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无为而治到儒法兼综——文景时期地方吏治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毋有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0-137,共8页
本文以地方吏治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为切入点 ,兼及中央政治的变化 ,从实际操作层面对文景时期地方吏治的演化 ,作了系统考察。认为在汉初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方针的指导下 ,地方吏治宽松 ,虽然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政治空间 ... 本文以地方吏治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为切入点 ,兼及中央政治的变化 ,从实际操作层面对文景时期地方吏治的演化 ,作了系统考察。认为在汉初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方针的指导下 ,地方吏治宽松 ,虽然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政治空间 ,但是也加重了汉初本就存在的社会政治问题 ,坐大的诸侯王国、富裕的工商阶层与权行乡曲的游侠势力交叠在一起 ,使得汉廷的地方统治秩序日趋紊乱 ,地方吏治日益腐败。另一方面 ,儒家思想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下日益茁壮成长 ,他们中的儒法兼综之辈 ,面对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在文景时期提出了政治革新的要求 ,并受到了一直在谋求皇权扩张的皇帝积极而有力的支持。“孝文本好刑名 ,”反映的正是皇权试图扩张的实质。两者的努力在根本上改变了此前的地方统治格局。这次变革影响深远 ,后世循吏与酷吏兼用的吏治风格即肇端于文景时期。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发展历史上 ,文景时期有其特别重要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治 儒法兼综 文景时期 地方吏治 历史考察 社会变迁 政治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的官场京债与地方吏治
2
作者 江晓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5-162,共8页
京债,又名京账、官债、官吏债,在明代主要是指官员在京城所借的高利贷。明朝初期,政府一度希望通过道里费和赏赐制度来遏制官员借贷京债的现象,但是这一政策收效甚微,不久即为政府所放弃。从明朝中期开始,京债问题愈演愈烈,而朝廷于严... 京债,又名京账、官债、官吏债,在明代主要是指官员在京城所借的高利贷。明朝初期,政府一度希望通过道里费和赏赐制度来遏制官员借贷京债的现象,但是这一政策收效甚微,不久即为政府所放弃。从明朝中期开始,京债问题愈演愈烈,而朝廷于严刑峻法之外,并无具体的解决措施。这些借贷京债的官员一旦外任临民,在债务压力之下,多有非法索取民间资财的情况,甚至有因此与地方吏役通同为奸者,由此导致了地方吏治的败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京债 官债 官吏债 高利贷 地方吏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