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径的云杉胸径与材积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1
作者 刘鹏程 李敏敏 +3 位作者 刘娟 周丹 施德山 李迎美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分析采集于云南省丽江、香格里拉和德钦县(市)的150株云杉样木数据,采用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积法计算样木材积,使用DPS软件的最小二乘法建立云杉胸径一元材积模型、地径一元材积模型和地径一元胸径模型,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一... 分析采集于云南省丽江、香格里拉和德钦县(市)的150株云杉样木数据,采用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积法计算样木材积,使用DPS软件的最小二乘法建立云杉胸径一元材积模型、地径一元材积模型和地径一元胸径模型,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一元回归材积模型。结果表明,云杉地径与胸径密切相关,其回归模型的确定系数R^(2)为0.99;地径一元材积模型的预估精度(R^(2)=0.76)明显低于胸径一元材积模型(R^(2)=0.91),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的云杉地径—胸径回归材积模型精度(R^(2)=0.92)较直接建立的地径—材积模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积预测模型 地径一元材积表 地径回归模型 联立方程组 云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径对小兴安岭主要针叶树种胸径和材积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行丽 张兹鹏 姜立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0-65,73,共7页
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林业局丽林实验林场的小兴安岭3个主要针叶树种(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为研究对象,共选取472株解析木数据(树种、胸径、树高、地径等基本信息),采用平... 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林业局丽林实验林场的小兴安岭3个主要针叶树种(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为研究对象,共选取472株解析木数据(树种、胸径、树高、地径等基本信息),采用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积法计算解析木材积;选取线性、二项式、幂函数3种方程形式构建胸径-地径模型,选取线性、二项式、幂函数、指数函数、自然对数的方程形式构建材积-地径模型,采用加权回归法对模型异方差进行校正;选择平均偏差、平均绝对误差、预测平均百分比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4个指标,采用留一交叉法对所有模型进行预测精度评价;引入虚拟影响因素,采用非线性方差检测方法,检验不同树种间胸径-地径关系的差异、材积-地径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分别采用线性、二项式、幂函数,拟合了3个树种的胸径-地径间的相关关系,其中二项式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②分别选取线性、二项式、幂函数、指数函数、自然对数,拟合了3个树种的材积-地径间的相关关系,其中二项式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③选择材积预测值作为误差方差函数评价指标,幂函数、指数函数、常数加幂函数分别作为臭冷杉、落叶松、红皮云杉的误差方差函数,对材积-地径模型(二项式)异方差校正的效果最好。④F检验结果表明,臭冷杉与落叶松之间、落叶松与红皮云杉之间,预测模型存在极显著差异,需要单独构建胸径-地径模型、材积-地径模型;臭冷杉与红皮云杉之间,预测模型不存在差异,可共用一套参数估计值。⑤综合评价结果,二项式胸径-地径模型、二项式材积-地径模型,能够较好反映3个树种的胸径与地径的关系、材积与地径的关系,都适合于研究地区利用地径估算材积;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数据特征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树种 -地径模型 材积-地径模型 虚拟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建立南方杉木一元立木材积模型和胸径地径回归模型 被引量:15
3
作者 曾伟生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4期1-4,共4页
利用我国南方的杉木实测数据,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同时建立了胸径一元材积模型、地径一元材积模型和胸径—地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地径与胸径之间相关紧密,其回归模型的确定系数可以达到0.96以上;地径一元材积模型的预估精度... 利用我国南方的杉木实测数据,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同时建立了胸径一元材积模型、地径一元材积模型和胸径—地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地径与胸径之间相关紧密,其回归模型的确定系数可以达到0.96以上;地径一元材积模型的预估精度要明显低于胸径一元材积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材积表 地径材积表 -地径回归模型 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相容性立木材积表系列模型研建 被引量:27
4
作者 曾伟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以我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针叶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研究对象,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了相容性二元立木材积方程、胸径和地径一元立木材积方程、树高胸径回归模型及地径胸径回归模型。利用3种树高模型和2种地径... 以我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针叶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研究对象,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了相容性二元立木材积方程、胸径和地径一元立木材积方程、树高胸径回归模型及地径胸径回归模型。利用3种树高模型和2种地径模型组合了4个相容性立木材积表系列模型联立方程组,通过6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由最简单的树高模型和地径模型构成的相容性系列材积模型就能取得良好效果,其二元材积表、胸径一元材积表和地径一元材积表的平均预估误差分别为1.31%、3.66%和7.39%,可用于不同目的的杉木林蓄积量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材积方程 一元材积方程 树高模型 地径模型 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 相容性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杨树相容性立木材积系列模型研建 被引量:3
5
作者 杜鹏志 薛康 +2 位作者 曾伟生 冯仲科 曹忠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7,114,共8页
以北京市最重要的阔叶树种杨树(Populus)为研究对象,利用1 678株样木的材积测量数据,通过采用哑变量模型和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了毛白杨(P.tomentosa)、速生杨(P.×euramericana)和加拿大杨(P.×canadensis)3个树种(组... 以北京市最重要的阔叶树种杨树(Populus)为研究对象,利用1 678株样木的材积测量数据,通过采用哑变量模型和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了毛白杨(P.tomentosa)、速生杨(P.×euramericana)和加拿大杨(P.×canadensis)3个树种(组)的相容性二元立木材积方程、胸径和地径一元立木材积方程、树高胸径回归模型及地径胸径回归模型,并分析了不同树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二元立木材积方程的平均预估误差均在2%以内,胸径一元材积方程和地径一元材积方程的平均预估误差也大都在3%以内,达到了立木材积表的编制精度要求。所建模型可为北京市杨树林的蓄积量估计提供准确的计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积方程 树高模型 地径模型 哑变量 误差变量 联立方程组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胸径与地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杜玖英 《安徽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29-32,共4页
本文利用138株湿地松的地径、胸径资料建立了湿地松胸径与地径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湿地松胸径与地径的关系可采用直线方程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测定湿地松地径换算成胸径,从而达到估算林木材积的目的,为林政资源管理及林业执... 本文利用138株湿地松的地径、胸径资料建立了湿地松胸径与地径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湿地松胸径与地径的关系可采用直线方程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测定湿地松地径换算成胸径,从而达到估算林木材积的目的,为林政资源管理及林业执法机关的执法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地径-胸关系模型 林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bbon model based path tracking method for autonomous ground vehicles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清阳 孙振平 +1 位作者 刘大学 李晓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816-1826,共11页
To resolve the path tracking problem of autonomous ground vehicles,an analysis of existing path tracking methods was carried out and an important conclusion was got.The vehicle-road model is crucial for path following... To resolve the path tracking problem of autonomous ground vehicles,an analysis of existing path tracking methods was carried out and an important conclusion was got.The vehicle-road model is crucial for path following.Based on the conclusion,a new vehicle-road model named "ribbon model" was construct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road width and vehicle geometry structure.A new vehicle-road evaluatio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is model,and a new path tracking controller including a steering controller and a speed controller was designed.The difficulties of preview distance selection and parameters tuning with speed in the pure following controller are avoided in this controller.To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ovel method,simulation and real vehicl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th tracking controller can keep the vehicle in the road running as fast as possible,so it can adjust the control strategy,such as safety,amenity,and rapidity criteria autonomously according to the road situation.This is important for the controller to adapt to different kinds of environments,and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utonomous ground vehicles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nomous ground vehicle path tracking ribb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ilure mechanism of large-diameter shield tunnels and its effects on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s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宇友 李宏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958-2965,共8页
A new techniqu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collapse failure mechanism and the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s for the large-diameter shield tunnels were presented.The technique is based on a velocity field m... A new techniqu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collapse failure mechanism and the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s for the large-diameter shield tunnels were presented.The technique is based on a velocity field model using more different truncated solid conical blocks to clarify the multiblock failure mechanism.Furthermore,the shape of blocks between the failure surface and the tunnel face was considered as an entire circle,and the supporting pressure was assumed as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n the tunnel face and increased with the tunnel embedded depth.The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s and failure mechanism above large-diameter shield tunnel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supporting pressures by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diameter shield tunnel failure mechanism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s limit analysis theory supporting press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