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渭河盆地西安坳陷的地壳精细结构
被引量:
32
1
作者
任隽
冯希杰
+6 位作者
王夫运
彭建兵
刘晨
戴王强
李高阳
张艺
马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3-521,共9页
2005年,跨西安坳陷完成一条NW方向,69km长的深地震反射剖面,首次获得该区域的地壳精细结构、主要断裂展布和深、浅构造关系图像.地震反射CMP叠加时间剖面显示,以反射事件C为界,地壳被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地壳由多组近水平反射带组成,具有...
2005年,跨西安坳陷完成一条NW方向,69km长的深地震反射剖面,首次获得该区域的地壳精细结构、主要断裂展布和深、浅构造关系图像.地震反射CMP叠加时间剖面显示,以反射事件C为界,地壳被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地壳由多组近水平反射带组成,具有分段连续性好、局部存在反射带明显错断或形态突变等特征,清晰地刻画出西安坳陷新生代沉积分层、坳陷底界、渭河断裂带、临潼—长安断裂带和秦岭山前断裂带的几何形态和关系.反射事件C是结晶地壳内宽度约0.5s的反射带,最深处位于桩号30km,底界约6.5s,向西北缓慢抬升至5.5s,向南东迅速抬升至5.5s.下地壳有两个明显的反射事件RA、RB:RB是位于桩号40~47km之间的局部反射团,而RA为宽度约2s、向坳陷倾斜的反射带.以桩号38km为界,反射Moho形态截然不同,而且出现了显著的错断:大桩号方向,反射Moho为位于双程走时11~14s水平的反射分段连续的过渡带,宽度约3s;小桩号方向,反射Moho为一宽度约2s、并向大桩号倾斜的反射分段连续的过渡带,其形态和反射事件RA相同.根据地震波速度资料,求得这几个反射带顶界的深度分别为:10.5~13.5km(反射带C)、20.3~21.5km(反射带RB)、16.8~34.3km(反射带RA)和32~36.7km(反射带Moho)左右.作者认为形态一致的反射事件RA和反射Moho很可能是古秦岭洋向华北地台俯冲的遗迹.此外,西安坳陷内错断新生界深达反射事件C的渭河和临潼—长安断裂带和莫霍错断的存在,表明该地区地壳现今活动性很强,是未来强震发生值得注意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坳陷
深地震反射剖面
地壳结细结构
渭河盆地
大陆动力学
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渭河盆地西安坳陷的地壳精细结构
被引量:
32
1
作者
任隽
冯希杰
王夫运
彭建兵
刘晨
戴王强
李高阳
张艺
马冀
机构
陕西省地震局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3-521,共9页
基金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城市活断层试验探测"项目(20041138)
汶川地震陕西灾区防震减灾能力恢复重建工程(陕发改投资〔2009〕1154号)
+2 种基金
陕西省地震局基金项目(200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34021
41130753)联合资助
文摘
2005年,跨西安坳陷完成一条NW方向,69km长的深地震反射剖面,首次获得该区域的地壳精细结构、主要断裂展布和深、浅构造关系图像.地震反射CMP叠加时间剖面显示,以反射事件C为界,地壳被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地壳由多组近水平反射带组成,具有分段连续性好、局部存在反射带明显错断或形态突变等特征,清晰地刻画出西安坳陷新生代沉积分层、坳陷底界、渭河断裂带、临潼—长安断裂带和秦岭山前断裂带的几何形态和关系.反射事件C是结晶地壳内宽度约0.5s的反射带,最深处位于桩号30km,底界约6.5s,向西北缓慢抬升至5.5s,向南东迅速抬升至5.5s.下地壳有两个明显的反射事件RA、RB:RB是位于桩号40~47km之间的局部反射团,而RA为宽度约2s、向坳陷倾斜的反射带.以桩号38km为界,反射Moho形态截然不同,而且出现了显著的错断:大桩号方向,反射Moho为位于双程走时11~14s水平的反射分段连续的过渡带,宽度约3s;小桩号方向,反射Moho为一宽度约2s、并向大桩号倾斜的反射分段连续的过渡带,其形态和反射事件RA相同.根据地震波速度资料,求得这几个反射带顶界的深度分别为:10.5~13.5km(反射带C)、20.3~21.5km(反射带RB)、16.8~34.3km(反射带RA)和32~36.7km(反射带Moho)左右.作者认为形态一致的反射事件RA和反射Moho很可能是古秦岭洋向华北地台俯冲的遗迹.此外,西安坳陷内错断新生界深达反射事件C的渭河和临潼—长安断裂带和莫霍错断的存在,表明该地区地壳现今活动性很强,是未来强震发生值得注意的地区.
关键词
西安坳陷
深地震反射剖面
地壳结细结构
渭河盆地
大陆动力学
秦岭造山带
Keywords
XiJ an sag,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Crustal fine structure, Weihe basin,Continental dynamics, Qinling orogenic belt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渭河盆地西安坳陷的地壳精细结构
任隽
冯希杰
王夫运
彭建兵
刘晨
戴王强
李高阳
张艺
马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