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老湾金矿带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郭鹏 陈建立 +2 位作者 陈英男 魏从玲 薛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5-212,共8页
老湾金矿带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东部,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单体金矿床。研究了矿带内金矿体原生晕的元素浓度分带、轴向分带序列,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探讨了元素组合特征。结果表明:Au、Bi、Pb、Zn、Mo元素浓度分带未闭合... 老湾金矿带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东部,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单体金矿床。研究了矿带内金矿体原生晕的元素浓度分带、轴向分带序列,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探讨了元素组合特征。结果表明:Au、Bi、Pb、Zn、Mo元素浓度分带未闭合,向下延伸较好,表明矿体深部仍有延深;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Ag-Mo-Hg-As-W-Sb-Zn-Sn-Au-Cu-Bi-Pb,高、中、低温热液元素排列无序,反映原生晕是由多期矿化叠加形成;Au与Bi、Cu相关性较好,在成矿热液中共同迁移、富集,Bi、Cu元素可作为找金的指示元素;主因子F_(2)(Au-Bi)代表了促使金富集的地质作用,因子得分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标高-650 m以深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基于上述认识预测的找矿靶区已获得成功验证,分析结果对于矿区后续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湾金矿带 地球化学原生晕 元素组合 成矿预测 深部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夏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1号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7
2
作者 代力 张德会 +6 位作者 李泳泉 万贵龙 侯本俊 廖勋 张进良 王国鹏 李成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6-249,共14页
四川夏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西南"三江"义敦岛弧构造带中段,是与绒伊措岩体密切相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对夏塞矿区1号矿体9个中段采样分析,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分带序列研究、地球化学参数计算、建立剥蚀模型等... 四川夏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西南"三江"义敦岛弧构造带中段,是与绒伊措岩体密切相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对夏塞矿区1号矿体9个中段采样分析,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分带序列研究、地球化学参数计算、建立剥蚀模型等方法,系统详细地研究了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1)1号矿体原生晕找矿的主要指示元素:Ag、Pb、Zn、Cu、Sb、Hg、Cd、Sn,次要指示元素:Bi、W、B、As、Au、Mn;(2)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Hg-Pb-Bi-Sn-Cd-Zn-Cu-As-Ag-W-Au-Sb-Ba-V-Mo-Mn,出现"反分带"现象;(3)成矿过程存在多次叠加,轴向地球化学参数变化曲折,出现多次转折,反应成矿过程复杂。综合各项特征,推测1号矿体深部可能有盲矿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 轴向分带序列 夏塞银铅锌矿床 反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柯月Pb-Zn-Sb-Ag多金属矿床Ⅰ号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文斌 尹力 +5 位作者 陈翠华 宋玉坤 李关清 张兴国 夏抱本 达瓦次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11-1723,共13页
西藏柯月Pb-Zn-Sb-Ag多金属矿床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与藏南拆离系(STDS)之间的北喜马拉雅成矿带。该矿床经详查验证,4 300 m以浅的矿体赋存于日当组钙质板岩夹薄层泥晶灰岩中,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控制,但深部延伸不明。本文通过该矿... 西藏柯月Pb-Zn-Sb-Ag多金属矿床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与藏南拆离系(STDS)之间的北喜马拉雅成矿带。该矿床经详查验证,4 300 m以浅的矿体赋存于日当组钙质板岩夹薄层泥晶灰岩中,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控制,但深部延伸不明。本文通过该矿床I号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前缘晕元素为Hg、As、Tl,近矿晕元素为Pb、Zn、Sb、Ag、Au、Cd、Cu、Mn,尾晕元素为Sn、In、Bi;采用改良的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计算分带序列为In-Mn-As-Cu-Zn-Cd-Bi-Pb-Sn-Hg-TlAg-Au-Sb,重心法计算分带序列为In-Mn-As-Cu-Cd-Zn-Hg-Bi-Sn-Pb-Ag-Sb-Tl-Au;同时,讨论原生晕地球化学参数变化规律,并以各元素的几何平均值累乘比建立矿体的剥蚀参数模型及矿体原生晕叠加理想模型。综合以上分析,推测矿床有多次成矿作用叠加,上部存在剥蚀至尾部的矿体,而深部可能有矿体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 分带序列 多金属矿床 柯月矿床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庐枞盆地泥河玢岩型铁矿床地质-原生晕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赞赞 张舒 +3 位作者 吴明安 写熹 吕博 魏国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5-325,共21页
开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玢岩型铁矿床轴向原生晕地球化学分析及建模,可弥补地球物理勘探结果的多解性及探测精度的局限性,对定位和评价深部盲矿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庐枞盆地泥河玢岩型铁矿床钻孔原生晕的研... 开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玢岩型铁矿床轴向原生晕地球化学分析及建模,可弥补地球物理勘探结果的多解性及探测精度的局限性,对定位和评价深部盲矿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庐枞盆地泥河玢岩型铁矿床钻孔原生晕的研究工作,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查明了主要成矿指示元素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富集和亏损,确定了磁铁矿、硫铁矿和硬石膏矿体的矿中、近矿及远矿指示元素组合,结合矿床成因模型,建立了泥河玢岩型铁矿床地质-原生晕地球化学找矿模型,通过罗河和小包庄玢岩型铁矿床的佐证,认为该模型可以应用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玢岩型铁矿床的勘探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原生晕地球化学 找矿模型 玢岩型铁矿 泥河铁矿床 庐枞盆地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招远前孙家金矿床地质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钱建平 陈宏毅 +2 位作者 孙涛 刘纯 白艳萍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3-228,共16页
对矿区地表和井下四个中段共采集地层、岩体、蚀变岩、石英脉和矿体样品503件,测试了Au、Ag、As、Sb、Cu、Pb、Zn、Sn、Bi、Mo、Co、Ni、Mn、Cr、V、Ti、Ba、Rb和Sr等19种元素的含量,运用Suffer软件编制了19种元素的矿脉地球化学纵剖面... 对矿区地表和井下四个中段共采集地层、岩体、蚀变岩、石英脉和矿体样品503件,测试了Au、Ag、As、Sb、Cu、Pb、Zn、Sn、Bi、Mo、Co、Ni、Mn、Cr、V、Ti、Ba、Rb和Sr等19种元素的含量,运用Suffer软件编制了19种元素的矿脉地球化学纵剖面图,根据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计算了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带,建立了原生晕地球化学立体分带模式。综合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得出以下认识:由花岗岩→钾长石化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岩→绢英岩→石英脉或硅化带→金矿石,随着蚀变作用增强,成矿元素Au、Ag、As、Cu、Pb、Bi、Mo、Sb增加,然而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绢英岩化后的硅化阶段。矿区成矿元素Au、Ag、As、Cu、Pb、Sn、Bi、Mo、Co、Ni含量呈多峰分布,分布范围大,离散度大,其中Au、Ag高含量峰值区峰型突出,成矿富集趋势强烈。矿区成矿阶段可分为:石英-金-黄铁矿阶段、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F1因子(Au、Ag、As、Co、Ni、Sn、Bi)为主成矿阶段的元素组合,F3因子(Mo、Sb)和F5因子(Cu、Zn)反映了成矿热液活动的多期叠加。F4因子Rb、Sr、Ba组合在本区最具典型意义,Rb与Sr、Ba为对抗性元素,Sr、Ba、Ca低值带,Rb、K高值带恰好与Au、Ag高值带吻合,显示花岗岩长石类矿物的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与成矿关系密切。与矿体的侧伏方向一致,总体上矿脉纵剖面地球化学高值带均向SW侧伏。其中Au、Ag高值带宽且比较连续,上下均未封闭,结合金矿体虽已出露地表但规模不大和原生晕分带特征,推测为一浅剥蚀矿床,向SW深部仍有一定延深。矿区原生晕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Hg2、Sr、Ba、Rb)→(Ag、Au、Sn、Mo、Cu)→(Zn、Pb)→(Sb、Mn)→(Ni、V、Co、As、Hg1、Bi)。As、Sb、Hg高值带偏于中下部,可能指示下部隐伏矿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地球化学参数 元素分布型式 元素组合 原生晕地球化学分带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高龙金矿鸡公岩矿段地质特征和构造地球化学找矿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宏毅 钱建平 刘青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97,共9页
对矿区地表至960m中段共计6个中段平面系统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采集地层和构造蚀变岩样品184件,测试了Au、Ag、As、Sb、Cu、Pb、Zn、Sn、Mo、Mn、Co、Ni、Cr、V、Ti 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编制了各元素地球化学纵剖面图和单个矿脉元... 对矿区地表至960m中段共计6个中段平面系统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采集地层和构造蚀变岩样品184件,测试了Au、Ag、As、Sb、Cu、Pb、Zn、Sn、Mo、Mn、Co、Ni、Cr、V、Ti 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编制了各元素地球化学纵剖面图和单个矿脉元素含量曲线图,综合地球化学图件分析法和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确定了元素的纵向、横向和轴向分带序列,建立了原生晕地球化学三维分带模式。综合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得到:硅化砂泥岩、构造蚀变岩中Au、As、Sb、Ag元素含量高,是地壳的数倍到数百倍,变异系数大,表明这些元素卷入了成矿作用,硅化泥岩是主要的富矿围岩,而矿体大部分赋存于由于成矿热液多期次强烈活动而形成的石英岩和构造角砾岩中。矿区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As、Pb、Mo、Sn、Cu、Au、Ag、Mn、Zn、Sb。与矿体北西向侧伏规律一致,矿区地球化学异常体亦具向北西侧伏的趋势。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纵剖面图中主成矿元素异常高值带向下延伸未封闭,矿体向下未尖灭、特征前缘晕元素Sb和成矿晕元素Zn出现在矿尾晕等特征说明,矿体向下仍有一定的延伸,已知矿体北西侧深部是下一步找矿勘探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构造地球化学 原生晕地球化学分带 高龙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归来庄金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深部成矿预测 被引量:5
7
作者 冯玺平 张英梅 +4 位作者 安茂国 陈昆明 孟祥伟 陈丽静 邱昆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7-145,共9页
归来庄金矿床为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是鲁西地区已探明金储量最多的金矿床。由于其产出形态变化多样,利用传统方法进行深部找矿难度较大,近年来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成矿预测方面应用较广,为该矿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新方向。利用三维地质建... 归来庄金矿床为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是鲁西地区已探明金储量最多的金矿床。由于其产出形态变化多样,利用传统方法进行深部找矿难度较大,近年来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成矿预测方面应用较广,为该矿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新方向。利用三维地质建模平台Micromine中的三维建模技术及地质统计学等方法,基于收集测试得到的相关钻孔数据和采样点品位、成矿元素等数据,构建了归来庄金矿区三维地质模型,包括断裂构造模型、矿体模型及地层—岩体模型等,并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建立了原生晕地球化学三维模型。根据三维空间上断裂延伸规律,结合原生晕地球化学三维空间分析,认为归来庄矿区深部仍有较好的成矿前景,且圈定了深部找矿靶区。经钻探验证扩大了主矿体规模,在深部新发现并评价了“磨坊沟式”金矿体,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证实找矿靶区预测结果较为可靠,进一步拓宽了该区深部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成矿预测 原生晕地球化学 深部找矿 归来庄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