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典化背景下地方环境立法的合法性审查
1
作者 陈海嵩 豆中元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7,共10页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在多个方面对地方环境立法造成深刻影响,需要进行前瞻性、系统性研究。合法性审查是法典化背景下对地方环境立法进行全面审查、清理的核心内容。实践中,部分地方环境立法存在与上位法冲突、越权、不当限缩等问题,学术...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在多个方面对地方环境立法造成深刻影响,需要进行前瞻性、系统性研究。合法性审查是法典化背景下对地方环境立法进行全面审查、清理的核心内容。实践中,部分地方环境立法存在与上位法冲突、越权、不当限缩等问题,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权限抵触”“规则抵触”“价值抵触”三类情形中的合法性审查标准存在分歧。为破解这一困境,需要立足于“规范类型识别—审查标准适配”的体系化思路,实现审查资源的精确配置和精细操作。基于规范属性与功能定位的差异,将地方环境立法的具体条款划分为执行性条款、先行性条款、自主性条款三种类型,继而针对不同类型规范条款适配差异化的审查标准,实现规范属性与审查强度的梯度匹配,消解审查标准的适用冲突,降低审查主体的裁量偏误风险,提升合法性审查结论的规范性、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环境立法 生态环境法典 备案审查 合法性审查 环境法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环境立法、环境司法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立法与司法协同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翟华云 高蔚然 +1 位作者 李岱玲 刘亚伟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企业绿色创新是人与自然和谐现代化的基础和托底,是企业实施绿色转型战略的必然路径。基于机器学习和文本分析法从经济价值导向维度和生态价值导向维度衡量企业绿色创新,并以2007年开始陆续在全国各地设置专门环境法庭为背景,将地方环... 企业绿色创新是人与自然和谐现代化的基础和托底,是企业实施绿色转型战略的必然路径。基于机器学习和文本分析法从经济价值导向维度和生态价值导向维度衡量企业绿色创新,并以2007年开始陆续在全国各地设置专门环境法庭为背景,将地方环境立法与环境司法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利用2004-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地方环境立法与环境司法协同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立法和环境司法具有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协同作用,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环境司法协同环境立法能够通过增加企业环境成本和促进企业主动进行绿色战略调整来驱动企业进行绿色创新;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经济价值导向绿色创新,企业更加倾向选择生态价值导向绿色创新,并且在国有企业、成本转嫁能力低的企业、处于经济上行期的企业、处于官员绿色政绩考核时期的企业以及管制行业企业中,协同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因素,对政府推进环境治理、加速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环境立法 环境司法 协同作用 绿色创新 生态价值导向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法》修改后地方环境立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昌凤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1,共5页
随着新《立法法》的施行,设区的市普遍获得环境保护地方立法权。但是,当前地方环境立法还普遍存在立法质量低下、立法能力建设严重滞后、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突出、立法程序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推动环境保护迈向"良法善治"... 随着新《立法法》的施行,设区的市普遍获得环境保护地方立法权。但是,当前地方环境立法还普遍存在立法质量低下、立法能力建设严重滞后、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突出、立法程序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推动环境保护迈向"良法善治",必须肃清主观立法惰性,杜绝环境立法不作为,加强地方环境立法能力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地方环境立法质量,明确地方环境立法的范围,以严格的立法程序和监督审查制度为地方环境立法套上"笼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环境立法 立法能力 立法不作为 立法评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环境立法中的专家角色初探——以《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修订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吕忠梅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31,共7页
专家参与地方环境立法是被普遍认同的解决地方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的良好方式,但专家参与立法的实际效果却并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其原因在于专家没有很好的实现角色与功能的转换。通过专家参与珠海市地方环境立法的实践,探讨了地方... 专家参与地方环境立法是被普遍认同的解决地方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的良好方式,但专家参与立法的实际效果却并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其原因在于专家没有很好的实现角色与功能的转换。通过专家参与珠海市地方环境立法的实践,探讨了地方立法中的专家身份、专家功能、专家工作等问题,对专家参与地方环境立法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环境立法 专家参与 专家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环境立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被引量:2
5
作者 关琰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8,共3页
本文在分析地方环境立法形势的基础上 ,提出地方环境立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并从公平性、持续性、协调性、资源价值、公众参与和生态安全。
关键词 地方环境立法 可持续发展原则 公平性 持续性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环境立法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山 邹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8-236,共9页
当前,地方环境立法在立法前中后三阶段分别面临着回应地方现实情况不足、法律责任条文不够精准有效、立法评估缺乏科学工具等可望引入大数据技术解决的问题。大数据技术因其数据处理能力契合地方环境立法特点,可内嵌于地方环境立法过程... 当前,地方环境立法在立法前中后三阶段分别面临着回应地方现实情况不足、法律责任条文不够精准有效、立法评估缺乏科学工具等可望引入大数据技术解决的问题。大数据技术因其数据处理能力契合地方环境立法特点,可内嵌于地方环境立法过程,在一定范围内辅助地方环境立法。大数据技术可为回应环境现实情况、衡量法律责任、协助立法评估等地方环境立法中的技术层面问题提供有效手段。现阶段地方环境立法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应当加强地方环境立法相关领域各层级的主体协同,推动大数据技术面向地方环境立法的迭代和规范建设,预防地方环境立法中的大数据技术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环境立法 大数据技术 环境违法行为 法律责任 立法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方环境保护的现状与立法完善 被引量:2
7
作者 蒋红彬 梁凤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4期121-124,共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这已成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目前广西地方立法还处于比较欠缺的状态,法规和政府规章之间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体... 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这已成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目前广西地方立法还处于比较欠缺的状态,法规和政府规章之间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需要进一步予以完善,通过法律这一武器来实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实现依法治广西,有法可依,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文章将分析当前广西环境的现状,明晰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再提出立法完善的措施,希望能给今后立法的完善提出一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现状 地方环境立法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开发中地方环境保护立法与可持续发展
8
作者 王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3-75,共3页
西部开发,生态先行,环境立法更要先行。加强地方环境保护立法是西部法制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地方环境保护立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立法确立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资源价格合理化、加强资源核算、建立资源开发利用市场机... 西部开发,生态先行,环境立法更要先行。加强地方环境保护立法是西部法制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地方环境保护立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立法确立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资源价格合理化、加强资源核算、建立资源开发利用市场机制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强西部大开发中环境地方法制建设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以保障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地方环境立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当加强地方性环境立法
9
作者 陈立虎 《现代法学》 1985年第3期68-69,共2页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是加强境环管理、维护生态平衡、防治和减少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而地方性环境立法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当前,由于人们对保护环境认识不足,国家的环保技术尚不过硬以及缺乏完备的环境法体系和严格的环境管...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是加强境环管理、维护生态平衡、防治和减少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而地方性环境立法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当前,由于人们对保护环境认识不足,国家的环保技术尚不过硬以及缺乏完备的环境法体系和严格的环境管理,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比较严重。但是,在我国各地区遭受污染和破坏的程度并不一样,如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城市污染的主要内客,北方城市污染则比南方城市污染严重。这是因为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方式不同,环境问题也就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也就是说,不同地区环境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环境立法 地方 环境管理 环境问题 环境法规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城市污染 不同地区 减少污染 重要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环境法体系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研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28-129,共2页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为立法机关提出一个科学的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环境保护立法规划,国家环保局和武汉大学于1986年12月18日至22日在武汉大学联合召开了“全国环境法体系学术讨论会”。这是...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为立法机关提出一个科学的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环境保护立法规划,国家环保局和武汉大学于1986年12月18日至22日在武汉大学联合召开了“全国环境法体系学术讨论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专题研究环境法体系问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体系”这一主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与会者着重讨论了下述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研究环境法体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代表们认为,环境法体系是影响到环境法学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我们研究环境法学是以环境法规为主要对象的。如果环境法学只限于研究一、两个环境法规,势必研究不深。只有把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联系起来进行系统分析,综合研究,即只有研究整个环境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体系 环境法学 环境法规 环境法制建设 立法规划 武汉大学 环境保护法体系 立法机关 学术讨论会 地方环境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