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地幔柱构造与板块构造的矛盾性和相容性 被引量:6
1
作者 高明 陈亮 孙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4-518,共5页
为了揭示地幔柱构造与板块构造的内在关系 ,针对地幔柱独特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 ,通过与板块构造的对比 :阐明了两者虽然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矛盾 ,但在诠释岩石圈的解体和俯冲带的演化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拆沉的冷板片聚集产... 为了揭示地幔柱构造与板块构造的内在关系 ,针对地幔柱独特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 ,通过与板块构造的对比 :阐明了两者虽然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矛盾 ,但在诠释岩石圈的解体和俯冲带的演化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拆沉的冷板片聚集产生了超级冷地幔柱 ,由此导致了超级热地幔柱 ,冷热两个超级地幔柱的活动又控制了板块的运动和发展。由此可见 ,地幔柱构造理论对板块构造理论起着重要的补充和拓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柱构造 板块构造 俯冲带 超级地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幔柱构造理论研究若干问题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国春 吴福元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共6页
介绍了目前地幔柱构造理论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和最新进展,许多证据显示,地幔柱是来自于核幔边界附近的D″层,导致D″层发生热扰动并产生地幔柱的热动力源于外地核的不均匀加热作用;一个新启动的地幔柱在穿过整个地幔的缓慢上升过... 介绍了目前地幔柱构造理论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和最新进展,许多证据显示,地幔柱是来自于核幔边界附近的D″层,导致D″层发生热扰动并产生地幔柱的热动力源于外地核的不均匀加热作用;一个新启动的地幔柱在穿过整个地幔的缓慢上升过程中会形成巨大球状顶冠和狭窄尾柱;地幔柱巨大球状顶冠会导致地壳发生上隆、区域变质作用、地壳深熔作用、构造变形作用和大规模火山作用,形成大陆或大洋溢流玄武岩;地幔柱狭窄尾柱的长期活动会在上覆运动板块上形成一系列热点火山链。最后讨论了地幔柱构造与板块构造关系,并阐述了地幔柱构造在当前大地构造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 地幔 地幔柱构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中生代多金属矿床形成与地幔柱关系 被引量:60
3
作者 毛景文 李红艳 +1 位作者 王登红 彭聪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3-65,共3页
华南地区中生代多金属矿床形成与地幔柱关系毛景文李红艳王登红彭聪(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关键词多金属矿床地幔柱构造华南地区在华南地区,中生代有大量花岗质岩浆的侵位和成矿,形成了以柿竹园钨多金属... 华南地区中生代多金属矿床形成与地幔柱关系毛景文李红艳王登红彭聪(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关键词多金属矿床地幔柱构造华南地区在华南地区,中生代有大量花岗质岩浆的侵位和成矿,形成了以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大厂和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地幔柱构造 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构造地质研究的某些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剑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5-19,共5页
板块构造引发了地球科学革命,成为当前最盛行的地学理论。但是随着板块学说登陆,发现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有很大差异。一些学者提出了多种新观点、新假说,如近年提出的大陆构造、全球构造、地幔柱构造等等。地质构造研究潮流移向多元... 板块构造引发了地球科学革命,成为当前最盛行的地学理论。但是随着板块学说登陆,发现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有很大差异。一些学者提出了多种新观点、新假说,如近年提出的大陆构造、全球构造、地幔柱构造等等。地质构造研究潮流移向多元化。中国拥有构造复杂多样的造山带和多种样式的大陆盆地等构造。实践证明,这些构造很难用一种模式、一种机制予以阐明。地质工作者要立足于我国独特的地质构造,努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 大陆构造 地幔柱构造 构造地质 全球构造 造山带 大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条-熊耳多期裂谷开合构造及其深部找矿 被引量:1
5
作者 刁谦 真允庆 +3 位作者 牛树银 孙爱群 宋涛 孙璐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45,共17页
通过对华北“南部古陆块”(中条山-王屋山-熊耳山及东秦岭地区)的初步研究,认为该区地壳的拉张伸展与隆升挤压活动,就像“拉手风琴”一样,贯穿于地质构造演化的始终。这种开合构造旋回,既有“大开大合”,又有“小合小开”类型。开合构... 通过对华北“南部古陆块”(中条山-王屋山-熊耳山及东秦岭地区)的初步研究,认为该区地壳的拉张伸展与隆升挤压活动,就像“拉手风琴”一样,贯穿于地质构造演化的始终。这种开合构造旋回,既有“大开大合”,又有“小合小开”类型。开合构造旋回按“三步曲”迁移,具有向南性、旋回性及成矿变异性特征。自北至南有逐步变新的趋势,2.5~1.73 Ga期间,该区经历了近EW向以伸张为主的优地槽绛县群沉积建造,演化成NE向以沉降为主的冒地槽中条群沉积建造,实际为两次裂谷型建造的记录,即受控于绛县运动和中条运动;同时,可能由于碰撞造山作用,相继沉积了磨拉石建造的担山石群;紧接着,在其东南部的嵩山、熊耳山和崤山一带的广大区域,喷发(溢)了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的双峰态熊耳群沉积建造,在局部地区见有A型花岗岩侵入,亦为被动大陆裂谷环境,无疑与元古代地幔柱活动密不可分,据此可称其为中条-熊耳多期裂谷的“前世”。更明显的是,在东秦岭地区(含熊耳群)以中生代燕山运动为主,从地震层析资料证实,本区深部低速高导层为柱状体,可视为中条-熊耳多期裂谷的“今生”,显然为典型的复合地幔柱构造范例。在中条山-王屋山地区,成矿作用是以元古宙铜矿(含金、钼、钴)为主;而熊耳山-东秦岭地区,虽然亦有少量中元古代和古生代的金矿床(含钼、铜)分布,但多以印支期和燕山期金、钼(含钨、铅锌、铍)矿床为主,成为我囯重要的金属矿集带。区内矿床成矿类型繁多,基本与透岩浆成矿热液侵位机制有关。据统计,中型、大型-特大型矿床均受地壳张裂(开)环境或受开合构造转换地段控制。针对当前中条-熊耳多期裂谷的具体勘查情况,提出了8项关键找矿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裂谷 开合构造 复合地幔柱构造 深部找矿 中条山 王屋山 熊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岩石层与大陆动力学 被引量:22
6
作者 谢窦克 毛建仁 +2 位作者 彭维震 赵宇 姜月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53-163,共11页
华南大陆记录和保存了自太古代至今大陆生长层完整的历史过程.以杨子克拉通为核心,地壳不断向东南生长,古扬子块前寒武系以灰色片麻岩、古元古代科马提岩绿岩、新元古代蛇绿岩、绿岩为特征,为相对稳定高速高阻冷的残存地幔“残烃柱... 华南大陆记录和保存了自太古代至今大陆生长层完整的历史过程.以杨子克拉通为核心,地壳不断向东南生长,古扬子块前寒武系以灰色片麻岩、古元古代科马提岩绿岩、新元古代蛇绿岩、绿岩为特征,为相对稳定高速高阻冷的残存地幔“残烃柱”;而沿海一带火成岩以中、新生代壳-幔混合源火山-侵入杂岩、碱性花岗岩和正长岩带以及不同类型的玄武岩类为特征,为相对活动低速高导热的超地幔柱.巨型裂解构造是物质热传输的主要形式,地幔柱迁移是华南大陆构造演化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层 地幔柱构造 华南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大陆深部探测与综合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谢窦克 张禹慎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1995年第4期349-353,共5页
华南主要构造特征为欧亚大陆边缘地壳生长和大陆增生。华南为一联合大陆,前寒武系基底由太古宙与元古宙岩石组成,元古宙有科马提玄武质绿岩和堇青石花岗绿岩。地壳的地球化学组成,从长尺度的时间函数上观察,具前进演化趋势,为原始... 华南主要构造特征为欧亚大陆边缘地壳生长和大陆增生。华南为一联合大陆,前寒武系基底由太古宙与元古宙岩石组成,元古宙有科马提玄武质绿岩和堇青石花岗绿岩。地壳的地球化学组成,从长尺度的时间函数上观察,具前进演化趋势,为原始→亏损→富集地幔→大陆地壳。核-慢分异发生在地球历史早期,而大陆的增生一直持续到现在。大陆边缘裂解构造是华南构造演化的主要形式,幕式地幔柱构造是该区地壳生长的主要动力机制。扬子-特提斯构造域为稳定、冷的地幔块,太平洋构造域为活动的热地幔软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边缘 地壳生长 增生 地幔柱构造 深部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