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城市日常摄影活动中的地方意义重塑——以广州青年群体为例 |
黄洁滢
田紫灵
刘晨
|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
|
隐蔽的龙王:大理蝴蝶泉的地方意义与景观叠写 |
李菲菲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9
|
|
|
3
|
旅游发展背景下侨乡地方意义的叠写与地方认同--以泉州市晋江梧林侨乡为例 |
杨勇
邹永广
孙琦
|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
4
|
工业用地转型下地理想象与地方意义构建——广州广钢新城案例 |
张隆龙
劳颖宜
程国宇
王敏
|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
5
|
民族旅游村寨流动空间的地方意义构建及其机理研究——以贵州西江苗寨芦笙场为例 |
王佳佳
吴沛丽
殷红梅
杨洋
吴登涛
令狐雪雪
|
《农业与技术》
|
2023 |
0 |
|
|
6
|
地方感引导下的社区治理路径探索——基于日常生活的多尺度建构视角 |
操小晋
周维楠
李雪伟
刘风豹
|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空间移动下的想象与认同——论张系国小说中“地方”意义的形塑与转折 |
刘秀美
|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8
|
制造许愿地:青年群体“上岸地铁站”打卡实践与意义书写 |
陈雪薇
竺煜逸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1
|
|
|
9
|
地方感的塑造与乡村治理:潮汕宗祠案例 |
林元城
杨忍
赖秋萍
王敏
|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0
|
|
|
10
|
重返作为地点的社区——社区研究的人文视角 |
刘亚秋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