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幔蠕动流中一类复杂动力学现象
被引量:
2
1
作者
董军
赖健清
彭省临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9-264,共6页
从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出发,在地幔蠕动及热能聚散假说的指导下,考虑地幔蠕动物质在垂直磁场作用下,数学模型方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动力学现象,并从成矿动力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地幔蠕动
HOPF分岔
成矿动力学
热能聚散假说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幔蠕动的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志安
吴景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52-56,共5页
以地幔蠕动、热能聚散假说为指导,阐述了地幔蠕动的动力机制,并在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地幔蠕动动力因素的基础上,依据牛顿粘滞性流体力学和塑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地幔蠕动的数学模型,讨论了数学模型的数值方法。
关键词
地幔蠕动
动力机制
数学模型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驱动力地幔蠕动热能聚散说的地热学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青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3-22,共10页
本文从地热学的角度探讨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的驱动力地幔蠕动热能聚散的规律.以云南的大地热流研究为实例,论证了大地热漉、发幔热流高的地区壳体活动性强.认识壳体的活动性及地幔蠕动规律的关键在于正确分割大地热流,获得反映大地构...
本文从地热学的角度探讨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的驱动力地幔蠕动热能聚散的规律.以云南的大地热流研究为实例,论证了大地热漉、发幔热流高的地区壳体活动性强.认识壳体的活动性及地幔蠕动规律的关键在于正确分割大地热流,获得反映大地构造背景的地幔热流.地幔热流的变化是地幔蠕动的真实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学
热流
地幔蠕动
大地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流层部分熔融岩浆竖向迁移模型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董军
彭省临
+1 位作者
赖健清
邵拥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24,共9页
针对地幔蠕动过程中 ,软流层部分熔融岩浆上升这一地质背景 ,从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 ,将软流层岩石抽象为一类充满液体的多孔介质 ,并假定其以均匀速度上升 ,对岩石中部分熔融岩浆的迁移机理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一组简化的公式 ,并进行了...
针对地幔蠕动过程中 ,软流层部分熔融岩浆上升这一地质背景 ,从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 ,将软流层岩石抽象为一类充满液体的多孔介质 ,并假定其以均匀速度上升 ,对岩石中部分熔融岩浆的迁移机理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一组简化的公式 ,并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此简化模型下 ,可以得到一个临界速度值的表达式。当岩石上升的速度低于该临界数值时 ,部分熔融岩浆将在一定的界面上形成 ;若大于这个临界数值 ,部分熔融岩浆的形成将滞后到一段竖向区域内完成。同时简单的计算结果也说明部分熔融岩浆的迁移运动是实现热量及成矿物质元素向上迁移的重要原因。其结果和某些岩浆过程的地质分析是一致的 ,这对进一步研究地幔蠕动及其成矿动力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流层岩石
部分熔融岩浆
迁移机理
成矿动力学
地幔蠕动
机理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洼学说编图的指导思想
被引量:
14
5
作者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86-307,共22页
总结了国内、外运用地洼学说编图实践的经验,强调了以“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史为主线,时空兼顾,四维思维,现象与本质并映,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为总因”。作为主导思想。详细阐述了构造层、构造区两大要素的确切含义。指出构造层必须具有...
总结了国内、外运用地洼学说编图实践的经验,强调了以“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史为主线,时空兼顾,四维思维,现象与本质并映,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为总因”。作为主导思想。详细阐述了构造层、构造区两大要素的确切含义。指出构造层必须具有大地构造的属性,而不仅是构造旋回的时间意义;构造区的划分是以历史发展为纲并应以现阶段的大地构造体制性质为标准。进一步提出,作为地壳递进发展总因的地幔蠕动,其基本变化分为活跃和平静时期,其根本原因在于地幔物质的温差而引起的垂向蠕动强弱变化及由此引起的侧向蠕动强弱变化。由于这些变化的控制,地壳构造发展既在时间上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又在立体空间上发生形态、大小和位置的变化。最后论述了幔-壳成矿学及其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演化史
构造层
地幔蠕动
幔-壳成矿学
编图
地洼学说
活化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亚、中亚壳体接合带形成条件初探
6
作者
魏洲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91-302,共12页
东亚、中亚壳体接合带的形成条件甚为复杂,受所在地区长期演化所成构造背景、地幔蠕动分异作用,以及相邻壳体演化、运动三个因素控制。其中,地幔蠕动是主因。
关键词
壳体
地幔蠕动
东亚
中亚
壳体接合带
形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幔蠕动流中一类复杂动力学现象
被引量:
2
1
作者
董军
赖健清
彭省临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9-264,共6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资助
文摘
从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出发,在地幔蠕动及热能聚散假说的指导下,考虑地幔蠕动物质在垂直磁场作用下,数学模型方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动力学现象,并从成矿动力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地幔蠕动
HOPF分岔
成矿动力学
热能聚散假说
数学模型
Keywords
Mantle mass creep
hopf bifurcation and chaos
ore-forming dynamics
分类号
P542.5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幔蠕动的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志安
吴景新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大庆石油管理局职工大学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52-56,共5页
文摘
以地幔蠕动、热能聚散假说为指导,阐述了地幔蠕动的动力机制,并在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地幔蠕动动力因素的基础上,依据牛顿粘滞性流体力学和塑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地幔蠕动的数学模型,讨论了数学模型的数值方法。
关键词
地幔蠕动
动力机制
数学模型
数值方法
Keywords
Mantle creep, dynamic mechanism, mathematical model, numericalmethod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驱动力地幔蠕动热能聚散说的地热学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青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3-22,共10页
文摘
本文从地热学的角度探讨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的驱动力地幔蠕动热能聚散的规律.以云南的大地热流研究为实例,论证了大地热漉、发幔热流高的地区壳体活动性强.认识壳体的活动性及地幔蠕动规律的关键在于正确分割大地热流,获得反映大地构造背景的地幔热流.地幔热流的变化是地幔蠕动的真实反映.
关键词
地热学
热流
地幔蠕动
大地构造
Keywords
geothermal research
driving mechanism
historistic-causationist geotectonics
分类号
P314.2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流层部分熔融岩浆竖向迁移模型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董军
彭省临
赖健清
邵拥军
机构
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24,共9页
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文摘
针对地幔蠕动过程中 ,软流层部分熔融岩浆上升这一地质背景 ,从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 ,将软流层岩石抽象为一类充满液体的多孔介质 ,并假定其以均匀速度上升 ,对岩石中部分熔融岩浆的迁移机理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一组简化的公式 ,并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此简化模型下 ,可以得到一个临界速度值的表达式。当岩石上升的速度低于该临界数值时 ,部分熔融岩浆将在一定的界面上形成 ;若大于这个临界数值 ,部分熔融岩浆的形成将滞后到一段竖向区域内完成。同时简单的计算结果也说明部分熔融岩浆的迁移运动是实现热量及成矿物质元素向上迁移的重要原因。其结果和某些岩浆过程的地质分析是一致的 ,这对进一步研究地幔蠕动及其成矿动力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软流层岩石
部分熔融岩浆
迁移机理
成矿动力学
地幔蠕动
机理
数学模型
Keywords
Mantle asthenosphere rock
Partially molten magma
Mechanism of transport
分类号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洼学说编图的指导思想
被引量:
14
5
作者
陈国达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86-307,共2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亚洲陆海大地构造图>的一部分内容
文摘
总结了国内、外运用地洼学说编图实践的经验,强调了以“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史为主线,时空兼顾,四维思维,现象与本质并映,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为总因”。作为主导思想。详细阐述了构造层、构造区两大要素的确切含义。指出构造层必须具有大地构造的属性,而不仅是构造旋回的时间意义;构造区的划分是以历史发展为纲并应以现阶段的大地构造体制性质为标准。进一步提出,作为地壳递进发展总因的地幔蠕动,其基本变化分为活跃和平静时期,其根本原因在于地幔物质的温差而引起的垂向蠕动强弱变化及由此引起的侧向蠕动强弱变化。由于这些变化的控制,地壳构造发展既在时间上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又在立体空间上发生形态、大小和位置的变化。最后论述了幔-壳成矿学及其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关键词
地壳演化史
构造层
地幔蠕动
幔-壳成矿学
编图
地洼学说
活化区理论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中亚壳体接合带形成条件初探
6
作者
魏洲龄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91-302,共12页
基金
中科院"85"重点资助项目--"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的建立及其应用"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21
文摘
东亚、中亚壳体接合带的形成条件甚为复杂,受所在地区长期演化所成构造背景、地幔蠕动分异作用,以及相邻壳体演化、运动三个因素控制。其中,地幔蠕动是主因。
关键词
壳体
地幔蠕动
东亚
中亚
壳体接合带
形成条件
Keywords
Crustobody, Yinchuan-Kunming tectonic system, The mantle's creeping
分类号
P5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幔蠕动流中一类复杂动力学现象
董军
赖健清
彭省临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幔蠕动的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李志安
吴景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驱动力地幔蠕动热能聚散说的地热学研究
徐青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软流层部分熔融岩浆竖向迁移模型分析
董军
彭省临
赖健清
邵拥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地洼学说编图的指导思想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东亚、中亚壳体接合带形成条件初探
魏洲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