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方言与民族声乐演唱的巧妙结合——以甘肃省洮岷花儿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怡 《北方音乐》 2013年第2期141-141,共1页
我国当代声乐教学体系中对外国声乐作品坚持原语种演唱,然而对民族声乐作品却一概使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言标准,简单地摒弃方言土语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对保持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民族性格与地方色彩不利,也不利于我国民族声乐的... 我国当代声乐教学体系中对外国声乐作品坚持原语种演唱,然而对民族声乐作品却一概使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言标准,简单地摒弃方言土语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对保持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民族性格与地方色彩不利,也不利于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更加不符合新中国建国以来坚持的艺术发展方向”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方言 洮岷花儿 民族声乐 演唱技巧 遵循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民族声乐传承地方方言文化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姚晓婷 《黄河之声》 2017年第18期70-70,共1页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语言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位和表现作用。我国当代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对地方民歌声乐作品坚持方言演唱,方言土语在民族声乐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样既能保持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民族性与地方色彩,也有利于...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语言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位和表现作用。我国当代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对地方民歌声乐作品坚持方言演唱,方言土语在民族声乐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样既能保持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民族性与地方色彩,也有利于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更使得地方方言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在高校声乐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充分认识"方言"在声乐中的地位,正确了解方言对民歌色彩的影响和作用,并把其纳入民族声乐教学与训练中,以使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声乐文化得以传承,并向多样化的艺术道路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 传承 地方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里寻他千百度,蹒跚坚实口语路——传承地方方言走进口语交际
3
作者 吴淑平 《教师》 2021年第17期33-34,共2页
口语交际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方式策略,在地方方言的大背景下,教师应传承地域文化,传播地域文明,让学生获取口语交际技能,感受口语交际的魅力。文章先分析了方言在口语交际中的意义,然后提出了用方言教学,再现口语交际现场的策略,旨在让学... 口语交际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方式策略,在地方方言的大背景下,教师应传承地域文化,传播地域文明,让学生获取口语交际技能,感受口语交际的魅力。文章先分析了方言在口语交际中的意义,然后提出了用方言教学,再现口语交际现场的策略,旨在让学生会说,乐于表达,敢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交际 地方方言 相互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言对地方小戏(五音戏)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宇 《黄河之声》 2008年第17期36-36,共1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常常有一种很特殊的情感,有种说不出的情感包含在那里的一切之中。这种审美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深深的埋藏于我们的潜意识中。时间久了,带有一些地方色彩烙印的地域传统文化应运而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常常有一种很特殊的情感,有种说不出的情感包含在那里的一切之中。这种审美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深深的埋藏于我们的潜意识中。时间久了,带有一些地方色彩烙印的地域传统文化应运而生,并且生生不患。近些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音戏 地方方言 普通话 地方特色 戏曲音乐 原生地 地方 地方色彩 乡土气息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詹伯慧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34,共4页
试论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詹伯慧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汉语方言与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之间存在着种种的关系,这些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方言与共同语的实质和异同。认清方言和普通话的种种关系,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 试论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詹伯慧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汉语方言与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之间存在着种种的关系,这些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方言与共同语的实质和异同。认清方言和普通话的种种关系,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和处理当前语言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普通话 汉民族共同语 全民共同语 地方方言 语言 汉语方言 “推普” 社会功能 交际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言影响背景下的都匀地区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玲青 朱思明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12期51-53,共3页
各地方言对英语口语学习有不同程度的负迁移影响。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这种影响,才能培养学生流利、规范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贵州都匀地区学生受本地方言的影响较大,要消除其影响,需要教师掌握都匀方言负迁移影响特点,注重激发学生英... 各地方言对英语口语学习有不同程度的负迁移影响。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这种影响,才能培养学生流利、规范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贵州都匀地区学生受本地方言的影响较大,要消除其影响,需要教师掌握都匀方言负迁移影响特点,注重激发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兴趣,创新英语口语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方法消除负迁移影响,才能提高都匀地区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方言 都匀地区 英语口语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象设计中武汉地域语言文化表达视觉艺术实践——以“糖豆武汉奇遇记”为例
7
作者 李好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5期39-41,共3页
方言是在特定区域内文化积淀累积形成的文化象征。武汉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是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武汉方言的形成受到了地理、人口、经济的影响,同时武汉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也是方言形成的重要因素,武汉人民热情好客、... 方言是在特定区域内文化积淀累积形成的文化象征。武汉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是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武汉方言的形成受到了地理、人口、经济的影响,同时武汉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也是方言形成的重要因素,武汉人民热情好客、直爽豪放的性格特点也在方言中得到了体现。但是当今社会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正在逐渐消亡,需要加强对方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高人们对方言的认同感和使用意识。本文通过对项目调研、设计等过程进行总结,试图用视觉设计呈现方言的特色表达,依托形象设计,宣传武汉本土的方言与地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方言文化 品牌形象设计 文创设计 共情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现代维吾尔语方言词的类型及其对划分方言的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经纬 《语言与翻译》 1986年第3期11-17,共7页
0、现代维吾尔语方言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早在十九世纪已有人论及现代维吾尔语的方言问题,但因当时尚缺少较为丰富的实地调查材料,所以那时的研究一般都是兼论或顺便提及的性质。
关键词 现代维吾尔语 方言研究 附加成分 语法方面 靳尚怡 方言地图 同言线 方言 地方方言 十九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稽戏中有趣的方言 被引量:1
9
作者 蔡景新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3-53,共1页
久住上海的居民,大多对滑稽戏很感兴趣,有些地方剧种观众锐减,但滑稽戏常能久盛不衰。在滑稽戏中,由于对各地方言的广泛运用,大大地提高了滑稽戏对听众和观众的吸引力,从而使他们兴趣盎然、百听不厌。究其原因除滑稽剧种本身所具有的幽... 久住上海的居民,大多对滑稽戏很感兴趣,有些地方剧种观众锐减,但滑稽戏常能久盛不衰。在滑稽戏中,由于对各地方言的广泛运用,大大地提高了滑稽戏对听众和观众的吸引力,从而使他们兴趣盎然、百听不厌。究其原因除滑稽剧种本身所具有的幽默滑稽和传统性、地方性等特点外,大量运用各地方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剧种 地方方言 上海话 宁波话 无锡话 温州话 上海市郊 绍兴话 浙北地区 等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作文方言窜入现象及其对策
10
作者 林德才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4年第7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中小学 学生作文 地方方言 对策 作文语言 语法 监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必强求一律 提倡百花齐放——我看影视中的方言
11
作者 玉良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23-24,共2页
影视作品中的领袖人物,或者其他角色能否说方言的问题,引起了观众、评论工作者和语文工作者的兴趣。他们各抒己见,热烈争鸣。但结论怕是一时难以做出来,有关部门或领导更不好下达行政命令。依我之见,讨论毕竟还要继续,影视中的方言依然... 影视作品中的领袖人物,或者其他角色能否说方言的问题,引起了观众、评论工作者和语文工作者的兴趣。他们各抒己见,热烈争鸣。但结论怕是一时难以做出来,有关部门或领导更不好下达行政命令。依我之见,讨论毕竟还要继续,影视中的方言依然还会存在;当前,在这个问题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必要的和切合实际的。主张可用方言者举出如下理由: 一、讲方言可以真实地再现生活,方言含有许多独特的信息,显得风趣;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袖人物 行政命令 基础方言 民俗民情 地方戏曲 汉语规范化 地方方言 语言色彩 人物形象 语言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语方言、俚语及行话浅论
12
作者 孙福 唐树华 《沈阳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Z1期44-48,共5页
俄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具表现力的语盲之一。但是,作为全民语言的俄语,就其构成而言,并不是单一的。这是由于使用俄语的人的出生地点、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工作性质和社会地位不同,他们使用的俄语也各有差异。
关键词 动词形式 文化水平 词汇特征 重读音节 软辅音 地方方言 社会地位 名词复数 句法方面 俄罗斯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体学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郑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4-66,70,共4页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 ,试将文体学的语域、地方方言变体和功能变体理论应用到基础英语的词汇、语法的教学当中。
关键词 基础英语教学 文体学 地方方言变体 功能变体 语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语“去”本字辨 被引量:4
14
作者 黑维强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67-70,共4页
本文对晋语“去”的本字从三个方面进行辨析 ,认为“去”的本字即“去”,为了避免误解 。
关键词 晋语 "去" 本字 辨析 地方方言 西北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学概论释要(二)
15
作者 郭伏良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语言学概论 教学 要点阐释 语言发展特点 社会方言 地方方言 语言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的剧种 执着的艺人
16
作者 王文静 《艺海》 2012年第3期32-33,共2页
在河南的沁阳、博爱、济源、温县、武陟、焦作等地,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怀梆,因起源于古怀庆府地(今沁阳)一带,故得此名。它以怀庆府为中心的语言音调为基础,唱腔音乐激昂奔放,泼辣朴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特别是别具地方... 在河南的沁阳、博爱、济源、温县、武陟、焦作等地,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怀梆,因起源于古怀庆府地(今沁阳)一带,故得此名。它以怀庆府为中心的语言音调为基础,唱腔音乐激昂奔放,泼辣朴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特别是别具地方方言韵味的"挑后嗓",其唱腔技巧独具艺术特色。2011年10月,笔者有幸带领学生来到怀梆的故乡——沁阳,与东关村的怀梆艺人来一次亲密接触,真正见识了原汁原味的"老怀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剧种 艺人 执着 唱腔音乐 语言音调 地方特色 地方方言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普通话水平调查分析与思考——对364名在校医学生的调查
17
作者 蔡杨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2年第7期160-161,共2页
目的:通过对医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分析与调查,找出了问题症结和影响普及推广普通话的不利因素,提出了普及和推广普通话的措施,以达到在普及和推广普通话目的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思想素质。
关键词 医学生 普通话 地方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猫水”、“卯水”?还是“猫尿”?
18
作者 胡楚雁 《中国宝玉石》 201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中华民族具有8千年的文明史,自古爱玉、佩玉、玩玉、赏玉,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玉文化。近年来,中国玉器市场持续升温,翡翠及和田玉身价扶摇直上,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喜爱。然而,许多消费者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喜爱却又不敢贸然购买,或者买... 中华民族具有8千年的文明史,自古爱玉、佩玉、玩玉、赏玉,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玉文化。近年来,中国玉器市场持续升温,翡翠及和田玉身价扶摇直上,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喜爱。然而,许多消费者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喜爱却又不敢贸然购买,或者买回后不知如何进行保养,我们经常收到读者给杂志社来信询问,以求解惑。为此,本刊开辟"胡博士信箱"栏目,特聘请胡楚雁博士主持解答消费者的疑问,欢迎广大读者电子邮件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玉器 中国玉文化 和田玉 专业知识 油青 泥质胶结物 表生 地方方言 次生色 云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名之辈》:地域风格对影片叙事的积极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92-94,共3页
《无名之辈》拍摄于贵州省都匀市,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艺术特征,“影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以西南官话中的重庆方言为主[1]”,极具地方色彩的场景设计与贴合风土民情的方言表达形式不仅辅助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及叙事氛围的渲染,也在一定程... 《无名之辈》拍摄于贵州省都匀市,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艺术特征,“影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以西南官话中的重庆方言为主[1]”,极具地方色彩的场景设计与贴合风土民情的方言表达形式不仅辅助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及叙事氛围的渲染,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视媒体将中国本土文化艺术推上世界舞台,这在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日具有良好的中华文化弘扬作用。本文即从地域风格的表现形式出发,论述地方文化艺术特征对影片叙事起到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之辈》 地域风格 场景设计 地方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西大词戏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秀丽 《民族音乐》 2008年第6期35-36,共2页
云南省维西县保和镇关于大词戏起源的说法比较多,但是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清朝的时候,有位江西籍姓李的县官,一日在府内办完公事之后,独自出来散心,突然听到守城的士兵正在哼唱戏曲,颇与自己家乡的戏类似。询问之后。
关键词 维西县 云南省 戏曲 传统剧目 士兵 锣鼓经 曲牌 唱腔 剧种 地方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