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刍议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建华 游高端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4-69,共6页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研究是我国应对地方治理全球化、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和两型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具有系统性,突出地体现为地方政府环境制度供给能力、环境公共监管能力、环境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和环境多中心合作...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研究是我国应对地方治理全球化、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和两型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具有系统性,突出地体现为地方政府环境制度供给能力、环境公共监管能力、环境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和环境多中心合作共治能力等。目前影响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地方政府环境责任意识,地方政府环境权能,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工具,府际环境合作,环境社会资本,企业环境责任和环境技术创新等七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政府能力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依赖与创新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金龙 游高端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59,共4页
地方政府在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弱化,并且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已陷入路径依赖困境,这将成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的瓶颈。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中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需要... 地方政府在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弱化,并且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已陷入路径依赖困境,这将成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的瓶颈。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中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需要突破路径依赖,寻求制度创新的现实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环境治理能力 路径依赖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战略思考——基于中西部地区为研究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敏 刘吉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4期16836-16839,共4页
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以我国中西部地区为研究视角,围绕"如何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这一问题,阐明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欠缺造成的严重后果,剖析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 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以我国中西部地区为研究视角,围绕"如何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这一问题,阐明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欠缺造成的严重后果,剖析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环境污染 环境治理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及其路径选择 被引量:12
4
作者 任丙强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0,共6页
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处理中央地方关系、内部部门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府际关系等方面所体现出的能力。基于对治理关系的理论分析,地方环境治理能力应包括综合决策能力、政策执行能力、协... 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处理中央地方关系、内部部门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府际关系等方面所体现出的能力。基于对治理关系的理论分析,地方环境治理能力应包括综合决策能力、政策执行能力、协调能力和共治能力。复杂的治理关系及其问题是制约其环境治理能力与行为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五种治理关系的深入分析,提出其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制度解释,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能力 地方政府 生态文明 治理能力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重大环境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浩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31,共4页
多年环境问题的积累与环境群体性事件集中爆发,显示政府正在失去环境治理的权威,凸显政府环境治理能力不足。而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的重大环境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就是通过让政府积极履行职责来重获信任、重树权威的重要方式。现有的问... 多年环境问题的积累与环境群体性事件集中爆发,显示政府正在失去环境治理的权威,凸显政府环境治理能力不足。而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的重大环境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就是通过让政府积极履行职责来重获信任、重树权威的重要方式。现有的问责制局限主要在对在任期间的领导问责,很少关注环境决策失误的终身责任追究。而事实上,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在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可以倒逼地方政府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因此,我国有必要在现有的行政问责的基础之上合理界定重大环境决策终身责任追究的范围和对象、明确重大决策追责标准、严格执行和遵守法定程序、明确重大环境决策终身追责时效、加强重大环境决策问责制度建设,将重大环境决策终身责任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环境治理能力 重大环境决策终身责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下中央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演化博弈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晓丽 韩明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3-191,共9页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智慧发展使得实现政府环境治理现代化这一现实目标成为可能。论文立足于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方式智能化和治理结果高效化目标,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和MATLAB仿真动态分析,引导环境治理向精细化、合作化、科学化...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智慧发展使得实现政府环境治理现代化这一现实目标成为可能。论文立足于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方式智能化和治理结果高效化目标,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和MATLAB仿真动态分析,引导环境治理向精细化、合作化、科学化的现代治理模式转型。研究表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环境收益及政治好评、治理失能下政府公信力损失、惩罚性收入、政府奖励支出等要素积极作用于政府决策行为中。当中央政府选择严格监管策略时,环境治理效益提升,监督成本下降,有助于刺激中央政府加强数字监管;当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损失成本增加、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效果得到提高时,地方政府选择积极配合。可见,研究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动态演化过程及均衡点,推导出政府决策最优情景,为政府探索现代化环境治理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环境治理 演化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与企业产能过剩 被引量:3
7
作者 杜勇 孙帆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90,共11页
通过环境治理淘汰落后产能是新时代有效化解企业产能过剩的重要举措,相较于被动执行中央环境保护政策,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环境治理目标和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发挥本级相关部门环境治理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结合地区实际制定适宜的环境保... 通过环境治理淘汰落后产能是新时代有效化解企业产能过剩的重要举措,相较于被动执行中央环境保护政策,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环境治理目标和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发挥本级相关部门环境治理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结合地区实际制定适宜的环境保护政策。然而,基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视角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通过Python提取各地区政府工作报告中与环境保护相关词频,构建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指标,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该结果在采用工具变量法等方法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地方政府环境治理通过发挥“遵循成本效应”抑制企业过度投资,以及发挥“创新补偿效应”倒逼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从而迫使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能利用率。第三,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去产能效应在“产能攀比”激烈行业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更为显著,且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去产能效应带动了企业价值提升。本文的研究不仅为产能过剩的政府干预理论提供了新证据,也延伸了政府环境治理化解产能过剩的理论框架,还为当前去产能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辛泊达 吕连宏 +1 位作者 董京京 王斯一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84-2092,共9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支撑,政府环境治理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不可忽视。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运用全排列多边形法测算得到新质生产力及其3项分指标(新质劳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支撑,政府环境治理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不可忽视。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运用全排列多边形法测算得到新质生产力及其3项分指标(新质劳动力、新质劳动资料和新质劳动对象)的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动态GM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各省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均大幅提升,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得到改善。②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每提高1%,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将显著提升2.41%,即政府环境治理能力能显著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③政府环境治理不仅能直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还能通过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间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研究显示,应重视政府环境治理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落实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发展理念,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政府环境治理能力 全排列多边形法 中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基于地方财政能力的调节效应
9
作者 李永海 杨帆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01-109,共9页
财政分权所导致的财权与事权、支出责任不匹配的问题,成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制度性因素。本文基于2014~2022年我国287个地级市数据,在分析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地方财政能力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财政分权所导致的财权与事权、支出责任不匹配的问题,成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制度性因素。本文基于2014~2022年我国287个地级市数据,在分析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地方财政能力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财政收入分权程度提高将抑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财政支出分权程度提高将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财政汲取能力和财政透明度能够强化财政收入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的关系,财政汲取能力和财政配置能力能够强化财政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的关系。机制检验发现,财政收入分权程度低、财政支出分权程度高会抑制地区技术创新、加大财政收支压力、推升债务规模,进而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财政汲取能力 财政配置能力 财政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激励机制及其优化路径 被引量:9
10
作者 毛晖 余爽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1,共7页
理论上,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面临着来自上级政府的环境监管、同级政府间的财政竞争以及社会层面的公众参与等多重激励。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环境监管体系、财政竞争制度、公众参与机制等三重激励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仍需进一... 理论上,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面临着来自上级政府的环境监管、同级政府间的财政竞争以及社会层面的公众参与等多重激励。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环境监管体系、财政竞争制度、公众参与机制等三重激励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仍需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优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激励机制的基本路径:一是通过完善法律保障体系、落实环保考核问责制等健全环境监管体系;二是通过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等构建规范有序的财政竞争机制;三是通过提高信息公开水平、鼓励环保NGO发展等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环境治理 环境监管 财政竞争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域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避责行为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渐强 杨露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共7页
区域性公共问题逐渐超越地理边界与行政区域范围,跨域治理已然成为应对诸如区域性环境问题的新型治理模式。然而,跨域治理内蕴的平等、协商、分权以及多元等价值理念在治理实践中显现成效的同时,也为占据强势地位的地方政府提供了“避... 区域性公共问题逐渐超越地理边界与行政区域范围,跨域治理已然成为应对诸如区域性环境问题的新型治理模式。然而,跨域治理内蕴的平等、协商、分权以及多元等价值理念在治理实践中显现成效的同时,也为占据强势地位的地方政府提供了“避责港”,致使跨域环境治理陷入责任虚位、责任缺位及责任越位困境。为应对跨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避责行为带来的治理失效,需要厘清地方政府规避责任的多重行为逻辑及其主导下的积极与消极避责策略,从外部制约与内在约束两个层面上杜绝区域环境治理主体的避责行为,进而扭转跨域环境治理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环境治理 避责行为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崔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3-69,共7页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地方政府的治理策略面临着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向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并重的转型困境。在这一转型背景下,本文认为,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主...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地方政府的治理策略面临着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向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并重的转型困境。在这一转型背景下,本文认为,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地方政府自身的环境治理行为、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治理行为、地方政府与民众的环境协作治理行为。每一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都会受到不同因素的激励或制约。本文通过对官员晋升锦标赛、短任期制与官吏分途的分析,环境治理合作的群集型网络和松散型网络的探讨,以及对邻避抗争与公民参与的分析,提出地方政府自身环境治理行为的选择受到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短任期制与官吏分途的影响;地方政府间的环境协作治理行为受到彼此权衡合作风险与收益结果的制约;地方政府与民众的环境协作治理行为受到地方政府与民众环境风险信息沟通情况和协商缓解机制建立与否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需要在构建与地方官员治理动机相兼容的激励机制、地方政府间高度集群型协作契约的签订与执行,以及民众对地方环保政策的参与机制和邻避冲突的缓解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更有效地推进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地方政府 协作治理 环境治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区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的交易成本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郭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5,共6页
地方政府合作可以理解为地方政府为实现区域共同利益,应对区域公共问题的互动交易过程。基于此,本文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对跨区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困境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培育地方政府合作共识、完善地方政府合作制度、健全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合作可以理解为地方政府为实现区域共同利益,应对区域公共问题的互动交易过程。基于此,本文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对跨区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困境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培育地方政府合作共识、完善地方政府合作制度、健全地方政府合作运行机制,降低地方政府合作的交易成本,实现跨区域环境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环境治理 交易成本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治理--环境分权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强 李新华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上的策略互动行为究竟是"逐顶竞争"还是"逐底竞争"?基于我国29个省(市)200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地方政府竞争对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上的策略互动行为究竟是"逐顶竞争"还是"逐底竞争"?基于我国29个省(市)200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地方政府竞争对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意味着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呈现出"逐底竞争"特点。(2)引入环境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交互项的研究表明,环境分权对地方政府竞争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意味着环境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逐底竞争"被弱化,"逐顶竞争"被加强。(3)考虑地方政府竞争和环境分权其他表征方法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表明环境分权改革是实现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地方政府竞争 环境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治理悖论中的地方政府与公民社会:一个智猪博弈的模型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桂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93,共9页
智猪博弈模型提供了一个地方政府与公民社会协同治理环境的行动逻辑。以"智猪博弈"模型讨论作为博弈参与人的地方政府和公民社会的环境治理偏好,可以清晰地描述地方政府与公民社会的环保行动逻辑,解释政治晋升锦标赛制度语境... 智猪博弈模型提供了一个地方政府与公民社会协同治理环境的行动逻辑。以"智猪博弈"模型讨论作为博弈参与人的地方政府和公民社会的环境治理偏好,可以清晰地描述地方政府与公民社会的环保行动逻辑,解释政治晋升锦标赛制度语境下的环境治理悖论。依据博弈"规则制导"的核心启示,破解环境治理悖论需要以"放权"和"赋权"的两手,以位移制度开关设置和扩大预期制度红利增量的协同性制度变迁,督促地方政府和公民社会从"等待"走向环境治理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公民社会 公民参与 地方政府 智猪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法性追求、谋利性倾向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策略性运作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7-146,共10页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因其在环境治理上的失灵而饱受争议。对此,学界从财政联邦主义、地方政府公司化、分权化威权主义和政治晋升锦标赛等多种角度进行了理论解释。但这些理论囿于国家的“政治市场想象”,未能全面、准确的理解地方政府的...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因其在环境治理上的失灵而饱受争议。对此,学界从财政联邦主义、地方政府公司化、分权化威权主义和政治晋升锦标赛等多种角度进行了理论解释。但这些理论囿于国家的“政治市场想象”,未能全面、准确的理解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也难以对地方政府环境选择性执行和创新性治理并存的现象给出圆满回答。根据“价值理念-制度结构-行为选择”分析框架,文章从合法性追求下的生态国家战略构建、超大型治理下的地方政府属性冲突和注意力分配下的地方政府决策平衡等三个层面阐释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合法性追求与谋利性倾向的双重行动逻辑。研究发现:在中央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环境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出于合法性的需要会在公开层面积极回应中央的环境政策和公众的环境需求,但受谋利性倾向的影响,地方政府会在隐性层面以环境治理文本化、变通化、运动化和样板化等策略性的运作方式谋求利益,并试图以此化解合法性追求与谋利性倾向之间的内在冲突和张力。面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策略性运作,需要进一步推动环境法典的编纂和环境权“入宪”、培育“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意识和善待自然的道德情感、科学划分层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设计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以及通过加强环境督察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方式增强地方政府追求合法性的动力,从而以完善的环境法治、健康的环境道德以及合理的财权与事权结构激励促进地方政府履行环境治理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性追求 谋利性倾向 地方政府 环境治理 策略性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环境竞争、环境注意力与环境治理效率——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吴建祖 王碧莹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40,共8页
基于晋升锦标赛理论和注意力基础观,以2013—2018年中国293个地级市为样本,运用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地方政府环境竞争对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政绩考核模式转变和晋升锦标赛激励下,地方政府环境竞争越激烈,... 基于晋升锦标赛理论和注意力基础观,以2013—2018年中国293个地级市为样本,运用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地方政府环境竞争对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政绩考核模式转变和晋升锦标赛激励下,地方政府环境竞争越激烈,环境治理效率越高;地方政府环境竞争越激烈,政府环境注意力越高;地方政府环境注意力在地方政府环境竞争对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效应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基于此,应继续完善环境绩效考核激励措施,扩大环境绩效考核指标范围,引导地方政府将环境注意力转变为环境治理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效率 地方政府 环境竞争 环境注意力 晋升锦标赛 注意力基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动力何在? 被引量:4
18
作者 毛晖 张鸿景 甘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4-122,共9页
本文运用我国2005—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上级问责、同级竞争和公众参与三重因素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驱动作用。结果显示,来自上级的环境问责,对地方减少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的驱动作用最为突出,公众参与的作用较为有... 本文运用我国2005—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上级问责、同级竞争和公众参与三重因素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驱动作用。结果显示,来自上级的环境问责,对地方减少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的驱动作用最为突出,公众参与的作用较为有限,而同级财政竞争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公众参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环境治理的“趋好竞争”,而财政竞争也有利于公众推动环境的改善。而对于“十三五”被列入控制计划的氨氮等污染物,三重因素的减排作用均不显著。因此,为促进地方环境治理,应科学构建对地方政府的环境问责与评价机制,如推进环保督察制度、完善区域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将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纳入评价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环保问责 政府竞争 公众参与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环境治理中草根环保NGO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顾金土 金巧巧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00-103,共4页
阐述了草根环保NGO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分析了两者普遍存在的困境:双方缺乏共识、缺乏信任、缺乏沟通。为此,提出了从草根环保NGO和地方政府两方面进行完善合作关系的路径分析。
关键词 农村环境治理 草根环保NGO 地方政府 关系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模式问题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亚娜 杨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36,共8页
环境问题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与外溢性特征,需要地方政府之间合作治理。随着跨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实践的深入发展,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出现持久性、典范性、类型化的发展趋向,模式化特点日益显现。本文依据中央政策推动、中央与地... 环境问题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与外溢性特征,需要地方政府之间合作治理。随着跨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实践的深入发展,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出现持久性、典范性、类型化的发展趋向,模式化特点日益显现。本文依据中央政策推动、中央与地方双向推动,以及非正式制度推动下的地方政府合作模式生成过程,划分出京津冀地区政策主导型、太湖流域双向联合型、黄河金三角地区功能互动型跨域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合作基本模式。三种模式各具特色,体现出不同的适用性,将其合理应用在不同区域,必将互相支撑,共同推进我国环境治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 跨域环境治理 合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