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财政自主权基本构造的缺位与补正——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法治化为目标 被引量:6
1
作者 冉富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8-87,共10页
目前,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基本结构存在权利结构缺漏现象。地方财政自主权构造应当是财政权力与财政权利的有机统一,权力与权利构造的均衡及良性互动是地方财政自主权有效运转的基础。未来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完善应以补正其权利结构的... 目前,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基本结构存在权利结构缺漏现象。地方财政自主权构造应当是财政权力与财政权利的有机统一,权力与权利构造的均衡及良性互动是地方财政自主权有效运转的基础。未来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完善应以补正其权利结构的缺漏为重点,构建地方政府的公法人地位,调适地方财政自主权规范与事实的一致性,完善地方财政民主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争议法治化解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财政自主权 公法人 财政民主机制 央地财政争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债券制度中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熊伟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5-109,共5页
自分税制实施以来,我国曾实行中央转贷地方、中央代地方发行、中央代地方偿还等三种地方债模式。这三者都有发债规模的控制,且都由中央承担最后偿还责任。导致这个事实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预算法》对地方发债的限制,更在于我国现行政府... 自分税制实施以来,我国曾实行中央转贷地方、中央代地方发行、中央代地方偿还等三种地方债模式。这三者都有发债规模的控制,且都由中央承担最后偿还责任。导致这个事实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预算法》对地方发债的限制,更在于我国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模式下,财政收支划分和转移支付由国务院单方决定和调整,地方政府无法成为独立的财政主体,进而独立对外偿还债务。今后应由全国人大制定《财政收支划分法》和《转移支付法》,以保障地方的财政自主权;同时,应制定《公债法》,防止地方滥用发债权,让地方政府有机会成为独立的财政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券 财政收支划分 政府间财政关系 地方财政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税减免条件下的地方财政赋权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成松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5期26-33,共8页
分税制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共享税为主的"共享型"税制,且共享税在收入划分上总体向中央倾斜。根据税收立法的运行机理,一方面,我国税权高度集中,共享税减免权由中央单方面行使;另一方面,地方难言税收立法权,地方政府往往通过... 分税制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共享税为主的"共享型"税制,且共享税在收入划分上总体向中央倾斜。根据税收立法的运行机理,一方面,我国税权高度集中,共享税减免权由中央单方面行使;另一方面,地方难言税收立法权,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土地财政等形式变相获取履行事务的资金。出于财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原则的考量,统合自主财源和财政调整后的地方财权必须保障地方政府有履行法定事务的能力。为此,文章基于共享税减免与地方财政的现实语境与内在逻辑,以税收减免和共享税减免的法文本为分析进路,以增值税法为考察中心,进而认为我国应从赋予地方适度的财政自主权、合理分享共享税和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等层次有效地保障地方财政自主权的正向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减免 地方财政自主权 税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税制的规范意旨与制度进阶 被引量:15
4
作者 熊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41,191,共12页
1994年分税制一改新中国成立45年来的十余次财政运行体制,实现了原初的改革目标,但也催生了诸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财政难题。究其根源,不管是从形式法治上观察还是从实质法治上探测,其实际做法都偏离了分税制应有的法治轨道,沦为中... 1994年分税制一改新中国成立45年来的十余次财政运行体制,实现了原初的改革目标,但也催生了诸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财政难题。究其根源,不管是从形式法治上观察还是从实质法治上探测,其实际做法都偏离了分税制应有的法治轨道,沦为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授权"。要想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支柱作用,必须遵循分税制的基本要求,将法治思维嵌入政府间财政关系,关注分税制的价值理性。要实现这个目标,宜由全国人大主导分税制规则设计,一方面恪守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另一方面建构地方主体税种、适度放权地方,同时约束地方财政权力运行,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 事权 地方财政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地财政关系新论:基于权力清单的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成松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8-188,共11页
权力清单的发布既是政府自我约束权力的体现,更是政府职能的整体梳理。而财税权力清单作为央地财政关系中的一种配权工具,通过对其进行纵横向度的比照,也有助于厘清各级财税部门的事权,实现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规则之治。但是这种权力... 权力清单的发布既是政府自我约束权力的体现,更是政府职能的整体梳理。而财税权力清单作为央地财政关系中的一种配权工具,通过对其进行纵横向度的比照,也有助于厘清各级财税部门的事权,实现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规则之治。但是这种权力清单式的划分的效力和效果如何,是否足以完成纵向府际之间的事权划分任务,显然存在疑义。基于规范央地财政关系的考虑,极有必要从地方财政自主权、事权划分视角反思当下的财税权力清单制度,进而对其进行体系优化。也唯有优化财税权力清单内容,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制度,规范清单的动态调整机制,才能促进财税权力清单的规范行使,助推权力清单的深入实践,实现央地财政关系的深度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清单 财政权力 财政事权 地方财政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紧凑度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江曼琦 刘蕖 魏新月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9,共14页
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是打造宜居城市的基础性工程,可达性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大目标取向之一。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城市紧凑程度恶化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状况不佳并存的局面,从城市空间形态... 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是打造宜居城市的基础性工程,可达性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大目标取向之一。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城市紧凑程度恶化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状况不佳并存的局面,从城市空间形态这一重要城市整体特性视角研究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对于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三类主要公共服务设施为考察对象,量化测度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城市紧凑度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类型设施的异质性影响,并检验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分布和地方财政自主权对上述影响过程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城市紧凑度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影响呈现“U”型,目前多数城市处于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高财政自主权强化了紧凑城市建设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挤出效应,而设施规模越分散,城市紧凑度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的几何正向影响效果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紧凑度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可达性 设施规模分布 地方财政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