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特产的地理标志与地方性文化知识保护——对湖北省西部利川市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游泓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9-72,共4页
地理标志在促进农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尤其在地方特产和地方性知识保护中也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对湖北省利川市的实地考查,把地方地理标志的保护和发展状况放到国家和世界范围的视角加以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特定地区发展农业经济... 地理标志在促进农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尤其在地方特产和地方性知识保护中也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对湖北省利川市的实地考查,把地方地理标志的保护和发展状况放到国家和世界范围的视角加以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特定地区发展农业经济应有新的方式,不一定要求规模和追求效率。即发展农业需要提倡创新思路,但一定要因地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 农业经济 地方特产 地方性文化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风文化形塑与地方性文化治理——孟子后裔古村落空间治理文化考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金萍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9-215,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与儒学文化研究的现实性关注日益成为学界讨论的重要话题。以邹鲁文化空间西山头村为田野考察对象,展现了一个以孟子文化遗产空间为载体,以家风文化形塑为线索,以儒家经学大义为文脉传承的地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与儒学文化研究的现实性关注日益成为学界讨论的重要话题。以邹鲁文化空间西山头村为田野考察对象,展现了一个以孟子文化遗产空间为载体,以家风文化形塑为线索,以儒家经学大义为文脉传承的地方性文化治理的历史空间个案,以及这一案例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提出"回灌工程"这一理念,即把村庄自身在历史传承中的治理文化肌理以"古为今用"的方式再创新性地"回灌"到村庄的治理系统中,把治理文化的基因重新注入村民中,最终达成一种文化共识,形成一种文化自律,从而对现有村民自治制度从文化上予以丰满、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历史空间 家风文化形塑 地方性文化治理 “回灌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地方性茶文化外宣的融合式翻译——以川茶文化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白秀敏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384-384,共1页
茶文化的外宣翻译有必要体现出地方特色,走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互相融合的外宣翻译既可以增强茶文化外宣翻译的活力,又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凝聚合力。
关键词 文化 外宣翻译 地方性文化 “抱团式” 双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红色文化的VR影像传播 被引量:11
4
作者 雷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4-36,共3页
地方性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影视传播领域,它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VR影像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亦在此传播过程中处于缺席状态。本文认为,VR影像传播极具传播优势,有必要被引入到地方性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 地方性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影视传播领域,它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VR影像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亦在此传播过程中处于缺席状态。本文认为,VR影像传播极具传播优势,有必要被引入到地方性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其"沉浸式传播"效果和"人机交互"的体验可使受众更真切、更深刻地领悟地方性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相关的网络视频不计其数,但质量良莠不齐,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红色文化 VR影像 迫切 传播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艺术符号的秀山花灯戏剧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6
5
作者 杨亭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117,137,共6页
秀山花灯戏的语言符号是秀山土家族的民间祭礼文化象征,其艺术符号则是在二人转结构模式中的表现性意义的文化展演,而这两种符号同土家族民众的社会生产生活、文化观念和民间信仰等方面融合为高度的适应性,最终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文化... 秀山花灯戏的语言符号是秀山土家族的民间祭礼文化象征,其艺术符号则是在二人转结构模式中的表现性意义的文化展演,而这两种符号同土家族民众的社会生产生活、文化观念和民间信仰等方面融合为高度的适应性,最终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文化完善整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艺术符号 文化研究 秀山花灯 文化地方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