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工质用于地热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力 涂光备 张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1-245,共5页
针对以 40℃~ 45℃地热尾水为低温热源的热泵系统 ,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首先 ,在该系统中采用了循环性能较好的低环害混合工质 ,以达到实际运行和环保要求 ;其次 ,根据不同的冷凝器水流量和冷凝器的进口水温 ,总结得出了大量稳定工... 针对以 40℃~ 45℃地热尾水为低温热源的热泵系统 ,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首先 ,在该系统中采用了循环性能较好的低环害混合工质 ,以达到实际运行和环保要求 ;其次 ,根据不同的冷凝器水流量和冷凝器的进口水温 ,总结得出了大量稳定工况实际样本 ,并绘制了不同水流量和水温下的EER(能效比 )值曲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热泵 混合工质 智能控制 能效比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系统参数对地热热泵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力 张启 +1 位作者 赵黎丽 涂光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8-712,共5页
为了解决地热热泵系统输出能量和用户需求能量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该文对系统的两个主要参数(冷凝器侧水流量和压缩机输入频率)对地热热泵循环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在小型地热热泵系统上进行了变频及变水流量实验研究,频率... 为了解决地热热泵系统输出能量和用户需求能量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该文对系统的两个主要参数(冷凝器侧水流量和压缩机输入频率)对地热热泵循环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在小型地热热泵系统上进行了变频及变水流量实验研究,频率变化范围为30Hz~55Hz,冷凝器水流量变化范围为0 054kg/s~0 174kg/s;然后,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了系统各参数,如COP值、制热量、压缩机能耗等随频率及水流量的变化规律。该文的结论可以在制定地热热泵系统能量输出的调节策略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热泵 频率变化 流量变化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热泵调峰供暖系统的热力及经济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新国 张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着重分析了地热热泵调峰供暖系统的热力性能和经济性。对两种采暖终端暖气片和风机盘管,分析计算了地热热泵调峰供暖系统的供暖参数和热泵性能参数。对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地热热泵调峰供暖的经济性进行了探讨,并与常规地热锅炉调峰供... 着重分析了地热热泵调峰供暖系统的热力性能和经济性。对两种采暖终端暖气片和风机盘管,分析计算了地热热泵调峰供暖系统的供暖参数和热泵性能参数。对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地热热泵调峰供暖的经济性进行了探讨,并与常规地热锅炉调峰供暖和传统锅炉供暖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峰 供暖 经济性 地热 地热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混合工质的地热热泵系统仿真 被引量:3
4
作者 赵鹏程 丁国良 +1 位作者 张春路 赵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3-387,共5页
对应用混合工质的地热热泵系统建立起仿真模型,系统仿真精度在±12%以内。该系统模型能够初步预测其系统性能,并可指导系统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 混合工质 地热热泵 模型 系统仿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热源地热热泵系统的可用能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力 张启 涂光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5-598,共4页
地热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成为许多国家的研究重点 ,如何提高地热能的利用率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 ,而热泵又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针对地热热泵系统的变温热源 ,从减小可用能损失的角度进行了详尽的理论分析。首先 ,对该地热热泵系统中... 地热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成为许多国家的研究重点 ,如何提高地热能的利用率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 ,而热泵又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针对地热热泵系统的变温热源 ,从减小可用能损失的角度进行了详尽的理论分析。首先 ,对该地热热泵系统中的各个主要部件进行了可用能分析 ,发现可用能损失情况均与循环工质的性能有关 ;其次 ,在实际工况下比较了纯工质和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可用能损失情况 ;最终提出了几种有可能应用于实际地热热泵工况下的循环工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温 地热热泵系统 可用能 非共沸混合工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地热热泵的新型工质实验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力 张启 丁国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9-683,共5页
地热热泵的应用可以提高对地热能的利用率、减少地表热污染 ,但它必须配以适宜的循环工质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该文针对以 40℃~ 45℃的地热排水为低温热源 ,同时冷凝温度在 80℃~ 10 0℃之间的地热热泵系统 ,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循环... 地热热泵的应用可以提高对地热能的利用率、减少地表热污染 ,但它必须配以适宜的循环工质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该文针对以 40℃~ 45℃的地热排水为低温热源 ,同时冷凝温度在 80℃~ 10 0℃之间的地热热泵系统 ,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循环工质R2 90 /R60 0a/R12 3 (5 0 % / 10 % / 40 % ) ,并做了相应的实验研究 ,最终发现充灌了此工质的地热热泵系统COP可以达到 3 .5以上 ,冷凝温度高于 80℃ ,冷凝压力低于 1.8MPa,同时可将 40℃~ 46℃的地热水冷却到 3 1℃~3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热泵 循环工质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热泵循环工质的开发及系统匹配 被引量:4
7
作者 赵鹏程 赵力 +1 位作者 丁国良 张春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1-215,共5页
通过实验方法开发中高温地热热泵工质。该工况要求是:冷凝温度80~100℃,蒸发温度25~35℃,同时保持系统内最高压力不超过2500kPa。实验表明非共沸工质R123/R290(质量百分比50%/50%)和R123/R290/R600a(质量百分比40%/50%/10%)能满足上... 通过实验方法开发中高温地热热泵工质。该工况要求是:冷凝温度80~100℃,蒸发温度25~35℃,同时保持系统内最高压力不超过2500kPa。实验表明非共沸工质R123/R290(质量百分比50%/50%)和R123/R290/R600a(质量百分比40%/50%/10%)能满足上述条件,且系统的COP在3 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热泵 新混合工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工质在地热热泵系统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力 涂光备 +2 位作者 张启 梁岩 沈传彬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6,共3页
针对以 40~ 45℃地热尾水为低温热源的热泵系统 ,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首先 ,在该系统中采用了循环性能较好的低环害混合工质 ,以达到实际运行和环保要求 ;其次 ,根据不同的冷凝器水流量和进口水温 ,总结得出了大量稳定工况实际样本 ,... 针对以 40~ 45℃地热尾水为低温热源的热泵系统 ,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首先 ,在该系统中采用了循环性能较好的低环害混合工质 ,以达到实际运行和环保要求 ;其次 ,根据不同的冷凝器水流量和进口水温 ,总结得出了大量稳定工况实际样本 ,绘制了不同流量和水温下的COP值曲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地热热泵 混合工质 智能控制 波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遗传规划方法辨识地热热泵系统模型
9
作者 赵黎丽 李汛 +2 位作者 张启 赵力 赵庆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7-831,共5页
进行了地热热泵系统的变频调节试验,并采用遗传规划方法去解决该系统的辨识问题。由检验数据可知,最大平均误差在7%以内,基本符合工程要求。这说明用遗传规划的方法辨识地热热泵系统是可行的。
关键词 地热热泵系统 变频调节试验 遗传规划方法 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地热热泵系统的非共沸点工质的实验评价
10
作者 周良虹 黄亚晶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地热热泵系统 非共沸点工质 实验评价 地热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地热运用热泵供热的技术经济性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新国 赵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结合某工程可行性研究 ,分析了低温地热运用热泵供暖、供生活热水的技术经济性 ,并与传统锅炉供热方式进行比较 。
关键词 地热热泵 技术经济性 生活 低温地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地热尾水热泵技术梯级利用的应用
12
作者 马娜 冯永胜 王立祥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8-72,共5页
通过对地热井供热能力的分析,在实际工程中对地热井的能源利用起到指导估算作用。优化地热尾水工艺流程,选用低温采暖末端方式,合理确定供暖设计工况,从而改善地热尾水直接供暖时采暖末端、回水直接排放而造成的能源不能充分利用的现象... 通过对地热井供热能力的分析,在实际工程中对地热井的能源利用起到指导估算作用。优化地热尾水工艺流程,选用低温采暖末端方式,合理确定供暖设计工况,从而改善地热尾水直接供暖时采暖末端、回水直接排放而造成的能源不能充分利用的现象。根据有地热资源区域的地热尾水利用工程实际案例,通过对地热能源数据分析,结合水源热泵技术,对地热尾水进行梯级利用,可增大地热水的供暖面积,节能环保,对地热井供热能力估算提供工程指导,为有着丰富地热资源的雄安新区冬季供热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尾水 供暖设计工况 梯级利用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水热泵空调系统的理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永明 唐保金 +1 位作者 李彬 薛俊星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0年第3期44-48,共5页
介绍了地热热泵空调系统的理论优化方法,提出以高温热泵的COPh最大为目标函数,以溴化锂制冷机组的性能系数ζ最大和总换热面积最小的多目标函数,采用最大性能面积比和理想点法两种优化方法进行求解,最终得出采用理想点法的优化结果更符... 介绍了地热热泵空调系统的理论优化方法,提出以高温热泵的COPh最大为目标函数,以溴化锂制冷机组的性能系数ζ最大和总换热面积最小的多目标函数,采用最大性能面积比和理想点法两种优化方法进行求解,最终得出采用理想点法的优化结果更符合实际、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热泵 空调系统 优化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耦合热泵系统用于高层写字楼采暖的节能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俊杰 冯昕 +1 位作者 朱能 马一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5-689,共5页
针对天津市某实际工程项目所采用的地热耦合热泵系统作为该高层写字楼空调系统冬季热源,采用一次能耗的概念,利用"典型气象年"气象参数,研究了其在实际负荷条件下,与采用城市热网作为空调系统冬季热源的常规做法相比的节能效... 针对天津市某实际工程项目所采用的地热耦合热泵系统作为该高层写字楼空调系统冬季热源,采用一次能耗的概念,利用"典型气象年"气象参数,研究了其在实际负荷条件下,与采用城市热网作为空调系统冬季热源的常规做法相比的节能效果,及与完全采用地热水作为热源相比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地热耦合 一次能耗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千山地区地热结合热泵供暖的应用前景分析
15
作者 谷峰 孟富春 董明 《能源工程》 2005年第3期59-61,共3页
根据鞍山千山地区地热水资源及利用情况,针对3万m2的供热面积,采用地热热泵以充分利用地热尾水的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关键词 千山地区 前景分析 鞍山 应用 供暖 技术经济分析 地热水资源 利用情况 面积 地热尾水 充分利用 地热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能供热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5
16
作者 王沣浩 蔡皖龙 +4 位作者 王铭 高远 刘俊 王志华 徐晗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2,共9页
地热能因具有稳定、储量大、分布广泛等特点,在建筑供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地热能供热技术分类出发,详细阐述了浅层地源热泵技术、水热型供热技术及中深层地埋管供热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沿革及应用现状。通过对现有报道的地热能... 地热能因具有稳定、储量大、分布广泛等特点,在建筑供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地热能供热技术分类出发,详细阐述了浅层地源热泵技术、水热型供热技术及中深层地埋管供热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沿革及应用现状。通过对现有报道的地热能供热技术研究方向和相关成果进行总结,从运行机理和应用实践角度出发,对该领域技术发展做出展望。未来地热能供热技术领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大型浅层地埋管管群热平衡分析、水热型供热高效回灌技术研究及中深层地埋管管群换热性能评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热泵 技术 地埋管换 平衡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应用在中国华北地区的热泵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一太 杨昭 吕灿仁 《制冷与空调》 1996年第2期51-55,28,共6页
一、前言 自1988年以来,中国的家用空调机的生产和应用有较大幅度的发展。在94年生产了400万台家用空调器,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热泵型的。热泵型空调机的容量多在3000~4000W,也有少数在10000W左右。由于热泵采用空气作为热源,在冬季气... 一、前言 自1988年以来,中国的家用空调机的生产和应用有较大幅度的发展。在94年生产了400万台家用空调器,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热泵型的。热泵型空调机的容量多在3000~4000W,也有少数在10000W左右。由于热泵采用空气作为热源,在冬季气温较高的华东、华南等地区逐步普及应用。 小型热泵型空调机得以在中国大幅度的发展有着必需的条件。首先中国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和居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华北地区 技术 地热热泵 制冷性能系数 联供 一次能源利用率 地热 家用空调机 混合工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HE2006地源热泵供暖制冷专题研讨会
18
作者 吴延鹏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0-110,共1页
CIHE2006地源热泵供暖制冷专题研讨会于2006年9月15日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法国企业国际发展局协会中国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北京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能源... CIHE2006地源热泵供暖制冷专题研讨会于2006年9月15日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法国企业国际发展局协会中国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北京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能源部Gordon Bloomquist博士作了《商业地热热泵设计、操作和维护问题:50年教给我们的经验》和《商业和公共建筑地热热泵的经济性》的报告;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克琰作了《地源热泵开发利用的世界现状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的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研讨会 地源 供暖制冷 专业委员会 中国能源 地热热泵 国际贸易 建设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培训楼水源热泵及地热水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19
作者 周波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9年第2期58-60,共3页
利用场区内稳定的地热水资源,结合水源热泵机组的特点,将空调系统与卫生热水系统有机的结合,使运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以及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减少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 水源:地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竖直U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宁 余跃进 《建筑节能》 CAS 2008年第5期16-18,共3页
合理地分析地热换热器中的传热过程是保证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经济可靠地运行和降低其初投资的要求,而传热模型又是传热过程的关键所在,因而确定钻孔内传热模型对于设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中的地热换热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 合理地分析地热换热器中的传热过程是保证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经济可靠地运行和降低其初投资的要求,而传热模型又是传热过程的关键所在,因而确定钻孔内传热模型对于设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中的地热换热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3种传热模型,导出了其解析式,并对比分析了各种模型的特点,为地下换热器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更精确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热泵系统 竖直U型管换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