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阶段变流量调节策略在农村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秦越 李武争 +5 位作者 周旭 周辉 刘瑞军 卢星辰 巨旭辉 汪浩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2年第6期24-28,34,共6页
我国北方农村供暖方式较为原始,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地应用可再生能源对农村供暖具有重要意义。中深层地热供暖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供暖方式,其系统耗电量较大,运行成本较高,在农村地区的应用... 我国北方农村供暖方式较为原始,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地应用可再生能源对农村供暖具有重要意义。中深层地热供暖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供暖方式,其系统耗电量较大,运行成本较高,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案例较少。为此依托河北雄县某农村地热站集中供暖工程,通过对供暖季实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因农村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差,单位建筑面积耗能量较高为0.53 GJ/(m^(2)·a);该项目通过管理人员的经验来调节系统运行模式,分析运行数据发现用户侧水泵流量超出设计值的时间段并非十分严寒,说明用户侧水泵以人工经验调节有所不当,导致系统耗电量较大;通过分阶段变流量热量调节策略对系统运行模式进行优化后,单位供暖面积水泵耗电量指标由6.5 kW·h/m^(2)降低到4.9 kW·h/m^(2),可节约25%的运行耗电量;在农村地区实行地热供暖将大大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改善农村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 集中供暖 分阶段变流量调节 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供暖系统运行分析及优化要点研究
2
作者 刘寿松 王英明 狄海燕 《住宅产业》 2023年第5期84-86,共3页
为解决地热供暖系统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地热供暖系统的运用现状,并提出优化控制策略。结果表明,除了要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调节处理措施外,还要从管理角度入手规范用户行为,进而降低失水率影响,以此提高地热供... 为解决地热供暖系统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地热供暖系统的运用现状,并提出优化控制策略。结果表明,除了要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调节处理措施外,还要从管理角度入手规范用户行为,进而降低失水率影响,以此提高地热供暖系统运行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供暖系统 运行分析 现状 优化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某村镇地区地热梯级利用供暖系统适宜性及运行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秦越 霍倩男 +2 位作者 周辉 刘瑞军 巨旭辉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我国北方村镇地区冬季供暖能耗量大、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各地区都在推广清洁能源供暖、因地制宜地利用可再生能源,这对北方村镇地区冬季供暖具有重要意义。地热梯级利用供暖系统是一种清洁的供暖方式,其在村... 我国北方村镇地区冬季供暖能耗量大、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各地区都在推广清洁能源供暖、因地制宜地利用可再生能源,这对北方村镇地区冬季供暖具有重要意义。地热梯级利用供暖系统是一种清洁的供暖方式,其在村镇地区推广较少且具有一定的地域选择性。分析北方典型地区的清河县某村镇地区地热梯级利用供暖系统的适宜性和运行效果,对比不同供暖系统方案的适宜性,发现地热梯级利用供暖系统初投资较高,但运行成本较低,系统综合能效较高。经过适宜性综合评价得出:地热梯级利用供暖系统在北方村镇供暖具有优越性;分析地热梯级利用供暖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得出:系统实际运行费用为13.48元/m~2,运行能效比为4.49,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分析用户侧室内环境得出:在供暖季内,用户室内温度均高于设计温度,室内环境品质均达到标准要求,用户满意程度高。为推广地热梯级利用供暖系统在北方村镇地区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地区 可再生能源 地热梯级利用供暖系统 适宜性 运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屋建筑地热供暖节能施工技术探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晓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14期256-256,共1页
建筑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是无法取代和替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品质也随之升高。另外,伴着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加强,这一切都需要... 建筑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是无法取代和替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品质也随之升高。另外,伴着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加强,这一切都需要在房屋建筑中运用更为节能环保、舒适度更强的技术,地热供暖节能施工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基于此,文章首先从房屋建筑地热供暖施工技术的内涵入手展开分析,然后又介绍了其施工技术要点,最后又对其运用的重点进行了说明,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建筑 地热供暖系统 节能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层深井换热器实验测试及传热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福强 施志钢 +3 位作者 蔡超 刘德民 董作敏 景登岩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1-898,共8页
中深层地热能现已成为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重点内容。文章基于实验测试,得到初始土壤温度分布及深井换热器进、出口温度变化情况,分析了中深层地热热泵供暖系统的供热特性。开发了一种二维深井换热器传热模型,考虑了实测地温梯度以及井底... 中深层地热能现已成为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重点内容。文章基于实验测试,得到初始土壤温度分布及深井换热器进、出口温度变化情况,分析了中深层地热热泵供暖系统的供热特性。开发了一种二维深井换热器传热模型,考虑了实测地温梯度以及井底流动与传热过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依据模型研究了内管管长,循环流量及管内流向对深井换热器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深井换热器内管管长由1890 m增至1950 m时,其取热能力增加2%~7%;循环流量为11.25~56.25 m^(3)/h时,深井换热器取热量随循环流量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同深度处内管与环腔流体温差随循环流量的升高而降低,流体随埋深的温度变化率随循环流量的升高而降低;深井换热器环腔进水内管出水比内管进水环腔出水时取热性能更优但其热短路现象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地热热泵供暖系统 深井换热器 内管管长 循环流量 管内流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