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性文学”的多元探究与价值考量 被引量:10
1
作者 贺仲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59,共9页
“地方性文学”是近年来中国文学中兴起的一股创作潮流。它传达出以地域性为中心的文学观念,致力于细致全面地展现地方风习,并蕴含着较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它的出现,呼应着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状况,也关联着地域文学的历史境遇和当前现实... “地方性文学”是近年来中国文学中兴起的一股创作潮流。它传达出以地域性为中心的文学观念,致力于细致全面地展现地方风习,并蕴含着较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它的出现,呼应着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状况,也关联着地域文学的历史境遇和当前现实。现实合理性赋予了这一创作充分的意义,但也应该警惕它存在的某些极端化和封闭化特点。民族国家主体性、现代性和适度性是“地方性文学”书写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文学 地域性 嬗变 民族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方》与新时期宁夏文学——兼论地方性文学史料的整理研究
2
作者 白亮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7-152,共6页
作为宁夏唯一的省级文学期刊,《朔方》参与建构且见证了新时期宁夏文学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朔方》的行政归属、功能定位、历史变迁和三次重要改版的梳理,可以看出,《朔方》在竭力扶植本地作家、构建特色地域文化、规划文学展开方向这... 作为宁夏唯一的省级文学期刊,《朔方》参与建构且见证了新时期宁夏文学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朔方》的行政归属、功能定位、历史变迁和三次重要改版的梳理,可以看出,《朔方》在竭力扶植本地作家、构建特色地域文化、规划文学展开方向这三个方面有效地介入了新时期宁夏文学的发生。在此意义上,理解新时期宁夏文学,需要从发掘入手,以整理为纲,通过地方性文学史料的多元化,拓宽宁夏文学的研究视野,呈现其丰富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朔方》 宁夏文学 地方性文学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文本转向”——基于本土批评谱系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长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7-114,共8页
任何批评话语都只能作用于特定时期的特定批评对象,批评话语与批评对象由此构成话语旅行与意指实践间的张力。作为地方性知识叙述的少数民族文学与既有批评理论间存在着观念逻辑与技术方法的抵牾,是他者批评话语难以充分描述与解释的。... 任何批评话语都只能作用于特定时期的特定批评对象,批评话语与批评对象由此构成话语旅行与意指实践间的张力。作为地方性知识叙述的少数民族文学与既有批评理论间存在着观念逻辑与技术方法的抵牾,是他者批评话语难以充分描述与解释的。批评者在奉他者话语为圭臬或以固有"期待视域"面向少数民族文学言说时,很可能会遭遇阐释的"不接地"或"不及物"问题。对文本予以"基本内容意义及民族的精神"与"适合的表现形式"相结合的"充分阅读",重建"转向少数民族文学文本现场"与"转向少数民族文学生活现场"相融合的"文本转向"批评,是超越"观念性论述"达至"接地/及物"批评的完整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转向 地方性文学 批评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经验与岭南电影
4
作者 叶从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共2页
岭南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之初有过突出的表现,岭南电影人为中国电影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全球化背景下的岭南电影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延续传统、再造辉煌不可能依赖对外来模式的复制,必须立足本土文化,从地方性经验中发掘驱动力。... 岭南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之初有过突出的表现,岭南电影人为中国电影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全球化背景下的岭南电影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延续传统、再造辉煌不可能依赖对外来模式的复制,必须立足本土文化,从地方性经验中发掘驱动力。实践证明,传达地方性经验,再现民族化、本地化的人情世态,表现地方特色的思维方式是岭南电影乃至中国电影在全球化风潮中生存、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文学经验 岭南电影 岭南文化 后现代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