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床地球化学类型及其在地质勘查中的意义
1
作者 李赋屏 李毅 +1 位作者 苏亚汝 谭运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2-578,共7页
根据文献报导及作者的研究,分别对Sedex型铅锌矿床、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岩浆期后高温热液型石英脉状黑钨矿矿床和沉积岩为主岩的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进行了矿床地球化学分类:Sedex型铅锌矿床分为Selwyn型矿床和McArthur型矿床... 根据文献报导及作者的研究,分别对Sedex型铅锌矿床、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岩浆期后高温热液型石英脉状黑钨矿矿床和沉积岩为主岩的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进行了矿床地球化学分类:Sedex型铅锌矿床分为Selwyn型矿床和McArthur型矿床,前者的成矿热卤水产生于开阔海盆或大陆斜坡的浊积岩建造,后者的成矿热卤水产生于氧化的海底裂谷沉积建造,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分为酸性-硫酸盐型(明矾石-高岭石型)金矿床和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床,前一类金矿床的成矿流体,f(S2)和f(O2)较高,pH值较低,后一类金矿床的成矿流体,f(S2)和f(O2)较低,pH值较高。岩浆期后高温热液型石英脉状黑钨矿矿床分为钨-铍-钼-铋型黑钨矿矿床和钨-锡-硫化物型黑钨矿矿床,钨-铍-钼-铋型黑钨矿矿床的成矿作用是在pH值较高的弱碱性、Eh值较高的环境中进行的,钨-锡-硫化物型黑钨矿床的成矿作用是在pH值较低的弱酸性的,Eh值较低的环境中进行的。沉积岩为主岩的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分为金-砷-(锑)型金矿床、金-汞-(铊)型金矿床和金-锑-黄铁矿型金矿床。金-砷-(锑)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地层建造水(为主)与改造后的大气降水混合形成的热液,其pH值为3.6~5.2,且Eh值较低;金-汞-(铊)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大气降水与地层建造水混合形成的热液,其pH值为5.0~7.5,Eh值较高;金-锑-黄铁矿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改造后的大气降水与岩浆演化成的流体混合形成的热液,其pH值为5.4~6.77,Eh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铅锌矿 金矿 钨矿 矿床地球化学类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水乡砒砂岩地球化学分类类型与物源区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白杭改 明晓冉 +1 位作者 刘立 刘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85,89,共8页
探究砒砂岩的地球化学分类类型与物源区特征是揭示砒砂岩成因的重要途径。基于暖水乡附近中三叠统二马营组砒砂岩的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确定了该砒砂岩的地球化学分类类型、物源区母岩类型和风化强度,初步揭示了白色砒砂岩的成因。研... 探究砒砂岩的地球化学分类类型与物源区特征是揭示砒砂岩成因的重要途径。基于暖水乡附近中三叠统二马营组砒砂岩的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确定了该砒砂岩的地球化学分类类型、物源区母岩类型和风化强度,初步揭示了白色砒砂岩的成因。研究表明:研究区砒砂岩的地球化学分类类型主要为杂砂岩和长石砂岩,其次为石质砂屑砂岩;物源区母岩类型包括中基性和酸性火成岩以及沉积岩,物源区风化弱,并遭受了渐进风化作用;白色砒砂岩遭受了一定程度的还原性流体的影响,还原性流体可能为煤层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地球化学分类类型 物源区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外贝加尔氟的水文地球化学异常(英文)
3
作者 Leonid V.Zamana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7-613,共7页
在本文中,5种类型的氟的水文地球化学异常被确定,它们的形成过程、在水环境中的流入物源以及浓度水平各异。对它们的特征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类型 相对浓度 外贝加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中酸性侵入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95
4
作者 李文明 任秉琛 +2 位作者 杨兴科 李有柱 陈强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64,共24页
东天山地区华里西中 -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浆活动强烈 ,加里东期、华里西早期及印支期花岗岩类分布零星 ,初步可分为南、北两个岛弧花岗岩带。除哈尔里克有少量碱性花岗岩外 ,花岗岩类均属钙碱性岩石系列。从早期到晚期 ,中酸性侵入岩浆作... 东天山地区华里西中 -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浆活动强烈 ,加里东期、华里西早期及印支期花岗岩类分布零星 ,初步可分为南、北两个岛弧花岗岩带。除哈尔里克有少量碱性花岗岩外 ,花岗岩类均属钙碱性岩石系列。从早期到晚期 ,中酸性侵入岩浆作用经历了板块碰撞前、火山弧、碰撞同期、板内伸展、陆内叠覆造山和非造山 6个演化阶段 ,岩石成因类型可分为 M、CM、C、A4种类型。南、北岛弧的碰撞与缝合从北东向南西呈现出递进演化的特点。土屋 -赤湖、石英滩、维权、白山等铜、钼、金矿床与华里西中期岛弧环境产出的过铝质钙碱性系列 CM型花岗岩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侵入岩 地球动力学 花岗岩类 构造地球化学类型 天山 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地质历史中非生物成因的自组织耗散结构(英文)
5
作者 S.L.Shvartsev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7-275,共19页
自从地球上有水出现,就持续存在水-岩体系的平衡-不平衡。这一体系内部是不协调的,这就决定了它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自发地连续发展的可能性,并导致完全新的矿物相和水的不同地球化学类型的生成。在地壳中这一体系持续在一个热力学分支... 自从地球上有水出现,就持续存在水-岩体系的平衡-不平衡。这一体系内部是不协调的,这就决定了它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自发地连续发展的可能性,并导致完全新的矿物相和水的不同地球化学类型的生成。在地壳中这一体系持续在一个热力学分支的线性域中,远离平衡而发育。它积聚太阳能,形成非生物成因耗散结构。它在连续发育惯性中起特殊作用,然后发育为一种生命物质。前进自组织将向该体系倾斜的趋向,定义为无机物质发育的基础之一。还有其他的一组体系都从这个体系中继承了它大多数的性质。水-岩体系的演化导致了次生矿物相和水的地球化学新类型的形成。随着演化程度加深,体系在成分上、结构上逐渐变得复杂,形成新的地球化学介质,它们又反过来控制新矿物相的生成从而对自身的性质产生影响。这一过程在地质历史上是永恒的。这便是矿物界自组织的要点,即包括发生、生长及新结构形体的时-空弥散以及矿物、地球化学介质的形成,最后是新的有机物质和生命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 前进自组织 平衡 水-岩体系 矿物生成的能量 次生矿物生成的地球化学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磷库的大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9
6
作者 汪涛 杨元合 马文红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5-952,共8页
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估算了中国土壤磷库,揭示了其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土壤磷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土壤实际剖面深度的全磷和有效磷库分别为5.3Pg和3.0Tg,对应的磷密度为0.60kg/m2和3.4g/m2。土壤全磷密度自湿润区... 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估算了中国土壤磷库,揭示了其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土壤磷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土壤实际剖面深度的全磷和有效磷库分别为5.3Pg和3.0Tg,对应的磷密度为0.60kg/m2和3.4g/m2。土壤全磷密度自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自热带地区向温带、寒温带地区呈增加趋势。土壤全磷密度随着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不同的土壤地球化学类型中,硅铝型的有效磷密度明显高于石膏及碳酸盐型和铁铝及富铝型。上述结果表明气候和土壤的地球化学类型是中国土壤磷素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类型 空间分布 土壤磷库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块南缘及邻区大陆动力成矿系统、成矿系列特征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22
7
作者 方维萱 胡瑞忠 +1 位作者 苏文超 高振敏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1-570,共10页
采用大陆动力成矿系统 成矿系列 矿床组合的地球化学类型及矿石建造的系统研究与分析方法 ,对扬子地块南缘及邻区大陆动力成矿系统与成矿系列进行了研究 ,认为本区大陆动力成矿系统有震旦 寒武纪大陆伸展动力成矿系统、泥盆纪 中三叠世... 采用大陆动力成矿系统 成矿系列 矿床组合的地球化学类型及矿石建造的系统研究与分析方法 ,对扬子地块南缘及邻区大陆动力成矿系统与成矿系列进行了研究 ,认为本区大陆动力成矿系统有震旦 寒武纪大陆伸展动力成矿系统、泥盆纪 中三叠世大陆伸展动力成矿系统、中生代 (热点构造 )垂向大陆动力成矿系统和大陆挤压收缩动力成矿系统 ,提出本区 1 2个成矿系列及其相应矿床组合的地球化学类型和矿石建造类型 ,指出今后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动力成矿系统 成矿系列 矿床组合 地球化学类型 矿石建造 扬子地块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氧化物矿石中的稀土元素
8
作者 В В Авдонин 朱佛宏 《海洋地质动态》 2008年第3期22-23,26,共3页
关键词 氧化物 稀土元素 矿石 海洋 地球化学类型 铁锰结核 海底地形 铁锰结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hine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litho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geochemical sampling data: A case study in area of Chahanwusu River, Qingha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7
9
作者 ZHANG Bao-yi LI Man-yi +4 位作者 LI Wei-xia JIANG Zheng-wen Umair KHAN WANG Li-fang WANG Fan-y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422-1447,共26页
Based on the complex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eochemical elem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at the surface and the types of bedrock and the powerful capabilities in capturing subtle of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four mach... Based on the complex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eochemical elem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at the surface and the types of bedrock and the powerful capabilities in capturing subtle of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four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namely,decision tree(DT),random forest(RF),XGBoost(XGB),and LightGBM(LGBM),were implemented for the litho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and lithostratigraphic prediction of a quaternary coverage area based on stream sediment geochemical sampling data in the Chahanwusu River of Dulan County,Qinghai Province,China.The local Moran’s I to represent the feature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s,and terrain factors to represent the features of surface geological processes,were calculated as additional features.The accuracy,precision,recall,and F1 scores were chosen as the evaluation indices and Voronoi diagrams were applied for visualiz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XGB and LGBM models both performed well.They not only obtained relatively satisfactory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but also predicted lithostratigraphic types of the Quaternary coverage area that are essentially consistent with their neighborhoods which have the known types.It is feasible to classify the lithostratigraphic types through the concentrations of geo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sediments,and the XGB and LGBM algorithms are recommended for litho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hine learning geochemical sampling litho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lithostratigraphic prediction BEDR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