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南印度洋中脊斜向扩张分段特征及构造成因探讨
- 1
-
-
作者
张华添
李江海
陶春辉
-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育部造山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1-283,共13页
-
基金
中国大洋“十三五”课题项目(DY135-S2-01-01,DY135-S1-01-03-01)。
-
文摘
斜向扩张是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独特的构造特征,其地形分段特征明显区别于经典的快速-慢速端元洋中脊模型,是理解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地质过程的重要切入点。基于西南印度洋中脊Indomed-Gallieni和Shaka-DuToit段多波束地形数据,分析了不同斜向扩张角度(α)洋中脊的地形分段样式。其中,46.5°~47.5°E(α=5°)、16°~25°E(α=10°)和48.5°~52°E(α=15°)为近正向扩张段,发育雁列式叠置的中央火山脊;47.5°~48.5°E(α=50°)和16°~25°E(α=60°)为斜向扩张段,仅在洋脊段中部形成中央火山脊。利用有限差分+颗粒法(FD+MIC)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洋中脊应变分布特征对不同α值的响应,结合地形分析,认为斜向扩张角度和温度异常分布共同控制了洋中脊地形分段样式。近正向扩张洋中脊(α<20°)在温度异常处形成地壳伸展应变的集中区,有利于岩浆汇聚,发育雁列式叠置的中央火山脊,其位置随温度异常分布的变化而改变;斜向扩张洋中脊(α>20°)地壳伸展应变集中区的位置受斜向扩张几何样式控制,在洋脊段中部发育中央火山脊,对温度异常不敏感,形成位置长期固定的岩浆活动中心。
-
关键词
斜向扩张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
地形分段样式
多波束地形
数值模拟
-
Keywords
oblique spreading
ultra-slow spreading ridges
bathymetric segmentation
multibeam bathymetry
numerical modeling
-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