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东南岭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及其分布的地形格局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西贝阳
郑飞舟
+4 位作者
梁晓东
李钰桦
付琳
王发国
邢福武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2-57,共6页
对广东南岭地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进行调查,参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标准对各物种在南岭地区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区系特点与部分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并总结了各物种分布的地形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
对广东南岭地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进行调查,参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标准对各物种在南岭地区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区系特点与部分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并总结了各物种分布的地形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目的物种)34种,隶属于23科28属,其中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各半,孑遗物种丰富。2)区域内目的物种大部分种类数量较少,生态位宽度普遍较小,全部被评估为地区性受危等级。3)随着海拔的升高,目的物种的数量呈现"中间膨胀型"的特点。目的物种主要分布于50°以下的缓坡,但在60°以上险坡仍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
保护植物
物种多样性
区系
分布
地形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省赣南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被引量:
22
2
作者
张少伟
杨勤科
+3 位作者
任宗萍
刘红艳
李俊
陆广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56,65,共5页
使用江西省赣南地区1980年、1998年、2008年三期遥感影像,运用计算机分类方法,配合实地考察和文字资料提取了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末和当前的土地利用图。将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地形表达数据基础,对改革开放30年来赣南地区的土地利用...
使用江西省赣南地区1980年、1998年、2008年三期遥感影像,运用计算机分类方法,配合实地考察和文字资料提取了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末和当前的土地利用图。将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地形表达数据基础,对改革开放30年来赣南地区的土地利用分布、变化和地形格局进行分析,并根据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级标准(SL190-2007)进行了土壤侵蚀评价。结果表明:赣南地区30年间居民地、果园增长快速,土地综合利用程度不断提高;草地大量转化为林地类型,提高了植被覆盖度;耕地在平地上的变化非常剧烈,陡坡耕地减少,耕地总量有所减少。草地向林地的转化在各种地形上均有发生,但25°附近的低山丘陵地区最为强烈。随着土地利用的变化,赣南地区的土壤侵蚀程度得到控制,2008年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小于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地形格局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南地区文明初期发展迟滞原因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鑫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0-75,共6页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曾在全国各地都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著名的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却在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停滞或倒退,此后江南地区文明的发展一度停滞不前,而中原地区的文明则一直持续发展,这种现象的成因学术界众...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曾在全国各地都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著名的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却在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停滞或倒退,此后江南地区文明的发展一度停滞不前,而中原地区的文明则一直持续发展,这种现象的成因学术界众说纷纭。江南地区过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形水系格局是导致这一地区文明初期发展迟滞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地区文明
新石器时代
地理环境
石家河文化
良渚文化
地形
水系
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南岭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及其分布的地形格局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西贝阳
郑飞舟
梁晓东
李钰桦
付琳
王发国
邢福武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广东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广东省林业厅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2-57,共6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厅"韶关市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广东省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蕨类植物)"
文摘
对广东南岭地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进行调查,参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标准对各物种在南岭地区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区系特点与部分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并总结了各物种分布的地形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目的物种)34种,隶属于23科28属,其中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各半,孑遗物种丰富。2)区域内目的物种大部分种类数量较少,生态位宽度普遍较小,全部被评估为地区性受危等级。3)随着海拔的升高,目的物种的数量呈现"中间膨胀型"的特点。目的物种主要分布于50°以下的缓坡,但在60°以上险坡仍有分布。
关键词
珍稀濒危
保护植物
物种多样性
区系
分布
地形格局
分类号
S324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省赣南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被引量:
22
2
作者
张少伟
杨勤科
任宗萍
刘红艳
李俊
陆广勇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56,65,共5页
基金
水土保持措施调控鄱阳湖径流泥沙研究技术研究(区域侵蚀模型研究)(200801066)
文摘
使用江西省赣南地区1980年、1998年、2008年三期遥感影像,运用计算机分类方法,配合实地考察和文字资料提取了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末和当前的土地利用图。将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地形表达数据基础,对改革开放30年来赣南地区的土地利用分布、变化和地形格局进行分析,并根据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级标准(SL190-2007)进行了土壤侵蚀评价。结果表明:赣南地区30年间居民地、果园增长快速,土地综合利用程度不断提高;草地大量转化为林地类型,提高了植被覆盖度;耕地在平地上的变化非常剧烈,陡坡耕地减少,耕地总量有所减少。草地向林地的转化在各种地形上均有发生,但25°附近的低山丘陵地区最为强烈。随着土地利用的变化,赣南地区的土壤侵蚀程度得到控制,2008年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小于14%。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地形格局
土壤侵蚀
Keywords
remote sensing
land use
terrain pattern
soil erosion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南地区文明初期发展迟滞原因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鑫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0-75,共6页
文摘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曾在全国各地都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著名的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却在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停滞或倒退,此后江南地区文明的发展一度停滞不前,而中原地区的文明则一直持续发展,这种现象的成因学术界众说纷纭。江南地区过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形水系格局是导致这一地区文明初期发展迟滞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江南地区文明
新石器时代
地理环境
石家河文化
良渚文化
地形
水系
格局
Keywords
civilization in southern China
the neolithic ag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分类号
K871.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东南岭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及其分布的地形格局
李西贝阳
郑飞舟
梁晓东
李钰桦
付琳
王发国
邢福武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西省赣南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张少伟
杨勤科
任宗萍
刘红艳
李俊
陆广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江南地区文明初期发展迟滞原因探析
李鑫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