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地层微电阻率扫描图像识别岩性 被引量:38
1
作者 陈钢花 吴文圣 毛克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3-55,共3页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图像(FMI)采样密度和纵向分辨率很高,可以直观地显示井壁地层特征。将测井与地质分析相结合,通过岩心的刻度,详细解释了胜利油田、长庆油田十几口井的FMI图像,建立了研究区3类地层剖面(碎屑岩、碳酸盐岩...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图像(FMI)采样密度和纵向分辨率很高,可以直观地显示井壁地层特征。将测井与地质分析相结合,通过岩心的刻度,详细解释了胜利油田、长庆油田十几口井的FMI图像,建立了研究区3类地层剖面(碎屑岩、碳酸盐岩和岩浆岩)各类岩性在FMI图像上的识别模式,用于精细描述地层的岩石类型、岩石结构、沉积构造、裂缝等特征。图2参5(李建国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 FMI 扫描图象识别 油田 地层剖面 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技术对储层中风化壳和裂缝的识别 被引量:3
2
作者 吕炳全 张彦军 +1 位作者 王红罡 赵会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3-127,共5页
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技术与常规数控测井技术相比较,是测井技术上的一次飞跃。它以扫描图像来反映井壁岩层的成分和结构,并能得到岩层和裂缝的产状等。本文用其测试辽河断陷海南—月东潜山区海南20井,测得潜山储层震旦系和寒武系—奥陶系... 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技术与常规数控测井技术相比较,是测井技术上的一次飞跃。它以扫描图像来反映井壁岩层的成分和结构,并能得到岩层和裂缝的产状等。本文用其测试辽河断陷海南—月东潜山区海南20井,测得潜山储层震旦系和寒武系—奥陶系顶部有一层厚30~35m的古风化壳,具有网状裂缝结构,并测得储层自上而下碳酸盐岩中各种类型的裂缝及其发育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扫描测井技术 古风化壳 裂缝 海南-月东潜山 石油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苏日建 孔力 +2 位作者 刘文中 石军 宋胜利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5,共4页
为了解决我国当前油气勘探开发中测井技术的瓶颈问题,设计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以ADSP21992YST为核心,通过模数转换芯片、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前置放大器以及CAN总线驱动器实现实时数据采集。用该系统进行了测... 为了解决我国当前油气勘探开发中测井技术的瓶颈问题,设计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以ADSP21992YST为核心,通过模数转换芯片、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前置放大器以及CAN总线驱动器实现实时数据采集。用该系统进行了测试试验,试验中实现了快扫和慢扫2种测井模式,测量精度大大提高,特别是高阻地层图像得到很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数据采集 数字信号处理器 数字相敏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极板检测装置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小英 谷鹏羊 +1 位作者 吴爱平 唐和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3-138,152,共7页
针对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极板的出厂检测效率低、现场维修人员占用率高等问题,设计基于FPGA的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极板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提供极板所需的±5 V电源、时钟信号、复位信号和24路正弦电流信号,使用16位模数转... 针对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极板的出厂检测效率低、现场维修人员占用率高等问题,设计基于FPGA的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极板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提供极板所需的±5 V电源、时钟信号、复位信号和24路正弦电流信号,使用16位模数转换器采集极板输出的电压信号,采用FFT算法分析信号包含的频率点及其对应的幅度,采用频率—幅度双参数评判法评判极板功能是否正常,并通过LED灯指示检测结果。测试表明:该检测装置能准确检测极板24路信号频率和幅度,准确评判极板功能正常与否,并直观指示检测结果,可应用于极板出厂时的高效检测以及仪器损坏时的现场检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极板检测 FPGA F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六臂地层倾角测井微电阻率曲线间的最优高程差
5
作者 高楚桥 吴菊仙 +1 位作者 张超谟 张占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97-802,共6页
采用相关对比与最优化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六臂地层倾角测井的六条微电阻率曲线,可以拟合一组最能代表地层层面的最优高程差。由于此法同时考虑了六条曲线的相关性与共面性,所以即使某些曲线相关性差或存在地层非均质因素的影响,... 采用相关对比与最优化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六臂地层倾角测井的六条微电阻率曲线,可以拟合一组最能代表地层层面的最优高程差。由于此法同时考虑了六条曲线的相关性与共面性,所以即使某些曲线相关性差或存在地层非均质因素的影响,也能得到较好的结果。文中给出了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倾角测井 电阻率 最优化 高程差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探测采动土层导水裂隙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涛 冯海 +1 位作者 王苏健 陈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2-55,73,共5页
为评价煤炭开采度对松散含水层的影响程度,针对松散含水层下伏采动土层,采用钻孔冲洗液消耗、水位观测、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及物理模拟等手段,揭示了煤炭开采导水裂隙在土层中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物理模拟试验发现导水裂隙带发... 为评价煤炭开采度对松散含水层的影响程度,针对松散含水层下伏采动土层,采用钻孔冲洗液消耗、水位观测、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及物理模拟等手段,揭示了煤炭开采导水裂隙在土层中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物理模拟试验发现导水裂隙带发育至土层,裂采比28.9。现场实测发现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识别完整裂隙准确率100%,识别的裂隙判定裂采比为28.2,与模拟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水害防治 导水裂隙 松散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电学各向异性测井评价与声电各向异性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潮流 袁超 +3 位作者 李霞 冯周 宋连腾 王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7-434,共8页
针对致密砂岩各向异性反演问题,提出了从阵列侧向测井和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提取电阻率各向异性的新方法,并对电学和声学各向异性的一致性开展研究。阵列侧向测井包含电阻率各向异性信息,但数模表明钻井液侵入是影响其响应特征的主要因... 针对致密砂岩各向异性反演问题,提出了从阵列侧向测井和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提取电阻率各向异性的新方法,并对电学和声学各向异性的一致性开展研究。阵列侧向测井包含电阻率各向异性信息,但数模表明钻井液侵入是影响其响应特征的主要因素,其次分别是相对倾角θ和电各向异性系数λ。提出在已知θ前提下分步确定侵入半径ri、冲洗带电阻率Rxo、原状地层电阻率Rt初始值的分级反演以确定ri、Rxo、Rt和λ的方法。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是对不同方位上电阻率分布特征的刻画,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方位上电阻率的大小及水平、垂直方向的电阻率差异来提取电各向异性信息。致密砂岩矿物颗粒的定向排列和裂隙发育等因素是决定其各向异性的主要内在因素,由此产生了电各向异性及声各向异性,二者的强弱具有一致性。对多口井的测井资料分析表明,从阵列侧向、微电阻率扫描成像和交叉偶极声波测井分别提取的电、声各向异性强弱程度相互匹配,验证了反演方法的准确性及刻画不同岩石物理各向异性变化趋势的一致性。该研究为致密砂岩的各向异性评价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各向异性 岩石物理 阵列侧向测井 电阻率扫描成像 测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电成像测井技术在储层裂缝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8
作者 孙加华 肖洪伟 +1 位作者 幺忠文 崔啸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0-102,共3页
针对大庆长垣西部地区部分油田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储层裂缝发育的实际情况,在新站、英台和葡西等地区加测微电阻率扫描成像和交叉式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充分利用声电成像测井技术能够有效识别裂缝的特性研究储层裂缝发育状况,为开发布... 针对大庆长垣西部地区部分油田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储层裂缝发育的实际情况,在新站、英台和葡西等地区加测微电阻率扫描成像和交叉式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充分利用声电成像测井技术能够有效识别裂缝的特性研究储层裂缝发育状况,为开发布井方案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声电成像测井 电阻率扫描成像 交叉式多极子阵列声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型储层电成像测井响应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9
9
作者 曹宇 张超谟 +2 位作者 张占松 张冲 熊镭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1期92-95,104,共5页
根据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器的设计原理、结构及测量方式,利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器对裂缝的响应,模拟了测井响应随裂缝宽度、裂缝延长深度、电阻率对比度及裂缝倾角的变化关系,并考察了仪器对2条水平裂缝的分... 根据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器的设计原理、结构及测量方式,利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器对裂缝的响应,模拟了测井响应随裂缝宽度、裂缝延长深度、电阻率对比度及裂缝倾角的变化关系,并考察了仪器对2条水平裂缝的分辨率。研究结果表明:单一水平裂缝的宽度和电阻率对比度的变化对测井响应有明显的影响;高角度裂缝的测井响应出现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双水平裂缝间距小于5 mm时,2条裂缝无法分辨开来。这一研究结果对于利用电成像测井进行裂缝识别及定量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数值模拟 裂缝 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模式的成像测井仪器调试台架软件系统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喜峰 鞠晓东 吴文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36-1940,1956,共6页
根据微电阻率扫描测井仪调试台架软件功能需求,在对比C/S和B/S两种通讯模式基础上,确定基于C/S模式的软件通讯结构。为提高调试台架软件的可移植和扩展性,引入相应软件技术:前端机通过内核模块方法和多线程技术实现驱动程序动态管理和... 根据微电阻率扫描测井仪调试台架软件功能需求,在对比C/S和B/S两种通讯模式基础上,确定基于C/S模式的软件通讯结构。为提高调试台架软件的可移植和扩展性,引入相应软件技术:前端机通过内核模块方法和多线程技术实现驱动程序动态管理和功能模块独立;上位机中采用MDI软件框架和组件技术实现结构开放和功能独立。微电阻率扫描测井仪调试台架软件系统设计结构扩展性强,组件功能可复用性强,方便移植到同类调试台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扫描 测井仪器 调试台架 MDI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岩性测井识别 被引量:9
11
作者 毛庆 张德峰 吴春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59,共3页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岩性识别难度大,钻井取心、岩屑录井和井壁取心资料不能满足储层评价的需求。基于测井资料具有信息丰富、全井段采集的优点,探讨了利用岩心和岩心扫描图像刻度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测井,建立了利用...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岩性识别难度大,钻井取心、岩屑录井和井壁取心资料不能满足储层评价的需求。基于测井资料具有信息丰富、全井段采集的优点,探讨了利用岩心和岩心扫描图像刻度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测井,建立了利用FMI精细划分岩性和岩性组合的方法和模型;利用FMI划分岩性的成果刻度常规测井资料,提取不同岩性的常规测井曲线特征值,探讨了利用中子—密度孔隙度、声波—密度孔隙度交会和M—N值识别岩性的方法。结果表明,M和N值识别岩性效果较好,利用该方法识别的岩性与FMI识别的岩性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准确率达到79.99%,可满足测井评价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体 岩性测井识别 地层电阻率扫描成像 常规测井资料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I测井技术在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溶孔溶洞型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昌 周肖 +2 位作者 寿建峰 徐美茹 张荣虎 《海相油气地质》 2010年第3期59-64,共6页
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复杂多样,溶蚀孔洞发育且具有较强非均质性。根据实际岩心表面溶孔发育空间位置、均匀程度和溶孔直径,结合FMI特征,建立了FMI储层类型精细解释图版,并应用于非取心段储层类型的解释。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复杂多样,溶蚀孔洞发育且具有较强非均质性。根据实际岩心表面溶孔发育空间位置、均匀程度和溶孔直径,结合FMI特征,建立了FMI储层类型精细解释图版,并应用于非取心段储层类型的解释。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上二叠统长兴组的孔洞型储层可细分为三类:较连通型储层、局部连通型储层和孤立型储层。在储层类型解释基础上,结合FMI特征半定量地计算溶孔面孔率。通过取心井的验证,FMI测井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评价溶孔溶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溶洞型储层 储层定性识别 储层评价 地层电阻率扫描成像(FMI)测井 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I测井相的岩溶发育模式--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南堡凹陷古生界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晔磊 邱隆伟 +2 位作者 师政 曹中宏 张红尘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是南堡凹陷最为重要的油气藏类型,岩溶作用对其具有控制作用。为了增强对南堡凹陷岩溶发育规律的认识,以FMI测井资料为主,结合常规测井、录井以及岩石薄片等地质资料,总结岩溶发育控制因素的FMI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 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是南堡凹陷最为重要的油气藏类型,岩溶作用对其具有控制作用。为了增强对南堡凹陷岩溶发育规律的认识,以FMI测井资料为主,结合常规测井、录井以及岩石薄片等地质资料,总结岩溶发育控制因素的FMI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高阻裂缝相、高导裂缝相、溶蚀扩大缝相、溶蚀孔隙相和洞穴垮塌相5种FMI测井相。通过数据统计,建立了岩溶发育特征与FMI测井相的配置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南堡凹陷发育上部表生岩溶带和下部埋藏岩溶带,表生岩溶带主要发育高导裂缝相、溶蚀孔隙相和洞穴垮塌相,其中,洞穴垮塌相是表生岩溶带特有;埋藏岩溶带主要发育高阻裂缝相、溶蚀扩大缝相、溶蚀孔隙相。岩性与断层是岩溶发育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黄骅坳陷 南堡凹陷 古生界 碳酸盐岩 古潜山 岩溶作用 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成像与核磁共振测井的古龙页岩油储层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4
14
作者 汤天知 李庆峰 +4 位作者 赵小青 由立志 王艳 闫学洪 徐洁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9-136,共8页
页岩油储层的块状、层状和纹层状沉积构造是古龙页岩油储层地质评价的主要参数,而层状和纹层状页岩是优势有效储层。大庆油田古龙页岩中层状和纹层状页岩的矿物类型分为钙质和长英质,是否都是甜点有待确定。因此,利用测井资料,尤其是成... 页岩油储层的块状、层状和纹层状沉积构造是古龙页岩油储层地质评价的主要参数,而层状和纹层状页岩是优势有效储层。大庆油田古龙页岩中层状和纹层状页岩的矿物类型分为钙质和长英质,是否都是甜点有待确定。因此,利用测井资料,尤其是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古龙页岩油储层精细评价是当务之急。以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为基础,基于TechLog平台的成层性分析技术,实现古龙页岩层理面密度值定量计算及地层沉积构造判别,并结合核磁共振测井的细粒组分细化T 2谱反演技术,实现对页岩储层不同沉积构造的流体可动性精细评价,形成了基于电成像测井分析页岩沉积构造、基于核磁共振测井评价可动流体、基于岩性扫描测井分析矿物组分含量的古龙页岩储层有效性“三组合”成像测井评价技术,并确定了长英质、钙质型纹层和层状页岩储层有效性的优劣,进一步明确了页岩有效储层的沉积构造和矿物成分特征。该研究方法为古龙页岩储层新井部署、老井复查和储量计算等提供了测井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核磁共振 古龙页岩 沉积构造 储层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挖掘水平井资料预测地层倾角新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敬民 孙恩慧 +2 位作者 汪巍 李博 杨东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8,共13页
针对海上油田水平井较多的特征,深挖水平井资料预测地层倾角。根据水平井与储层相对位置及水平段轨迹形态,将水平井厘定为3类,分别为:"一"字型水平井、"V"字型水平井和小井斜水平井,阐述不同类型水平井资料挖掘过... 针对海上油田水平井较多的特征,深挖水平井资料预测地层倾角。根据水平井与储层相对位置及水平段轨迹形态,将水平井厘定为3类,分别为:"一"字型水平井、"V"字型水平井和小井斜水平井,阐述不同类型水平井资料挖掘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并结合不同类型水平井的资料特点,利用多类型电阻率测井协同、水平段拆分对比、真厚度方向校正对比等方法进行信息二次挖掘,预测地层倾角。该方法避免了水平井预测地层倾角时轨迹必须钻出储层的现状,在保证钻遇率的同时获得区域构造变化趋势,可为海上油田的精细开发、调整和挖潜提供更多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信息挖掘 构造预测 地层倾角 电阻率测井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覆盖区采煤地表裂隙垂向延伸规律:以神南矿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涛 高颖 冯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2-176,182,共6页
黄土覆盖区煤炭开采地表裂隙向下延伸深度,直接影响采煤塌陷区植被的生长和水的垂直渗漏。为此,采用土力学理论分析、地表观测、物理相似模拟和钻孔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等多种手段,研究了神南矿区黄土覆盖区煤炭开采地表裂隙垂向延伸... 黄土覆盖区煤炭开采地表裂隙向下延伸深度,直接影响采煤塌陷区植被的生长和水的垂直渗漏。为此,采用土力学理论分析、地表观测、物理相似模拟和钻孔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等多种手段,研究了神南矿区黄土覆盖区煤炭开采地表裂隙垂向延伸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摩尔库伦理论,研究区煤炭开采地表裂隙极限显现深度为-4.2m,地表观测到的裂隙显现深度均小于该值。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结果显示,研究区煤炭开采地表裂隙垂向延伸深度为-15m,说明在黄土覆盖区地表裂隙极限显现深度下存在隐伏裂隙。现场实测显示黄土覆盖区煤炭开采0~6m深度裂隙较发育,-6~13m深度小裂隙发育不连续,-13~15m深度有隐伏的连续裂隙,-15m以深无裂隙发育,验证了物理模拟和理论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为保水采煤工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采煤 黄土覆盖区 地表裂隙 延伸规律 物理相似模拟 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岩油气藏裂缝评价技术及应用——以埕岛地区片麻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云 侯会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5,116-117,共5页
基岩油气藏非均质性极强,渗流特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突变性。对这类裂缝型储层的产层确定和生产预测,目前还没有成熟有效的评价技术。以埕岛地区片麻岩储层为例,以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和声波扫描测井为基础,形成了一套新的评价技术组... 基岩油气藏非均质性极强,渗流特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突变性。对这类裂缝型储层的产层确定和生产预测,目前还没有成熟有效的评价技术。以埕岛地区片麻岩储层为例,以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和声波扫描测井为基础,形成了一套新的评价技术组合。对裂缝按成因和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分类识别,并应用于研究裂缝发育规律,可以更加明晰地了解裂缝的渗流特征;通过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和声波扫描测井综合判断裂缝的有效性,可以更为准确地确定真正的渗透性储层段;以裂缝定量计算为基础,建立了新的储层渗透率估算模型。实例对比表明,这一模型相对于其他模型,可以更为合理地反映裂缝和孔隙对储层渗透率的复合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油气藏 裂缝评价 渗透率 片麻岩储层 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埕岛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