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豪”与“游士”——清末民初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士大夫精英 被引量:8
1
作者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37,167-168,共13页
从西周到清代,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封建制、贵族制和王权官僚制三种不同的制度,相应地也产生了封建士大夫、世家大族和官僚士大夫三种精英形态,地方与国家之间因而呈现出不同的关系。到清末,地方主义开始崛起,辛亥革命就是一场地方对中... 从西周到清代,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封建制、贵族制和王权官僚制三种不同的制度,相应地也产生了封建士大夫、世家大族和官僚士大夫三种精英形态,地方与国家之间因而呈现出不同的关系。到清末,地方主义开始崛起,辛亥革命就是一场地方对中央的革命,民初经历了代议民主制和行政权威制之后,到1916年之后,显现出五代十国式的藩镇割据,读书人再次成为自由流动资源,分化为沉淀到地方的"土豪"旧绅士阶级和接受了新文化洗礼的"游士"新知识阶级。联省自治的失败意味着地方"土豪"已经失去了历史舞台,而国民党联合了新的"游士"阶级最终统一了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与国家 绅士阶级 知识阶级 辛亥革命 联省自治 国民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镇乡祭祀体系中的地方与国家——以上海金泽镇及苏、松二府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天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78,154,共10页
民间信仰的神祇,不仅具有地方意义,而且其诸多形式亦具有国家象征意义,而以民间信仰来讨论"国家"与"地方"之关系,乃是当今宗教学界所忽略者。兹以上海市郊金泽镇所存地方信仰祭祀形式为例,尝试提供一种新的民间宗... 民间信仰的神祇,不仅具有地方意义,而且其诸多形式亦具有国家象征意义,而以民间信仰来讨论"国家"与"地方"之关系,乃是当今宗教学界所忽略者。兹以上海市郊金泽镇所存地方信仰祭祀形式为例,尝试提供一种新的民间宗教研究视角。金泽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至今仍然保存着一套以"杨老爷"为核心的民间宗教,镇上"桥桥有庙,庙庙有桥"的信仰格局,俨然延续了明清儒家祠祀体系,体现出近世以来的江南地方信仰模式的诸多特点。江南民间宗教是一个完整的信仰系统,儒教祠祀表现出"国家"特征,众多的老爷信仰则表现出"地方"性质。基于金泽镇的当代田野调查和江南苏、松二府地方志的文献整理,可以看出乡镇一级的祠祀系统,是维持江南地方社会的重要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祠祀 儒教 江南文化 金泽镇 地方与国家 “杨老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