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南祁连西段余石山铌钽矿成矿过程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义布 余君鹏 +3 位作者 褚广博 司豪佳 司东泽 曹晓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653,共17页
中南祁连西段余石山铌钽矿是近年在国内发现的变粒岩型铌钽矿床,规模已达大型,是一种新的铌钽矿床类型,但对变粒岩中铌钽富集成矿过程中元素地球化学变化尚未开展系统研究。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余石山矿区... 中南祁连西段余石山铌钽矿是近年在国内发现的变粒岩型铌钽矿床,规模已达大型,是一种新的铌钽矿床类型,但对变粒岩中铌钽富集成矿过程中元素地球化学变化尚未开展系统研究。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余石山矿区无铌钽矿化变粒岩、含铌钽变粒岩、铌钽矿化体、低品位铌钽矿石、铌钽工业矿石等5类铌钽矿化程度不同变粒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变粒岩型铌钽矿Nb富集成矿过程中Si、Al、Zr、Hf、REE等元素存在规律性变化,总结了成矿过程中有效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发现变粒岩中Nb含量与原岩岩石类型关系密切,揭示该矿床经历了新元古代岩浆成矿作用和加里东期热液变质成矿作用,共两期三阶段成矿过程,该研究为中南祁连西段铌钽矿找矿和成矿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石山铌钽矿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 成矿作用 成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盆地古洪水剖面地球化学指标的古气候指示意义
2
作者 李松翰 张俊娜 +3 位作者 张小虎 赵海涛 赵伯伦 韩子楠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6-1530,共15页
地球化学指标在古气候研究中多用于黄土、湖泊等沉积物的分析,河流沉积物由于沉积水动力变化大,对其化学元素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的研究较少。文中对洛阳盆地4~3.8 ka BP龙山晚期古洪水(SQ)剖面地球化学指标的古气候指示意义进行了探讨... 地球化学指标在古气候研究中多用于黄土、湖泊等沉积物的分析,河流沉积物由于沉积水动力变化大,对其化学元素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的研究较少。文中对洛阳盆地4~3.8 ka BP龙山晚期古洪水(SQ)剖面地球化学指标的古气候指示意义进行了探讨。分析显示,古洪水剖面的化学元素含量与中值粒径相关性显著。在排除物源、沉积再旋回和成岩钾交代作用对于化学元素的影响后,根据各化学元素与中值粒径的相关系数进行分组,并在同组内按照元素迁移强弱建立化学元素参数指标,其结果与CIA粒度效应校正结果具有一致性,均在距今4000年前后的古洪水层呈低值,指示相对干凉的气候。结合该剖面孢粉的分析结果,认为洛阳盆地温凉的气候条件是距今4000年前后古洪水事件发生的重要环境背景。虽然河流沉积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通过相关系数分组建立比值参数的方法,为探讨河流沉积物化学元素指标的古气候指示意义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盆地 古洪水 地球化学指标 相关性分析 气候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地球化学指标指示的32-9kaB.P.罗布泊地区环境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0
3
作者 罗超 彭子成 +4 位作者 杨东 刘卫国 贺剑峰 刘桂建 张彭熹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对位于新疆罗布泊地区罗北洼地的CK-2钻孔柱样,自距顶0.94m到10.35m部分,以5cm间距采样,6个样的质谱-铀系法年龄为32~9kaB.P.,用仪器-化学分析法得到了样品中Na、K、Ca、Mg、Fe、Cu、Hg、Zn、Mn、Sr、As、Pb、P、Cl和TOC共15种元素的... 对位于新疆罗布泊地区罗北洼地的CK-2钻孔柱样,自距顶0.94m到10.35m部分,以5cm间距采样,6个样的质谱-铀系法年龄为32~9kaB.P.,用仪器-化学分析法得到了样品中Na、K、Ca、Mg、Fe、Cu、Hg、Zn、Mn、Sr、As、Pb、P、Cl和TOC共15种元素的含量。通过对元素含量变化和主成分序列分析,探讨了罗布泊地区在32~9kaB.P.期间,经历的从末次盛冰期(阶段Ⅰ)、暖干期(阶段Ⅱ)、末次冰期晚期(阶段Ⅲ),到全新世早期(阶段Ⅳ)的不同程度冷湿与暖干的变化阶段。与格陵兰冰芯(GISP2)和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序列对比结果表明,罗布泊地区经历了MIS3晚期、MIS2和早MIS1早期。在罗布泊环境演化序列中也出现了发生在北大西洋冰漂碎屑的Heinrich事件(H3、H2和H1)和新仙女木(YD)事件,以及快速回暖的D/O事件(IS4、IS3、IS2和IS1)。这表明高纬度的大气环流影响到中纬度西风带的强度、相位和位移,制约了我国西北干旱化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的格局。为此,罗布泊地区的湖相沉积环境不仅记录了受到西风带、青藏高原隆升以及远离东亚和南亚季风影响所具有区域性的冷湿与暖干的水热配置特点,并且还具有全球变化的印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指标 环境变化序列 区域和全球特征 罗布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盆地艾协克-桑塔木南地区油气地球化学指标的多重分形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谢淑云 鲍征宇 +1 位作者 苏江玉 贾先巧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用分形与多重分形的方法研究地球化学场中地球化学指标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多重分形矩方法研究了新疆塔里木盆地艾协克 -桑塔木南地区 2 0 0 0 km2 内采集的 2 0 85个土壤样中 2 0项油气化探指标的多重分形谱函数形态特... 用分形与多重分形的方法研究地球化学场中地球化学指标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多重分形矩方法研究了新疆塔里木盆地艾协克 -桑塔木南地区 2 0 0 0 km2 内采集的 2 0 85个土壤样中 2 0项油气化探指标的多重分形谱函数形态特征。结果表明 ,主要成油气指示指标的多重分形谱基本上呈单一“钩状”,显示较弱的多重分形或单一分形 ;而其他指标多显示较强的多重分形特征。这些性质在研究区广泛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塔里木盆地 地球化学指标 油气 分形性 地球化学 多重分形谱 分布规律 形态特征 化探指标 分形特征 指示意义 谱函数 土壤样 矩方法 研究区 含油性 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冰雪环境地球化学指标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小伟 康建成 周尚哲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3-225,共13页
极地冰雪中可以反映气候环境的环境地球化学指标主要是可溶性杂质和不可溶性微粒。可溶性杂质主要包括H+、Na+、Mg2 +、Ca2 +、NH4+、Cl- 、NO3- 、SO42 - 、CH3SO3- 等。本文在概述冰雪中的这些化学杂质的来源影响因素和时空分布特征... 极地冰雪中可以反映气候环境的环境地球化学指标主要是可溶性杂质和不可溶性微粒。可溶性杂质主要包括H+、Na+、Mg2 +、Ca2 +、NH4+、Cl- 、NO3- 、SO42 - 、CH3SO3- 等。本文在概述冰雪中的这些化学杂质的来源影响因素和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概述了冰雪中NO3- 沉积的主要来源 (即闪电作用和高层大气光化学作用产生的含氮化合物等 )及其影响因素 (包括太阳活动、火山活动、超新星活动、核爆炸试验和沉积后的蒸发及迁移作用等 ) ,SO42 - 的主要来源 (即海洋生物释放和火山喷发等 )、影响因素 (包括源区温度、ENSO事件及海冰面积等 )和它们的时空变化特点 ;讨论了南、北极地区冰雪中微粒沉积的主要源区和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 冰雪 地球化学指标 气候 闪电作用 火山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可尔因地区伟晶岩型锂矿地球化学指标定位矿体的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唐文春 段威 +3 位作者 邹林 杨贵兵 张伟 熊观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5-792,共28页
可尔因地区是松潘-甘孜成矿带的大型稀有金属矿集区之一,围绕可尔因岩体分布了大量花岗伟晶岩脉,如何在数百平方千米伟晶岩田中定位稀有金属矿脉一直是该区伟晶岩型锂稀有金属矿找矿难点之一。通过对可尔因岩体二云母花岗岩、伟晶相微... 可尔因地区是松潘-甘孜成矿带的大型稀有金属矿集区之一,围绕可尔因岩体分布了大量花岗伟晶岩脉,如何在数百平方千米伟晶岩田中定位稀有金属矿脉一直是该区伟晶岩型锂稀有金属矿找矿难点之一。通过对可尔因岩体二云母花岗岩、伟晶相微斜钠长花岗岩、不同类型伟晶岩及典型矿床开展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总结了可尔因地区伟晶岩地球化学元素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提出了寻找锂矿的特征元素指标、指示指标和品位指标等地球化学指标。特征元素指标包括Li、B、Sn、Rb、Be、Nb、Ta等元素;平面指示指标包括Cs、Tl、F、Zr、Y、ΣREE等元素及TiO_(2)/Ta、Zr/Hf、Ta/Zr、Nb/Ta、K/Na等值;垂向指示指标包括B、U、Zr、Be、Sn、Rb、Sr、Ba、Tl、In等元素。通过特征元素指标及指示指标的值和变化规律,可辅助定位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位置,指示矿体深部延伸情况。品位指标主要包括铝饱和指数(A/CNK、A/NK)、里特曼指数(σ)、K+Na和K/Na值等,Li品位与铝饱和度呈正相关、与碱度呈负相关,品位指标的变化趋势指示了矿体中锂的富集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指标 伟晶岩 锂矿 矿体定位 可尔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生物地球化学指标特征在河海划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友媛 高丽 +2 位作者 杨应斌 贾永刚 高振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7-652,共6页
为了寻找黄河口河海划界的科学依据,对影响黄河口河海划界的各种水文、地质、生物、物理、化学等要素进行了丰、平、枯水期的现场测定和室内分析。结果发现,除了以前学者经常采用的水文、地质、生物等指标具有划界的作用外,电导率、盐... 为了寻找黄河口河海划界的科学依据,对影响黄河口河海划界的各种水文、地质、生物、物理、化学等要素进行了丰、平、枯水期的现场测定和室内分析。结果发现,除了以前学者经常采用的水文、地质、生物等指标具有划界的作用外,电导率、盐度、常量离子、硅酸盐等指标特征也具有很好的划界指示意义。综合各项科学指标的划界结果表明:黄河口河海划界在距离新滩油田浮桥A03站位以东的2~13.5 km处;其中水文指标和化学指标(盐度、常量离子、硅酸盐等)的河海划界在距离A03站位以东的9~10 km处;地质指标(地形法)在2 km处,地质指标(地貌法)在13.5 km处;生物指标法在7.5 km处;而重金属、有机物污染、有机碳等指标不宜作为河海划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河海划界 生物地球化学指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水海钻孔TS95若干地球化学指标的非线性分析与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厚云 朱照宇 +3 位作者 李世杰 李炳元 向明菊 余素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7-102,共6页
应用关联维分析和R/S分析对西昆仑山甜水海孔TS95的 4项指标 (FeO、Fe2 O3、Fe2 O3/FeO和有机碳 )进行分析 ,发现它们存在明显的混沌特征和Hurst现象 .4项指标的混沌吸引子分别为 :FeO 2 .8;Fe2 O3 3.2 ;Fe2 O3/FeO 2 .9;有机碳 2 .5,... 应用关联维分析和R/S分析对西昆仑山甜水海孔TS95的 4项指标 (FeO、Fe2 O3、Fe2 O3/FeO和有机碳 )进行分析 ,发现它们存在明显的混沌特征和Hurst现象 .4项指标的混沌吸引子分别为 :FeO 2 .8;Fe2 O3 3.2 ;Fe2 O3/FeO 2 .9;有机碳 2 .5,饱和嵌入维数为 5到 6 ,表明控制该地区气候环境演化的动力系统是由有限维数确定的混沌系统 ,构筑该系统所需变量至少 3到 4个 ,最多 5到 6个 .这整体上与深海氧同位素比较接近 ,与黄土剖面一些指标差异较大 .4项指标的Hurst指数 (FeO 0 .85;Fe2 O3 0 .76 ;Fe2 O3/FeO 0 .6 5;有机碳 0 .74 )显示该地区气候环境演化存在明显的持续性成分 .这与早期的研究一致 ,很可能与青藏高原的构造抬升有关 .表明除了全球性气候环境波动背景外 ,局域性因素 ,如青藏高原构造抬升和甜水海地区水系变迁 ,都会在各种气候环境演化的替代性指标上有所反映 .4项指标Hurst指数的差异可能反映FeO容易迁移 ,受到了流域水系变化的影响 ,因而有机碳和F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水海 氧化铁 有机碳 混沌分析 R/S分析 地球化学指标 关联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指标在黄土环境演变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贾耀锋 毛龙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426-10431,共6页
中国黄土沉积纪录了最近2.6Ma以来黄土高原及全球自然环境演变的历史。重建其演变历史以预测未来气候环境的变化趋势是指导该地区经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黄土的地球化学指标是重建该地区环境演变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进一... 中国黄土沉积纪录了最近2.6Ma以来黄土高原及全球自然环境演变的历史。重建其演变历史以预测未来气候环境的变化趋势是指导该地区经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黄土的地球化学指标是重建该地区环境演变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进一步研究的目的,总结了黄土地球化学指标在环境演变研究中的应用和近年来取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地球化学指标 古气候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多不杂矿集区斑岩铜矿地球化学指标
10
作者 吴德新 宋亮 +1 位作者 崔玉斌 赵元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01-302,共2页
多不杂斑岩型铜矿集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西北部,距改则县城约100km,处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调查与研究结果都表明该结合带也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本文从因子分析的角度确定多不杂矿集区地球化学指标,对指导进一步找矿有... 多不杂斑岩型铜矿集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西北部,距改则县城约100km,处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调查与研究结果都表明该结合带也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本文从因子分析的角度确定多不杂矿集区地球化学指标,对指导进一步找矿有重要意义。1矿集区地质特征矿区构造位置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羌塘地块的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指标 铜矿集区 改则县 因子分析 稀土元素 阿里地区 地质特征 微量元素 羌塘地块 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荚状铬铁矿床成矿地球化学指标对比和成矿作用讨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婷 郑有业 +2 位作者 王朋冲 杨伟光 郭统军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6-183,194,共9页
豆荚状铬铁矿主要赋存于地幔橄榄岩中,与方辉橄榄岩密切相关。在全球的分布与蛇绿岩带分布基本一致,但并非所有蛇绿岩体都赋存有铬铁矿,且其中赋存的铬铁矿体规模和分布都是很不规律的。我们对比研究了国内外9个含铬矿和4个不含铬矿蛇... 豆荚状铬铁矿主要赋存于地幔橄榄岩中,与方辉橄榄岩密切相关。在全球的分布与蛇绿岩带分布基本一致,但并非所有蛇绿岩体都赋存有铬铁矿,且其中赋存的铬铁矿体规模和分布都是很不规律的。我们对比研究了国内外9个含铬矿和4个不含铬矿蛇绿岩中地幔橄榄岩的地球化学组成,认为含铬矿地幔橄榄岩具有全岩低含量的CaO(<1.91%)和Al_2O_3(<1.76%)、方辉橄榄岩轻稀土元素富集,橄榄石高Fo值(>90),斜方辉石低Al_2O_3含量(<3.8%)以及副矿物铬尖晶石高Cr/Fe值(>1.5)等特征,可以作为该蛇绿岩体含矿评价的地球化学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知豆荚状铬铁矿床是较高程度部分熔融和地幔交代作用的共同结果,结合前人提出的铬铁矿成矿模式,对铬铁矿的成矿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荚状铬铁矿 蛇绿岩体 地球化学成矿指标 部分熔融作用 地幔交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多不杂矿集区斑岩铜矿地球化学指标研究
12
作者 吴德新 赵元艺 +4 位作者 刘朝强 许虹 李玉昌 李玉彬 雷晓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96,共12页
多不杂矿集区位于西藏改则县北部,是近些年发现的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在以多不杂为中心,东西长约30km,南北宽约10km的范围内,包括多不杂、波龙、色那、拿顿、拿若、尕尔勤和铁格龙7个矿区。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矿集区钻孔岩... 多不杂矿集区位于西藏改则县北部,是近些年发现的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在以多不杂为中心,东西长约30km,南北宽约10km的范围内,包括多不杂、波龙、色那、拿顿、拿若、尕尔勤和铁格龙7个矿区。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矿集区钻孔岩芯样品地球化学数据进行旋转正交因子处理和成矿元素Cu与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微量元素U、Th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轻重稀土元素均在Cu矿(化)体部位相对富集。另外微量元素U、Th(尤其是Th),与金属元素Cu含量随深度的变化也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Cu矿化部位相对富集。研究表明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与微量元素U、Th可能是一种潜在有效的矿产勘查地球化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杂矿集区 斑岩铜矿 地球化学指标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铟矿化的指示:以云南个旧地区花岗岩为例
13
作者 闫津圣 刘英超 +4 位作者 马旺 赵思博 岳龙龙 纪璇 郑宁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43-2067,共25页
作为21世纪的关键矿产资源,铟的成矿体系目前已基本建立,大量铟矿化伴随花岗岩相关热液矿床发育,其成矿机制与花岗质岩浆的分异演化密切相关。但是,对不同类型花岗岩铟成矿差异性的对比,及由此形成成铟花岗岩地球化学成矿指标的相关工... 作为21世纪的关键矿产资源,铟的成矿体系目前已基本建立,大量铟矿化伴随花岗岩相关热液矿床发育,其成矿机制与花岗质岩浆的分异演化密切相关。但是,对不同类型花岗岩铟成矿差异性的对比,及由此形成成铟花岗岩地球化学成矿指标的相关工作还未曾涉及。本文以云南个旧矿集区晚白垩世(87~82 Ma)S型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矿集区东区成铟矿花岗岩与西区贫铟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同位素及矿物学特征,发现两套花岗岩均源于中元古界地壳熔融并混入幔源物质,形成于低温低氧逸度环境。但是,成铟矿花岗岩表现出显著低Zr/Hf(个旧矿集区成矿花岗岩16.48~63.15;龙岔河贫矿花岗岩73.69~74.71)与高Rb/Sr(个旧矿集区成矿花岗岩1.87~27.44;龙岔河贫矿花岗岩0.49~0.64)比值特征,指示其经历了更强的岩浆结晶分异作用。进一步对比揭示,花岗岩相关铟富集的关键控制因素为岩浆分异程度,而非岩浆源区与形成的理化学条件;Zr/Hf、Rb/Sr及稀土含量可作为判别花岗岩的成铟矿潜力的关键地球化学指标。本次研究揭示了花岗岩相关铟矿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形成了成铟矿花岗岩的关键地球化学指标,对判断花岗岩能否成铟矿以及铟矿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矿 花岗岩 地球化学指标 个旧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沉积氧化还原环境的地球化学识别指标 被引量:103
14
作者 林治家 陈多福 刘芊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2-80,共9页
全球海洋在10~5.4亿年间演变成氧化环境,此后历经多次全球性的缺氧事件后演变到现在的氧化环境。海水和沉积物中多种元素的循环、分异和富集明显受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Mn、Mo、Cr、V和u等变价元素的溶解度随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产生... 全球海洋在10~5.4亿年间演变成氧化环境,此后历经多次全球性的缺氧事件后演变到现在的氧化环境。海水和沉积物中多种元素的循环、分异和富集明显受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Mn、Mo、Cr、V和u等变价元素的溶解度随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产生极大变化,导致沉积物中的元素含量分异;Ni、Co、Cu和Zn等在还原条件下形成硫化物沉淀,导致沉积物中对应元素的富集。这些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是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灵敏指示剂,可以作为恢复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的地球化学指标。黄铁矿化程度(DOP)、生物标志化合物和Ce异常等也是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常用判别指标。泥岩研究中通常采用DOP、U/Th、自生U、V/Cr、Ni/Co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指标,碳酸盐岩则主要采用Ce异常指标。当前各种指标的定性分析都取得比较一致的结果,但是用一种或几种定量的地球化学指标来恢复整个古海洋的氧化还原环境目前还有很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 氧化还原条件 地球化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西岸几种地球化学的环境指标 被引量:11
15
作者 岳军 Dong yue +6 位作者 张宝华 牟林 王国明 陈安蜀 袁宝印 刘景兰 魏俊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39-1250,共12页
为了探讨渤海湾西岸全新世地层的古环境,本文进行了多种地球化学环境指标的分析,在此,将指示不同环境的指标进行了分项(或归类)如:古气候、氧化-还原、海-陆相环境指标等;并将其分别进行R型聚类分析和散点分析(获得了元素指标的相关系... 为了探讨渤海湾西岸全新世地层的古环境,本文进行了多种地球化学环境指标的分析,在此,将指示不同环境的指标进行了分项(或归类)如:古气候、氧化-还原、海-陆相环境指标等;并将其分别进行R型聚类分析和散点分析(获得了元素指标的相关系数及聚散特征)。具体分析结果为:①古气候指标:如图2所示,古温度值与Rb/Sr比值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27,而CaCO3含量与古温度值、Rb/Sr比值二项指标则呈较大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21,表明CaCO3较高含量的寒冷期时而古温度值的负值也往往随之变大。②氧化-还原指标:如图4,显示出了Fe2+/Fe3+比值与Corg/P2O5比值有较大的聚敛性。③海-陆相指标:如图5所示,Sr/Ba比值与B/Ga比值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46,而Ca/(Ca+Fe)比值与Sr/Ba比值、B/Ga比值二项指标也显示出了较大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94;而B的古盐度SP值和Rb/K比值此二项指标与Sr/Ba比值、B/Ga比值?Ca/(Ca+Fe)比值等这三项指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92及-0.632。④通过最优分割分析(按照本文中一定的"方法原则")以及统计分析,划分出了:第Ⅰ-第Ⅴ气候冷段、第Ⅰ-第Ⅴ还原带、及其海平面升降波动曲线:第Ⅰ-第Ⅶ段),如图3显示出大致的规律为:气候冷期时往往处于还原环境,与此同时,海平面则呈波动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种地球化学指标 渤海湾西岸 全新世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成矿带大型银多金属矿区域地球化学预测指标 被引量:21
16
作者 申伍军 王学求 聂兰仕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58,共10页
如何利用地球化学填图数据来预测大型矿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中利用大兴安岭地区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数据和1∶100万中蒙边界地球化学填图数据进行综合研究。发现1∶100万地球化学编图圈定的地球化学省与矿集区存在十分密切的关... 如何利用地球化学填图数据来预测大型矿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中利用大兴安岭地区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数据和1∶100万中蒙边界地球化学填图数据进行综合研究。发现1∶100万地球化学编图圈定的地球化学省与矿集区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1∶20万地球化学编图圈定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与大型矿存在对应关系。以大兴安岭3个大型银铅锌矿为例建立了预测大型矿的地球化学指标。大型银多金属矿具有Pb、Zn、Ag等3个以上元素异常在空间上相套合;异常具有3层以上套合结构,即地球化学省(>500km2)包裹区域异常(>100km2),区域异常包裹局部浓集中心(n×10km2);标准化综合异常下限大于4.5,异常衬度大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银多金属矿 地球化学指标 预测 大兴安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的生物矿化与地球化学代用指标在古环境重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明学 黄婷 +3 位作者 刘媛媛 孙仕勇 亢武 董发勤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7-612,共6页
锶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量元素,与钙原子大小接近、化学性质相似。在钙的矿化中锶通过类质替换进入生物矿化体中,从而使生物体尤其是化石具有锶元素蕴含的地球化学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锶的生物矿化及其机制,然后着重从锶在古环境重构... 锶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量元素,与钙原子大小接近、化学性质相似。在钙的矿化中锶通过类质替换进入生物矿化体中,从而使生物体尤其是化石具有锶元素蕴含的地球化学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锶的生物矿化及其机制,然后着重从锶在古环境重构中地球化学代用指标作用、影响锶地球化学代用指标的因素及机制等方面分析了锶的生物矿化行为所蕴含的地球化学信息和应用现状,为今后更好地利用锶地球化学信息进行古环境重构,开展锶生物矿化的环境修复、医学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矿化 地球化学代用指标 古环境重构 生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纬度带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技术 被引量:26
18
作者 孙忠军 杨志斌 +2 位作者 秦爱华 张富贵 周亚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3-1070,共8页
祁连山冻土区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矿藏是迄今为止在中纬度带首次发现的水合物矿藏,为了研究中纬度带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选择木里矿区作为方法技术的试验区。试验指标内容有土壤顶空气、酸解烃、碳酸盐和甲烷碳同位素。研究表明:... 祁连山冻土区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矿藏是迄今为止在中纬度带首次发现的水合物矿藏,为了研究中纬度带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选择木里矿区作为方法技术的试验区。试验指标内容有土壤顶空气、酸解烃、碳酸盐和甲烷碳同位素。研究表明:祁连山木里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存在明显的近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由甲烷碳同位素和烃类组成判断地表油气化探异常为热解成因,指示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物质来源于油气和煤成气。进一步研究了中纬度带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指出该区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同时应进行石油和煤成气的综合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中纬度带冻土区 祁连山 地球化学指标 水合物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火山岩型铀矿地球化学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师淑娟 王学求 +1 位作者 李冉 丁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9-477,共9页
冀北地区是火山岩型铀矿的有利产出区域,本文以该区的水系沉积物区域化探数据与典型铀矿矿区岩石和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研究基础,建立适用于火山岩型铀矿的地球化学勘查评价指标。含矿围岩富铀、钍、硅、钾。铀富集于粗粒级(-4~+20目)... 冀北地区是火山岩型铀矿的有利产出区域,本文以该区的水系沉积物区域化探数据与典型铀矿矿区岩石和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研究基础,建立适用于火山岩型铀矿的地球化学勘查评价指标。含矿围岩富铀、钍、硅、钾。铀富集于粗粒级(-4~+20目)水系沉积物和细粒级(-100目)土壤。因此,粗粒级水系沉积物是区域测量的有效采样介质,细粒级土壤是矿区测量的有效采样介质。火山岩型铀矿直接的特征指示元素为U和Mo,其它伴生元素还有Th、La、Hg、Sb、Zr、B、F等。该指标的建立对冀北地区及北方火山岩型铀矿勘查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型铀矿 地球化学评价指标 冀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湘湖剖面全新世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20
作者 顾明光 陈忠大 +4 位作者 汪庆华 覃兆松 张素君 梁河 彭振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0-74,共5页
对杭州湘湖剖面高密度连续采集的样品,分析了Fe2O3、FeO、TiO2、CaCO3、Al2O3及Fe2O3/FeO比值的高分辨记录,发现它们对全新世的重要地层界面都有较清晰的反映,同时揭示了不同沉积环境下地球化学背景值存在显著的差异.运用Fe3+/Fe2+与年... 对杭州湘湖剖面高密度连续采集的样品,分析了Fe2O3、FeO、TiO2、CaCO3、Al2O3及Fe2O3/FeO比值的高分辨记录,发现它们对全新世的重要地层界面都有较清晰的反映,同时揭示了不同沉积环境下地球化学背景值存在显著的差异.运用Fe3+/Fe2+与年平均温度的关系式推算了各样品点的古温度值,并结合多种地球化学指标、14C测年结果以及岩性岩相组合特征,将湘湖地区全新世早、中期(10~3 ka B.P.)初步划分为4个气候发展阶段,并指出7.5~5.1 kaB.P.之间为本区的全新世气候适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指标 剖面 测年 地层界面 古温度 学记 杭州 关系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