圈结构 地球化学资料 成矿物理化学 地壳结构 成矿期 反演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耳其Taurides西部早寒武世弧后火山作用
7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中西部 火山作用 早寒武世 土耳其 拉斑玄武岩 矿物共生组合 地球化学资料 斜长石 下寒武统 次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