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如何影响工业碳排放效率? 被引量:1
1
作者 夏帅 于翔 王煜昊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94,共15页
基于2006—2022年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数据,从理论与实证双重视角探讨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工业碳排放效率的作用及机理。研究发现:(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工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倒U形影响;(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适度的经济增长目... 基于2006—2022年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数据,从理论与实证双重视角探讨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工业碳排放效率的作用及机理。研究发现:(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工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倒U形影响;(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适度的经济增长目标将激励城市创新,提升第二产业占比和加强环境规制进而改善工业碳排放效率,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将阻碍城市创新,降低第二产业占比和放松环境规制进而抑制工业碳排放效率;(3)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人均生产总值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中西部城市、综合实力较弱的城市以及处于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城市,二者之间的倒U形关系更为明显,“新常态”后及经济增长目标未能如期完成时,二者之间的倒U形曲线变得更加陡峭。研究为加速实现“双碳”目标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 城市创新 产业结构 环境规制 工业碳排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资源错配与市场整合———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山 夏帅 +1 位作者 陈阳 笪远瑶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共20页
基于“一价法”和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8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数据,构建“商品-城市-时间”维度的市场整合指标,结合各地级市的经济增长目标,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识别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 基于“一价法”和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8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数据,构建“商品-城市-时间”维度的市场整合指标,结合各地级市的经济增长目标,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识别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显著驱动了商品市场整合,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每提高1%,商品市场整合程度将同比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劳动资源错配是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影响商品市场整合的重要渠道,资本资源错配的渠道效应不显著。异质性及动态分析表明:对于增长目标设定较高、财政分权程度较低、技术差距较小以及距上海港较远的城市,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影响更明显。“新常态”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边际激励效应有所提高。当经济增长目标未能如期完成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边际激励效应有所下降。研究结论对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 劳动错配 资本错配 市场整合 “一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上市企业年报文本识别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7
3
作者 杨贤宏 宁致远 +1 位作者 向海凌 陈谨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2-184,共13页
地方政府部门基于经济的增长治理会对辖域内微观主体产生重要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也会影响到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基于上市企业年报文本识别,分析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同微观企业主体的... 地方政府部门基于经济的增长治理会对辖域内微观主体产生重要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也会影响到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基于上市企业年报文本识别,分析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同微观企业主体的数字化转型之间存在明显的错配特征,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越高,则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越低;在企业属性差异和地区禀赋差异下,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负面冲击展现出了较强的异质性效果;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越高,宏观上导致政府的财力愈发不平衡,并降低了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微观上从"投入—产出"两个维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形成挤出;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变迁,也是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作用效果差异的重要条件.研究表明,建议充分考虑地方政府行为激励,在差异化的政策供给下驱动企业转型,注重调控地方增长目标对企业决策行为影响的传导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 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数字化转型 政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与机制——基于“发展方式——政绩考核——政府行为——经济效应”范式的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非 曹铭 任晓怡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68,共23页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中国政府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与实现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微观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下,GDP增长率成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并形成地方...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中国政府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与实现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微观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下,GDP增长率成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并形成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格局;在此情形下,过高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实现目标的硬约束导致地方政府可能过多干预地区经济以确保目标实现,而这种干预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的增长。以2007—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的分析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越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过高,会促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张、产业结构偏向工业化和技术市场发展相对迟缓,并驱使企业加大实物资本投资力度、提升杠杆率和降低财务稳定性,这些都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的转变会引发"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变化: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加码"行为(超越国家目标和区域目标)和"五年规划"考核临近带来的考核压力加大,都会强化"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关系;在地方政府竞争体系中,"为增长而竞争"的相对弱化和"为创新而竞争"的相对强化可以有效改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结构性错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结构性调减,并有效弱化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创新"的负向关系。因此,要深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改革,优化地方政府竞争体系结构;各级政府用重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过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审慎制定短期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与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适配度,疏通阻碍企业创新活动的堵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 企业研发投入 地方政府 政府行为 政绩考核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