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2000~3000米正、副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福来 许志琴 +5 位作者 杨经绥 张泽明 薛怀民 孟繁聪 李天福 陈世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5-324,共20页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CCSD-MH)2000.0-3000.0米深度范围内出露的岩心以正、副片麻岩为主,夹有薄层榴辉岩和斜长角闪岩等。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主孔20000.0-3000.0米之间的正片麻岩SiO2含量普遍偏高,为73.26%~78.17%之间,平均值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CCSD-MH)2000.0-3000.0米深度范围内出露的岩心以正、副片麻岩为主,夹有薄层榴辉岩和斜长角闪岩等。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主孔20000.0-3000.0米之间的正片麻岩SiO2含量普遍偏高,为73.26%~78.17%之间,平均值76.40%;Al2O3含量为11.30%-13.66%。TiO2、Fe2O3、FeO、MnO和MgO含量则明显偏低,其中Fe2O3总量为0.39%-1.71%,FeO=0.20%-1.49%,MgO=0.01%-0.06%。CaO含量为0.19-1.41%,Na2O和K2O含量分别为3.38%-5.35%和1.31%-4.87%。正片麻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表现出较强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具有中等的负Eu异常,Eu/Eu*=0.39-0.64;洋脊玄武岩(MORB)标准化蛛网图表现出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的特点,显示明显的正Ba异常,Ba/Ba*=1.09-2.34,高场强元素Ti、Nb和Ta呈明显的负异常。第二类正片麻岩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Eu/Eu*=0.39-0.41,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明显右倾斜的特点,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而重稀土元素明显亏损;洋脊玄武岩(MORB)标准化蛛网图与第一类正片麻岩比较相似,但却具有中等的负Ba异常,Ba/Ba*=0.57-0.67。第三类正片麻岩主要为含磁铁矿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呈“V”字型特点,具有异常强烈的负Eu异常,Eu/Eu*普遍低于0.11;洋脊玄武岩(MORB)标准化蛛网图显示出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Th)的特点,具有异常强烈的负Ba异常,Ba/Ba*=0.03-0.21。2000.0-3000.O米深度范围内的正片麻岩具有多成因的特点,部分正片麻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它们有可能形成于板内的构造环境;而另一部分的原岩则可能形成于陆缘火山弧的构造环境。主孔2000.0-31000.0米深度范围内副片麻岩SiO2含量明显低于正片麻岩,Al2O3、Fe2O3+FeO、MgO和CaO含量则明显偏高,而Na2O和K2O含量则与正片麻岩大体相当。其中SiO2含量为64.21%-74.12%;Al2O3含量为13.06%-15.38%,Fe2O3+FeO含量为1.61%-4.92%;CaO含量为1.10%~3.27%,Na2O和K2O含量分别为3.68%-5.39%和2.46%-5.85%。副片麻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洋脊玄武岩(MORB)标准化蛛网图与正片麻岩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大多数样品具负Eu异常,Eu/Eu*=0.56-0.93之间,但远不及正片麻岩的明显;洋脊玄武岩(MORB)标准化蛛网图则显示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的特点,具有异常明显的正Ba异常,且变化范围较大,Ba/Ba*=1.02-4.83之间,高场强元素如Ti、Nb和Ta呈现负异常的特点。副片麻岩的原岩可能是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一套典型的沉积岩或变沉积岩。SHRIMPU-Pb定年结果表明,主孔副片麻岩锆石微区记录了十分复杂的年代学信息。继承性碎屑锆石核部的年龄(206Pb/238U的年龄)为313-659Ma,表明原岩继承性碎屑锆石来源的复杂性,以及部分碎屑锆石在超高压变质过程中发生不完全重结晶,导致年龄变新;在含柯石英锆石微区记录的超高压变质年龄(206Pb/238U的年龄)为220-236Ma,加权平均值为227±5Ma;而锆石晶体边部所记录的退变质年龄(206Pb/238U的年龄)为209-219Ma,加权平均值为214±6Ma,上述含柯石英锆石微区和锆石边部的SHRIMPU-Pb定年结果分别与主孔CCSD-MH中的正片麻岩锆石微区获得的超高压变质年龄(227±2Ma)和角闪岩相退变质年龄(209±3Ma)十分接近,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中的正、副片麻岩的原岩曾一起发生深俯冲,并经历了新三叠纪的超高压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副片麻岩 地球化学性质 成因机制 超高压 SHRIMP U—Pb定年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湘南中生代玄武质岩石及其深源包体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岩石成因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昌年 钟称生 +1 位作者 王方正 刘春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2-122,共11页
桂北—湘南中生代玄武质岩石中含有丰富的深源包体。它们分别为橄榄岩、变形的辉长岩和中酸性片麻岩三大类。本文在论述上述岩石地球化学性质的基础上 ,探讨了它们之间的成因关系 :寄主的中生代玄武质岩石为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 桂北—湘南中生代玄武质岩石中含有丰富的深源包体。它们分别为橄榄岩、变形的辉长岩和中酸性片麻岩三大类。本文在论述上述岩石地球化学性质的基础上 ,探讨了它们之间的成因关系 :寄主的中生代玄武质岩石为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与辉长岩和中酸性片麻岩并无成因联系 ,后者属偶然包体。值得注意的是 ,深源包体中的变形辉长岩与片麻岩之间为分离结晶的成因关系 ,它们均为元古宙壳、幔间底侵玄武质岩浆的演化产物 ,其中辉长岩为底侵岩浆的堆积相 ,而片麻岩则为底侵岩浆经历分离结晶的堆积作用之后所剩下的残余岩浆的变质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质岩石 深源包体 地球化学性质 成因 中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克拉克值到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或行为再到成矿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博 张德会 +1 位作者 于蕾 石成龙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克拉克值→第一类反作用→元素丰度→第二类反作用→…→进一步富集成矿的机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化学成矿过程链。克拉克值的影响通过质量作用定律可以深入到成矿作用的各个方面,但仍然只是一种必要非充分的成矿条件,因元素而异的地球化... 克拉克值→第一类反作用→元素丰度→第二类反作用→…→进一步富集成矿的机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化学成矿过程链。克拉克值的影响通过质量作用定律可以深入到成矿作用的各个方面,但仍然只是一种必要非充分的成矿条件,因元素而异的地球化学性质或行为将产生两种"反作用":①成矿作用是元素在地球不同圈层和不同相以及不同集合体之间多次分配的结果,一旦分配完成,各级元素丰度有望重新成为最主要成矿约束因素之一,丰度比值则体现了元素分配(异)行为的量化特征;②诸如离子电位、赋存状态等元素本身固有的性质或行为亦产生反作用,可通过固定"性质"谈"丰度"认识其成矿学意义。对于最终将工作于远离平衡态条件下的成矿系统,进一步富集的机制另将成为决定性控矿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克值 质量作用定律 反作用 成矿学意义 元素地球化学性质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聚板块边缘岩浆中金属和氯的地球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卫东 胡艳华 +2 位作者 丁兴 范安川 梁华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总结了铜(Cu)、金(Au)、铼(Re)和氯(Cl)在汇聚板块边缘岩浆中的性质。在岛弧型的火山岩岩浆演化的早期,Cu、Au和Re均表现为中度不相容元素,含量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SiO2质量分数为58%时,多数岛弧型火山岩中Au、Cu的含量会突然大... 总结了铜(Cu)、金(Au)、铼(Re)和氯(Cl)在汇聚板块边缘岩浆中的性质。在岛弧型的火山岩岩浆演化的早期,Cu、Au和Re均表现为中度不相容元素,含量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SiO2质量分数为58%时,多数岛弧型火山岩中Au、Cu的含量会突然大幅度下降。这一变化与铁和钛的变化是耦合的,铁和钛均由不相容元素变为相容元素,显示钛磁铁矿开始结晶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钛磁铁矿的结晶使硫酸根被还原为氢硫酸根,后者与Au、Cu形成氢硫酸根络合物,被萃取到流体相中,从而形成成矿流体。这一过程可以很好地解释Au、Cu矿床广泛分布于汇聚板块边缘的现象。与Au、Cu相反,Re的含量在SiO2质量分数为60%时才开始下降,而且是缓慢下降。这是因为Re通常比Au、Cu更亲石。此外,Re还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氯在东Manus岩浆中表现为高度不相容的特点。氯的性质主要受压力、初始水含量和岩浆演化分异程度的控制。计算结果显示,由于MORB和OIB含水量低,分异演化程度低,氯在上述岩浆中表现为高度不相容的特点。相比之下,氯在岛弧岩浆中的性质就复杂得多。随着水含量和岩浆房深度的不同,氯的性质可以从相容变到高度不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性质 岛弧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与关键金属成矿:前言 被引量:7
5
作者 孙卫东 李聪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共4页
本专辑重点从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入手,结合地质过程和区域地质及一些具体矿床实例的研究,探讨关键金属的成矿规律。包括22篇文章,内容涵盖钨、锡、铌、钽、钛、锑、铀、铼、硼、钼、铜等多种关键金属的成矿规律。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地质过程 成矿规律 区域地质 金属成矿 地球化学性质 矿床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含金刚石岩系及相关岩石的地球化学性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昌年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85-96,共12页
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外几种含金刚石岩系及相关岩石的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总结了不同类型金伯利岩、金伯利岩与钾镁煌斑岩、含矿的与非含矿的含金刚石岩系的地球化学标志,并探讨了其源区的特征。
关键词 钾镁煌斑岩 金伯利岩 岩系 地球化学性质 岩石区 丰度 金云母 洋中脊 碳酸岩 地球化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的地球化学性质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大钊 冷成彪 +3 位作者 秦朝建 段丰浩 周万蓬 许德如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2-302,共21页
铀成矿主要受控于物质来源、迁移过程和沉淀机制。本文系统总结了铀的地球化学性质、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对铀成矿机理的认识,促进找矿勘查与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发展。铀的电子层结构决定了其具有亲氧性、变价性... 铀成矿主要受控于物质来源、迁移过程和沉淀机制。本文系统总结了铀的地球化学性质、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对铀成矿机理的认识,促进找矿勘查与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发展。铀的电子层结构决定了其具有亲氧性、变价性及类质同象等地球化学行为。不同地质体中铀含量差异大,酸性岩、碱性岩及富有机质、磷酸盐的沉积岩中铀含量高。铀在岩浆体系中主要以U(Ⅳ)和U(Ⅴ)价出现,其在熔体与热液间的分配系数低,难以大量进入岩浆热液。铀在流体体系中以U(Ⅳ)和U(Ⅵ)的形式存在,其中U(Ⅳ)常以UCl_(4)^(0)的形式在高温还原性富Cl酸性卤水中进行迁移;U(Ⅵ)则与羟基、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氯离子、氟离子等形成铀酰络合物,增强了其在流体中的迁移能力,但碳酸铀酰是否存在于还原性深源流体以及氟化铀酰是否能在流体中大量存在尚存争议。铀在表生环境以U(Ⅵ)存在,可与有机酸形成络合物进行迁移。微生物的酸解、表面络合及分泌的铁载体等可将岩石中的铀活化分离。氧化还原反应是导致铀沉淀的最重要机制之一,H_(2)、CH_(4)、CO、H_(2)S、石墨、Fe(Ⅱ)和油气等都是有效的还原剂;温度和pH值的变化对不同热液流体中铀沉淀的影响不同;铁氧化物、黏土矿物和黑色岩的吸附作用是表生环境中铀富集成矿的关键,其强弱受pH值影响。铀成矿是各种机制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具体成矿实例或成矿过程时需要全面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成矿 地球化学性质 存在形式 迁移过程 沉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3000~3500m花岗质片麻岩地球化学性质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开富 刘福来 +4 位作者 许志琴 李天福 杨经绥 薛怀民 叶建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55-1870,共16页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CCSD-MH)3000~3500m深度范围内的岩心揭示的主要岩石类型以正、副片麻岩为主,夹少量的榴辉岩、片岩及斜长角闪岩等。正片麻岩可进一步划分为钾长花岗质片麻岩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质片...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CCSD-MH)3000~3500m深度范围内的岩心揭示的主要岩石类型以正、副片麻岩为主,夹少量的榴辉岩、片岩及斜长角闪岩等。正片麻岩可进一步划分为钾长花岗质片麻岩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质片麻岩的SiO2含量普遍高,为73.56%~79.01%,Al2O3含量为10.49%~13.75%;TiO2、Fe2O3、FeO、MnO和MgO的含量明显偏低,其中Fe2O3为0.26%~2.56%,FeO为0.09%~1.13%,MgO为0.01%~0.63%;岩石明显富含Na2O、K2O,强烈贫钙,Na2O+K2O的含量为6.20%~9.15%,K2O的含量为1.26%~5.67%,CaO的含量为0.08%~1.59%。花岗质片麻岩在洋脊玄武岩标准化蛛网图上都表现出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Th)的特点,高场强元素Ti、Ta和Nb表现为明显的负异常,而Hf和Zr则为明显正异常。3000~3500m花岗质片麻岩的原岩具A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记录了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苏鲁地区的花岗岩浆事件,表明新元古代晚期扬子板块北缘的构造属性为大陆裂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片麻岩 地球化学性质 成因机制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永2井铁白云岩Fe同位素地球化学性质及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许红 张海洋 +9 位作者 李绪深 沈江远 马骁 付和平 张道军 苏大鹏 闫桂京 董刚 刘新宇 闫琢玉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白云岩发现于200多年前,至今仍然是地球科学研究前沿。西沙群岛白云岩研究超过35 a,发现铁白云岩10 a,属于研究热点。本文在西永2井前期铁白云岩测试研究基础之上,采集典型铁白云岩岩心样品,完成Fe同位素测试,通过对比多种地质储库Fe同... 白云岩发现于200多年前,至今仍然是地球科学研究前沿。西沙群岛白云岩研究超过35 a,发现铁白云岩10 a,属于研究热点。本文在西永2井前期铁白云岩测试研究基础之上,采集典型铁白云岩岩心样品,完成Fe同位素测试,通过对比多种地质储库Fe同位素特征,阐述定位该批测试数据的性质、特征和分析其母源,提出加强投入,与高尖石岛火山岩铁同位素测试结果地球化学特征朔源对比分析的建议。该项研究对于铁白云岩成因特征和机制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永2井 铁白云岩 高尖石岛火山岩 FE同位素 地球化学性质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天峨坪金矿区金银次生晕异常分布地质意义与金银表生地球化学性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阳 伍静 +2 位作者 农仕华 苑金涛 梁华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7-33,共7页
广西天峨坪金矿区多被土壤覆盖,区内局部出露轻变质粉砂岩及碳酸盐岩。为了圈定深部金矿体及了解金银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系统分析了区内土壤、原生晕及半风化原生晕金银元素含量。天峨坪金矿异常区金银次生晕异常分离,银次生晕异常中心... 广西天峨坪金矿区多被土壤覆盖,区内局部出露轻变质粉砂岩及碳酸盐岩。为了圈定深部金矿体及了解金银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系统分析了区内土壤、原生晕及半风化原生晕金银元素含量。天峨坪金矿异常区金银次生晕异常分离,银次生晕异常中心分布于矿区中北部地势较高地区,而金次生晕异常中心却分布于矿区中南部较低洼地区,Au/Ag比从原生晕、半风化原生晕至全风化土壤逐渐降低。根据金银在不同风化程度岩石中的比值变化,结合金银在碳酸盐岩出露区地表流体中金比银更易形成金硫络合物迁移,提出在碳酸盐岩出露区地表中至弱碱性流体中金比银更易发生迁移,银次生晕异常中心指示深部金矿体。后经工程验证发现Ag的次生晕异常中心对应深部金矿体,而金异常中心偏离深部矿体。成果表明,碳酸盐岩出露区金银表生地球化学行为有差异,热带亚热带植被覆盖区次生晕找金过程中,不但要注意金的次生晕异常,也要注意银的次生晕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 表生地球化学性质 金银次生晕异常 金矿找矿 广西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南段中生代杂岩体的岩石成因:元素和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33
11
作者 陈斌 翟明国 +1 位作者 田伟 江博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3-102,共10页
通过太行山南段三个中生代杂岩体(西戍、武安和洪山)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讨论其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西戍和武安杂岩体主要由从二长辉长岩到二长岩的一系列岩石组成,其地球化学性质相似(高Mg#,具微弱至正Eu异... 通过太行山南段三个中生代杂岩体(西戍、武安和洪山)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讨论其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西戍和武安杂岩体主要由从二长辉长岩到二长岩的一系列岩石组成,其地球化学性质相似(高Mg#,具微弱至正Eu异常的REE模式等)。西戍杂岩体的ENd(135 Ma)=-12.3- -16.9,ISr= 0.7056-0.7071,与武安杂岩体稍有不同。西戍杂岩体的(206Pb/204Pb)i=16.92-17.3,(207Pb/204Pb)i=15.32- 15.42,(208Pb/204Pb)i=37.16-37.63,较武安杂岩体的略高。西戊-武安杂岩体都起源于EM1型富集地慢,但被下地壳物质不同程度混染。洪山杂岩体(正长岩-花岗岩)也来自EM1型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但属于不同的岩浆事件,并仅受轻微的下地壳混染。太行山岩浆作用的发生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水平俯冲消减而形成的弧后伸展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南段 杂岩体 地球化学证据 中生代 Pb同位素 岩石成因 元素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动力学环境 Sr Nd 地球化学性质 富集地幔 太平洋板块 岩石组成 地壳物质 部分熔融 岩浆事件 地壳混染 岩浆作用 M1型 二长岩 辉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锗的地球化学及资源储备展望 被引量:36
12
作者 叶霖 韦晨 +4 位作者 胡宇思 黄智龙 李珍立 杨玉龙 王浩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1-728,共18页
锗是众多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原材料,随着无人驾驶、5G、太阳能电池和催化剂等产业的飞速发展,锗在中国及全球未来需求量将十分巨大,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将其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进行严格控制、管理和储备,因此,锗资... 锗是众多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原材料,随着无人驾驶、5G、太阳能电池和催化剂等产业的飞速发展,锗在中国及全球未来需求量将十分巨大,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将其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进行严格控制、管理和储备,因此,锗资源的地质勘探和战略储备是今后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需要。文章总结了锗的地球化学性质、晶体化学及矿物学、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全球富锗矿床类型等,根据我国锗资源特征,结合“川滇黔铅锌矿集区”内多数矿床中锗超常富集普遍现象,提出该区可作为中国锗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具有巨大潜在经济价值。开展“川滇黔铅锌矿集区”锗超常富集机理研究,不仅可以补充和完善锗地球化学行为的科学内容,提供认识该区铅锌成矿作用的重要地球化学信息,更重要的是为地质勘探的深入和综合利用该区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建立中国锗资源战略储备基地提供实际地质地球化学支撑。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其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加强锗产品深加工研发不仅具有广阔的前景,也将是中国锗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稀散元素 战略资源基地 地球化学性质 超常富集机理 川滇黔铅锌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山区土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覃星铭 何丙辉 吴华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0-288,共9页
对2015年所采集的0~20 cm、20~40 cm土壤水样品和对应的土壤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运用灰度关联和典范对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岩溶峰丛山区土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岩溶峰丛山区土壤水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对... 对2015年所采集的0~20 cm、20~40 cm土壤水样品和对应的土壤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运用灰度关联和典范对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岩溶峰丛山区土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岩溶峰丛山区土壤水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对应的土壤环境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异质性,其中土壤水和土壤中的p H值变异系数在2.48%~10.44%,变异最小;除了镁离子和氯离子,土壤水的其他地球化学指标的变异系数均表现为0~20 cm大于20~40 cm,20~40 cm土壤水地球化学性质更为稳定。土壤水的HCO-3、Ca2+、SO2-4浓度是影响土壤水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子,且HCO-3起到主导作用。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土壤水地球化学性质与土壤环境因子关联性差异明显,影响土壤水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中的全钾含量、交换性镁含量、有效锌含量、0.2~2.0 mm粒径和0.002~0.020 mm粒径的土壤颗粒等因子对土壤水中的Mg2+浓度、HCO-3浓度、p H值影响较大,有效铜含量、胡敏酸含量、胡敏素含量主要影响土壤水中Na+浓度、K+浓度,而速效钾含量、土壤含水率、小于0.002 mm粒径机械组成等土壤因子则主要是通过Na+浓度、K+浓度、Cl-浓度、SO2-4浓度等指标影响土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峰丛山区 土壤水 地球化学性质 土壤环境因子 灰度关联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江孜-康马地区早白垩世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亚莹 曾令森 +2 位作者 高利娥 高家昊 尚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345-348,共4页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经历了多期基性岩浆作用,形成不同地球化学性质的基性岩(Jiang et al., 2006;江思宏等,2007: Zhu et al., 2009;曾令森等,2012;Zeng et al., 2012)。这些基性岩主要以岩墙群或岩席的形式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特提...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经历了多期基性岩浆作用,形成不同地球化学性质的基性岩(Jiang et al., 2006;江思宏等,2007: Zhu et al., 2009;曾令森等,2012;Zeng et al., 2012)。这些基性岩主要以岩墙群或岩席的形式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特提斯沉积岩系中,厘定这些基性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和代表的构造环境,是检验和限定特提斯沉积岩系形成构造背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喜马拉雅 地球化学特征 早白垩世 康马地区 辉绿岩 雅江 藏南 地球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的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根庆 张子敏 李胜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3-813,共1页
本文根据含矿砂体氧化程度的不同,将吐哈盆地南缘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划分为完全氧化带、不完全氧化带、还原带和原生带4个地球化学亚带。研究了各地球化学亚带的元素变化特征;得出了与铀共同在还原障富集的元素有Re,Mo,Se,Sr,... 本文根据含矿砂体氧化程度的不同,将吐哈盆地南缘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划分为完全氧化带、不完全氧化带、还原带和原生带4个地球化学亚带。研究了各地球化学亚带的元素变化特征;得出了与铀共同在还原障富集的元素有Re,Mo,Se,Sr,S,REE,C有机等;Re和U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Mo、Se与U在还原环境下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但在氧化环境下其地球化学行为不同。提出本区含矿层本身能为铀成矿提供一定铀源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砂岩型铀矿床 层间氧化带 氧化还原过程 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性质 地球化学行为 氧化程度 吐哈盆地 还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南缘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的元素地球化学
16
作者 蔡根庆 张子敏 李胜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9-689,共1页
本文根据含矿砂体氧化程度的不同,将吐哈盆地南缘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划分为完全氧化带、不完全氧化带、还原带和原生带四个地球化学亚带。研究了各地球化学亚带的元素变化特征;得出了与铀共同在还原障富集的元素有Re、Mo、S... 本文根据含矿砂体氧化程度的不同,将吐哈盆地南缘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划分为完全氧化带、不完全氧化带、还原带和原生带四个地球化学亚带。研究了各地球化学亚带的元素变化特征;得出了与铀共同在还原障富集的元素有Re、Mo、Se、Sr、S、REE、有机C等;Re和U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Mo、Se与U在还原环境下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但在氧化环境下其地球化学行为不同。提出本区含矿层本身能为铀成矿提供一定铀源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砂岩型铀矿床 层间氧化带 吐哈盆地 南缘 氧化还原过程 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性质 地球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海底热液柱中锰元素的分析及其地球化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晓媛 曾志刚 《海洋地质动态》 2005年第7期13-18,共6页
研究锰在热液中的地球化学性质对于更好地了解热液在海洋中的循环过程和扩散情况很有意义,虽然影响热液中锰的地球化学性质的因素很多,但锰确实是示踪热液活动的最敏感、最有效的元素之一。主要总结了现代海底热液柱中锰元素的分析方法... 研究锰在热液中的地球化学性质对于更好地了解热液在海洋中的循环过程和扩散情况很有意义,虽然影响热液中锰的地球化学性质的因素很多,但锰确实是示踪热液活动的最敏感、最有效的元素之一。主要总结了现代海底热液柱中锰元素的分析方法进展,同时对热液柱中锰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海底热液 锰元素 地球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南段景洪大勐龙地区基性高压变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载波 周家喜 +5 位作者 周坤 赵枫 李小军 赵江泰 吴嘉林 陈光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7-512,共16页
本文以三江南段景洪大勐龙地区新发现的退变榴辉岩和蓝片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原岩性质及锆石U-Pb定年的综合研究。大勐龙地区退变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白云钠长石英片岩、白云母片岩和斜长角闪(片)岩中,其原岩为亚碱... 本文以三江南段景洪大勐龙地区新发现的退变榴辉岩和蓝片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原岩性质及锆石U-Pb定年的综合研究。大勐龙地区退变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白云钠长石英片岩、白云母片岩和斜长角闪(片)岩中,其原岩为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弱亏损、重稀土平坦型的分布特征,不具有Nb、Ta、Ti的亏损,与典型的N-MORB(正常型洋中脊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表明其原岩可能来源于亏损的地幔区,形成于洋中脊环境;变质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30.3±1.7Ma,可能代表榴辉岩峰期的变质时代。蓝片岩的原岩为亚碱性拉斑玄武岩,具有较高Ti玄武岩的特征(TiO_(2)含量2.55%~2.88%,均大于2%),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小,比典型的N-MORB稀土总量偏高,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无明显负Eu异常,地球化学性质与N-MORB类似。结合以往区域研究成果,进一步确定研究区退变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原岩属于典型N-MORB型,该项研究不仅在昌宁-孟连缝合带的南段发现典型的特提斯洋壳残片,而且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滇西地区特提斯洋消减-闭合的动力学背景及其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榴辉岩 蓝片岩 地球化学性质 洋壳残片 景洪大勐龙地区 昌宁-孟连缝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沅陵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19
作者 欧建辉 丁振举 +3 位作者 李泽军 左勇 万禹 徐怡然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29-330,共2页
我国南方下寒武统广泛分布一套富含有机质的黑色岩系,在这套黑色岩系中,赋存丰富的石煤、Ni-Mo-PGE多金属层、重晶石、磷矿等(范德廉等,2004)。前人对这套黑色岩系已经做过一定的研究,但对于其成因仍存在争议。本文选择湖南沅陵董家河... 我国南方下寒武统广泛分布一套富含有机质的黑色岩系,在这套黑色岩系中,赋存丰富的石煤、Ni-Mo-PGE多金属层、重晶石、磷矿等(范德廉等,2004)。前人对这套黑色岩系已经做过一定的研究,但对于其成因仍存在争议。本文选择湖南沅陵董家河剖面进行系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探讨该区震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沉积的黑色岩系的成因及形成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牛蹄塘组 下寒武统 转换时期 深水沉积 正异常 球粒陨石 陆源碎屑 对流混合 地球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建立高精度镓同位素分析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新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3-983,共1页
镓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和重要的经济价值,可用来模拟自然界中单一同位素元素铝的地球化学性质.结合铝来模拟海洋、河流、风化过程中痕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也可与硼共同表征陆生和海生的环境变化。镓还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中,并... 镓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和重要的经济价值,可用来模拟自然界中单一同位素元素铝的地球化学性质.结合铝来模拟海洋、河流、风化过程中痕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也可与硼共同表征陆生和海生的环境变化。镓还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中,并表现出生物选择性。此外,单质镓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导弹工业等高科技领域,因此,供不应求的镓需求量迫切地需要探索除铝土矿、闪锌矿外的其它资源,或者开发新的从地质样品中浓缩或提炼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性质 同位素分析 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炼镓 高精度 地球化学行为 痕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