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及邻区三维地热地质建模与地热资源靶区优选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文靖 肖红平 +4 位作者 饶松 施亦做 张翘然 黄顺德 胡光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5-248,共14页
三维地热地质建模能够直观反映地质体温度场分布格局,有助于圈定地热资源有利靶区。本文利用地球物理及钻孔资料、岩石热物性数据对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温度场模拟,通过钻孔测温和实测大地热流数据,验证了地热地质模... 三维地热地质建模能够直观反映地质体温度场分布格局,有助于圈定地热资源有利靶区。本文利用地球物理及钻孔资料、岩石热物性数据对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温度场模拟,通过钻孔测温和实测大地热流数据,验证了地热地质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中央坳陷在1.0~4.0 km深度的温度分别为30.3℃~62.8℃、68.2℃~120.2℃、110.5℃~166.7℃、158.4℃~214.2℃。4.0 km深度内地温梯度介于36.9℃/km~57.4℃/km之间,平均地温梯度为48.4℃/km。嫩江组、姚家组二段—三段、青山口组二段—三段和泉三段—四段4套主力热储底板温度分别介于15.8℃~71.4℃、23.6℃~88.6℃、31.8℃~107.4℃和48.9℃~133.4℃,其中华字井阶地、大庆长垣、宾县王府凹陷为热储温度高值区。研究区现今地温场主要受基底起伏的控制,基底和沉积层热导率的差异引起的热流“折射”效应促进了浅部热量的再分配,形成了凹凸相间的地温场分布格局;此外,断裂构造对地温场高异常区的分布也有显著影响。结合热源、通道和储盖组合特征,圈定大庆长垣中部地区泉头组三段—四段为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地热资源开发有利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热地质建模 地热资源靶区 热储温度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大安东部地区地热资源评价
2
作者 陈雯雯 饶松 +6 位作者 孟博言 郭梦浩 罗洋 蔡家豪 李文靖 张翘然 汤雨聪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7-158,共12页
【目的】吉林大安地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西南部,地热异常显著,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针对该地区详细的地热资源评价仍然缺乏。传统评价方法中,体积法难以准确表征非规则地层形态及参数空间异质性,蒙特卡罗法则存在热储参数概率... 【目的】吉林大安地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西南部,地热异常显著,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针对该地区详细的地热资源评价仍然缺乏。传统评价方法中,体积法难以准确表征非规则地层形态及参数空间异质性,蒙特卡罗法则存在热储参数概率分布模型依赖性强等局限。【方法】针对传统地热资源评价方法缺陷,综合利用区域地质、钻井、岩石热物性等资料建立三维地热地质模型,通过三维稳态地温场模拟刻画大安东部地区2600 m以浅温度场分布特征,采用有限元体积法评估上白垩统3套主力热储层地热资源量。【结果和结论】(1)研究区500、1000、1500、2000以及2500 m深度地层温度分别为25.8~36.4、48.6~61.3、63.1~84.6、79.3~107.1和94.4~125.6℃,地温等值线呈“西南密、东北疏”特征,不同深度的温度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为东北温度高、西南温度低。(2)嫩江组四段、姚家组二段−三段、青山口组二段−三段主力热储层温度分别介于27.0~67.3、38.2~96.7和43.20~103.58℃。(3)采用有限元体积法,逐单元积分累加计算地热资源量,结果显示嫩江组四段、姚家组二段−三段、青山口组二段−三段地热资源量分别为19.2×10^(18)、30.4×10^(18)、47.3×10^(18) J,折合标准煤分别为6.55×10^(8)、10.37×10^(8)、16.14×10^(8) t;按照25%可采资源系数,可采资源量折合标准煤分别为1.64×10^(8)、2.59×10^(8)和4.04×10^(8) t。与传统体积法、蒙特卡罗法相比,有限元体积法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在地热资源评价中展现了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地质建模 地热数值 地热资源评价 有限元体积法 大安东部地区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