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收支难在何处?
- 1
-
-
作者
谢南昌
杨庆华
-
机构
人民银行瑞金市支行
-
出处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62-63,共2页
-
-
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地区
地方财政收支
地方财政收入
瑞金市
财政支出
结构调整
转移支付
非税收入
分税制财政体制
财政供养人员
-
分类号
F812.7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唐代前期“统收统支”财政体制与国家治理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陈明光
-
机构
厦门大学历史学系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4,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财政体制变革与地方治理模式演变研究”(17ZDA17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是规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法律制度安排。在中国古代财政史上,唐代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唐代前期实行的“统收统支”体制,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法制规范相当齐备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唐代后期实行的“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体制,则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地方财政收支挂钩,成为真正意义的一级财政主体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唐代前后期实行的不同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也不同。本文拟略论唐代前期的“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基本内涵,以及该体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
关键词
财政管理体制
统收统支
财政体制
地方财政收支
唐代前期
法制规范
分级管理
唐代后期
-
分类号
F81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各省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动态比较
- 3
-
-
作者
潘建民
郭亚军
王扬
-
机构
广西旅游局
东北大学
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总公司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64,共2页
-
文摘
一、全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
从可操作性及统计数据的支持程度出发,遴选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每十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每万人拥有在校(高校)学生数、地方财政收支比、人均邮电业务总量这8项极大型(即期望其取值越大越好)的评价指标.
-
关键词
经济发展状况
动态比较
中国
固定资产投资
地方财政收支比
消费水平
北京
天津
河北
-
分类号
F22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论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财税体制的配套改革
- 4
-
-
作者
刘小玲
-
机构
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
出处
《湖湘论坛》
1990年第1期17-20,24,共5页
-
文摘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正在实践中。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要明确国家与用地单位之间的租赁关系,即土地使用者必须支付地租或地价才能获得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而地租(地价的实质是地租)只能是国民收入中盈利的再分配,是国家、地方和企业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它继而影响国家和地方财政收支结构。
-
关键词
财税体制
用地单位
城市土地使用
城建税
城市区域
工商税制改革
地方财政收支
城市土地收益
租赁关系
地方税体系
-
分类号
D67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几点看法
- 5
-
-
作者
朱建和
-
机构
江苏省泰县财政局
-
出处
《会计之友》
1994年第6期18-18,共1页
-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预算外资金作为不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对于弥补国家预算资金的不足,提高事业行政单位增收节支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预算外资金的范围广、数额大,达到了与预算内资金“并驾齐驱”的程度.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如何进一步管好用好,充分发挥其在缓解财政困难、平衡地方财政收支中的作用,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强化管理.一、源头控制,实行“三专”一是完善专户储存.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对事业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实行财政专户储存的管理办法,财政和单位分别在银行开设收入专户,单位定期缴存.近年来,发展第三产业,机关办实体如雨后春笋,有预算外收入的单位往往将收入直接转给实体周转,不按规定缴存财政专户,有的平时不缴,用时再转,逃避财政监督.过去的专户储存办法已不适应强化管理的需要。
-
关键词
预算外资金管理
行政单位
预算外收入
分税制财政体制
财政监督
财政部门
预算内资金
财政专户
地方财政收支
预算管理
-
分类号
F812.3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现行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考
- 6
-
-
作者
周连洲
-
机构
嘉鱼县税务局
-
出处
《武汉财会》
1988年第3期19-20,共2页
-
文摘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的第四部分中指出:“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根据公平税负,促进竞争和体现产业政策的原则,合理设置税种、确定税率;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范围的前提下实行分税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关系”。认真学习这一重要指示,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当前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及其改革财政税收体制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充分发挥财政功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必须深入进行财政体制的改革,首先是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预算管理体制所涉及的基本问题,是如何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从财权、财力上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而为正确处理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提供条件。
-
关键词
预算管理体制
税收体制
公平税负
财政体制
地方财政收支
有计划商品经济
财政职能
改革财政
经济体制改革
地方财政预算
-
分类号
F81
[经济管理—财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