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瑶岭钨矿区寒武纪地层特征对寻找石英脉型黑钨矿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社宏 李文铅 +2 位作者 梁前勇 贾继标 郑揭东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8-366,共9页
瑶岭钨矿由北矿区、东矿区和白基寨矿区3个矿区组成,其中北矿区是主要生产矿区,以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在对北矿区大比例尺填图过程中,我们发现矿区地表地层单一,主要为寒武纪沉积的变质砂岩和板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土壤地球化学... 瑶岭钨矿由北矿区、东矿区和白基寨矿区3个矿区组成,其中北矿区是主要生产矿区,以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在对北矿区大比例尺填图过程中,我们发现矿区地表地层单一,主要为寒武纪沉积的变质砂岩和板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物探磁法测量、钻探等工程方法对寒武纪地层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磁法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在对矿脉水平分布、矿脉垂直分布、蚀变矿物因素、构造因素、热接触因素和成矿因素的外在表现,从而建立起矿区寒武纪地层对矿化的指示体系表,并指出瑶岭钨矿北区深部和东南部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是值得继续找矿的有利目标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岭钨矿 黑钨矿寒武纪地层土壤地球化学物探磁法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古土壤隧道围岩压力分布规律及支护结构受力特征分析——以银西高铁早胜3号隧道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叶万军 吴云涛 +1 位作者 陈明 刘江涛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5-361,共7页
银西高铁早胜3号隧道位于甘肃省宁县境内,为国内首条穿越古土壤地层的隧道。为研究隧道穿越古土壤地层时围岩压力分布情况及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征,通过在隧道相同里程布设压力盒、表面应变计和钢筋应力计等传感器,对围岩压力、初期支护... 银西高铁早胜3号隧道位于甘肃省宁县境内,为国内首条穿越古土壤地层的隧道。为研究隧道穿越古土壤地层时围岩压力分布情况及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征,通过在隧道相同里程布设压力盒、表面应变计和钢筋应力计等传感器,对围岩压力、初期支护受力变形情况进行长期现场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得到的频率值换算为力值或应变,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围岩压力大致经历了急剧变化—缓慢变化—平稳变化3个阶段,三台阶七步开挖的施工工法决定了相同里程先开挖一侧围岩压力明显大于后开挖一侧; 2)钢拱架呈现三维受力状态,相邻2榀拱架间轴力以受压为主,支护结构的完整程度以及与混凝土的协作关系直接影响轴力变化情况; 3)拱脚应变的最大值主要集中在上台阶和仰拱底部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隧道 土壤地层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围岩压力 支护结构 拱架三维受力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温室热损失的分析及试验
3
作者 赵云 黄小良 许存宁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3年第5期34-34,共1页
讨论了温室热能损失的主要方面,并在试验的基础上介绍了温室在夏季与冬季热能经地层土壤散失的情况,指出在寒冷地区的温室中,经地层土壤传导的热流密度是可观的。建议应该在温室的地层中增设保温层,并指出采用栽培床以减少灌溉水引... 讨论了温室热能损失的主要方面,并在试验的基础上介绍了温室在夏季与冬季热能经地层土壤散失的情况,指出在寒冷地区的温室中,经地层土壤传导的热流密度是可观的。建议应该在温室的地层中增设保温层,并指出采用栽培床以减少灌溉水引起的热能损失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温室 热损失 地层土壤传导 保温层 栽培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城市建筑泥浆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常红晨 张吕林 +4 位作者 邢松明 朱逸凡 张春雷 李磊 陈森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1期68-71,共4页
以某城市为例,研究城市建筑泥浆的污染现状,并分析泥浆受到污染的原因。结果表明: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限值,调研的4个工地泥浆水全部超标;该城市地层土壤中的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高是泥浆水超标... 以某城市为例,研究城市建筑泥浆的污染现状,并分析泥浆受到污染的原因。结果表明: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限值,调研的4个工地泥浆水全部超标;该城市地层土壤中的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高是泥浆水超标的重要原因,工地制浆使用的地表水和污水也不能满足Ⅳ类水质的要求。在建筑工地的管理中,应限制现场使用污水和超标的河水来调制泥浆,同时加强场地管理,防止雨水和污水进入泥浆池,以便建筑泥浆的后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泥浆 泥浆水 制浆用水 地层土壤 污染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