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地沟式污水土地处理+人工湿地中植物对磷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史莉
张笑一
刘春丽
关小满
彭润芝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化学系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
出处
《生态环境》
CSCD
2003年第3期289-291,共3页
-
基金
贵州省重点科技项目(黔科合体改字2001-6014)
-
文摘
采用盆栽实验和中试实验系统,研究了地沟式土地处理系统和人工湿地中不同植物对磷的去除效率。选取贵州省典型的7种植物——美人蕉、芋头、八仙花、小玉竹、杜鹃、菖蒲、岩豆藤作为供试物。结果表明,7种试验植物对生活污水中的磷均有很高的净化率,其中以芋头、菖蒲和岩豆藤等3种植物对磷的净化效率最高。文章同时还对中试各处理槽的不同位置和深度的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地沟式土地处理系统和人工湿地中植物的除磷机理。
-
关键词
地沟式污水土地处理
人工湿地
植物
磷
生活污水
微生物
净化
-
Keywords
underground-ditch-pattern soil treatment
artificial wetland
plant
phosphorus
microbe
sewage
efficiency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地沟式土地处理技术脱磷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史莉
张笑一
彭润芝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化学系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93-96,共4页
-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十五"重点科技基金项目
-
文摘
地沟式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是一项设备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投资少 ,以及较高的净化效率 ,并具有广阔发展和应用前景的实用技术。在对贵州省环科院内地沟式土地处理中试实验进行系统分析的过程中 ,得出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磷去除率 ,并且不受时间限制 (冬季仍能正常运行 ) ,讨论和分析了BOD5 /TP和CODcr/TP值对TP去除效率的影响以及其最佳去除条件 ,水力负荷的不同对TP去除效率的影响。
-
关键词
脱磷效果
地沟式污水土地处理
TP去除率
影响因素
污水处理
土壤吸附
-
Keywords
under ground-ditch-pattern soil treatment
the removal rate of TP
affecting factors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污水土地生态处理脱氮技术的中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关小满
张笑一
彭润芝
-
机构
山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54-860,共7页
-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十五"重点科技资助项目 (黔科合体字 (2 0 0 1) 60 14号 )
贵阳市科技局科学技术计划资助项目 (筑科农字 [2 0 0 3 ]第 2 9号 )~~
-
文摘
地沟式污水土地生态处理工艺,是自然生态净化与人工工艺相结合的小规模污水处理回用技术。它是采用土壤毛细管浸润扩散原理的浅型土壤处理技术,在人工可控条件下,将污水科学、合理地投配到设计定型的装置内,利用污水的能量,把其所携带的污染物,通过人工基质(土壤、砂、碎石等,填料-水-微生物-植物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逐级降解;在不同的污染负荷、水力负荷下,完成一系列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的反应。通过以贵州典型的黄壤土为主配比的人工土作为处理系统填料的现场中型试验,探讨地沟式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脱氮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地沟式污水土地生态系统对氨氮和总氮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分别达到84 .7%和70 .7% ,出水氨氮(14 .0 mg/L )和总氮(2 4 .7mg/L ) ,达到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对处理系统微生物数量及分布的研究表明:处理系统中氮转化细菌丰富,氨化细菌为10 3~10 6 cfu MPN/g(土壤) (cfu:形成菌落数:MPN:最大可能数量) ,亚硝化菌为10 3~10 6 MPN/g(土壤) ,硝化菌10 4~10 6 MPN/g(土壤) ,反硝化细菌为10 3~10 6 MPN/g(土壤)。由硝化/反硝化实现生物脱氮是土地生态处理系统去除总氮的主要途径;建立土壤、土壤微生物。
-
关键词
地沟式污水土地处理
NH4^+-N去除率
C/N
-
Keywords
under ground-ditch-patter soil treatment
the removal ration of NH^+_4-N
C/N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